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超物件下井及斜巷運輸安全技術措施
一、一般規定
1、每次參加施工所有人員必須學習本措施,未貫徹學習本措施者嚴禁參加所有工作。
2、現場所有工作人員必須聽從現場安全負責人的統一指揮,嚴禁私自蠻干。
3、所有施工人員嚴禁喝酒,嚴禁攜帶任何《煤礦安全規程》規定的物品入井。
4、“四超”物件(超重、超長、超高、超寬)下井前應提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所有材料、備件、工具等事先檢查、試驗,準備到位并有專人管理。
5、下井及運輸的全過程要由專人指揮,各個環節要明確現場安全負責人,并且及時與調度室聯系。
6、所有參加人員必須熟悉運輸路線、車載重量、運輸過程中所使用設備性能、巷道參數,我礦運輸過程中運輸四超物件及運輸巷道、設備及參數情況。(見附表)。
7、四超物件下井前應首先校核:副井絞車的提升能力、各絞車的負荷、鋼絲繩承載能力、絞車的尺寸、巷道的尺寸。確保所提升物件的最大重量不大于各絞車的最小提升能力;且提升物件的尺寸不大于巷道的尺寸。如有特殊情況,需編制專項安全技術措施,并經專門審批后實施。(各絞車提升能力校核見附頁)
8、對于經校核不能滿足提升要求的必須進行解體,并再次校核達到要求后在進行運輸。
二、“四超”物件解體過程
1、“四超”物件解體前:
(1)應核實物件各零部件尺寸及井口,絞車提升能力等確保物件能順利出入井口,否則應根據井口、絞車實際情況進行解體。
(2)拆卸前必須熟悉機件的構造,觀察每個零部件,確認其用途、相互關系和位置關系,必須時做出標記。
(3)拆卸中根據零件的安裝關系,選用適當的工具,采用合適的拆卸方法。
(4)拆卸時注意不要損壞各結合面、液壓件。
2、四超物件下井前應提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所有材料、備件、工具(包括上、下井口用于裝卸的小絞車)等事先檢查、試驗,準備到位并有專人管理。特別要檢查施工過程中所使用的起吊用具及安全帶是否達到標準要求。并提前準備好大型物件解體時盛放零散部件用的專用工具箱。
3、“四超”物件解體時,所有施工人員必須聽從現場安全負責人或廠家技術人員的指導,按照要求進行工作,任何人不得擅自將物件的零部件隨意放置,必須全部放入專用工具箱。使用起重機拆裝大件時,對懸空或不穩的機件,拆卸時應先捆綁掛牢再松連接螺栓,安裝時應先擰好連接螺栓再松繩摘鉤。傳遞工件、工具時,必須等對方接妥后送件人方可松手,遠距離向高處傳遞時,必須將工件或工具牢栓在吊繩上禁止拋擲。
4、“四超”物件解體過程中,施工人員應嚴格執行起吊(即十不吊)標準,遇到下列十種情況應不進行吊運:
(1)、起吊物體上站人或有浮放的物品不吊;
(2)、起吊物超過起重物件額定負荷不吊;
(3)、起吊作業場所光線陰暗,辯不清信號不吊;
(4)、對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無妥善的安全措施不吊;
(5)、物件帶病或起吊物品強烈抖動不吊;
(6)、鋼絲繩不合格、起吊物體捆綁不牢不吊;
(7)、埋在地下或凝固凍結在地面上而不知其負荷量且無防止脫開時彈起的措施不吊;
(8)、高溫溶液盛裝過滿、吊物重心過偏不吊;
(9)、歪拉斜吊起吊物或鋼吊索在起吊物帶銳角、刃角的接觸處沒墊好不吊;
(10)、違章工作不吊;
三、“四超”物件裝運過程
1、裝車前現場負責人必須首先檢查施工過程中所使用的起吊用具是否達到標準要求,然后由施工人員全部將零部件按要求裝到事先準備好的平板車上,裝載大件時重心位置要適當,捆綁要固定牢靠防止滑脫和偏載翻車。
