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醫院危急值報告制度程序
附屬醫院"危急值"報告制度和程序
為進一步落實以病人為中心服務理念的體現,尤其是對危重患者的服務質量,加強檢驗以及醫技科室的管理,保證將"危急值"及時報告臨床,以便臨床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措施,保證病人的醫療安全,杜絕病人意外發生,特制定本制度。
1、"危急值"是指當這種檢驗結果與正常參考范圍偏離較大,表明患者可能正處于有生命危險的邊緣狀態,此時如果臨床醫生能及時得到檢驗信息,迅速給予患者有效的干預措施或治療,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則就有可能出現嚴重后果,失去最佳搶救機會。
2、"危急值"報告重點對象是急診科、手術室、IGU、各科室危重癥患者。
3、檢驗以及醫技科室出現"危急值"時,檢驗或檢查者確認檢驗儀器和檢驗過程是否正常,在確認臨床及檢驗過程各環節無異常的情況下,1分鐘之內將檢驗或檢查結果發出;臨床醫師和護士在接到"危急值"后,如果認為該結果與患者的臨床病情不相符或標本的采集有問題,應重新留取標本送檢進行復查。如結果與上次一致或誤差在許可范圍內,檢驗科或醫技科室應重新向臨床報告"危急值"。
3、建立實驗室人員(包括醫技人員)報告危急值的程序,并在本科登記本上詳細記錄(記錄檢驗日期、患者姓名、病案號、科室床號、檢驗項目、檢驗結果、復查結果、臨床聯系人、聯系電話、聯系時間、報告人、備注等項目),同時為臨床診斷提供預警提示。
4、各臨床科室接到"危急值"報告后,要在本科室"危急值"報告登記本上記錄檢查結果,并簽全名。
5、各臨床科室接到"危急值"報告后,應在30分鐘之內進行處置,并在病程記錄中做好記錄。
6、"危急值"報告的項目實行嚴格的質量控制,尤其是分析前質量控制措施,醫務處定期檢查和總結"危急值報告"的工作,重點是追蹤了解患者病情的變化,或是否由于有了危急值的報告而有所改善,提出"危急值報告"的持續改進的具體措施。
篇2:某醫院醫療臨床檢驗危急值報告制度
醫院醫療臨床檢驗危急值報告制度
一、檢驗科必須建立檢驗項目危急值報告制度。
二、各醫院檢驗科結合本醫院的臨床實際,提出檢驗指標的危急值,由醫院醫務科廣泛征求臨床科室意見后確定。危急值設置后可根據醫療工作實際情況作必要的調整。
三、一般應設置危急值的檢驗項目有:電解質指標,血
液離子指標,肝功能指標,腎功能指標,糖代謝指標,心肌酶與標志物,胰腺炎指標,凝血功能指標,血氣分析指標等,而且多數指標應設置低限與高限兩個危急值水平;血培養檢出致病微生物也應作為危急值處理。
四、當檢驗標本出現符合危急值界限的結果時,立即按照如下的程序與臨床醫生聯系并緊急報告。
(一)檢驗人員立即報告審核者。
(二)審核者首先根據審核程序,分析質控、定標、試劑的情況是否正常,當天其他已檢測標本項目的總體情況有無異常,確認實驗有關的基礎是否在正常狀態中。
(三)確認出現緊急值的標本有無異常,該標本其他相關項目有無異常。
(四)對該標本進行一次重復測定,確認緊急值是否重現。
(五)有關的負責人或審核者立即與臨床聯系,了解臨床相關情況。
(六)確認此緊急值是可報告的,由審核者立即電話向主管臨床醫生報告,并作好電話報告記錄,包括電話報告時間和對方接聽人員的標識。
(七)及時簽發正式檢驗報告。
(八)在《危急值緊急報告登記》中完整記錄各項內容。
篇3:附五醫院檢驗科危急值班報告管理制度
