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倉施工技術安全措施
311煤倉反井鉆機擴孔工作結束后即將進行刷大工作,為確保施
工期間的安全。特編制本安全技術措施。希望施工人員及相關部門嚴格按本安全技術措施執行。
第一章?工程概況
該煤倉位于311采區,煤倉形式為垂直圓形,煤倉上下口為圓錐形設計,中部為直筒式。煤倉直徑10m,煤倉容積為約1395.7m?,煤倉深度約27m,煤倉位于茅口灰巖中,原則上為裸巷不支護。
第二章?施工準備工作
一.防掉矸傷人,防墜落
施工前煤倉上口安設至少兩根11﹟工字鋼。工字鋼采用樹脂錨桿進行全錨固在巷壁內(樹脂錨桿型號:L=1.8m,φ=18mm),每根工字鋼兩端各打4根錨桿,托板為б≥20mm鋼板,把鋼梁固定牢固。最后在鋼梁上掛10T滑子,并固定牢固,嚴禁向兩邊滑動。工字鋼距煤倉上口4.2米左右,另在距煤倉上口5米外安設一臺14T回柱機,回柱機將底錨固定好,壓杠每端用少于兩組的漲殼式錨桿(漲殼式錨桿型號:L=1.8m,φ=16mm)作地錨,用于提升人員和物料。煤倉上口作業平臺5m直徑范圍內,以煤倉中心為圓心,用砼澆筑至少200mm厚,平臺四周打圍欄,并懸掛警示標志,同時上口10m范圍內不得有雜物。
二.機電
1.在311煤倉的下口311大巷安裝一臺P-60B型耙矸機。
2.施工用的風水管路從311大巷接到煤倉上口。
3.通風系統已形成。
4.供電系統已形成。
第三章?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第一節施工方案
煤倉施工采用鉆爆法從上向下臺階式爆破施工,全斷面分次掘進,一次成井。矸石經煤倉鉆孔下溜到311大巷利用P-60B型耙斗機出矸,一噸礦車運輸,負壓通風。
施工順序煤倉上口掘進→煤倉主體掘進→煤倉下口施工
第二節施工工藝及技術要求
311煤倉主要工程施工方法如下:
1.煤倉施工部分為裸巷施工,遇發育不正常時,必須用錨桿、錨網、噴漿聯合支護。
2.該段掘進斷面采用鉆爆法施工,7655型風鉆打眼。
3.施工中必須按照設計圖紙要求的尺寸施工成型,必須在每一段達到設計數值后才能繼續向下施工。
4.施工前,施工隊必須按照設計圖紙要求,將煤倉的各段按照比例繪制成大樣圖,并將大樣圖發放到施工班組,以便全體施工人員都清楚煤倉施工尺寸的要求。
5.施工中,必須嚴格按測量放好的煤倉中心點控制煤倉施工尺寸,設專人負責檢查驗收質量并保持好原始材料,以確保該煤倉工程質量合格。安監處每2天進行一次煤倉刷大的質量驗收。
6.施工中,人員上下煤倉時,通過機械提升運輸系統﹙回柱機﹚提升專用吊桶上下人員,提升系統和吊桶設計由機運科負責,并編制使用的操作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必須保證其安全可靠性,吊桶加工好后必須經過驗收合格才能投入使用。施工期間,必須配備具有操作資格證件且熟練的專職回柱機司機,必須嚴格按照機運科編制《311煤倉上口人員上下調運安全技術措施》的規定進行操作。提升系統在使用前必須由機運科組織進行過卷和斷電試驗,只有在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7.煤倉爆破施工中,不同斷面尺寸的爆破參數分別設計,報礦生產科審核,采掘副總工批準執行。
第四章?施工輔助設施及布置
一.通風
風筒從311大巷接到311煤倉上口進行輔助通風,并準備30m備用風筒。主要通風為負壓通風,當矸石將下部鉆孔堵塞后,當班瓦檢員將備用風筒接入煤倉內距離作業點5m位置,開局扇輔助通風。
二.通訊
距311煤倉上口回柱機處安設防爆電話。
第五章?安全技術措施
第一節確保安全施工的組織措施
1.?本工程由隊長擔任安全第一負責人,各副隊長現場跟班(現場安全第一負責人),嚴把安全關。