2、施工人員在起吊物體時,嚴禁用人體的任何部位來平衡被吊物體,使用電動起重機進行起吊作業時,必須由經過主管部門培訓合格的人員操作。
3、裝卸物件的礦車、平板車、叉車必須完好且不得使用不合格車輛。運輸過程,運輸前現場負責人必須預計運送過程可能遇到的情況,在對沿途軌道和道岔經過專人檢查后,確認安全可靠方可使用。
4、以上需人力推車時不得將手放在車沿上或材料最上層,須注意觀察前方情況,且一次只準推一輛車,嚴禁在道兩側推車。同向推車的間距不得小于10米。
四、“四超”物件副井口裝載、下井、卸載過程
1、靠近井口工作的所有人員必須戴安全帽,要有統一的口號。同時通知下井口人員設置警戒,防止人員靠近井口。準備向礦車內裝載物體時,要及時與調度室聯系,得到批準后方可施工。施工前,要與信號臺,絞車司機取得聯系,要求主提升機司機按照信號指令開車。
同時副井提升超重物件需做以下準備工作:
(1)、確認被提升物件,最大載重量不得超過15T,最大載重差不超過5噸。
?(2)、副井提升超重物件時使用平板礦車,確保礦車重差不超過5T。
(3)、絞車制動液壓站壓力不小于2MPa,盤形閘瓦間隙調整為1mm。
(4)、提升超重物件前,要檢查絞車制動系統及聯軸器情況。
(5)、當物件需要礦車進行提升時,捆綁物件鋼絲繩及與礦車連接鋼絲繩安全系數不得低于6.5倍。
(6)、提升物件使用鋼絲繩索套時,繩套所能承受的拉力應不低于提升物件的2倍。
2、對于能直接裝入礦車內的大型物件,人力慢速推入礦車內。其他需人力直接裝載在礦車內的擺放要整齊,不能超出礦車。放置后要牢固,不牢固的用楔木等物件墊實,防止傾斜或竄動。
3、對于需用小絞車裝入礦車內的,使用11.4kw調度絞車裝載。裝載前需校核絞車和鋼絲繩的提升能力,大于1噸物件嚴禁用此絞車裝載。裝載時,現場負責人必須指派經過上級有關部門培訓合格并有一定實踐經驗的絞車司機操作絞車,且能熟練操作、技能強硬,能應付各種隨機變化情況。絞車司機只負責操作絞車,嚴禁進行其它工作。起吊前,絞車先空轉幾周,檢查小絞車制動裝置、轉動裝置、鋼絲繩、井筒滑輪的可靠性,同時確保繩扣可靠、物件重心平穩。四超”物件在井口拆解、裝礦車或物件連結鉤頭起吊前,要求提升繩余繩適宜,不可過長。
5、對于大型支架無法放入礦車內需固定在礦車上部的,小絞車起吊、放置速度要慢,礦車上人員系好安全帶,站在支架碰不到的地方。放置時力求保持下放平穩。然后用手拉葫蘆將其固定在提升機鋼絲繩上,固定部位要牢固,固定點數不少于3處,直至放置后不晃動為止。
6、物件下井前,現場負責人檢查物件固定狀況,副井各類設施是否符合標準,井口、井筒允許的尺寸是否合格,檢查所有安全設施是否齊全完好并能正常發揮作用,核實物件重量是否符合下井標準。
7、物件下井前,上井口信號工與下井口信號工必須電話聯系,下井口安全負責人負責現場人員清理。下井口應于上平臺信號工一起躲到侯避險硐室內,待物件下放到位后,方可從事其它工作。
8、觀察現場,物件零部件進入井口過程中,現場安全負責人要安排專人觀察現場情況,出現異常必須及時發出信號,停止絞車運行。
9、現場負責人必須統一信號,現場使用的信號使用哨子,并且明確好哨聲的具體意義,上井口信號工在聽清哨聲后負責向主提升機房及時發出相應的信號點數,其他工作人員嚴禁參與喊話等誤傳信號的行為。
10、將裝有物件零部件的礦車或連接裝置直接連接的物件保持平衡,通知信號工向絞車房發出信號,主提升機司機按照信號指令開車,開車時仔細觀察提升機的運行情況,提升速度不得超過1m/s,出現異常現象及時停車,待問題處理完畢后方可重新啟動絞車,否則絞車不得運行。、物件各零部件下井后,要有專門人員在井下等候運輸。
