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物業轄區噪聲控制管理作業指導書
物業轄區噪聲控制管理作業指導書
1.0目的
為減少公司各項服務、過程和活動中產生的噪聲對員工健康以及公司所管轄區域內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的影響,并將噪聲控制在環保及衛生法律法規要求的范圍內,特制定本程序。
2.0適用范圍
本程序適用于對本公司所管轄的物業區域內產生噪聲的管理和控制。
3.0定義
A聲級:用A計權網絡測得的聲級,用LA表示,單位dB(A)。
穩態噪聲:非穩態噪聲在測量時間內,聲級起伏不大于3dB(A)的噪聲視為穩態噪聲,否則稱為非穩態噪聲。
周期性噪聲:在測量時間內,聲級變化具有明顯的周期性的噪聲。
背景噪聲:公司所管轄的物業區域外噪聲源產生的噪聲。
4.0職責
4.1品質保證部負責組織對噪聲進行檢測和測量。
4.2各部門、管理處負責配合檢測和測量,并對各作業活動中產生的噪聲進行控制。
5.0內容
5.1噪聲檢測依據《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工業企業噪聲衛生標準》(試行草案);
5.2噪聲檢測方法依據《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測量方法》進行;
5.3測量條件
5.3.1測量儀器
測量儀器精度為Ⅱ級以上的聲級計或環境噪聲自動監測儀,其性能符合GB3875《聲級計電聲性能及測量方法》之規定,應定期校驗。并在測量前后進行校準,靈敏度相差不得大于0.5dBA,否則測量無效。測量時傳聲器加風罩。
5.3.2氣象條件
測量應在無雨、無雪的氣候中進行,風力為5.5m/s以上時停止測量。
5.3.3測量時間
測量應在正常工作時間內進行。分為晝、夜間兩部分,分為晝間和夜間兩部分,深圳市的晝間時間為7:00-23:00。
5.3.4采樣方式
5.3.4.1用聲級計采樣時,儀器動態特性為"慢"響應,采樣時間間隔為5s。
5.3.4.2用環境噪聲自動監測儀采樣時,儀器動態特性為"快"響應,采樣時間間隔不大于1s。
5.3.5測點選擇
5.3.5.1對于外圍噪聲的測量,測點(即傳聲器位置。下同)應選在公司所管轄的物業區域外1m,高度1.2m以上的噪聲敏感處。如有圍墻,測點應高于圍墻;
5.3.5.2對于設備運行等場所產生噪聲的測量時,應將傳聲器放置在操作人員的耳朵位置(人離開),即:高為1.2m-1.5m,距控制柜或儀表盤0.4m處。若作業場所內各處A聲級差別不大(小于3分貝),則只需在作業場所內選擇1-3個測點;若作業場所內各處聲級波動較大(大于3分貝),則需按聲級大小,將作業場所分成若干區域,任意兩個區域的聲級差應大于或等于3分貝,每個區域取1-3個測點,這些區域必須包括維修人員為觀察設備運行情況而經常工作、活動的地點和范圍。
5.3.6測量值及計算方法
5.3.6.1穩態噪聲:用聲級計采樣時,儀器動態特性為"慢"響應,采樣時間間隔為5秒鐘,其測量值為穩態噪聲測量1分鐘的等效聲級。即每5秒讀取一個數,1分鐘讀取12個數,再取算術平均;
5.3.6.2對于非穩態噪聲:測量等效連續A聲級,或測量不同A聲級下的暴露時間,計算等效連續A聲級,計算等效連續A聲級詳見《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測量方法》。
5.3.6.3背景噪聲值應比測量噪聲低10dB(A)以上,若測量值與背景噪聲值相差小于10dB(A),按下表修正。
差值34至67至9
修正值-3-2-1
5.4測量實施
對于機電設備運行(如發電機、水泵、空調主機、冷卻塔等)產生的穩定噪聲由品質保證部組織定期監測,頻次為每季度一次。當設備設施出現運行異?;蚴盏较嚓P方投訴等情況時,則適時進行測量。測量后應填寫《噪聲檢測記錄表》。
5.5測量結果評價
測量所得的結果應符合《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工業企業噪聲衛生標準》(試行草案),以保證不損害員工健康和破壞環境。
5.6環境噪聲的控制
5.6.1各部門、管理處根據檢測記錄,對不符合環保法律法規的噪聲從技術上和管理上通過切斷聲源或減弱聲源、隔音、消音、限制噪聲發生時間段等方法進行整改,使之符合標準。
5.6.2對于可控制性聲源發出的噪聲,如管理處日常管理服務活動中(如社區文化活動),設備運作發出的噪聲可以通過調整運行時間、按照設備維護方案對設施進行適當維護、選用低噪聲設備、加裝消音設備、隔離聲源等來達到減少噪聲的目的;裝飾裝修工程發出噪聲通過執行二次裝修管理相關規定來控制;機動車鳴笛或誤報警發出噪聲通過規定不允許在物業區域內鳴笛來達到目的。
