首頁 > 職責大全 > 橋梁安全養護管理制度

橋梁安全養護管理制度

2024-07-09 閱讀 6148

為加強金城江公路管理局公路橋梁養護管理工作,保持橋梁處于完好工作狀態并延長其試用壽命,制定本制度。

第一條設置專職橋梁養護工程師(或技術員)一人,保持橋梁養護技術人員的相對穩定,認真執行《公路橋涵養護規范》(JTGH-2004)中橋梁檢查、養護的標準和規定,切實掌握橋梁的技術狀況,保障橋梁正常使用。

第二條橋梁養護工程師(或技術員)職責:

1.主持轄段橋梁(涵、隧道)的經常檢查,并詳盡記錄檢查結果。

2.根據經常檢查結果,負責向上一級橋梁養護工程師和本機構主管領導報告三類以上橋梁的病害狀況。

3.負責主持轄區內橋梁(涵、隧道)小修保養和抗災搶險工作,考核橋梁養護質量,及時上報轄區內橋梁(涵、隧道)受自然災害和其他因素損壞的情況。并根據上級審定的超重車輛通過橋梁方案,組織和指導超重車輛通過,其后詳細檢查有無破損,同時記錄在案。

4.提出轄區內橋梁(涵、隧道)小修保養年(月)度工作計劃。

5.參與轄區內橋梁養護大、中修、改善工程的竣工驗收。

6.組織養護技術管理人員對轄區內橋梁作定期檢查。

7.主持橋梁安全及日常養護檢查工作,每季度檢查一次,汛期加強檢查,并詳細記錄檢查結果,負責向上一級部門報告橋梁病害情況和處理意見。

8.橋梁養護技術管理人員應及時指導所屬公路橋梁養護管理人員,進行橋梁安全和日常養護檢查工作,每檢月至少查一次,特別加強雨季和汛期及災后的巡查,對病害要做好記錄,建立檔案。

第三條對一般評定劃定的各類橋梁,分別采取不同的養護措施:

一類橋梁進行正常保養;二類橋梁需進行小修;三類橋梁進行中修,酌情進行交通管制;四類橋梁需進行大修或改造,及時進行交通管制,如限載、限速通過,當缺損嚴重時應關閉交通;五類橋梁需進行改建或重建,及時關閉交通。

第四條橋梁檢查分為經常檢查、定期撿查和特殊檢查。

經常檢查:主要指對橋面設施、上部結構、下部結構及附屬構造物的技術狀況進行檢查。

1.檢查方式:采用目測為主,結合簡單工具測量;

2.檢查周期:根據橋梁技術狀況而定,一般每月不得少于一次,汛期加強不定期檢查。

3.主要工作:當場填寫“橋梁經常檢查記錄表”,現場要登記所檢查項目的缺損類型,估計缺損范圍及養護工作量,提出相應的小修保養措施,為編制轄區內的橋梁養護(小修保養)計劃提供依據。

4.檢查內容:執行《公路橋涵養護規范》(JTGH11-2004)第3.2.4條款。

第五條定期檢查:為評定橋梁使用功能,制定管理養護計劃提供基本數據,對橋梁主體結構及其附屬構造物的技術狀況進行的全面檢查,它為橋梁養護管理系統收集結構技術狀態數據。

1.檢查方式:以目測觀察結合儀器觀測進行,必須接近各部件仔細檢查其缺損情況;

2.檢查周期:根據技術狀況確定,最長不得超過三年,新建橋梁交付使用一年后,進行第一次全面檢查,在經常檢查中發現重要部(構)件的缺損明顯達到三、四、五類技術狀況時,應立即安排一次定期檢查。

3.檢查準備:橋梁養護工程師在每次實施定期檢查前。要認真查閱所檢查橋梁的技術資料以及上次定期檢查報告,以便有充分的準備和做對比分析。

4.主要工作:

4.1現場校核橋梁基本數據。

4.2當場填寫“橋梁定期檢查記錄表”,記錄各部件缺損狀況并做出技術評分。

4.3實地判斷缺損原因,確定維修范圍及方式。

4.4對難以判斷缺損原因和程度的部件,提出特殊檢查(專門檢查)的要求。

4.5對損壞嚴重、危及安全運行的危橋,提出限制交通或改建的建議。

4.6根據橋梁的技術狀況,確定下次檢查時間。

4.7對特大型、大型橋梁的控制檢測按《公路橋涵養護規范》(JTGH11-2004)第3.3.3條款執行。

5.檢查內容:執行《公路橋涵養護規范》(JTGH11-2004)第3.3.4~3.3.12條款。

6.病害標識:檢查發現的各種缺損均應在現場用油漆等將其范圍及日期標記清楚,發現三類以上橋梁及有嚴重缺損和難以判明損壞原因和程度的橋梁,應作影像記錄,并附病害狀況說明;

7.提交檢查文件:執行《公路橋涵養護規范》(JTGH11-2004)第3.3.14條款。

第六條特殊檢查:是查清橋梁的病害原因、破損程度、承載能力、抗災能力,確定橋梁技術狀況的工作,其分為專門檢查(根據經常檢查或定期檢查結果,對需要進一步判明損壞原因、缺損程度或使用能力的橋梁,針對病害進行專門的現場試驗檢測、驗算與分析等鑒定工作。)和應急檢查(當橋梁受到災害性損傷后,為了查明破損狀況,采取應急措施,組織恢復交通,對結構進行詳細檢查和鑒定工作)。特殊檢查執行《公路橋涵養護規范》(JTGH11-2004)第3.4條款。

第七條橋梁評定:執行《公路橋涵養護規范》(JTGH11-2004)第3.5條款

第八條橋梁養護工程師應將橋梁技術狀況評定結果報送本管理機構主管領導和區高速公路管理局總工程師及其授權的橋梁養護主管工程師。

第九條對適應性不能滿足的橋梁,應采取提高承載力、加寬、加長、基礎防護等改造措施。若整個路段有多座橋梁的適應性不能滿足,應結合路線改造進行方案比較和決策。

第十條對經檢查確認為危橋的橋梁,應及時向上級橋梁養護工程師報告,盡快進行維修加固或改造。對暫時無法維修加固或改造的危橋、險橋,要通過發布通告,設立限速、限載、繞行標志等措施,提前向司乘人員發出警告;并要派專人晝夜看護,嚴防發生橋垮人亡的惡性事故。

第十一條對技術檔案資料不齊全,難以評價的橋梁,或在橋梁檢查中,認為適應性評定達不到要求時,應組織具有橋梁檢測資質的單位進行承載能力、通行能力、抗洪能力等項目檢測,針對檢測結果,及時采取有效措施處理。

第十二條加強對公路橋梁伸縮縫、橋頭路面、防撞墻(或欄桿)的養護和檢查,對存在安全隱患的病害要及時處理,避免因養護不當而引發安全事故。

第十三條要確保事故信息上報渠道暢通。凡出現橋梁垮塌或斷通事故的,各級部門要在事故發生2小時內,將有關情況向上一級主管部門報告。對安全事故隱瞞不報的,要追究有關領導和橋梁養護工程師的責任。

第十四條建立專門的橋梁技術檔案,內容包括:

1.橋梁基本狀況卡片;

2.歷次橋梁大、中修工程施工原始記錄和竣工圖表以及驗收報告;

3.歷次橋梁經常檢查表。

第十五條配備和使用交通部“中國公路橋梁管理系統”(2008版)軟件,并定期收集,錄入數據,實行橋梁技術狀況動態管理,逐步達到數據共享、使用方便。

第十六條橋梁管理系統應配備專用電腦并實行專人管理,橋梁管理系統所用數據及資料應及時另行備份。

第十七條橋梁養護工程師每月至少運行2次橋梁管理系統,檢查橋梁管理系統運行情況,認真收集系統缺陷及問題,及時反饋至上一級橋梁養護工程師。

篇2:養護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高速公路養護施工安全直接關系高速公路安全暢通,不僅涉及施工管理和操作者的安全,而且涉及行駛車輛和周邊環境的安全。為加強高速公路養護施工安全管理,保障高速公路事業科學、協調發展,促進和諧社會建設,制定本制度。