11、下井口卸載礦車上物件時,上井口要設崗,防止物件墜。將礦車下放至平臺位置。利用11.4kw調度絞車將其吊出。絞車要檢查其制動的可靠性。卸載前,要在物件下部系好棕繩。吊起后、人員站在安全地點拉繩,緩慢將物件平躺放下。現場安全負責人要安排專人觀察現場情況,出現異常必須及時發出信號,停止調度絞車運行。現場負責人必須統一信號,使用哨子作為提升信號,并且明確好哨聲的具體意義。卸載后,放置位置要適中不影響下步提升運輸和設備物件的正常使用。
12、裝載、卸載的全過程必須確保主提升絞車處于停車狀態,信號臺發送信號發送安全可靠。
13、卸載結束后,所有路線上因運輸大件而臨時拆除的設施在大件運完后必須立即恢復原樣。安裝完畢全面檢查一遍,收拾工具,整理現場,通知絞車房正式走鉤,并通知調度室完成情況及影響生產時間,人員安全撤離。
五、“四超”物件井下運輸過程
1、運輸前現場負責人必須預計運送途中可能遇到的情況,在對所有機車車輛及其聯接裝置,沿途軌道和道岔分別經專人檢查后確認安全方可使用。
2、人力推車時不得將手放在車沿上或材料最上層,須抬頭推車觀察前方情況,一次只準推一輛車,嚴禁在礦車兩側推車。
3、同向推車的間距在軌道坡度小于或等于5‰時,不得小于10米;坡度大于5‰時,不得小于30米。巷道坡度大于7‰時嚴禁人力推車。
4、斜巷運輸前準備工作:
(1)現場負責人首先檢查所有安全設施,如阻車器、手拉吊梁等保持齊全完整并能發揮作用,檢查絞車繩、鉤頭、保險繩是否完好,無彎折、硬傷、打結、嚴重銹蝕、斷絲不超限。無嚴重咬繩、爬繩、纏繞繩長不超過絞車允許容繩量,繩徑符合要求,保險繩應與主繩直徑盡量相同,并不得小于12.5毫米并連接可靠。
(2)利用絞車或滑輪托運大型物件前,要對絞車的負荷、鋼絲繩的承載能力、滑輪的額定載荷進行校核,確保無誤后方可操作。
(3)絞車其他各設施必須符合相關標準,絞車使用前先空轉,檢查保險閘與離合器是否可靠,傳動裝置有無異常,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4)軌道等長物料運輸時,進行斜巷運輸前,軌道捆綁必須做好以下準備:
1)、所有軌道在斜巷運輸必須使用花車裝運,嚴禁放置在箱式礦車和平板車轉運,更不能捆綁在鉤頭或車尾上下放。
2)、在裝載軌道前需把花車朝向下山的一端用木塊抬高,抬起的高度應使花車在下山運行時,所裝的軌道接近水平狀態,并留出插拔礦車銷子的空間。
3)、裝載軌道時,軌道要求擺放整齊緊湊,軌道在花車前端露出的長度為1m-1.2m(以4m軌道為例)之間。每次裝載的數量在15-20跟之間,嚴禁少裝或多裝。
4)、裝載后,使用不少于兩個3噸的手拉葫蘆在花車長度方向1/4和3/4的位置進行捆綁結實,嚴禁使用鐵絲或鋼絲繩代替手拉葫蘆進行捆綁。捆綁后如軌道間有空隙或松動現象,需重新擺放或加添木板的方式填實然后再進行用手拉葫蘆捆綁。
5)、以上規定由軌道下放單位負責完成,把鉤工嚴格按照以上的規定進行檢查,任何一項不符合要求嚴禁掛車。
(5)、對于超寬的物件(例如絞車)進行斜巷運輸有可能碰到擋車欄時,斜巷運輸前必須做好以下準備:
1)、絞車放在平板車上時,傳動端突出的部位朝向偽斜下山巷道的(面向下山方向)右側,其重心應放置在平板車中心位置。
2)、絞車在平板車上位置確定后,平板車左右兩側不少于兩個手拉葫蘆拉緊,捆綁位置后部應靠近滾筒壁一側,另一個捆綁在前部絞車底座上,平板車前、后用單股不少于8mm的不少于四股鐵絲捆綁結實,捆綁后保證絞車在在斜巷下放過程中不會發生前后左右竄動現象。
