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瓦斯煤塵爆炸重大事故應急救援
1.接警
井下發生瓦斯煤塵事故時,礦調度室、通風調度室要迅速報總公司調度室和通風調度室。總公司調度室要負責記錄事故發生時間、地點、井下被困人數等詳細情況,并立即匯報總公司調度室值班長及指揮部相關人員。
2.響應級別確定
瓦斯煤塵事故可能造成人員傷亡、下落不明時,總公司指揮部總指揮決定啟動總公司重特大瓦斯煤塵事故應急處理預案,調度室要立即通知預案的相關單位及人員立即到調度室集合。
3.應急啟動
相關人員接到調度室的電話時,要立即趕到總公司調度室,接受總指揮命令,按各自職責開展搶救工作。由總公司總工程師帶隊,組織相關人員到現場協助事故搶救及處理工作。
4.救援行動
救援工作由礦長負責統一指揮,發生事故后礦長要迅速組織人員開展救災工作。
(1)撤人
①井下發生災害后,在礦山救護隊及醫護人員未到達之前,職工應迅速組織自救和互救,要佩戴自救器,按照瓦斯煤塵事故避災路線,迅速撤至新鮮風流中直到地面。在撤離時要設法切斷災區電源。
②遇到無法撤退時,應迅速進入躲避硐中(或進入臨時構筑避災硐室)等候營救。
③礦調度室要迅速核查人井人員、上井人員和被困人員的數量及被困人員姓名。
(2)偵察
救護隊到達礦山后,首先應組織人員進行偵察工作,準確探明事故性質、原因、范圍、被困人員可能的位置,以及巷道通風、瓦斯等情況,為指揮部制定搶救方案提供可靠依據。
(3)制定搶救方案
①待偵察清楚災情時,礦長要立即組織有關人員制定救災方案。
②制定方案的原則:
a.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及時救助遇險人員,盡量減少人員傷亡。
b.要設法切斷災區電源,同時要保障實施救援工作所需電源的供給。
c.在確認無二次爆炸可能時,要及時恢復破壞的巷道和通風設施,以恢復正常通風。
d.發生煤(巖)與瓦斯突出時,對充滿瓦斯的主要巷道應加強通風,迅速按規定將高濃度瓦斯直接引入回風道中排出礦井,迅速恢復正常通風。
e.救災指揮部應根據事故地點、范圍,迅速決定是否改變礦井通風方式或局部反風;為保證人員呼吸,原則上不得停止主要通風機運行。
(4)搶救
①處理事故時,應在災區附近的新鮮風流中選擇安全地點設立井下基地。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井下基地應盡量靠近災區。
②井下基地要鋪設通往指揮部和災區的電話,設置必要的裝備和救護器材,并由專人經常檢查基地風流和氣體變化情況。
③處理事故時,進入災區的礦山救護隊員人數不得少于6人,要攜帶必要的技術裝備。
④救護隊員除佩戴氧氣呼吸器外必須攜帶一定數量的隔絕式自救器,發現被困人員后,首先將其搶救脫險。為了防止二次爆炸,發現火源應立即撲滅,并切斷災區電源。
⑤當有爆炸危險時,必須將全部人員立即撤到安全地點,然后采取措施,排除爆炸危險。否則,指揮部必須采取保證安全作業的措施。
5.擴大應急
災情較大或救護人員有困難時,總公司指揮部可向外求援,啟動上一級預案。
6.應急結束
(1)待人員全部救出,通風系統恢復后,由礦調度室向總公司調度室進行匯報,總公司指揮部總指揮下達應急結束的命令,全體搶救人員才可撤離。
(2)應急結束后,事故單位、工會、安監局、通風處、勞資處、保險公司等部門參與善后處理和事故調查工作。
(3)總公司技術組協助制定恢復礦井正常通風和恢復正常生產的計劃,由事故單位組織實施。
(4)為完善預案,生產處調度室應組織有關人員進行總結評審工作。
7.?自救措施
據調查統計,礦井下發生煤塵爆炸時,多數遇難人員直接死因并不是爆炸和燃燒,而是有害氣體和缺氧引起的中毒和窒息。所以,發生煤塵爆炸時,自救措施要果斷及時,方法得當,盡可能減少傷殘和死亡的發生。
(1)煤塵爆炸后,立即戴好自救器。如沒有準備自救器,最好用濕毛巾快速捂住鼻口,就地臥倒,如邊上有水坑,可側臥于水中。
(2)聽到爆炸時,應趕快張大口。并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避免爆炸所產生強大沖擊波擊穿耳膜,引起永久性耳聾。
(3)煤塵爆炸后,切忌亂跑,井下人員應在統一指揮下,情緒鎮定,向有新鮮風流的方向撤退或躲進安全地區,注意防止二次爆炸或連續爆炸的再次損傷。
(4)在可能的情況下,撤離險區后及時向井下調度、礦調度和局調度報告。
(5)當聽到或看到瓦斯爆炸時,應面背爆炸地點迅速臥倒,如眼前有水,應俯臥或側臥于水中,并用濕毛巾捂住鼻口。距離爆炸中心較近的作業人員,在采取上述自救措施后,迅速撤離現場,防止二次爆炸的發生。