一、養護施工安全合同管理

養護工程的安全責任必須納入承包合同內容,運營管理單位要與所有進入高速公路養護市場的承包單位簽定安全合同,明確安全管理要求,落實安全責任。養護工程的施工設計應當兼顧安全措施。凡是拒不執行安全規定的承包單位,要適時取消其高速公路養護工程的準入資格。所有的養護責任單位都必須按規定為各自的勞動者辦理有關強制安全保險。各運營單位應當對承包單位的安全保險情況予以監督。

二、施工前期安全準備

養護責任單位要對養護施工作業人員進行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能培訓。養護工程開工前,運營管理單位在召開技術和安全交底會議時,應對承包單位的安全工作明確具體要求,對進場施工的安全準備情況進行核查。承包單位要制定施工項目的安全管理崗位職責、制度和操作規程,配備施工安全必需的設施、設備,辦理安全施工各項手續,繳納安全保證金。

三、施工現場安全管理

維修保養作業人員必須穿戴統一設計式樣的安全制服,養護工程施工人員必須穿戴反光背心和安全帽。路面施工點要按規范規定合理布置,需要部分封閉車道時應保證過度區最小長度。施工現場要按照部頒規程設計的圖例規定擺設安全標志,傾倒的標志應及時扶正,破損的標志要隨時修復。施工作業點應當采取隔離措施,防止飛濺、灑落物件干擾行車;現場要有專人指揮,控制并盡量減少施工與交通的相互影響,配合有關部門維持現場交通秩序。需要過夜的施工現場,必須安放反光標志,并適當設置警示閃光標志。加強巡查,及時發現并清除路面影響行車的拋灑廢棄物件。路面施工需要進行交通分流、管制等措施時,必須事前與路政、交警部門密切協調配合。養護施工和搶修工程要盡快完成,嚴格執行質量和時效規定,并且認真清理施工現場,及時開放交通。凡是來不及安排處治并且直接影響交通安全的情況要采取緊急預案處理,對路面坑洞要采取臨時填補,對邊坡坍塌要采取圍欄隔離并清除等措施。

四、養護設備安全管理

養護單位的所有養護設備運行必須嚴格執行安全規定。操作人員必須具備相應資格資質證書,應會基本知識,熟悉操作技能,養護管理單位要定期對機械設備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檢查考核。養護施工作業車輛不準帶病出車,不準隨意掉頭和逆向行駛,夜間行車必須保持高度警覺,嚴禁疲勞和違規駕駛。維修保養車輛必須配備電子情報板,路況巡查車、專用搶修車、高空作業車等要懸掛警示燈,路面清掃車要安裝電子方向指示牌。起重、發電、供電、管道等設備設施必須制定運行制度并按照規程操作。

五、突發緊急情況處置

高速公路養護系統的突發緊急情況主要分為四類:第一類是自然災害。主要包括洪水災害、惡劣氣候災害、地震災害、地質災害、山火災害等。第二類是事故災難。主要包括各類安全事故、交通運輸事故、公共設施和設備事故、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件等。第三類是公共衛生事件。主要包括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危害等。第四類是社會安全事件。主要包括經濟安全事件、社會治安事件等。各類突發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質、嚴重程度、可控性和影響范圍等因素,一般分為四級:Ⅰ級(特別重大)、Ⅱ級(重大)、Ⅲ級(較大)和Ⅳ級(一般)。各運營管理單位應當針對上述情況,分別制定處置預案措施,提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提高處置突發緊急情況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突發情況造成的損害。