5、檢查符合規定后進行掛車,掛車時需按以下要求進行:
1)、所裝軌道的花車前面需串接一輛箱式礦車,箱式礦車與花車之間用直徑不低于18.5,長度在1.3-1.5m的鋼絲繩連接,鋼絲繩每端的插接長度不低于37cm,并檢查沒有磨損嚴重、斷絲、銹蝕等現象。
2)、如有多余的尾繩應捆綁在花車和礦車上,如果尾繩不足,尾繩應掛在箱式礦車的前端,并把多余的尾繩捆綁好。
3)、把鉤工準備發點前,需對所有的連接情況和捆綁情況進行全面檢查。嚴禁不符合要求的礦車進入斜巷。
4)、檢查結束后,電話聯系下把鉤人員說明情況,通知所有人員進入躲避硐。并在斜巷中間躲避硐設置不少于兩人手持對講機進行監護,一旦發生情況立即通知信號把鉤工發定點停車。
5、斜巷運輸時:
(1)現場負責人必須指派經過上級有關部門培訓合格并有一定實踐經驗的絞車司機操作絞車,嚴格執行“行人不行車,行車不行人”制度,松車時應與把鉤工配合好,隨推車隨放繩禁止留有余繩,提升礦車時,車過變坡點后應停車準確,嚴禁過卷或停車不到位。
(2)所裝物料要重心適宜,運送超長物料必須捆綁牢固,嚴禁不帶電松車、放飛車,起、松車時所有人員都要躲到安全地點。
(3)、絞車司機接到開車信號后,啟動絞車,集中精力,時刻注意軌道下放和絞車運行情況。絞車在啟動時以及在上下變坡點的位置其速度控制要平穩且最大不超過0.3m/s。在斜巷中間其運行速度不超過0.8m/s。
4)、超寬的設備如絞車(拆除電機)外形尺寸、重量必須進行核實,經核定在斜巷運輸過程中斜巷巷道尺寸能夠滿足外形要求,絞車提升能力能夠滿足要求,但部分安全設施及擋車吊欄及超速吊欄不能滿足尺寸要求時,需做進一步處理。
1)、上、下變坡點擋車吊欄及超速吊欄附近硐室各安排人員一名手持對講機,把鉤信號工手持對講機有特殊情況與絞車司機聯系,再做處理。
2)、當下放過程中,躲避硐室內人員在躲避洞內仔細觀察吊欄鋼絲繩是否有拌絞車現象,如有發生及時聯系絞車司機停鉤,然后到平板車以上的部位處理鋼絲繩,絞車通過后迅速躲到躲避洞內。
3)、上車場信號工手持對講機,注意聽對講機里的通話,按要求發信號,絞車司機在下放過程中要精力集中,絞車要慢行,隨時聽從信號指令進行開車。
6、提升重物時必須與提升絞車所允許的提升載荷相符,注意絞車運行情況,發現下列情況時必須立即停車采取措施:
(1)、有異常聲響、異味、異狀。
(2、)鋼絲繩有異常跳動,負載突然增大或突然松弛。
(3)、壓柱或底盤松動,電機有異常,有嚴重咬繩、爬繩。
(4)、突然斷電或有其他險情時。
7、沒有特殊情況絞車司機嚴禁急剎車。
8、提升完畢,摘掛鉤時車輛必須停穩,嚴禁站在道心,嚴禁頭部和身體伸入兩車之間進行操作,必須站在軌道外側進行摘掛鉤。所有路線上因運輸大件而臨時拆除的設施在大件運完后必須立即恢復原樣。安裝完畢全面檢查一遍,試運行三次,若無異常投入生產,做好記錄。
9、中間躲避硐室及下車場人員要進入躲避硐室躲避防止意外發生。
10、抬運物件注意事項:
(1)、人工抬運物件時,首先檢查行走路線的支護情況,如有隱患必須及時排除后方可抬運。
(2)、檢查行走路線上的一切障礙,排除后方可抬運。
(3)、施工負責人、安全負責人必須共同檢查所要抬運物件的捆綁情況,必須牢固可靠,確認無隱患、無危險后方準作業。
(4)、抬運人員必須齊心協力、精力集中,必須同肩、同起、同放,嚴禁隨意亂扔。
?(5)、如單人抬扛的重物,安全負責人必須指派專人,確系單人無法完成,必須多人協作完成,以免發生意外。
(6)、井下運輸物件前,要對軌道、絞車制動裝置、鋼絲繩、鉤頭、信號系統及安全設施進行全面檢查,利用絞車或滑輪拖運物件前要對絞車的負荷、鋼絲繩的承載能力、滑輪的額定載荷進行校核,確保無誤后方可操作。
