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煤礦井下強排系統安全技術措施

煤礦井下強排系統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7202

一、工程概況:

劉家峁煤礦已按設計要求完成了井下排水系統,井下設有中央泵房和中央水倉以及臨時水倉。排水管路及水泵已安裝完畢。

二、礦水文地質特征:

1、水文地質情況:

(1)由于本礦上部為1-2煤采空區,根據實際開采情況分析,采空區內積水較少,因此上部采空區對本工作面無影響。

(2)1-2煤與2-2煤之間頂底巖性多以砂巖為主,無較大地質構造,為不導水層,多以裂隙水為主,且水量較小,對本工作面開采無影響。

(3)雖然采空內的積水不多,在開采過程中必須重視探放水工作。

2、礦井涌水量:

根據礦井初設表明:礦井正常涌水量45m3/h,最大涌水量60m3/h。

三、安裝強排系統的目的:

煤礦井下水害不僅直接威脅煤礦的安全生產,且嚴重威脅著礦工的生命安全。實踐證明,對有突水淹井危險的礦井,臥泵加礦用潛水泵排水系統是解決礦井正常排水和抗災搶險排水的有效方案。

1建立抗災強排系統的必要性防治煤礦水害除了建立健全預測預報體系外,建立強大的防排水系統是積極有效的措施。尤其是水文地質情況復雜、有突水危險的煤礦,除了保證完善的正常排水系統外,還必須建立強排系統。

長期以來,我國煤礦井下排水系統均采用中央泵房、電機驅動臥式離心水泵的設計模式,這幾乎成為煤礦生產排水的定式。電動機和開關柜等主要電器設備,雖具有防爆性,但不具有防水性。一旦遇水侵害,必然造成電氣系統損壞而斷電。當煤礦發生突水事故時,瞬間涌水量往往極大的超過泵房的最大排水能力,因排量不足造成泵房被淹,排水系統癱瘓,從而發生淹井事故。鑒于此,對于有突水危害或者局部突水嚴重難以有效治理的礦井,為了有效地預防和搶險救災,有必要建設強排系統。

2臥泵加潛水泵的強排系統礦用大型潛水泵是可以全部淹沒在水里工作的機電一體化設備,不僅運行安全可靠、性能穩定、振動噪音小、效率高,而且解決了大功率臥泵電機散熱導致泵房溫度過高的問題,尤其是在突水水患嚴重的煤礦,突水后仍能繼續工作,可以避免淹井或延緩淹井,為人員撤離和搶救設備贏得寶貴時間,避免或減小淹井帶來的巨大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礦用潛水泵有立式和臥式兩種布置方式。臥式布置設備安裝、維修方便,但多臺潛水泵布置在一個泵井內會使泵井寬度太大或增加泵井數量,致使施工困難,經濟不合理;而立式布置可多臺潛水泵同井布置,但安裝起吊、維修較麻煩。因此兩種布置方式各有利弊,可根據礦井圍巖狀況、潛水泵數量及電動機功率等確定采用立式潛水泵還是臥式潛水泵。還需注意的是強排系統的控制應設置在地面。礦用潛水泵雖然在排水方面具有臥泵不能替代的優點,但也具有要求水質高、不宜頻繁起停、檢修困難等不利因素,這也是目前潛水泵沒有在礦井主排水系統得到廣泛應用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臥泵作為主排水設備抗災能力又明顯不足,因此,對于有突水危險的礦井,將臥泵和潛水泵組合起來,形成正常排水使用臥泵、發生水害時使用潛水泵或同時使用臥泵和潛水泵的排水系統,既方便正常排水,又能發揮潛水泵強大的抗災排水優勢,對礦井的安全生產和防治水工作具有積極的意義。大型潛水泵排水設備在抵抗水害、災后恢復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已在國內外煤礦的排水系統中得到廣泛應用。

礦用潛水泵不僅排水量大、揚程高,而且能在地面控制,泵房淹沒后仍能正常工作,因此在有突水淹井危險的礦井中建立強大的礦用潛水泵排水系統或采用臥泵加潛水泵排水系統的方案,變被動堵水為主動排水,對避免淹井、抗災搶險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實踐證明,《煤礦安全規程》、《煤礦防治水規定》對有突水淹井危險的礦井增建潛水泵強排系統是非常正確的,臥泵加潛水泵排水系統是解決礦井正常排水和抗災搶險排水有效的可操作的方案。

四、強排系統設備及管路安裝:

(一)強排水泵的選擇:

1、主斜井內安裝的水泵型號:BQW88-110-45

2、副斜井內安裝的水泵型號:BQW88-40-22

(二)安裝強排管路兩趟:

