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煤倉施工技術安全措施
311煤倉反井鉆機擴孔工作結束后即將進行刷大工作,為確保施
工期間的安全。特編制本安全技術措施。希望施工人員及相關部門嚴格按本安全技術措施執行。
第一章?工程概況
該煤倉位于311采區,煤倉形式為垂直圓形,煤倉上下口為圓錐形設計,中部為直筒式。煤倉直徑10m,煤倉容積為約1395.7m?,煤倉深度約27m,煤倉位于茅口灰巖中,原則上為裸巷不支護。
第二章?施工準備工作
一.防掉矸傷人,防墜落
施工前煤倉上口安設至少兩根11﹟工字鋼。工字鋼采用樹脂錨桿進行全錨固在巷壁內(樹脂錨桿型號:l=1.8m,φ=18mm),每根工字鋼兩端各打4根錨桿,托板為б≥20mm鋼板,把鋼梁固定牢固。最后在鋼梁上掛10t滑子,并固定牢固,嚴禁向兩邊滑動。工字鋼距煤倉上口4.2米左右,另在距煤倉上口5米外安設一臺14t回柱機,回柱機將底錨固定好,壓杠每端用少于兩組的漲殼式錨桿(漲殼式錨桿型號:l=1.8m,φ=16mm)作地錨,用于提升人員和物料。煤倉上口作業平臺5m直徑范圍內,以煤倉中心為圓心,用砼澆筑至少200mm厚,平臺四周打圍欄,并懸掛警示標志,同時上口10m范圍內不得有雜物。
二.機電
1.在311煤倉的下口311大巷安裝一臺p-60b型耙矸機。
2.施工用的風水管路從311大巷接到煤倉上口。
3.通風系統已形成。
4.供電系統已形成。
第三章?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第一節施工方案
煤倉施工采用鉆爆法從上向下臺階式爆破施工,全斷面分次掘進,一次成井。矸石經煤倉鉆孔下溜到311大巷利用p-60b型耙斗機出矸,一噸礦車運輸,負壓通風。
施工順序煤倉上口掘進→煤倉主體掘進→煤倉下口施工
第二節施工工藝及技術要求
311煤倉主要工程施工方法如下:
1.煤倉施工部分為裸巷施工,遇發育不正常時,必須用錨桿、錨網、噴漿聯合支護。
2.該段掘進斷面采用鉆爆法施工,7655型風鉆打眼。
3.施工中必須按照設計圖紙要求的尺寸施工成型,必須在每一段達到設計數值后才能繼續向下施工。
4.施工前,施工隊必須按照設計圖紙要求,將煤倉的各段按照比例繪制成大樣圖,并將大樣圖發放到施工班組,以便全體施工人員都清楚煤倉施工尺寸的要求。
5.施工中,必須嚴格按測量放好的煤倉中心點控制煤倉施工尺寸,設專人負責檢查驗收質量并保持好原始材料,以確保該煤倉工程質量合格。安監處每2天進行一次煤倉刷大的質量驗收。
6.施工中,人員上下煤倉時,通過機械提升運輸系統﹙回柱機﹚提升專用吊桶上下人員,提升系統和吊桶設計由機運科負責,并編制使用的操作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必須保證其安全可靠性,吊桶加工好后必須經過驗收合格才能投入使用。施工期間,必須配備具有操作資格證件且熟練的專職回柱機司機,必須嚴格按照機運科編制《311煤倉上口人員上下調運安全技術措施》的規定進行操作。提升系統在使用前必須由機運科組織進行過卷和斷電試驗,只有在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7.煤倉爆破施工中,不同斷面尺寸的爆破參數分別設計,報礦生產科審核,采掘副總工批準執行。
第四章?施工輔助設施及布置
一.通風
風筒從311大巷接到311煤倉上口進行輔助通風,并準備30m備用風筒。主要通風為負壓通風,當矸石將下部鉆孔堵塞后,當班瓦檢員將備用風筒接入煤倉內距離作業點5m位置,開局扇輔助通風。
二.通訊
距311煤倉上口回柱機處安設防爆電話。
第五章?安全技術措施
第一節確保安全施工的組織措施
1.?本工程由隊長擔任安全第一負責人,各副隊長現場跟班(現場安全第一負責人),嚴把安全關。