2.?充分做好施工前的安全技術準備工作。做好通風、測量、壓風、供水、供電、排矸等各個輔助工序的銜接,以及為恢復施工所需的設備、材料、機具能正常使用。
第二節主要安全技術措施
1.前,機修二隊加工一個直徑1.8米長的圓形鐵箅子,箅子眼孔不大于0.3米,用φ22mm圓鋼加工,接點用氧焊接牢固。人員進入煤倉內作業時,必須用專用蓋板將煤倉鉆孔蓋好,確保作業人員安全,嚴禁在不下矸時取掉蓋板。人員上下必須拴好保險繩,發現有問題立即處理。在選好安全的站立位之后才能取掉蓋板出矸。每次放炮前,人員撤出時將蓋板拆開。
2.前,必須將3114風巷下煤立眼上口用蓋板封堵嚴實,并清收煤倉上口的矸石,防止掉矸傷人。瓦檢員必須檢查好煤倉內瓦斯及有毒有害氣體的情況,若超過《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嚴禁作業。待通風部門采取措施處理后,方能恢復作業。
3.施工中,煤倉上口四周5m范圍內必須設置警戒標志并拉好警戒線,禁止無關人員進入。
4.施工中,人員每次進入煤倉內作業時,必須首先蓋好蓋板,然后系好專用保險帶拴好保險繩,保險繩必須符合標準,嚴禁用麻繩等非保險繩代替,緊接著進行找懸矸的工作,只有在這些工作完成后才能進行其它的工作,嚴防掉落矸石打傷人員事故。每次放炮后必須對煤倉內壁的懸矸或倉壁爆裂口的一些矸石進行清找,若專用找頂棍無法撬動時,必須使用風鎬將懸矸踩掉,人員在煤倉內作業時必須帶好安全帽并捆牢固,不得在任何時候取下安全帽。
5.施工中,進入煤倉的所有人員必須按照規定在腰部拴好保險繩,保險繩一頭系在牢固可靠的裝置上,另一頭系在人員腰上,并隨著作業人員作業點的移動收放保險繩(活動繩不超過1m),始終讓保險繩處在一定的緊狀態,保險繩必須一人一根,不得兩個或以上人員共用一根繩子,必須采用可靠的專用保險繩,施工過程中,必須隨時對保險繩進行檢查,發現磨損嚴重﹙≥1/10﹚時,不得繼續使用,必須立即進行更換。
6.利用吊桶提升下放人員時,必須在回柱機處和吊桶內設置可通話的信號鈴,以便人員間隨時保持聯系。打眼、出矸石過程中,可將信號從吊桶內取出來懸掛在煤倉內,平時必須加強對信號鈴和信號線的檢查,發現不完好時,立即通知電工進行處理。吊桶底部事先用舊皮帶捆綁好,以起到減震的作用。人員乘坐吊桶時不得亂晃動(乘坐人數按設計要求的規定執行),不得人貨混裝提升(小型工器具除外)。專用提升吊桶每天由機運科專業組檢查一次,施工人員每班進班首先對回柱機、鋼繩、起吊梁、天輪、掛鉤等連接裝置仔細檢查,并作好記錄,必須保證完好使用。吊桶提升時,必須將門關緊,升降到位后人員不得急于進出,必須在吊桶停穩固定后方可開門搭設跳板進出。煤倉上口利用在巷道兩幫距離地板2.0米左右高度各打一個400mm深的眼子分別安設一根拉桿穩固吊桶,吊桶平時在滑道上的專用平板車上,并使其處于煤倉上口中間,起到井蓋的作用,放炮時則拉到煤倉上口外面的巷道內。穩固、停放吊桶,搭設上下人員跳板的工作必須安排專人負責。
7.施工中,煤倉內作業使用的風水管必須用軟管子,并且接頭必須牢固可靠,為防止接頭脫落,風水管固定在油絲繩上,油絲繩固定在煤倉上口附近的穩固裝置上,在每個接頭兩側400mm范圍內必須至少用8#鉛絲將軟管和油絲繩牢固的捆綁兩處,其余按照3米捆綁一個點,以防止風水管掉落傷人。
8.施工中,放炮員、回柱機司機等特殊工種必須由有經驗的取得合格證的人員擔任,并嚴格按照操作規程中的相關規定進行操作,回柱機司機操作過程中必須堅守崗位,嚴禁脫崗、違章操作或無證人員上崗操作。回柱機司機兼作煤倉上口警戒人員,以便煤倉上口來人時通知煤倉人員暫時躲避到安全地點,防止來人碰到石矸或其它物體墜入煤倉打傷人員。巷道內設置的防護欄必須隨時保持關閉狀態。
9.施工過程中,必須加強對回柱機及其配件完好性、穩定性的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安排專業人員進行處理。必須堅持隱患未處理不生產的原則。