1、2-2煤輔助運輸大巷800m處至副斜井井口安設1趟φ108強排水管路,直排地面。

2、主水倉至主斜井井口設置有1趟φ108強排水管路,直排地面。

3、安裝管路采用自制的角鋼(L50×50mm)焊接而成,間距為5m,每個架子采用2套膨脹螺栓(18×300mm)固定,然后用U型卡子(M10×400mm)固定鋼管。

4、副斜井內管路安裝在入井方向的右側,距地1800mm,全長1300m。

5、主斜井內管路安裝在入井方向的左側,沿底鋪設,全長300m。

6、采用地面供電的方式。電壓等級為660或1140v。

7、強排管路先刷防銹柒二遍,再刷二遍天藍色柒。

五、安裝強排系統的重大意義:

為使礦井不再受水害威脅,確保礦井安全生產,建設礦井的強排泵房排水系統十分必要。排水方案由于潛水泵可在地面直接控制,當遭受水患時潛水泵不受淹沒的威脅,對恢復生產也十分有利,有臥泵不可比擬的優點。

六、安全技術措施:

1、井下運輸必須使用無軌防爆膠輪車。在開車前,司機及跟車人員必須對緊固、捆綁情況、裝車次序和方向、裝車數量、裝車高度和寬度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確認安全無誤后,方可進行運輸。

2、入井車輛駕駛員必須證件齊全(車輛駕駛證、上崗證等),證件不全者嚴禁入井。司機嚴禁酒后駕車;司機身體狀況不好嚴禁駕車。

3、車輛入井前,必須做車輛安全檢查,司機必須配戴礦燈、自救器,穿好工作服、嚴禁帶煙火、嚴禁穿化纖衣服入井;檢查車輛的車況、滅火器、接地裝置是否完好;嚴格按照規定路線行駛。

4、車輛在所有巷道行駛時,注意沿線通風設施及電纜、管路的安全,嚴禁撞壞通風及井巷設施。運行車輛必須喇叭完好,倒車時應有警示信號,長距離倒車時,不準取消倒車信號。

5、運輸過程中必須集中精力,認真操作,在輔運大巷中重載車行駛速度不超過20km/h,空車行駛速度不超過30km/h,車輛在巷道中轉彎時,速度不超過10km/h。運輸途中遇有行人,要發出信號,減速通過。能見度低時,也必須減速行駛;遇特殊情況必須停車,積極采取措施處理,減少影響,保證安全。不許在坡上停車,特殊情況必須采取安全措施。

6、兩車相會,升井一方要停靠一旁,關掉大燈,待對方車輛通過后再行車。支架搬運車運行時必須放好警戒,嚴禁人員進入通道。

7、行車中遇有路基不好或道路上有障礙物時,不得強行通過,待清除路障后再通過,車輛通過風門和拐彎必須減速慢行,并發出聲光信號。

8、車輛轉彎、倒車時,要預先觀察來去方向是否有異常情況,轉彎或倒車時要操作自如,不可手忙腳亂突然加速或剎車。

9、物件運至指定地點卸車時,必須在專人指揮下進行,嚴禁野蠻卸車或隨意卸車。

10、裝車時,隨時注意車廂的變化,避免發生危險。

11、行車中遇有錨索或長錨桿,車輛要減速通過,避免刮傷車輛及使頂板破碎。車輛在運行時不得進行檢修。

12、地面運輸車輛,司機必須嚴格遵守《道路交通法》和《駕駛員管理條例》,空車行駛速度不得超過60km/h,重載車行駛速度不得40km/h,遇有行人和車輛要鳴笛示意。

13、車載物件發生散脫、竄位等問題時,司機要及時停車,經妥善處理后方可繼續行駛。

14、不可搶行爭路,互不相讓,必須遵守行人不行車、行車不行人,“禮讓三先”的行車原則。

15、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人員在巷道內工作前,首先檢查巷道內的圍巖情況,確認安全后,方可工作。

16、施工前應準備好電焊機、扳手、鉛絲、塑料布、電焊條、手錘、電焊機電源線等材料工具。使用前由現場負責人指定專人進行安全檢查,可靠時方可使用。

17、現場負責人安排專職電工負責找好電焊機電源,并向電工交代停、送電注意事項,并在停電、接線、送電、拆線的過程中嚴格執行監護、驗電、放電,并掛“有人工作,禁止合閘”的警示牌。

18、電焊工作必須由工作經驗豐富、責任心強的電焊工擔任,工作中要精力集中。

19、電焊機和其他工具及材料在使用前必須由現場負責人負責檢查,禁止不完好的工具入井。

20、在使用電焊前,由瓦檢員檢測施工地段前后20米范圍內的瓦斯濃度(不超過0.5%),符合要求時,方可進行電焊操作。由現場負責人檢查施工地點前后各20m范圍內支護情況,只有在支護完好的情況下方可施工,如支護不完好,應及時進行處理,處理完畢后由現場負責人再次檢查支護完好情況,支護完好時方可進行施工;施工前風筒距迎頭的距離不大于6m,符合要求方可進行施工。