2.?充分做好施工前的安全技術準備工作。做好通風、測量、壓風、供水、供電、排矸等各個輔助工序的銜接,以及為恢復施工所需的設備、材料、機具能正常使用。
第二節主要安全技術措施
1.前,機修二隊加工一個直徑1.8米長的圓形鐵箅子,箅子眼孔不大于0.3米,用φ22mm圓鋼加工,接點用氧焊接牢固。人員進入煤倉內作業時,必須用專用蓋板將煤倉鉆孔蓋好,確保作業人員安全,嚴禁在不下矸時取掉蓋板。人員上下必須拴好保險繩,發現有問題立即處理。在選好安全的站立位之后才能取掉蓋板出矸。每次放炮前,人員撤出時將蓋板拆開。
2.前,必須將3114風巷下煤立眼上口用蓋板封堵嚴實,并清收煤倉上口的矸石,防止掉矸傷人。瓦檢員必須檢查好煤倉內瓦斯及有毒有害氣體的情況,若超過《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嚴禁作業。待通風部門采取措施處理后,方能恢復作業。
3.施工中,煤倉上口四周5m范圍內必須設置警戒標志并拉好警戒線,禁止無關人員進入。
4.施工中,人員每次進入煤倉內作業時,必須首先蓋好蓋板,然后系好專用保險帶拴好保險繩,保險繩必須符合標準,嚴禁用麻繩等非保險繩代替,緊接著進行找懸矸的工作,只有在這些工作完成后才能進行其它的工作,嚴防掉落矸石打傷人員事故。每次放炮后必須對煤倉內壁的懸矸或倉壁爆裂口的一些矸石進行清找,若專用找頂棍無法撬動時,必須使用風鎬將懸矸踩掉,人員在煤倉內作業時必須帶好安全帽并捆牢固,不得在任何時候取下安全帽。
5.施工中,進入煤倉的所有人員必須按照規定在腰部拴好保險繩,保險繩一頭系在牢固可靠的裝置上,另一頭系在人員腰上,并隨著作業人員作業點的移動收放保險繩(活動繩不超過1m),始終讓保險繩處在一定的緊狀態,保險繩必須一人一根,不得兩個或以上人員共用一根繩子,必須采用可靠的專用保險繩,施工過程中,必須隨時對保險繩進行檢查,發現磨損嚴重﹙≥1/10﹚時,不得繼續使用,必須立即進行更換。
6.利用吊桶提升下放人員時,必須在回柱機處和吊桶內設置可通話的信號鈴,以便人員間隨時保持聯系。打眼、出矸石過程中,可將信號從吊桶內取出來懸掛在煤倉內,平時必須加強對信號鈴和信號線的檢查,發現不完好時,立即通知電工進行處理。吊桶底部事先用舊皮帶捆綁好,以起到減震的作用。人員乘坐吊桶時不得亂晃動(乘坐人數按設計要求的規定執行),不得人貨混裝提升(小型工器具除外)。專用提升吊桶每天由機運科專業組檢查一次,施工人員每班進班首先對回柱機、鋼繩、起吊梁、天輪、掛鉤等連接裝置仔細檢查,并作好記錄,必須保證完好使用。吊桶提升時,必須將門關緊,升降到位后人員不得急于進出,必須在吊桶停穩固定后方可開門搭設跳板進出。煤倉上口利用在巷道兩幫距離地板2.0米左右高度各打一個400mm深的眼子分別安設一根拉桿穩固吊桶,吊桶平時在滑道上的專用平板車上,并使其處于煤倉上口中間,起到井蓋的作用,放炮時則拉到煤倉上口外面的巷道內。穩固、停放吊桶,搭設上下人員跳板的工作必須安排專人負責。
7.施工中,煤倉內作業使用的風水管必須用軟管子,并且接頭必須牢固可靠,為防止接頭脫落,風水管固定在油絲繩上,油絲繩固定在煤倉上口附近的穩固裝置上,在每個接頭兩側400mm范圍內必須至少用8#鉛絲將軟管和油絲繩牢固的捆綁兩處,其余按照3米捆綁一個點,以防止風水管掉落傷人。
8.施工中,放炮員、回柱機司機等特殊工種必須由有經驗的取得合格證的人員擔任,并嚴格按照操作規程中的相關規定進行操作,回柱機司機操作過程中必須堅守崗位,嚴禁脫崗、違章操作或無證人員上崗操作。回柱機司機兼作煤倉上口警戒人員,以便煤倉上口來人時通知煤倉人員暫時躲避到安全地點,防止來人碰到石矸或其它物體墜入煤倉打傷人員。巷道內設置的防護欄必須隨時保持關閉狀態。
9.施工過程中,必須加強對回柱機及其配件完好性、穩定性的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安排專業人員進行處理。必須堅持隱患未處理不生產的原則。
