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合煤礦石灰坳風井投運全礦通風系統調敕安全技術措施
礦屬各區隊、科室:
我礦期盼已久的石灰坳風井將于4月26日正式運行,井下通風系統從此由原來的中央分列式改為對兩翼角式通風。為確保該項工作順利進行,特制定此措施。
一、成立石灰坳風機啟用調風領導小組
組長:總工程師易紹鈞。
副組長:礦長宋大勇、機電副礦長王啟富、生產副礦長熊啟華、安全副礦長李高平。
成員:生技科長張川、安全科長董偉、一通三防主管許維忠、機電隊長蘇發科。
二、調風前的準備工作:
為保證石灰坳風井4月26日正常投運和順利調風,全礦4月26日停產一天,之前將作如下準備工作:
1、由機運副礦長負責于4月20日前將新風機的葉片調至負五度并試車,確保新風機屆時正常運轉。
2、由總工程師易紹鈞牽頭,一通三防主管許維中、一通三防監察董偉一道于4月22日對井下新增設施進行檢查驗收,發現問題于4月23日之內整改合格。
3、由安監科負責于4月24日前對井下各主要巷道內的電話檢查處理完好,保證調風期間井下通訊暢通。
4、全礦井于4月26日早上4:00前,除為調風作準備工作的人員外其于人員全部撤出至地面,為調風作準備工作的人員于26日早上7:00前撤出至地面。
5、機電隊負責于4月26日早上4:00前將井下所有水倉的水抽完,并匯報調度室。
6、由一通三防主管許維忠負責于4月26日早6:00前將石灰坳風井平硐中的臨時風門拆除,拆除過程中直至風機開啟前,應將石灰坳風井的所有永久風門和風機蝶閥置為關閉狀態,從26日5:00開始將±0南、北運輸巷中的風門且停止其中局部通風機運行、+60中煤組南巷中的風門、+130車場調節風門、+130K5南巷中的風門全部打開。4月25日前做好+130中煤組回風石門中回風平巷口至+130外煤組的兩道正向風門和兩道反向風門,于4月26日早6:00前將此四道風門關閉,并現場向調度室匯報。
7、派電工和水泵司機各一名到+60中央水泵房于4月26日7:30切斷+60中央水泵房以外的所有電源并在此值班。
三、調風方案
1、系統變化。本次調風后將+130K5運輸巷、+130長壁式工作面、+60水平至+130水平南端的原作通風用的開切眼的風流方向逆轉,+130中煤組石門和新作回風平巷與+130K5運輸巷間分別用風門和密閉墻隔開。石灰坳風井上山由獨頭巷道變為南翼總回風巷。其余井下各處風流方向均無改變。詳見《協合煤礦石灰坳風井投運前通風系統示意圖》、《協合煤礦石灰坳風井投運后通風系統示意圖》(附件4、附件5)。
2、風量分配。預計石灰坳風機的投運將增加礦井進風1500m3/分左右,根據新系統線路的構成特點,由此減少北風井通風阻力,因此增加北風井風機風量暫不作計算,所以礦井總進風量以1500加最近一次測風結果(4月10日)總進風1060m3/分等于2650m3/分作分配依據,根據目前所開頭面個數和工作面特點進行石灰坳新風機投運后的全礦井風量預分配,詳見《石灰坳風井投運后井下風量預分配表》(附件2)。
四、調風現場人員組織
本次調風共分風機啟動組和三個測調風組,具體工作分配如下:
1、風機啟動組:由機電副礦長王啟富帶隊,一名電工,兩名風機司機于4月26日早8:30到石灰坳風機房待命,接到總指揮開機令后立即啟動風機并作匯報,風機運行半小時后向總指揮匯報設備運行情況,副組長盈明全帶一名電工于4月26日早8:30到地面2.5m絞車房變電中心值守,隨時聽從王啟富的指令。
2、測調風一組:由生技科長張川(兼測風員)帶隊,一名電工、一名安瓦員、兩名巷修工帶鉆子、手錘、鋼釬、測風表、計算器等工具于4月26日早8:30到調度室待命,接到指今后經明斜井而下至+130車場,途中負責測明斜井進風風量并向調度室匯報,然后根據指令進行測、調風,并將測調風結果隨時向總指揮匯報。
3、測調風二組:由生產副礦長熊啟華(兼測風員)帶隊,一名電工、一名安瓦員、兩名巷修工帶鉆子、手錘、鋼釬、測風表、計算器等工具于4月26日早8:30到調度室待命,接到指令后經人行平硐下井,負責測人行斜井進風風量并向調度室匯報,然后根據指令至+60中煤組南、北運輸巷道進行測、調風并將測調風結果隨時向總指揮匯報。
4、測、調風三組:由安全科長董偉(兼測風員)帶隊,一名電工、一名安瓦員、兩名巷修工帶鉆子|、手錘、鋼釬、測風表、計算器等工具于4月26日早8:30到調度室待命,接到指令后,經人行平硐下井,到+60至±0暗斜井,負責測其進風風量并向調度室匯報,然后到±0南、北運輸巷道進行測、調風,并將測設風結果隨時向總指揮匯報。
5、各測、調風組工作完成后原地待命,作瓦斯排放準備工作。
6、總指揮確認各測調風組工作都完成后,通知+60中央變電所分別向各采區供電。
7、所有工作必須在井下指定地點與總指揮聯系,每道工序經確認后才能進行下一工序的啟動,全部工作結束后在井下(或崗位上)匯報,經準許后才能下班。
以上人員組成及分工詳見附件1
五、瓦斯排放:
按井下水平劃分區域,按瓦斯排放措施進行瓦斯排放,詳見附件3
