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機電運輸防范措施規程

機電運輸防范措施規程

2024-07-15 閱讀 3353

為了吸取教訓,使機電運輸系統更安全、更合理、更經濟,對焦煤公司目前機電運輸系統中存在的一些不安全、不合理、不經濟等不科學現象進行分析匯總,為以后焦煤公司機電運輸的設計、安裝、使用、維護提供借鑒和警示作用。

1、各專業之間缺乏溝通、協調,設計不全面、不細致,不能滿足安全生產的需要。主要表現在:

(1)采區軌道運輸巷道的設計,對巷道的用途及后期使用考慮的不全面、不科學,巷道設計缺少對軌道規格的選擇、軌道位置、道岔位置、道岔型號的選擇、軌道的曲率半徑、巷道內管路、電纜的鋪設、設備安全設施的安裝等的設計,造成巷道形成后,設備、設施安裝困難,勉強安裝后,存在一些安全隱患。

(2)帶式輸送機巷道的設計,缺少對機頭配電點安裝位置、操作硐室的考慮,缺少對設備后期檢修通道、檢修空間、檢修起吊點的考慮,造成設備安裝完成后,沒有檢修通道、檢修起吊點,檢修空間不夠。

(3)采掘工作面順槽、甚至一些主要運輸大巷設計,缺少經濟技術比較,巷道變換方向頻繁,造成運輸設備多,運輸環節多,增加了管理難度、設備投入和人員投入,使成本增加。

建議防范措施:公司應完善采區設計、工作面設計、單項工程設計等設計、審批流程,規范設計單位、設計人員、審批單位及人員的資質要求,加強加強各專業人員之間的溝通協調,加強工程設計的檢查考核,不斷提高設計水平,首先從設計上保證安全生產的要求。今年10月份機電處已制訂下發了“采區機電運輸設計規范(討論稿)”。

2、系統設計、設備選型不科學,能力富余量過大,造成浪費。比如:

有的礦井主井最大提升能力不足800噸/小時,但主皮帶運輸能力超過3000噸/小時。

有的礦井主通風機因能力過大,對旋軸流式通風機長期單電機運行。

有的礦井主排水系統水泵揚程余量過大,出現實際流量遠大于額定流量,排水系統效率低,水泵不在經濟區運行,甚至造成電機功率不足,必須壓閘閥排水。

有的礦井主變壓器選型大,正常運行負荷率低,造成浪費。

有的礦井根據使用的設備及礦井生產能力,使用24kg/m的鋼軌就能滿足安全生產的要求,而是更換成38kg/m的鋼軌,造成人力、物力浪費。

大量使用高壓膠管用作供水管路、壓風管路,造成浪費。

3、系統選型、設備選型不科學,缺少長遠考慮,設備能力不足,不能滿足安全生產需要。比如:

有的礦井主排水泵揚程選擇偏小,造成水泵實際流量遠小于額定流量,排水效率低,水泵不在經濟區運行,排水能力達不到要求。

有的礦井選擇的主通風機能力小,在短短幾年內,連續更換風機。

4、計劃不周,造成設備、材料到貨后長期積壓,或者安裝好后長期閑置不用,甚至不能使用。比如:

2012年采購的巖巷掘進機7臺,目前只投入使用4臺,因沒有合適的使用地點,不能及時發揮作用。

各種鉆機購置數量過多,造成投入使用率不足70%。

有的礦井瓦斯抽放泵站建成后,因能力過剩太多,無法使用。

有的礦井主通風機變頻控制設備剛投入運行,就出現風機需要全頻率運行,失去投運的條件,長期閑置不用。

有的礦井不經過周密論證,就購置大型設備(破碎機),因不合理不能使用,造成浪費。

有的礦井備件量過大,造成積壓浪費。

建議防范措施:對于2、3、4三項問題,一是設計人員、審批人員要加強學習,提高技術水平。二是相關人員要加強責任心,防止怕承擔責任,有意將系統能力放大。三是各系統間能力要匹配,一些能力是需要通過管理來提升的。四是完善規范設計審批流程,明確各級人員的職責。五是對一些新設備、新工藝,要慎重推廣,穩步推進,開始先單臺或小批量試用,待積累了經驗、條件成熟后,再推廣使用。機電處今年9月份下發了“機電設備(工程)招標技術要求書、技術協議書審批規定”,并堅持執行。

5、現場管理不到位,造成浪費。比如:

工作標準不明確,考核不嚴格,造成一項工程多次重復整改施工,造成人力、物力浪費。

不能很好執行削峰填谷用電制度。

操作工為了省事,壓閘閥開泵。

前后聯系不及時,造成皮帶機、刮板機長時間空載運行。

備用設備、材料保管不到位,造成損壞、丟失。

回收的設備、材料保管不到位,造成損壞、丟失。

因操作、維護不到位,造成設備非正常損壞。

6、修舊利廢工作開展不到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支出。比如:

一些回收的小型電器、材料不及時安排修復使用,大量投入新件。

一些回收的設備、材料,本應經過本單位檢查維修就可投入使用,委托外部單位修理,造成修理費用高。

建議防范措施:對于5、6兩項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加快推進三化管理,完善內部市場化機制,真正將成本費用與每位員工的收入掛鉤,調動每個人員的積極性。同時,各級管理人員在檢查時,將現場設備、材料、節能管理做為一項重要內容。