第五醫院檢驗"危急值"報告管理制度
為加強檢驗"危急值"報告的管理,保證"危急值"及時報告臨床,以便臨床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措施,保證病人的醫療安全,杜絕病人意外發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危急值"的報告:
重點對象是各科室的危急重癥患者。
1、凡"危急值"項目達到規定的危急值時,經復查和審檢后,檢驗人員立即采用電話通知相關臨床科室,并做好詳細記錄。
2、記錄內容包括:電話通知時間、科室、病人姓名、住院號、檢驗項目、檢驗結果、電話接聽人姓名。
3、檢驗報告人的電話,如果5分鐘內相關臨床科室無人應答,可打電話到相關臨床科室主任或護士長,科室主任或護士長通過有關渠道通知相關醫師護士回檢驗報告人電話。
二、"危急值"的接受
1、臨床科室要建立"危急值"電話記錄本,統一放置電話旁,方便記錄,接聽"危急值"電話必須是本院職工,不能是實習或進修人員。
2、接聽"危急值"電話時,必須復述檢驗結果,核對無誤后按下列內容作好完整記錄:電話通知時間、科室、病人姓名、住院號、檢驗項目、檢驗結果、電話報告人姓名。
3、護士接受"危急值"后應立即向醫生報告,經管醫生或值班醫生應立即在10分鐘內報告上級醫生或科室主任并對病人采取相應的診療措施。
4、經管醫生需6小時內在病程記錄中記錄收到的"危急值"檢驗報告結果和診療措施。
5、臨床醫生和護士在接到"危急值"后,如果認為該結果與患者的臨床病情不相符或標本的采集有問題,應重新留取標本送檢進行復查。
三、"危急值"報告項目的質量控制規定
分析前質量控制是決定檢測結果"真實準確"的前提。任一環節的疏漏和不規范均可導致檢驗結果的誤差,為保證檢驗結果真實可靠和有效,針對分析前階段可能影響檢測的各個環節采取如下措施:
1、臨床醫師應根據病人病情,從循證醫學角度掌握急診檢驗項目指針,選擇最直接、最合理、最有效、最經濟的檢驗項目提出申請,申請單填寫必須字跡清楚,信息詳細,否則退回重寫。
2、標本采集:護理人員根據醫生醫囑正確采集標本,貼好標簽,標簽要求字跡清楚、工整且不易脫落,做好記錄后由護理人員或護工立即送檢。
3、抗凝劑的正確使用
(1)血常規檢測:使用EDTA-K2抗凝管,采集血標本2ml,充分緩和均勻,避免溶血和凝塊形成。
(2)凝血檢測:正確采集靜脈血1.8ml,加入含32%枸櫞酸鈉0.2ml的試管,充分緩和混勻,避免溶血和凝塊形成。
(3)血鉀等其它生化檢測,一律使用肝素抗凝管,采集靜脈血2-3ml,混勻,避免溶血。
(4)血氣分析:用肝素濕潤注射器,正確采集動脈血2ml,立即密封,充分混勻后立即送檢。
4、標本的接受和處理,檢驗科收到標本后,做好記錄,立即處理。
四、"危急值"項目
試驗名稱項目危急值范圍備注
1、全血細胞分析:白細胞計數30×109/L/L
全血血紅蛋白<50g/L(血液病<45g/L)
全血血小板計數<30×109/L全血
2、凝血檢驗:PT>30秒血漿APTT>80秒血漿
3、生化檢驗:鉀6.5mmol/L血清鈉160mmol/L血清鈣4mmol/L血清葡萄糖20mmol/L血清血清淀粉酶>500u/L血清谷丙轉氨酶>1000u/L血清肌酐>530umol/(慢性腎衰>900u/L)血清
4、血氣分析:PH>7.55;70mmHg;<20mmHg動脈血PO2
35mmol/L;<10mmol/L動脈血氧飽和度<75%動脈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