篇2:某礦防瓦斯爆炸措施制度
一、建立健全礦井瓦斯管理的有關規定和制度,主要包括:健全專業機構,配合檢查人員,定期培訓和不斷提高專業人員技術素質,建立各級領導和檢查人員(包括瓦斯檢查工)區域分工巡回檢查、匯報制度;建立礦長、總工程師每天閱簽瓦斯日報表制度;建立盲巷、密閉啟封等瓦斯管理規定;健全放炮過程中的瓦斯管理制度;健全排放瓦斯的有關規定及瓦斯監測裝備的使用、管理有關規定。
二、建立完善合理的礦井通風系統,做到穩定、可靠、連續地向井下所有用風地點輸送足夠數量的新鮮空氣,以保證及時排放和沖淡礦井瓦斯和粉塵,使井下各處的瓦斯濃度符合《規程》的要求,實行分區通風,各采區要有單獨的專用回風道,不得串聯通風。
三、加強盲巷和采空區瓦斯的日常管理
四、加強排放瓦斯的分級管理。凡因停電或停風造成瓦斯積聚的采掘工作面,恢復瓦斯超限的停工區或已封閉的停工區以及采掘工作面接近這些地點時,通風部門必須編制排放瓦斯安全措施。不編制排放瓦斯的安全措施,不準進行排放瓦斯工作。
五、加強放炮過程中的瓦斯管理,放炮地點附近20m以內風流中的瓦斯濃度達到1%時,嚴禁放炮,放炮時,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和”、“三人連鎖放炮”制度。
六、加強瓦斯引爆火源的治理
1、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爆破作業和嚴格執行瓦斯管理制度。
2、防爆電氣設備入井前應檢查其“產品合格證”“防爆合格證”“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以及安全性能;檢查合格并簽發合格證后,方準入井;電氣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必須確保完好,消滅失爆。
3、嚴格消除明火、電火花、電弧、井下火災以及機械摩擦火花等。
七、防止瓦斯爆炸災害擴大
1、礦井每年必須編制有針對性的、切合實際的“礦井災害預防處理計劃”每季度根據礦井變化的情況及時修訂和補充,并組織職工認真學習、貫徹,使每個入井人員都了解和熟悉一發生瓦斯爆炸時的撤出和躲避路線,每年由礦長組織一次實戰演習。
2、必須安裝防突風門、反風裝置、隔爆設施等安全裝置、每個入井人員必須隨身佩帶自救器。
篇3:某某煤礦瓦斯爆炸事故調查組組成
一、事故經過
20**年1月26日8時,某煤礦92人下井作業,分四個組作業,一個組到413采煤工作面17號眼出煤,2個組到17號切眼掘進。另外一個組去采面回風巷回收鐵棚子,他們8時左右到達工作場所開始進行回收作業,完成任務后往外走,感到雙耳突然氣壓增大,約兩min聽不到任何聲響,他們感覺出事了,可能是413采煤工作面發生了瓦斯爆炸,立即報告調度室。調度室接到報告后立即通知救護隊、醫院、礦領導及有關人員,煤礦組成搶險救災領導小組,派救護隊進入413工作面進行搶救。救護隊連續工作20多個小時,先后發現28名遇難人員尸體,搶險救災領導小組考慮救護隊已非常疲勞,且遇難的29人中已有28人已找到,因此決定27日上午讓救護隊員休息半天,下午再繼續尋找另1名遇難者。27日12:00搶險救災領導小組安排救護隊到413工作面尋找另1名遇難者的同時,又安排26人到413工作面外進風巷清理維修,為尋找另1名遇難人員做準備,當救護隊和維修作業人員還未到達作業地點時發生了第二次爆炸,使走在前面的21人當場死亡,5人受傷。
問題:
一、事故調查組成員應該具備那兩方面的條件,具體到這起事故,主要需聘請哪方面的專家進行爆炸技術鑒定。
二、這起事故是由兩次事故組成的,第一次是在生產作業時發生的事故,第二次時在搶險救災過程中發生的事故,兩次事故的性質不同,是否應該按兩次事故進行調查和處理。
三、這起事故應該由哪一級的煤礦安全監察機構組織調查。
四、調查組應該由哪些部門參加。
參考答案:
一、調查組成員應該具備的條件:
1.具有事故調查所需要的某一方面的專長;
2.與所發生事故沒有直接利害關系。
這起事故應該聘請瓦斯爆炸方面的專家進行技術鑒定。
二、按照《特別重大事故調查程序暫行規定》,這是一起特別重大事故,不能按兩起特大事故進行調查處理。
三、這是一起特別重大事故,應當由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組織調查。
四、調查組應該由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公安部門、煤炭管理部門、監察部門和工會組織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