六、養護安全信息管理

運營管理單位必須堅持路況巡查制度、信息發布制度和緊急情況報告制度。及時掌握所轄路段的路況和養護施工信息,凡是可能影響交通安全的施工作業情況,都應當及時將信息匯集至相關部門,通過電子情報板、廣播、電視、報紙等渠道向社會予以發布。突發緊急情況必須及時上報。養護單位應當將收集和轉發的養護信息認真予以記錄。

七、安全檢查考核

養護部門必須堅持安全檢查和督察,長抓不懈,警鐘長鳴。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各高速公路管理單位將養護安全工作納入目標責任管理,分級進行考核,嚴格獎懲。對管理不善、監督不為、執行不力導致的重大以上養護安全責任事故,堅決實行責任追究制度。嚴重違反規定、且拒不整改的單位,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將依法報告上級有關部門要求其停業整頓。

篇3:公路養護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公路養護施工安全直接關系到公路安全暢通,不僅涉及施工管理和操作者的安全,而且涉及行駛車輛和周邊環境的安全。為加強公路養護施工安全管理,保障公路事業科學、協調發展,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特制定以下措施:

一、養護施工安全合同管理

養護工程的安全責任必須納入承包合同內容,公路段與養護道班簽定安全合同,需明確安全管理要求,落實安全責任。養護道班對施工設計應當兼顧安全措施。凡是拒不執行安全規定的,要限期整改,實施處罰。段部應對養護道班的安全情況予以監督。

二、施工前期安全準備

養護道班要對養護施工作業人員進行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能培訓。養護工程開工前,段部在召開技術和安全交底會議時,應對養護道班的安全工作明確具體要求,對進場施工的安全準備情況進行核查。養護道班要制定施工項目的安全管理崗位職責、制度和操作規程,配備施工安全必需的設施、設備。

三、施工現場安全管理

養護道班施工作業人員必須穿戴安全標志服,路面施工點要按規范規定合理布置,需要部分封閉車道時應保證過度區最小長度。施工現場要按規定擺設安全標志,傾倒的標志應及時扶正,破損的標志要隨時修復。施工作業點應當采取隔離措施,防止灑落物干擾行車;現場要有專人指揮,控制并盡量減少施工與交通的相互影響,必要時請路政部門維持現場交通秩序。需要過夜的施工現場,必須安放反光標志,并適當設置警示閃光標志。加強巡查,及時發現并清除路面影響行車的拋灑廢棄物件。路面施工需要進行交通分流、管制等措施時,必須事前與路政、交警部門密切協調配合。養護施工工程要盡快完成,嚴格執行質量和時效規定,并且認真清理施工現場,及時開放交通。凡是來不及安排處治并且直接影響交通安全的情況要采取緊急預案處理,對路面坑洞要采取臨時填補。

四、養護設備安全管理

養護道班的所有養護設備運行時須嚴格執行安全規定。操作人員必須具備相應資格資質證書,應會基本知識,熟悉操作技能,養護道班要定期對機械設備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檢查考核。養護施工作業車輛不準帶病出車,不準隨意掉頭和逆向行駛,夜間行車必須保持高度警覺,嚴禁疲勞和違規駕駛。

五、突發緊急情況處置

養護道班應針對安全事故、交通運輸事故、公共設施和設備事故等突發緊急情況分別制定處置預案措施,提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提高處置突發緊急情況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突發情況造成地損害。

六、養護安全信息管理

段部和養護道班必須堅持路況巡查制度和緊急情況報告制度。及時掌握所轄路段的路況和養護施工信息,凡是可能影響交通安全的施工作業情況,都應當及時將信息匯集至上級部門,突發緊急情況必須及時上報,將收集的養護信息認真予以記錄。

七、安全檢查考核

段部必須堅持安全檢查和督察,長抓不懈,警鐘長鳴。將養護安全工作納入目標責任管理,分期進行考核,嚴格獎懲。對管理不善、監督不為、執行不力導致的重大以上養護安全責任事故,堅決實行責任追究制度。對嚴重違反規定、且拒不整改的問題,要求停工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