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槽使用單軌吊車安全技術措施
一、說明掘進二區施工的62211順槽,將使用DQD20氣動單軌吊運輸物料和機電設備,為了確保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特編制此安全技術措施,經審批后貫徹、執行。二、氣動單軌吊車技術參數表一最大牽引力[KN]20水平最大速度[m.s-1]0.4工作介質壓縮空氣氣馬達型號7MY3.5S氣馬達數量2氣馬達工作壓力[MPa]0.4-0.6氣馬達功率[kw]3.5最大耗氣量[L.s-1]70軟管直徑[mm]32最大爬坡角度[°]20手柄控制線長度[m]2整車(長×寬×高)[mm]6350×860×790整車重量[kg]700水平最小轉彎半徑[m]4垂直最小轉彎半徑[m]8最大運輸重量[T]6操作方式手動操作表二三、使用安全措施(一)一般安全規定1、司機必須熟悉機器的結構、性能、工作原理,能嚴格按照設備使用說明書的要求準確、熟練地操作設備,懂得設備的一般維護保養和故障應急處理知識。2、應給設備提供清潔干燥的空氣,氣壓控制在使用說明書規定的范圍之內(不低于0.4兆帕),壓風管必須使用廠家配備的專用管路,嚴禁私自使用其他管路。3、單軌吊操作可由兩人進行,一人操作,一人協助,并履行監護職責。4、拆、裝風管前必須將供風管路閘閥關閉并進行泄壓,嚴禁帶壓拆裝。5、司機離開設備或檢修設備前,必須切斷風源,并對設備進行泄壓。6、風管與風撥頭用專用U型卡連接,確保牢固。7、斜巷打運時,單軌吊車必須安裝防跑車裝置。(二)使用前準備a、作業環境檢查:1、對單軌吊運行區間的通風、瓦斯、巷道支護、有無障礙物,進行安全確認,安全環境和運輸空間要滿足要求、符合相關規定。2、對懸掛軌道的生根點(錨桿、錨索、U型棚)和(及)吊掛裝置進行全面檢查,確保牢固可靠。同時檢查軌道及連接點是否完好,軌道內不得有塊狀雜物,保證車輪在軌道內可輕松滑動。3、檢查單軌吊軌道兩端的阻車裝置,必須可靠有效,防止脫軌。b、設備檢查:1、設備各氣管必須連接牢固,不得有損傷、變形、嚴重折彎和漏氣現象。2、各操作按鈕必須齊全、靈敏、可靠。3、設備零部件和指示儀表要完好無缺,部件磨損不超限;各連接螺栓、銷軸齊全緊固,轉動部件靈活可靠。4、保護裝置必須靈敏可靠。5、空氣過濾裝置完好,并按規定及時進行清潔處理。6、油霧器(內所用氣動專用油)油量(應)符合規定要求。7、起重葫蘆鏈條不得(有硬性損傷、嚴重銹蝕)、打結、掉槽、跳鏈現象,嚴禁拖地。8、供風膠管完好且連接牢固,長度滿足使用要求。設備運行無卡阻現象。(三)、起吊物料1、每次起吊重物時,在吊離地面10cm左右要停車檢查制動情況,確認完好后方可繼續工作。2、物料吊裝不得超過設備的額定載荷。要針對所搬運物料的重量、大小、形狀等選擇合適的吊具,吊運零散的物件時,可使用自制托子裝運,并進行認真檢查,確認完好后方可使用。3、物料要捆扎(使用錨鏈、或鋼絲繩)、吊掛要牢固,重心平穩,嚴禁偏裝偏載。起吊超長物料時,物料方向必須與軌道平行,并加以固定,防止旋轉,物料捆扎使用12#及以上鐵絲或者鋼絲繩、葫蘆,打運前必須確保物料捆扎牢固。4、風動葫蘆掛鉤嚴禁去掉,起吊重物必須做到垂直起升,嚴禁斜拉重物,重量不清楚的物料不吊,勾頭要由專人摘掛,找好重心,并進行安全確認,起吊離地300mm后,起降試吊后,方可啟動驅動裝置。5、起吊時人員不得手扶干預重物,操作人員站在安全間隙較大處操作,設備正下方、重物可能擺動方向嚴禁站人,以防重物提升過程中扭動傷人。6、起吊葫蘆鉤頭向上提升應留有一定的行程,以防擠壞風動葫蘆;起吊后過長的鏈條收放好,嚴禁拖地行走。7、小物件可用一個葫蘆起吊,但當物料超3噸以上時使用2臺葫蘆起吊,兩臺葫蘆同時起吊時起吊速度要一致。8、吊重物行走時,重物離地不要過高,有效高度300-500mm為宜,嚴禁沿底板生拉硬拖。9、在使用時主驅動裝置和風動葫蘆不可同時使用,要提升重物時應先將設備停穩后再操作風動葫蘆。10、可自制一個托子打運材料,托子必須牢固可靠,托子和葫蘆勾頭使用錨鏈連接,打運前要對托子內的物料是捆綁牢固和托子是否與葫蘆連接牢固平穩進行安全確認。(四)、運行操作1、壓風管路每隔50米撥風頭,打運過程中,安設兩人操作,一人操作吊車,另一人監護,風管行程結束時更換風管。2、更換風管前必須確保供風管閘閥關閉并進行卸壓后方可更換。3、運行期間操作人員要與物件保持適當的安全距離(2~4m為宜)。并注意操作位置,斜巷操作單軌吊車人員和監護人員要站在單軌吊車上方約2米處;操作人員時刻注意吊運物件的運行情況,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停車處理。4、斜巷使用單軌吊打運實行封閉式管理,巷道上下口5m之外設置人牌網警戒。