10.施工中,進行煤倉作業的人員必須選派身體素質好的人員擔任,有恐高癥狀的人員嚴禁安排進入煤倉內作業。煤倉內人員在作業時,不得提升,若有人需要進入煤倉檢查或者運送施工材料必須提升時,必須先通知煤倉人員停止作業,并在人員躲到安全地點后方可按照信號指揮進行提升。
11.放炮必須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制”、“三人連鎖放炮制”及放炮證制度,并按照規定使用好黃泥和水炮泥。每次放炮前,必須將煤倉內各種工具、管線提升到石門內放好,在將警戒區域內所有人員撤到安全地點后,方可按照規定拉炮。
12.爆破點和警戒設置
(1)312大巷與311大巷岔口處(此點兼拉炮點)
(2)煤倉下口西側200m的311大巷。
13.施工中,在巷道內出矸的人員不得在距離正對鉆孔下方5米內的地方作業或停留,若需要通過鉆孔段巷道,必須利用信號同煤倉的人員聯系好,待煤倉內人員停止作業后方可順巷道邊通行。
14.如在提升過程中出現停電,由掘進五隊備用好可靠的軟梯或鐵梯撤出,恢復正常供電后,才能按相關要求進入煤倉作業。
15.若工作面發生水、火、瓦斯等災害時,施工人員應按如下路線撤離。
(1).水災避災路線:
人員從工作面→311大巷→311軌道上山→511大巷→528平硐→地面
(2.火、瓦斯事故避災路線:
人員從工作面→350東石門→350猴兒上山→528平硐→地面
16.未盡事項,嚴格按照《煤礦三大作業規程》及公司的相關規定執行。
篇2:砌磚工程施工技術安全交底
單位工程名稱
施工項目
班組名稱
施工日期
1.施工前準備
1.1根據設計圖紙要求,積極準備和檢驗進場的各種材料。
l.2對施工部位進行清理及基線復核。
l.3提前搭設并檢驗腳手架的牢固和安全使用要求。
l.4做好皮數桿的分配設計工作,定出標高和抄平控制點。
l.5中小型砌塊磚砌筑前一天,應將砌塊和原結構部位接合處澆水濕潤,確保砌體粘結。
2. 操作工藝要點
2.1砂漿拌制
2.1.1根據試驗室提供的砂漿配合比進行稱量配料,水泥用量精確度應控制在±2%以內,砂石灰膏等配料精確度控制在±5%以內。不準使用粘土摻與拌和。
2.1.2砂漿應用機械攪拌,投料順序先砂、水泥、摻合物后加水,攪拌時間自投料完畢算起,每槽不得少于1.5min。
2.1.3砂漿應隨拌隨用,水泥砂漿和水泥混合砂漿必須分別在攪成后3小時和4小時內使用完畢。
2.1.4砂漿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并按規定留足強度試塊。
2. 2砌筑方法
2.2.1磚墻厚度在一磚或一磚以上,可采用一順一丁、梅花丁或三順一丁的砌法。磚墻厚度為3/4磚時,采用二平一側砌法,并設雙面拉線控制,每砌一程不得超過二皮和平三皮磚拉線(240、180),磚墻厚度為1/2磚或1/4時,采用全順砌法,但要挑選同厚度塊料,使雙面持平,并每皮磚縫間錯平齊。弧形磚墻可采用全順的砌法。 空斗墻僅適用于一磚墻,采用平砌和側砌相結合,依其立面的砌筑形分別有一斗一臥,二斗一臥,三斗一臥和全斗等四種砌法。
2.2.2使用新型砌塊時,一般為燒結粘土空心磚、粉煤灰磚、陶粒磚、珍珠巖磚、加氣混凝土磚等,其砌法與l/2磚墻相同,但砂漿宜用灰刀掛抹,特別是垂直灰縫,應掛足砂漿,如是空心砌塊時,門窗洞邊、轉角、接槎宜用實心砌塊配合,砌筑時宜掛二皮磚線或一皮磚線砌筑。
2.2.3磚墻(磚砌體)砌筑應上下錯縫,內外搭接,灰縫平直,砂漿飽滿度不得低于80%,水平灰縫和豎向灰縫寬度,一般為10mm,但不應小于8mm,也不應大于12mm。
2.2.4磚墻的轉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筑,對不能同時砌筑而又必須留置的臨時間斷處應砌成斜槎,實心磚墻的斜槎長度不應小于高度的2/3,如臨時間斷處留斜槎有困難時,除轉角外,也可留直槎,但必須做成陽 砌磚工程施工技術安全交底卡