10.施工中,進行煤倉作業的人員必須選派身體素質好的人員擔任,有恐高癥狀的人員嚴禁安排進入煤倉內作業。煤倉內人員在作業時,不得提升,若有人需要進入煤倉檢查或者運送施工材料必須提升時,必須先通知煤倉人員停止作業,并在人員躲到安全地點后方可按照信號指揮進行提升。
11.放炮必須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制”、“三人連鎖放炮制”及放炮證制度,并按照規定使用好黃泥和水炮泥。每次放炮前,必須將煤倉內各種工具、管線提升到石門內放好,在將警戒區域內所有人員撤到安全地點后,方可按照規定拉炮。
12.爆破點和警戒設置
(1)312大巷與311大巷岔口處(此點兼拉炮點)
(2)煤倉下口西側200m的311大巷。
13.施工中,在巷道內出矸的人員不得在距離正對鉆孔下方5米內的地方作業或停留,若需要通過鉆孔段巷道,必須利用信號同煤倉的人員聯系好,待煤倉內人員停止作業后方可順巷道邊通行。
14.如在提升過程中出現停電,由掘進五隊備用好可靠的軟梯或鐵梯撤出,恢復正常供電后,才能按相關要求進入煤倉作業。
15.若工作面發生水、火、瓦斯等災害時,施工人員應按如下路線撤離。
(1).水災避災路線:
人員從工作面→311大巷→311軌道上山→511大巷→528平硐→地面
(2.火、瓦斯事故避災路線:
人員從工作面→350東石門→350猴兒上山→528平硐→地面
16.未盡事項,嚴格按照《煤礦三大作業規程》及公司的相關規定執行。
篇2:維修主井煤倉漏斗:安全施工技術措施
一、概況
因主井煤倉漏斗及鎖口處的鋼板腐蝕嚴重,需要對其進行修護,該煤倉直徑為6米,煤倉深度為37米,根據礦生產會安排,由綜掘三隊施工,為保證施工期間的安全,特制定本安全施工技術措施,現場施工人員必須嚴格按措施要求進行施工:
二、施工方法及技術要求
(一)施工方法:
1、在主井煤倉上口向外5米位置安裝一臺jh-8型回柱絞車,做升降機;
2、在主井煤倉上口正上方安裝一個天輪;使用錨桿將天輪固定在頂板上。利用升降機通過鋼絲繩牽引吊桶,在煤倉內升降施工人員及物料,另外施工一組起吊錨桿,做為天輪備用吊掛點。
3、先將煤倉內的煤炭放空,風流能進入煤倉內經上出口排出。使倉內有風流流動,再利用吊桶升降人員,施工人員用使用長把工具配合壓風清理倉壁煤炭為主,最后以高壓水來沖洗倉壁。
4、確認倉壁的浮煤已徹底清理干凈后,在煤倉漏斗上使用木板搭設施工平臺,漏斗與鎖口處的鋼板連接處重新加工焊接。
5、修補漏斗與鎖口處方法及要求:
(1)使用回柱絞車升降物料;從煤倉下口進入施工人員。工具必須用繩索或吊桶進行傳遞,嚴禁上下投擲;
(2)先把搭設腳手架所需要的材料從煤倉上口運送到煤倉內,再將煤倉上口用木板全部封閉,并有專人設好警戒,禁止人員靠近煤倉上口。
(3)人員再從煤倉下口進入倉內,在索口處使用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搭設施工平臺,并在距施工平臺向上1.5米高的漏斗位置使用木板(厚50mm)鋪設一層保護板,防止上方的墜落物傷人。
(4)用風焊將索口處損壞變形的鋼板切除掉,再使用鋼板(20mm)及12#槽鋼將漏斗與索口處的鋼板重新焊接牢固。
(5)焊接完成后,先拆除上層板,把物料運出后,再拆除平臺;
(二)技術要求:
1、煤倉上口安裝的回柱絞車使用10根錨桿(左旋無縱筋螺紋鋼等強錨桿φ18*l=2000mm)當地錨固定,每根地錨錨固深度不小于1.8米。
2、回柱絞車電機功率7.5kw,鋼絲繩平均靜張力80kn,牽引鋼絲繩速度小于0.2m/s。絞車使用6分鋼絲繩(φ19.5mm),鋼絲繩一端插好繩頭,繩頭與鉤頭連接,插編部分的最小距離不小于鋼絲繩公稱直徑的10倍,并用4個元寶卡子卡緊。