5、主牽引機頭的控制按鈕有1個,向前和向后(前、后方向現場確定),其中本設備為點動控制,即按下不松設備一直運行,松開后設備即停止。操作要連續,減少頻繁啟動次數,啟動和停止時要準確平穩,接近軌道端頭時,要謹慎操作,防止沖撞阻車裝置。6、當發生故障無法停車時,要立即關閉急停開關或關閉氣源,以防造成事故。7、跨越設備、物料運行前,應停車校驗起吊物料與其的相對位置。起吊物距跨越物高度必須大于200mm,否則不得通過。8、每次吊運作業應連續完成。因故障或其它原因停止運行時,應及時將物料安全落地,不得長時間懸空。9、過彎道時速度要慢,停車位置應選擇在支護良好、坡度較小地段。確需在大坡度地段停車時,要有可靠的防滑措施,且物料下方嚴禁站人。10、單軌吊運行至指定位置后,物料應緩慢輕放,不允許自由落下。物料下放落地后摘去掛鉤,確認各操作按鈕處在停運位置,收放好操作手柄,防止誤操作。)11、工作完畢后,葫蘆勾頭升起,并切斷風源。(五)常規檢查1、熟練掌握操作手冊的人可以進行允許的維修和調整。2、在更換或重新加滿油霧器中的潤滑油時,必須對油霧器挨著塞子的一面進行清理,以防止污物和雜質進入變速機或者空氣濾清器中。3、做任何的檢查、修理、潤滑或者加油時必須在驅動單元的進氣閥關閉和氣動分布系統沒有壓力的情況下進行。4、一星期進行一次系統檢查,確保防護蓋的上緊。(六)常規維護1、一星期至少檢查一次油霧器中潤滑油的多少,加注到油霧器最大容量的2/3為準,通過觀察油霧器上的標記來確定。2、每個月至少徹底的清理一次空氣濾清器。3、每個月至少檢查一次變速機里潤滑油的含量,若不足時,即時加滿。4、每個月至少測量一次驅動輪輪子的直徑,并檢查它們的表面磨損情況。5、驅動輪必須具有相同的直徑并且以一種平滑的方式磨損,,磨損量不超過8mm。如果,在磨損之后,輪子的直徑小于290mm,兩個驅動輪都得更換。6、每個月對行走輪的軸承、力臂的軸以及驅動輪的軸承進行一次潤滑。7、每個星期至少一次對驅動輪進行緊固和鎖緊具體內容如下:驅動輪被安裝在兩個力臂上,并且通過連接軸固定到框架上。力臂的下端穿有一根兩端帶螺紋的鐵桿,鐵桿兩端套有兩個螺旋彈簧,通過將M24的螺母壓著螺旋彈簧向鐵桿中部旋進,使驅動輪壓緊在軌道的腹板處。在常規性維護中,如果螺紋沒有被腐蝕損壞的話,通過力矩扳手在施加力矩為18Nm時,就有可能將驅動單元的牽引力調到最小為10kN并且制動力調到最小為15KN。在通過緊固螺母進行設定之后,要加上安全螺母進行鎖緊!驅動單元制動力的精確設定:將驅動單元通過連接孔與配有壓力表的測量氣缸。測量氣缸用帶有齒條的桿與單軌運輸系統的結構固定在一起。用于鎖緊的M24鎖緊螺母必須旋緊足夠距離,以確保驅動單元在干燥的軌道上被測量氣缸上齒條桿以20KN的力拉著時,仍然能夠移動。然后慢慢減小驅動單元的牽引力至到10KN,并且氣動馬達沒有損壞,而且啟動分布系統壓力不小于0.4MPa。在設定完鎖緊螺母之后,將安全螺母鎖緊。?8、在驅動單元工作6-8個月之后要進行一次徹底的全面的技術維護,并且要在有資質的管理人員以及工作人員的指導下進行。?9、關于驅動單元的維護、檢查和使用情況,操作人員應當記錄在使用記錄本上。?10、除了制造商外,不能以別的方式對其進行改造和大型維修。尤其是當涉及到所禁止的操作或者在制造商沒有同意的情況下進行改造。附:故障識別與指導故障原因補救措施驅動單元滑車軌道面有水或者油清理單軌吊運輸軌道驅動輪的夾緊力不夠根據6.4章節鎖緊夾緊螺母驅動單元運行時驅動輪沒有滑動負載過重超過了6T減少負載的重量空氣壓縮系統中壓力較低(在0.4MPa之下)確保壓力高于0.4MPa或者減少負載空氣濾清器阻塞吹通阻塞的空氣濾清器或者用另一個氣動馬達故障進行有效的修理驅動輪不轉但馬達運轉傳動軸損壞換新的傳動軸驅動單元沒有反應壓縮空氣的分布系統漏氣更換壞的密封元件反應滯后控制手柄中的控制閥進入雜質清理有雜質的控制閥
篇2:運漕使用單軌吊車安全技術措施
一、說明掘進一區現施工62208順槽,準備使用DQD10氣動單軌吊車運輸物料,為了確保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特編制此安全技術措施,經審批后貫徹、執行。二、氣動單軌吊車技術參數表一項目主要技術參數備注最大牽引力(kN)20最大運行速度(m/min)11最大適應坡度(°)20軌型I140E最小轉彎半徑水平(m)⊥6();?>5⊥垂直(m)10氣馬達型號QDH1.5/2-0功率(Kw)2*2.8共2臺額定工作壓力(MPa)0.5耗氣量5.6m3/min單根軌道可調角度±3°/2m水平最大起吊重量(kg)6000/10000操作方式手控整備質量(kg)396表二(坡度載荷表)坡度(°)0⊥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