no:3第2頁共3頁 槎,并加設拉結筋,拉結筋數量按每12cm(半磚)墻厚放置一根ф6的鋼筋,間距沿墻高不得超過50cm,埋入長度從墻留槎處算起,每邊均不應少于50cm末端彎成90°鉤。
2.25墻與柱的拉結筋在澆砼時留設,如漏設時應用膨脹螺絲焊接。砌筑鋼筋磚過梁時, 如設計無要求時,底層應鋪3cm厚1:3水泥砂漿,鋼筋埋入砂漿中,兩邊伸入支座不應少于240mm,鋼筋兩端并設彎鉤。
2.2.6砌筑平拱過梁應按1%起拱拱腳下面應伸入墻內不小于20㎜,并砌成鍥形,灰縫的寬度,頂上不應大于15mm,底面不應小于5mm,應用mu7.5以上的磚,不低于m5砂漿砌筑。
2.2.7磚砌體的允許偏差不應超過以下數值:墻、柱端垂直度,全高10m內10mm,1 0m 外20mm,每層5mm。表面平整度:清水墻、柱5mm,混水墻、柱8mm。水平縫厚度(10皮累計數)士8mm,水平灰縫平直度l 0米計清水墻±7mm,混水l 0mm清水墻游丁走縫20mm,外墻上下窗口偏移20mm,門窗洞口寬度上下5㎜。
2.2.8木磚預埋:木磚應在砌筑時壓砌,但木磚必須經防腐處理,砌壓時小頭在外,大頭在內,木紋順磚走向。數量按洞口高度確定:高度在1.2m以內者,每邊2塊, 高度2~3m者,每邊4塊。須埋木磚的部位一般在洞口上下四皮磚處開始,中間均勻分布。
3.安全規定
3.l砌筑基坑磚時,磚塊及漿料應離坑邊0.5~1.om地方堆放,不允許站蹲在墻上做劃線轉角,清掃墻面等操作。
3.2砂漿機要置放在堅實平整的地面上,進料口上應裝上鐵柵欄,傳動帶必須裝護罩,機械運磚時嚴禁將工具伸入滾筒內,檢查機械或停電下班休息時,要拉開電掣、 電箱上鎖后方可進行工作,電箱內不準存放任何東西,電源線及開關、插座、防 漏電開關等必須有專職人員安裝。
3.3手推車進籠及裝載材料不準超荷,材料裝載不得超出車斗之上。車子放置要平穩,車把不得伸出吊籠外,在樓層間,人員或手推車進籠前先掛鉤,落籠前先除鉤,方可打訊號降落。嚴禁人員乘吊籠上落,嚴禁站在平臺口或鋼井架口觀看。
3.4不準向上或向下拋擲物件,如人力傳遞磚塊時,架子要穩固,傳遞人員位置對齊,上傳下接時要抓穩后放松。
3.5腳手架搭設(臨時)要牢固,橋、枋要搭好,不得有探頭板,腳手板不得少于兩塊,不得使用朽廢的腳手板,架子高于2m時,應加橫桿斜撐,加強聯結,腳手架升降用的小鐵山,不得小于中9mm,要橫貫內外管孔,嚴禁用鐵釘代用,橋枋不允許同時站兩人或多人,人員上落要設木梯,不得攀爬上下。
3.6材料堆放要穩固,樓面堆放磚塊及材料不得過分集中,不允許超過設計要求的荷載,運橋腳手架,堆放磚塊不準超過三皮側磚。材料堆放及人員不準過分集中。
3.7每層段工作完成后,應及時清理剩余材料,機具轉移運走,不應留余垃圾,做到場地干凈。
4.本卡無規定者按gbj203--98《砌休工程施工驗收規范》和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 砌磚工程施工技術安全交底卡 5.本工藝的特殊要求:
單位工程責任交底人:接受交底人:
交底日期:年月日
篇3:施工技術科安全生產責任制(煤礦)
一、負責進行安全生產的技術研究工作,有計劃地解決安全生產技術上的重大問題。
二、負責安全技術、勞動衛生措施項目的工藝設計和審查,解決生產施工中有關安全技術方面的問題。
三、參與安全技術方面的標準、規范、規程的制定和審查。
四、編制或修訂操作規程、崗位操作法必須符合安全技術條件要求。
五、在技術革新、技術改造、新產品試制,新工藝、新材料的采用工作中,都必須有安全技術方面的要求,應盡量符合安全、衛生要求。
六、負責組織制訂新產品,新工藝的安全操作法和安全技術規程,在試生產前,要妥善采取各項安全措施,并進行安全技術指導。
七、責任目標:確保安全生產技術措施落實到位,年度安全技術難題解決率100%,公司各項規程、施工方案等適用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