3、天輪采用鋼板(厚12mm)與定滑輪焊接而成;使用4根錨桿(左旋無縱筋螺紋鋼等強錨桿φ18*l=2000mm)將天輪固定在頂板上,另外在距天輪一側400mm處施工兩根錨桿做為天輪備用吊掛點,用雙股鋼絲繩(φ12.7mm)與天輪連接牢固,鋼絲繩的松馳不超過0.5米,并用3個元寶卡子將繩頭卡緊。每根錨桿使用2支2360型錨固劑端頭錨固,每根錨桿錨固深度不小于1.6米。每根錨桿抗拔力不小于80kn。
4、吊桶采用角鐵(75mm)與槽鋼(12#)焊接而成,長*寬*高=0.6*0.8*2m,并用鋼板(厚12mm)在吊桶上加焊傘裝上蓋,每處焊接點必須滿焊,保證整體堅固,吊桶上端焊接鉤頭(12噸),鉤頭上必須有防脫繩裝置。
5、長把工具使用4分鋼管加工(長4米),其一端焊有與供風、供水管路連接的10#直通;
6、吊桶運輸人員前,先吊掛空桶上下運送6次,再在吊桶內放置重物(1噸)運送4次。觀察升降裝置的安全性,保證運送人員的安全可靠。
7、每次吊桶提升至煤倉口后,必須有專人進行檢查吊桶的完好程度及鋼絲繩與吊桶的連接處是否牢固,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8、每次清理完倉壁后,必須有專人檢查清理干凈后,方可進行下一工序,由煤倉上口的總指揮統一安排。
9、鋼絲繩的選擇計算:
鋼絲繩懸垂長度h0=50m;提升鋼絲繩單位長度重量psb=1.22kg/m;鉤頭、鋼絲繩、吊桶終端最大總荷重qr=2000kg;ma--安全系數取ma=9;6分鋼絲破斷力qd=23950kg。
ma=23950/2000=11.97>9;
所以6分鋼絲繩滿足要求。
三、安全技術措施
1、將煤倉上方5米范圍內雜物清理干凈,在煤倉周圍設置專人進行警戒,放煤口設置柵欄,人員在煤倉內施工時,必須防止無關人員走動及靠近,杜絕任何物體掉入煤倉;吊桶運送人員前必須用木板將煤倉上口封閉嚴實,只留一個洞口保證吊桶能正常出入煤倉。
2、將一部皮帶所有開關閉鎖,掛停電警示牌,派專人看守,防止誤送電;
3、對煤倉口四周的雜物在施工前必須進行清理,必須檢查煤倉口上方頂板的完好情況,對松動的浮煤浮矸要先處理掉,對施工所用的工具要擺放在寬敞的地方,設專人在上方設置警戒,防止過往行人不小心將工具碰到掉進煤倉砸傷人員。進入煤倉作業的所有人員在開工前必須檢查自己的防護用品和工作服穿戴情況,確保安全帽的帽帶正常使用,防止掉物體砸傷人員。
4、主保險繩(7分棕繩)上端固定在主鋼絲繩上,下端與吊桶連接,吊桶內一次只能乘2人,每個都必須配戴保險帶,保險帶與鋼絲繩繩頭連接。進入煤倉的人員必須佩帶保險帶。保險帶必須捆綁在牢固的位置并由一人進行看護,防止松動,一人操作。保險繩必須張緊,松弛度不得超過0.5米,進入煤倉內的人員必須隨身配戴便攜儀,并使用長把工具臨時支撐到倉壁內以減小吊桶的搖擺。
5、清煤倉壁時,采取由上向下的工作順序,首先將煤倉上方頂、幫危矸活石用長柄工具摘除干凈,然后再向下邊清理邊摘除倉壁上的危矸活石,再用壓風吹、用高壓水沖。在清理過程中,如發現倉壁片幫、開裂等危及安全時,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施工安全,否則不得進行下一分段的清理工作。
6、進入工作現場后,首先進行職責分工,現場設一名總指揮,在煤倉上方統一指揮,協調煤倉上下人員庫內施工情況;煤倉上方必須至少留有4人,負責警戒及人員升降;所有人員必須服從總指揮統一領導,嚴禁各行其是,擅自行動;工具必須用繩索或吊桶進行傳遞,嚴禁上下投擲;
7、施工作業時必須時刻保證倉內有新鮮空氣流動,不得將煤倉下口堵嚴,煤倉放煤時,倉內人員嚴禁作業,保持靜止不動,待放完后再繼續施工。放煤必須與皮帶司機聯系清楚,并保持信號清晰暢通。
8、在清理過程中,監護人員應密切監視倉內的情況,監護人員不準同時擔任其他工作,監護人員的目光不應離開倉內作業人員。煤倉上下聯絡方式為電話聯絡,煤倉內外聯絡方式采用聲光信號,聯絡方式為一聲停,二聲拉,三聲松;另外倉內監護人員與煤倉上口的指揮人員均配戴手持式對講機。