篇2:機電運輸防范措施

為了吸取教訓,使機電運輸系統更安全、更合理、更經濟,對焦煤公司目前機電運輸系統中存在的一些不安全、不合理、不經濟等不科學現象進行分析匯總,為以后焦煤公司機電運輸的設計、安裝、使用、維護提供借鑒和警示作用。

1、各專業之間缺乏溝通、協調,設計不全面、不細致,不能滿足安全生產的需要。主要表現在:

(1)采區軌道運輸巷道的設計,對巷道的用途及后期使用考慮的不全面、不科學,巷道設計缺少對軌道規格的選擇、軌道位置、道岔位置、道岔型號的選擇、軌道的曲率半徑、巷道內管路、電纜的鋪設、設備安全設施的安裝等的設計,造成巷道形成后,設備、設施安裝困難,勉強安裝后,存在一些安全隱患。

(2)帶式輸送機巷道的設計,缺少對機頭配電點安裝位置、操作硐室的考慮,缺少對設備后期檢修通道、檢修空間、檢修起吊點的考慮,造成設備安裝完成后,沒有檢修通道、檢修起吊點,檢修空間不夠。

(3)采掘工作面順槽、甚至一些主要運輸大巷設計,缺少經濟技術比較,巷道變換方向頻繁,造成運輸設備多,運輸環節多,增加了管理難度、設備投入和人員投入,使成本增加。

建議防范措施:公司應完善采區設計、工作面設計、單項工程設計等設計、審批流程,規范設計單位、設計人員、審批單位及人員的資質要求,加強加強各專業人員之間的溝通協調,加強工程設計的檢查考核,不斷提高設計水平,首先從設計上保證安全生產的要求。今年10月份機電處已制訂下發了“采區機電運輸設計規范(討論稿)”。

2、系統設計、設備選型不科學,能力富余量過大,造成浪費。比如:

有的礦井主井最大提升能力不足800噸/小時,但主皮帶運輸能力超過3000噸/小時。

有的礦井主通風機因能力過大,對旋軸流式通風機長期單電機運行。

有的礦井主排水系統水泵揚程余量過大,出現實際流量遠大于額定流量,排水系統效率低,水泵不在經濟區運行,甚至造成電機功率不足,必須壓閘閥排水。

有的礦井主變壓器選型大,正常運行負荷率低,造成浪費。

有的礦井根據使用的設備及礦井生產能力,使用24kg/m的鋼軌就能滿足安全生產的要求,而是更換成38kg/m的鋼軌,造成人力、物力浪費。

大量使用高壓膠管用作供水管路、壓風管路,造成浪費。

3、系統選型、設備選型不科學,缺少長遠考慮,設備能力不足,不能滿足安全生產需要。比如:

有的礦井主排水泵揚程選擇偏小,造成水泵實際流量遠小于額定流量,排水效率低,水泵不在經濟區運行,排水能力達不到要求。

有的礦井選擇的主通風機能力小,在短短幾年內,連續更換風機。

4、計劃不周,造成設備、材料到貨后長期積壓,或者安裝好后長期閑置不用,甚至不能使用。比如:

2012年采購的巖巷掘進機7臺,目前只投入使用4臺,因沒有合適的使用地點,不能及時發揮作用。

各種鉆機購置數量過多,造成投入使用率不足70%。

有的礦井瓦斯抽放泵站建成后,因能力過剩太多,無法使用。

有的礦井主通風機變頻控制設備剛投入運行,就出現風機需要全頻率運行,失去投運的條件,長期閑置不用。

有的礦井不經過周密論證,就購置大型設備(破碎機),因不合理不能使用,造成浪費。

有的礦井備件量過大,造成積壓浪費。

建議防范措施:對于2、3、4三項問題,一是設計人員、審批人員要加強學習,提高技術水平。二是相關人員要加強責任心,防止怕承擔責任,有意將系統能力放大。三是各系統間能力要匹配,一些能力是需要通過管理來提升的。四是完善規范設計審批流程,明確各級人員的職責。五是對一些新設備、新工藝,要慎重推廣,穩步推進,開始先單臺或小批量試用,待積累了經驗、條件成熟后,再推廣使用。機電處今年9月份下發了“機電設備(工程)招標技術要求書、技術協議書審批規定”,并堅持執行。

5、現場管理不到位,造成浪費。比如:

工作標準不明確,考核不嚴格,造成一項工程多次重復整改施工,造成人力、物力浪費。

不能很好執行削峰填谷用電制度。

操作工為了省事,壓閘閥開泵。

前后聯系不及時,造成皮帶機、刮板機長時間空載運行。

備用設備、材料保管不到位,造成損壞、丟失。

回收的設備、材料保管不到位,造成損壞、丟失。

因操作、維護不到位,造成設備非正常損壞。

6、修舊利廢工作開展不到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支出。比如:

一些回收的小型電器、材料不及時安排修復使用,大量投入新件。

一些回收的設備、材料,本應經過本單位檢查維修就可投入使用,委托外部單位修理,造成修理費用高。

建議防范措施:對于5、6兩項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加快推進三化管理,完善內部市場化機制,真正將成本費用與每位員工的收入掛鉤,調動每個人員的積極性。同時,各級管理人員在檢查時,將現場設備、材料、節能管理做為一項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