5.6.3對于可施加影響聲源發出的噪聲,如業戶的經營活動中產生的噪聲,可通過對其進行相關法規的宣傳和協助其采取隔音消噪的措施來進行控制。
5.6.4對于不可控制、不可直接施加影響聲源發出噪聲,如周邊居民、學校、軍警營等發出噪聲,通過政府有關部門協助處理。
6.0相關文件
《記錄控制》
《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
《工業企業噪聲衛生標準》(試行草案)
《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測量方法》
7.0記錄
《噪聲檢測記錄表》
篇2:吹管作業噪聲控制程序
1目的
通過對發電廠吹管噪聲的特性、來源進行分析,對其造成的危害加以控制,把吹管噪聲對環境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2適用范圍
本程序適用于華電工程項目蒸汽吹管噪聲控制。
3定義
3.1噪聲污染
指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噪聲排放標準,干擾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的現象。
3.2噪聲級
是計量噪聲強弱的物理量。借助噪聲計來測量,將聲壓級和頻率信號轉變為電壓,經過處理后用電表指示出噪聲分貝dB(A)數。
3.3吹管噪聲
火力發電廠鍋爐點火進行蒸汽吹管時產生的強烈噪聲,在吹管方向施工廠區噪聲級可達120-140dB(A)。
3.4吹管
主要是對鍋爐、主蒸汽、熱段、冷段等設備及系統進行蒸汽吹掃,目的是保證設備及系統的內部清潔度。
4職責
4.1施工單位負責安裝調試消音器,并編制吹管降噪措施。
4.2工程管理部負責收集電廠吹管降噪技術信息,審核吹管噪聲措施,并對可能產生的顧客投訴采取糾正與預防措施。
4.3工程管理部將吹管噪聲控制措施提交業主方或地方環保部門批準,并對噪聲控制措施的執行情況進行現場監督、檢查。
4.4施工單位負責廠界噪聲的監視測量,并將測量情況及時傳遞給工程管理部。
4.5安全管理部負責吹管過程中的治安保衛和安全監控工作。
5工作程序
5.1措施編制
5.1.1施工單位組織編制吹管措施(或作業指導書),確定吹管參數:包括溫度、壓力、持續時間、吹管標準和吹管方式等,按規定的渠道提交審批。
5.1.2當業主方或設計單位提供吹管方案時,由工程管理部組織方案的評審。
5.2臨時系統安裝
施工單位根據吹管措施方案和施工組織專業設計,確定吹管臨時管道的走向和布置,提交項目部審查。落實吹管臨時系統所需材料,組織臨時管道和設備的安裝、調試。
5.3消音器的安裝
5.3.1施工單位根據設計要求和降噪要求,選擇適合的消音器。常規電站吹管用消音器的主要參數為:消音器出口氣體流量300kg/s、流速65m/s、壓力不大于1.1大氣壓。
5.3.2消音器布置于汽機房外側,且對周圍區域進行隔離。
5.3.3排汽口的位置根據廠區條件盡量增加與邊界的距離,排汽方向不允許直接朝向廠區邊界。
5.4周邊建筑物因素的考慮
在吹管管道排汽口的確定過程中,應綜合考慮周圍汽機房、升壓站、化學水處理室、電廠辦公樓等建筑物,達到經過建筑物的反復折射降低吹管噪音的目的。
5.5系統隔離
為了保證系統的嚴密性,應在吹管臨時管道上加裝兩個控制門,一個用于系統控制,一個用于系統隔離,以保證系統嚴密性和安全性。
5.6吹管過程的控制
5.6.1施工單位負責對參加吹管的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和安全交底,確保其熟悉并掌握吹管的措施和步驟。
5.6.2工程管理部具體協調吹管過程中的有關事宜,并確保吹管過程中信息的及時交流和溝通。
5.6.3施工單位在周邊界區進行噪聲測量,當超出控制范圍時,及時向項目領導報告,并確定需進一步采取的措施。
5.6.4當地環保部門有要求時,吹管方案和措施報當地環保部門批準,并接受當地環保部門的監督。
5.6.5為保證作業人員的身體健康,避免影響周邊地區人員正常的生活,吹管工作應安排在白天進行,夜間停止,特殊情況下需經當地環保部門的批準。
5.7吹管過程的記錄
施工單位做好吹管過程的相關記錄。
5.8保衛和監控
安全管理部負責吹管區域的治安保衛工作和安全監控,防止無關人員進入。
6相關文件
《噪聲控制安全管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