9、必須輪流進行清理工作和休息;倉內作業人員應根據自己的身體適應情況,自行決定作業時間,作業人員要注意補充水分,以免出汗過多造成虛脫、暈倒和中暑。如果倉內作業人員出現虛脫、暈倒或中暑,應立即提升吊桶,按照“緊急救護”程序進行搶救。
10、用木板搭設腳手架及架上作業時的安全注意事項:
(1)作業前應注意檢查作業環境是否可靠,安全防護設置是否齊全有效,確認無誤后方可作業。
(2)腳手板應滿鋪、鋪穩,不得有空隙和探頭板;腳手架的立桿、橫桿均不低于6根,腳手架在使用期間,嚴禁拆除主節點處的縱、橫向水平桿,縱、橫向掃地桿,固定連接件等。
(3)作業時應注意隨時清理落在架面上的材料,保持架面清潔,不要亂放材料,工具,以免造成掉物傷人。在進行撬、拉、推等操作時,要注意采取正確的姿勢,站穩腳根,或一手把持在穩固的結構或支持物上,以免用力過猛身體失去平衡或把東西甩出。
(4)在架面上運送材料經過作業人員頭頂或身邊時,要及時發出避讓的信號。材料要輕放,不許采用傾倒、猛磕或其他匆忙缷料方式。
(5)在腳手架上進行電氣焊作業時,要拿不燃材料接著火星,以防火星點著易燃物。并應有防火措施。一旦著火時,及時予以撲滅。
(6)在平臺搭設好之后,必須立即搭設上層保護板,保護板緊密的排列在施工人員的上方,進入煤倉內的人員必須隨身配戴便攜儀,燒焊前必須檢測周圍的瓦斯濃度。
(7)絞車司機、信號工、檢查人員必須安設專職人員,并由跟班隊長統一指揮。
11、在腳手架上進行電氣焊作業時,要拿東西接著火星,以防火星點著易燃物。并應有防火措施。一旦著火時,及時予以撲滅。
12、清理煤倉時,安全科必須派安全員現場監督措施落實情況。
13、在平臺搭設好之前,嚴禁從煤倉下口進入煤倉,倉壁的空洞及通風不暢的地點必須用便攜儀測試瓦斯濃度。
14、絞車司機、信號工、檢查人員必須安設專職人員,并由跟班隊長統一指揮。
15、修補漏斗與鎖口處的其它相關技術要求
(1)將煤倉上方5米范圍內雜物清理干凈,在煤倉周圍設置專人進行警戒,放煤口設置柵欄,人員在煤倉內施工時,必須防止無關人員走動及靠近,杜絕任何物體掉入煤倉;
(2)將主斜井皮帶機、一部皮帶機以及給煤機的所有開關閉鎖,掛停電警示牌,派專人看守,防止誤送電;
(3)運送物料時,倉內嚴禁有人;必須將物料與繩頭用雙股8#鐵絲捆綁牢固,運送鋼板時必須在鋼板邊角上穿一個洞,用雙股8#鐵絲穿過小洞與繩頭連接牢固。
(4)在施工過程中,應安排一名專職監護人員,密切監視倉內的情況,監護人員不準同時擔任其他工作,監護人員的目光不應離開倉內作業人員。煤倉上下聯絡方式為手持式對講機。
16、用木板搭設腳手架及架上作業時的安全注意事項:
(1)作業前應注意檢查作業環境是否可靠,安全防護設置是否齊全有效,確認無誤后方可作業。
(2)腳手板應滿鋪、鋪穩,不得有空隙和探頭板;腳手架的立桿、橫桿均不低于6根,腳手架在使用期間,嚴禁拆除主節點處的縱、橫向水平桿,縱、橫向掃地桿,固定連接件等。
(3)作業時應注意隨時清理落在架面上的材料,保持架面清潔,不要亂放材料,工具,以免造成掉物傷人。在進行撬、拉、推等操作時,要注意采取正確的姿勢,站穩腳根,或一手把持在穩固的結構或支持物上,以免用力過猛身體失去平衡或把東西甩出。
(4)在架面上運送材料經過作業人員頭頂或身邊時,要及時發出避讓的信號。材料要輕放,不許采用傾倒、猛磕或其他匆忙缷料方式。
(5)在腳手架上進行電氣焊作業時,要拿不燃材料接著火星,以防火星點著易燃物。并應有防火措施。一旦著火時,及時予以撲滅。
(6)在平臺搭設好之后,必須立即搭設上層保護板,保護板緊密的排列在施工人員的上方,進入煤倉內的人員必須隨身配戴便攜儀,燒焊前必須檢測周圍的瓦斯濃度。
(7)絞車司機、信號工、檢查人員必須安設專職人員,并由跟班隊長統一指揮。
