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校實驗室安全保密制度
高校實驗室安全、保密制度
一、每個實驗室或分室都要設一名安全責任人,具體負責安全。保密工作,對不符合規定的操作或不利于安全的因素進行檢查,有權停止有礙安全的操作,各級領導要支持安全員的工作。
二、各實驗室(倉庫)應根據各自工作特點,制定出具體要求和措施條例,并懸掛墻上,嚴格貫徹執行,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三、本室安全責任人,負責組織制定各種儀器及有關設備的操作規程以及相應的勞動保護措施。
四、對易燃、易爆和劇毒危險品,要按規定在專用庫房存放,并指定專人妥善保管。領用時要嚴格手續,必須經實驗室主任簽署意見,報有關部門批準后,方可領用,同時要制定出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剩余部分要立即退回倉庫,并作好詳細記錄。
五、各種壓縮氣瓶,不得靠近熱源,離明火距離不得小于10米,禁止敲擊和碰撞,夏季要防止烈日暴曬,外表漆色標志要保持完好,專瓶專用,嚴禁私自改裝它種氣體。
六、電氣設備或電源線路必須按規定裝設,禁止超負荷用電,不準亂拉亂接電線,實驗室必須接拉的臨時線,用畢立即拆除。
七、有接地要求的儀器必須按規定接地,定期檢查線路,測量接觸電阻。
八、使用電爐作實驗時,必須有專人看管,底墊石棉網,不準隨意離開,以防發生火災。
九、實驗完畢后,應作好實驗記錄,整理好實驗儀器、各種用具。離開實驗室前要檢查水龍頭、門窗、電燈、電源是否關好,要把精密儀器放回原處。
十、任何人不準隨便配置實驗室的鑰匙,如因工作需要必須配鑰匙,要經本室安全負責人批準。
十一、對因違章操作、玩忽職守、忽視安全而造成的火災、被盜。污染、中毒、人身重大傷損和精密、貴重、大型儀器設備損壞等重大事故,實驗室要保護好現場,立即向院、系(所)有關部門報告,有關部門要及時對事故作出嚴肅處理,直至追究刑事責任。對隱瞞不報或縮小、擴大事故真象者,應予從嚴處理。
十二、健全安全規章制度,完善安全防范措施,定期檢查各種安全設施,發現問題要及時采取補救辦法。
十三、對違反本制度或不顧國家有關規定而自行其是的,學校保衛部門、實驗室管理部門有權停止其實驗和作業,并作出限期整頓和改造的決定。凡是被勒令整頓、改造的實驗室(裝備),在采取相應的整改措施并經上級有關部門測試合格后,方可重新工作。
十四、實驗室承擔保密科研項目的測試數據,分析結論、階段成果和各種技術文件,均要按科技檔案管理制度進行保管和使用,任何人不得擅自對外提供資料。如發現失密事故,應立即采取補救辦法,并對泄密人員進行嚴肅處理。
十五、凡屬精密貴重儀器和大型設備的圖紙、說明書等資料,要按規定存放,使用中的圖紙、說明書等資料,要有專人妥善保管,不經領導批準,不得隨便攜出或外借。
十六、實驗涉及經濟保密、公文保密和國防保密部分,按有關部門的規定執行。
篇2:(HIV)艾滋病病毒初篩實驗室保密程序制度
1、艾滋病病毒(HIV)檢測實驗室的所有工作人員要具有高度的保密意識。不得對無關人員透漏任何實驗室內部的信息。
2、艾滋病病毒(HIV)檢測實驗室要有專人負責妥善保存與艾滋病病毒(HIV)/AIDS相關檢測項目的所有資料(包括送檢單、各種實驗記錄、感染者檔案、報告單的發放),不得擅自修改和銷毀。未經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許可,不得向無關人員或單位提供任何情況。嚴格遵守保密制度,杜絕泄密事件的發生。
3、我院艾滋病病毒(HIV)實驗室屬于篩查實驗室,檢測的結果也不是最終結果,檢測到陽性結果應及時啟動應急預案,根據WHO提出的三級包裝系統送到上級實驗室作進一步確認。此時,不能出具艾滋病病毒(HIV)抗體陽性的結果報告,更不能告知受檢者本人。
4、確認實驗室確認陽性結果,以機密級向送檢單位出具陽性報告;送檢單位接到報告后,由專人負責接收,并應及時會同醫院感染科上報縣衛生防疫站和衛生局。在對陽性者告知檢測結果時要先做好法律、醫學、生活等方面的咨詢。
5、經確認的陽性標本,包括在實驗室留存的標本,應送省級艾滋病病毒(HIV)抗體確認中心或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單位保存,不得擅自處理。標本保存時間至少5年。
6、當發生職業暴露事故后,無論職業暴露事故級別的大小,對涉及的職業暴露者,均應注意做好保密工作。任何一個得到信息的人都要做好保密工作。
保密守則:
1、不該說的機密絕對不說;
2、不該問的機密絕對不問;
3、不該看的機密絕對不看;
4、不該記錄的機密絕對不記錄;
5、不在非保密本上記錄機密;
6、不在私人通信中涉及機密;
7、不在公共場所和家屬、子女、親友面前談論機密;
8、不在不利于保密的地方存放機密文件資料;
9、不在普通電話、明碼電話、普通郵件傳達機密事項;
10、不攜帶機密材料游覽、參觀、探親、訪友和出入公共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