21、在使用電焊焊接或切割軌道時,操作過程中,瓦檢員每30分鐘測量一次瓦斯濃度,瓦斯超限時應立即停止作業,待瓦斯濃度降到規定值以下時,方可進行作業。

22、進行電焊工作前,先對巷道內灑水降塵,將施工地點巷道用水進行沖洗,并由現場負責人聯系瓦斯檢查員檢查巷道內的粉塵、瓦斯濃度,符合要求時方可進行電焊作業。

23、在施工時當班安監員必須到現場監督檢查,嚴格按本措施施工。

24、在使用電焊前,必須在工作地點鋪一層沙石用來接火星,厚度不小于3mm,并準備兩只完好的滅火器,不少于0.2m3的砂子,及一只水桶;并將供水管接至施工地點。滅火器材必須放在上風口。

25、使用電焊機前由現場負責人安排工作人員將使用地點的頂板用塑料布遮起,必須將電焊機放在干燥的枕木上,電焊機電源線必須掛起,準備工作就緒后方可進行焊接工作。

26、進行焊接工作時必須由現場負責人安排工作人員,將工作地點20m周圍的可燃物清理干凈。使用電焊機時必須由專職電工接線,并由責任心強的維修人員操作。

27、使用電焊機時,必須由專職電工對電焊機進行安裝可靠的接地裝置。

28、在使用電焊工作過程中要及時用水澆滅火星。

29、工作結束后,工作地點應用水噴灑,并由現場負責人安排專人在工作地點監視1小時,無異常后方可離開。

30、每次焊接完工后,及時將電焊機切斷電源,并及時將電焊機撤除工作地點,每班工作結束后由施工負責人向項目部調度室和礦調度室匯報。

篇2:井下強排泵水管安裝電氧焊專項措施

井下強排泵及水管安裝工程,由于井下巷道的起伏,管道安裝存在不定角度的轉彎情況,地面上焊接管道不能滿足要求,因此必須在井下動用電氧焊進行管道焊接安裝,由于井下環境特殊,為了保證安全順利地完成施工任務,特制定如下專項措施:

施工時間:2013年8月3日-2013年8月30日

三班作業

施工地點:總進風巷

施工負責人:張占紅登茂通負責人:郭建銀

安全技術措施:

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戴好防護用具,否則不得作業。

在工作前仔細檢查電焊機、電纜等是否完好,不完好則嚴禁使用。

氧氣瓶、乙炔瓶在入井前要認真檢查是否漏氣、完好,若漏氣或不完好要提前處理,運輸過程中,對設備必須輕搬輕放。施工前,要認真檢查氧氣管路、割槍是否可靠,有無漏氣、跑氣現象,滿足要求后方可使用,在施工中電器設備與氧氣瓶、乙炔瓶的距離都必須大于5米。

施工中斷時間較長時,氧氣、乙炔瓶、電焊機等危險設備必須在人員撤離前帶上井,不得留在井下,入井施工時再帶入井下。氧氣瓶和乙炔瓶不能同車、同罐運輸。

施工現場周圍10米內的易燃物品必須清理干凈,且施工現場必須配備至少兩臺合格的干粉滅火器。并安放不少于0.3m3砂箱。

氧氣瓶、乙炔瓶放置間隔應大于10m,且放置于上風側,氣瓶嚴禁橫放。氧焊用的火種只允許氧焊工攜帶。

連接電焊機電源時,必須有專職電工接電,嚴格遵守停送電制度。

電焊機必須可靠接地,并設專人看護,確認無誤方可施工。

施工時必須有專職瓦檢員隨時監測現場瓦斯,巷道風流中瓦斯濃度不超過0.5%。如有異常,馬上停止施工。

作業時,安監部派專人現場監護,一旦有異常情況,應立即命令停止作業,并及時處理,確認無異并達到安全施工條件后,方可繼續作業。

施焊前必須提前將灑水管路接到施工現場,且保證水量充足,并在焊前對施工地點20米內進行一次全面灑水處理。

施工完畢后,必須對施工現場再次進行一次全面灑水,并專人留守觀察1小時以上,確認無問題后方可離開,并匯報調度。

施工結束后,電焊機、焊鉗等工具必須及時收回,做到場光地凈。

施工現場負責人現場指揮并做好監督與協調工作。

電氧焊時,登茂通公司必須有一名礦級領導在現場監督作業。

此措施施工人員必須認真學習,貫徹落實,施工負責人現場監督執行。

其他未提之處,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第二百二十三條的規定及礦、公司有關規定執行。

二0一三年八月一日

收貨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