四、電焊安全技術措施
燒焊前必須保證風流暢通,并灑水防塵。
(一)電焊
1、現場作業人員必須具備一定消防安全知識,能熟練使用消防滅火器材。
2、電焊工必須經過專業培訓,持證上崗,按章操作。相關工作人員必須提前對安全技術措施進行學習、簽字。
3、電焊作業由施工負責人在現場統一指揮,分工明確,將措施落實到位,嚴禁閑雜人員在施工現場逗留。
4、電焊作業必須背風作業,風大時應設擋風設施,工作地點的下方用不燃性材料(鐵板或沙子等)設施接受火星,嚴禁火星落地,并要在作業過程中派專人負責灑水。將帶火星的雜物及時熄滅,同時將焊接的物件冷卻。
5、作業過程中,用廢的焊條頭及廢料件不得亂扔,必須設專人收集后,按要求集中處理,以防引燃其它物品。
6、通風區派一名專職瓦檢員現場檢查作業地點前后及開關附近20米內風流中的瓦斯濃度,作業前及作業過程中時時認真檢查瓦斯,只有在檢查證明巷道頂部和支護背板后無瓦斯積存時,方可進行作業。每次焊接作業10分鐘時,應停止2-3分鐘,待空氣流動將有害氣體稀釋后方可繼續作業。若作業地點風流中瓦斯濃度大于0.5%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切斷電源。電焊工必須佩戴便攜式瓦斯報警儀,發現瓦斯超限必須立即停止作業,待查出原因處理好后方可繼續作業。
7、在設備上進行電焊作業時,必須由專職電工負責切斷設備電源,并設專人看管,不經允許嚴禁送電。
(二)氣焊
1、施工人員在搬運氧氣瓶、乙炔瓶的過程中,要指定負責人,統一指揮,行走時注意防滑,步調一致,確保安全。
2、施工前,要認真檢查構件氣割部位是否存在預應力,如存在,必須現場采取技術措施將應力釋放,以防施工時傷人或損害其它構件。
3、氣割作業時,氣割點的下方必須使用鐵桶或鐵板承接熔落物及火星,氣割部位以及氣割掉的廢料必須及時灑水降溫以防高溫物體灼傷人員。
4、作業時,嚴禁作業人員將頭、手、腳放在兩個金屬構件之間,嚴防發生擠傷人員事故。
5、在施工點上方懸掛的便攜式甲烷檢測儀必須確保讀數準確。
6、作業時,施工人員要佩戴保護用品,穿好工作服、扎緊袖口,佩戴好防護眼鏡,以防刺傷眼睛和傷害皮膚。
7、火源要由現場負責人妥善保管,嚴禁將火源用于非氣割作業的其它作業,嚴禁人員玩耍火源,隨意引燃。
篇3:Z煤倉施工技術安全措施
311煤倉反井鉆機擴孔工作結束后即將進行刷大工作,為確保施
工期間的安全。特編制本安全技術措施。希望施工人員及相關部門嚴格按本安全技術措施執行。
第一章?工程概況
該煤倉位于311采區,煤倉形式為垂直圓形,煤倉上下口為圓錐形設計,中部為直筒式。煤倉直徑10m,煤倉容積為約1395.7m?,煤倉深度約27m,煤倉位于茅口灰巖中,原則上為裸巷不支護。
第二章?施工準備工作
一.防掉矸傷人,防墜落
施工前煤倉上口安設至少兩根11﹟工字鋼。工字鋼采用樹脂錨桿進行全錨固在巷壁內(樹脂錨桿型號:l=1.8m,φ=18mm),每根工字鋼兩端各打4根錨桿,托板為б≥20mm鋼板,把鋼梁固定牢固。最后在鋼梁上掛10t滑子,并固定牢固,嚴禁向兩邊滑動。工字鋼距煤倉上口4.2米左右,另在距煤倉上口5米外安設一臺14t回柱機,回柱機將底錨固定好,壓杠每端用少于兩組的漲殼式錨桿(漲殼式錨桿型號:l=1.8m,φ=16mm)作地錨,用于提升人員和物料。煤倉上口作業平臺5m直徑范圍內,以煤倉中心為圓心,用砼澆筑至少200mm厚,平臺四周打圍欄,并懸掛警示標志,同時上口10m范圍內不得有雜物。
二.機電
1.在311煤倉的下口311大巷安裝一臺p-60b型耙矸機。
2.施工用的風水管路從311大巷接到煤倉上口。
3.通風系統已形成。
4.供電系統已形成。
第三章?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第一節施工方案