附:
1、《石灰坳風機投運及全礦通風系統調整參加人員名單表》
2、《石灰坳風機投運后礦井風量預分配表》
3、《石灰坳風機投運調風后排放瓦斯措施》
4、《協合煤礦石灰坳風機投運前通風系統示意圖》。
5、《協合煤礦石灰坳風井投運后通風系統示意圖》。
二00八年四月二十日
篇2:通風系統安全管理制度
礦山企業的通風系統設備,在礦山企業安全生產工作中起著事關重要的作用。通風設備質量的好與壞、維修保養是否及時、是否保持長期完好等,都直接影響該企業的安全生產。因此,為確保公司通風系統設備長期完好,保障全公司各生產單位的安全生產,特制定《通風系統設備管理制度》。
一、目的及作用
1、通風系統設各在正常生產時期,能保證向礦井各用風地點輸送足夠數量的新鮮空氣,用以稀釋有毒有害氣體,排除礦塵及污濁空氣,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確保礦井安全生產。
2、在發生災變時,通風設備能有效、及時地控制風向及風量,并能與其它措施結合,防止災害擴大。
二、科學選型,合理配置
l、購置通風設備之前,要對該通風系統進行合理測算,科學論證,有論證結果。
2、新購置風機還要確定該通風系統所需風機的通風量和壓力。
3、購置通風設備要達到下列條件:
(1)通風機一定是節能型,符合國家要求
(2)該機環保效果要達到國家標準。
(3)生產廠家要有相應資質。
(4)該機所有技術參數必須符合通風系統要求。
(5)通風機電控裝置必須設反風裝置,防止火災煙流進入人員密集采掘工作面。
3、通風機機殼、葉片要牢固;風機盤車要靈活。
4、葉片安裝角度要相同,葉片螺栓應堅固。
三、通風設備的安裝調試
1、安裝通風設備要由專業安裝人員或相當于專業人員(特種作業證)進行安裝。
2、安裝通風機時,要檢查葉頂與機殼是否均勻,最小間隙應大于2.5mm。
3、通風機機殼、葉片要牢固;風機盤車要靈活。
4、葉片安裝角度要相同,葉片螺栓應堅固。
5、主機地腳螺栓及電機地腳螺栓均應緊固。
6、電控裝置及接線、絕緣均應處在良好狀態
7、對通風環境較差的地點安裝風機,尤其是較大的風機,吸風口必須加裝安全網,防止人員被吸入受傷害,物料被吸入損壞設備。
上述要求無誤時,方可試車10分鐘。然后停車進行全面檢查,均正常后,即可長期連續運行。
四、通風設備維護保養
1、投入運行的通風機,每班要停車進行檢查。對重點部位,如:葉片、輪轂、電機等,要詳細檢查,確認無誤時方可開車。
2、投入運行的通風機除每班進行檢查外,每周要進行保養一次,對各潤滑點要按潤滑“五定”進行標準注油。
3、操作工、維修工(責任人)在進行正常檢查、保養的同時,要保持機體衛生清潔;要檢查機體內部的銹蝕情況;要每月進行定期除污、除銹。必要時,應涂防銹油或噴防銹漆,使通風機長期保完好和延長通風機使用壽命。
篇3:巷道貫通調整通風系統安全技術規定
1、巷道貫通、調整通風系統安全技術措施:
(1)巷道貫通,礦井調整通風系統前,應預計受影響的范圍、受影響地點風量、瓦斯及其它有害氣體濃度的變化情況。
(2)礦井調整通風系統時,對風量減少較大的地區要停電、撤人,嚴禁強行生產。
(3)調整通風系統期間,要加強全礦井的瓦斯檢查,對受影響地區的瓦斯、風量應實行連續監測。
(4)調整通風系統完畢,除對受影響地區外,還要對相關地區的瓦斯、風量等進行全面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2、巷道貫、調整通風系統的保證措施:
(1)加強對巷道貫通和調整通風系統的組織領導,改變全礦井或一翼通風系統時,要成立以總工程師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制定調整方案,并報集團公司批準;調整一個采區的通風系統由礦總工程師批準。
(2)建立調整通風系統安全措施審批制度,調整通風系統的措施必須由礦總工程師負責組織通風、調度、安監、地測、生產等部門會審。
(3)加強巷道貫通和調整系統期間的安全監督工作,調整通風系統期間,安監部門要派人對重點地區和關鍵環節進行監督,保證安全措施全面落實。
3、強制執行措施:
(1)改變全礦井通風系統或因巷道貫通,改變局部通風系統時,必須提前編制通風設計及安全措施,必須遵守《煤礦安全規程》107條和108條的有關規定。
(2)巷道貫通、調整整通風系統時,必須明確專人現場統一指揮,明確崗位分工,落實責任。
(3)掘進巷道接近老空區和小煤窯巷道時,必須執行“先探后掘”的原則,并制定防止通風系統發生紊亂的安全技術措施。
4、巷道貫、調整通風系統的安全技術培訓內容
參與調整通風系統的人員要經過分級培訓,對一般人員以礦井通風瓦斯常識,巷道貫通,調整通風系統常發生的事故案例為主要內容進行培訓,提高其安全意識;對巷道貫通,調整通風系統的指揮人員和主要工種則以專業知識和通風瓦斯事故應急措施為主要內容進行培訓,以提高其業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