煤倉施工采用鉆爆法從上向下臺階式爆破施工,全斷面分次掘進,一次成井。矸石經煤倉鉆孔下溜到311大巷利用p-60b型耙斗機出矸,一噸礦車運輸,負壓通風。
施工順序煤倉上口掘進→煤倉主體掘進→煤倉下口施工
第二節施工工藝及技術要求
311煤倉主要工程施工方法如下:
1.煤倉施工部分為裸巷施工,遇發育不正常時,必須用錨桿、錨網、噴漿聯合支護。
2.該段掘進斷面采用鉆爆法施工,7655型風鉆打眼。
3.施工中必須按照設計圖紙要求的尺寸施工成型,必須在每一段達到設計數值后才能繼續向下施工。
4.施工前,施工隊必須按照設計圖紙要求,將煤倉的各段按照比例繪制成大樣圖,并將大樣圖發放到施工班組,以便全體施工人員都清楚煤倉施工尺寸的要求。
5.施工中,必須嚴格按測量放好的煤倉中心點控制煤倉施工尺寸,設專人負責檢查驗收質量并保持好原始材料,以確保該煤倉工程質量合格。安監處每2天進行一次煤倉刷大的質量驗收。
6.施工中,人員上下煤倉時,通過機械提升運輸系統﹙回柱機﹚提升專用吊桶上下人員,提升系統和吊桶設計由機運科負責,并編制使用的操作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必須保證其安全可靠性,吊桶加工好后必須經過驗收合格才能投入使用。施工期間,必須配備具有操作資格證件且熟練的專職回柱機司機,必須嚴格按照機運科編制《311煤倉上口人員上下調運安全技術措施》的規定進行操作。提升系統在使用前必須由機運科組織進行過卷和斷電試驗,只有在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7.煤倉爆破施工中,不同斷面尺寸的爆破參數分別設計,報礦生產科審核,采掘副總工批準執行。
第四章?施工輔助設施及布置
一.通風
風筒從311大巷接到311煤倉上口進行輔助通風,并準備30m備用風筒。主要通風為負壓通風,當矸石將下部鉆孔堵塞后,當班瓦檢員將備用風筒接入煤倉內距離作業點5m位置,開局扇輔助通風。
二.通訊
距311煤倉上口回柱機處安設防爆電話。
第五章?安全技術措施
第一節確保安全施工的組織措施
1.?本工程由隊長擔任安全第一負責人,各副隊長現場跟班(現場安全第一負責人),嚴把安全關。
2.?充分做好施工前的安全技術準備工作。做好通風、測量、壓風、供水、供電、排矸等各個輔助工序的銜接,以及為恢復施工所需的設備、材料、機具能正常使用。
第二節主要安全技術措施
1.前,機修二隊加工一個直徑1.8米長的圓形鐵箅子,箅子眼孔不大于0.3米,用φ22mm圓鋼加工,接點用氧焊接牢固。人員進入煤倉內作業時,必須用專用蓋板將煤倉鉆孔蓋好,確保作業人員安全,嚴禁在不下矸時取掉蓋板。人員上下必須拴好保險繩,發現有問題立即處理。在選好安全的站立位之后才能取掉蓋板出矸。每次放炮前,人員撤出時將蓋板拆開。
2.前,必須將3114風巷下煤立眼上口用蓋板封堵嚴實,并清收煤倉上口的矸石,防止掉矸傷人。瓦檢員必須檢查好煤倉內瓦斯及有毒有害氣體的情況,若超過《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嚴禁作業。待通風部門采取措施處理后,方能恢復作業。
3.施工中,煤倉上口四周5m范圍內必須設置警戒標志并拉好警戒線,禁止無關人員進入。
4.施工中,人員每次進入煤倉內作業時,必須首先蓋好蓋板,然后系好專用保險帶拴好保險繩,保險繩必須符合標準,嚴禁用麻繩等非保險繩代替,緊接著進行找懸矸的工作,只有在這些工作完成后才能進行其它的工作,嚴防掉落矸石打傷人員事故。每次放炮后必須對煤倉內壁的懸矸或倉壁爆裂口的一些矸石進行清找,若專用找頂棍無法撬動時,必須使用風鎬將懸矸踩掉,人員在煤倉內作業時必須帶好安全帽并捆牢固,不得在任何時候取下安全帽。
5.施工中,進入煤倉的所有人員必須按照規定在腰部拴好保險繩,保險繩一頭系在牢固可靠的裝置上,另一頭系在人員腰上,并隨著作業人員作業點的移動收放保險繩(活動繩不超過1m),始終讓保險繩處在一定的緊狀態,保險繩必須一人一根,不得兩個或以上人員共用一根繩子,必須采用可靠的專用保險繩,施工過程中,必須隨時對保險繩進行檢查,發現磨損嚴重﹙≥1/10﹚時,不得繼續使用,必須立即進行更換。
6.利用吊桶提升下放人員時,必須在回柱機處和吊桶內設置可通話的信號鈴,以便人員間隨時保持聯系。打眼、出矸石過程中,可將信號從吊桶內取出來懸掛在煤倉內,平時必須加強對信號鈴和信號線的檢查,發現不完好時,立即通知電工進行處理。吊桶底部事先用舊皮帶捆綁好,以起到減震的作用。人員乘坐吊桶時不得亂晃動(乘坐人數按設計要求的規定執行),不得人貨混裝提升(小型工器具除外)。專用提升吊桶每天由機運科專業組檢查一次,施工人員每班進班首先對回柱機、鋼繩、起吊梁、天輪、掛鉤等連接裝置仔細檢查,并作好記錄,必須保證完好使用。吊桶提升時,必須將門關緊,升降到位后人員不得急于進出,必須在吊桶停穩固定后方可開門搭設跳板進出。煤倉上口利用在巷道兩幫距離地板2.0米左右高度各打一個400mm深的眼子分別安設一根拉桿穩固吊桶,吊桶平時在滑道上的專用平板車上,并使其處于煤倉上口中間,起到井蓋的作用,放炮時則拉到煤倉上口外面的巷道內。穩固、停放吊桶,搭設上下人員跳板的工作必須安排專人負責。
7.施工中,煤倉內作業使用的風水管必須用軟管子,并且接頭必須牢固可靠,為防止接頭脫落,風水管固定在油絲繩上,油絲繩固定在煤倉上口附近的穩固裝置上,在每個接頭兩側400mm范圍內必須至少用8#鉛絲將軟管和油絲繩牢固的捆綁兩處,其余按照3米捆綁一個點,以防止風水管掉落傷人。
8.施工中,放炮員、回柱機司機等特殊工種必須由有經驗的取得合格證的人員擔任,并嚴格按照操作規程中的相關規定進行操作,回柱機司機操作過程中必須堅守崗位,嚴禁脫崗、違章操作或無證人員上崗操作。回柱機司機兼作煤倉上口警戒人員,以便煤倉上口來人時通知煤倉人員暫時躲避到安全地點,防止來人碰到石矸或其它物體墜入煤倉打傷人員。巷道內設置的防護欄必須隨時保持關閉狀態。
9.施工過程中,必須加強對回柱機及其配件完好性、穩定性的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安排專業人員進行處理。必須堅持隱患未處理不生產的原則。
10.施工中,進行煤倉作業的人員必須選派身體素質好的人員擔任,有恐高癥狀的人員嚴禁安排進入煤倉內作業。煤倉內人員在作業時,不得提升,若有人需要進入煤倉檢查或者運送施工材料必須提升時,必須先通知煤倉人員停止作業,并在人員躲到安全地點后方可按照信號指揮進行提升。
11.放炮必須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制”、“三人連鎖放炮制”及放炮證制度,并按照規定使用好黃泥和水炮泥。每次放炮前,必須將煤倉內各種工具、管線提升到石門內放好,在將警戒區域內所有人員撤到安全地點后,方可按照規定拉炮。
12.爆破點和警戒設置
(1)312大巷與311大巷岔口處(此點兼拉炮點)
(2)煤倉下口西側200m的311大巷。
13.施工中,在巷道內出矸的人員不得在距離正對鉆孔下方5米內的地方作業或停留,若需要通過鉆孔段巷道,必須利用信號同煤倉的人員聯系好,待煤倉內人員停止作業后方可順巷道邊通行。
14.如在提升過程中出現停電,由掘進五隊備用好可靠的軟梯或鐵梯撤出,恢復正常供電后,才能按相關要求進入煤倉作業。
15.若工作面發生水、火、瓦斯等災害時,施工人員應按如下路線撤離。
(1).水災避災路線:
人員從工作面→311大巷→311軌道上山→511大巷→528平硐→地面
(2.火、瓦斯事故避災路線:
人員從工作面→350東石門→350猴兒上山→528平硐→地面
16.未盡事項,嚴格按照《煤礦三大作業規程》及公司的相關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