(7)、物件的抬運時,安全負責人、施工負責人必須現場專人指揮。
(8)、裝卸和抬運物件時,要配足人員且有現場負責人指揮,抬軌時要前后協調一致,同抬同放,不得扔放,以防止傷人。
(9)、下放物件時,用鋼絲繩捆綁牢固,以防止在提升過程中滑動、下落。
(10)、卸車時,在車停穩的情況下,將車支穩后再進行卸車。抬放時,人員必須齊拿齊放,手、腳、胳膊或腿應躲開道心,輕起輕落,以防止物件掉落發生意外事故。
10、其它未盡事宜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的有關規定執行。
篇2:大廈電氣設備裝卸及運輸安全技術交底
大廈施工電氣設備裝卸及運輸安全技術交底
工程名稱:zz大廈
施工單位
設備名稱
作業內容
交底部門
交底人
施工期限:年月日至年月日
接受交底班組或員工簽名:
交底內容:
1.工作前應對起重、搬運工具(絞車、葫蘆、滑車、繩索、卡具、剎車、控制器等)進行存細檢查,符合要求方能工作。
2.起吊、搬運應有專人統一指揮和明確的信號,并有具體的安全措施。
3.起吊前應檢查物件重量,不得超負荷起吊。起吊與下落物件,必須平穩地垂直上升和下降,必要時,應在物件上系以牢固的溜繩,防止物件搖擺或旋轉。
4.起吊物體必須綁牢,吊鉤掛在適當的位置上,以保持起吊后均衡平穩,起吊電桿、構架等長大笨重物件時,必須吊在指定的起吊點上。
5.起吊物體的易損部分(如瓷套管等),宜卸下單獨起吊,起吊時不得承受外力,并應以軟物墊好,以防碰壞,所吊物件若有棱角或光滑部分,在棱角或滑面與繩索相接觸應以軟物墊好,防止繩索受傷或打滑。
6.起吊200kg以上的笨重物件,離地面約100mm時須稍停頓,檢查各部受力情況,確認安全后方可繼續起吊。
7.起吊作業時,吊臂下及起吊物件1.5倍距離范圍內不得有人,不準有人站在物件上升降。
8.人力裝卸、搬運笨重物件時,必須確認物件的重心,防止傾倒。對上重下輕的設備必須綁扎牢固。
9.使用滾桿時,撥動滾桿必須用鐵錘敲打,不得用手直接撥動。
10.電桿等物件裝載在車輛上應捆綁牢固,墊平塞穩,防止滑動傷人。用汽車裝運電纜時,隨車裝卸人員不得站立或坐在電纜盤滾動方向之前、后,電纜盤不應平放,卸車時不應直接從車上滾下。
11.運送器材的隨車人員必須坐穩扶牢,不得坐在堆放較高的物件上,以防物件滑動碰傷人員。車輛未停穩時,不得上、下車輛,不得裝卸或傳遞物件。
12.從車上卸下器材時應輕拿輕放,不得隨意拋扔。對裝卸瓷件、水泥電桿等易碎、易裂物件更應特別注意。
補充作業指導內容:
篇3:工程砼澆筑運輸安全防護措施
工程砼澆筑、運輸安全防護措施
本工程采用人工現場攪拌砼,為保證安全施工特制定本措施:
(一)基礎砼:
1、人工運輸時,澆筑時道路必須平整,道路兩側井樁用鋼筋網片或竹架板蓋好,下面不得施工,上面不得行車走人。
2、砼運輸運輸至井樁邊,不能將砼直接倒入井樁,應先將砼倒在井樁邊砼盤內,人工將砼翻入串筒進行澆筑。
3、運輸道路應派專人進行維護。
4、井樁砼采用塔吊澆注砼時,必須在井樁旁邊放一吊盤,待吊罐距砼盤1m左右停穩后再打開吊罐將砼轉入盤內,在澆注時,必須設置串筒,將串筒放穩加固好后,然后進行澆注。
5、澆筑地梁砼應先搭設操作平臺,用吊車將砼倒入砼盤內,再進行人工澆筑。
6.開挖井樁時以梅花形式開挖,且挖好后就澆筑,不得停留。
7.車子向料斗傾倒時應有擋車設施,防止用力過猛或撒把。
(二)主體工程砼:
1.在澆筑柱子砼時要搭設腳手架,在架體上的操作人員要系好安全帶,不得站在模板或支撐上作業。
2.柱子砼澆筑時采用吊罐運輸,吊至距樓面1m左右時,等吊罐停穩后,將砼倒入搭設好支架的砼盤內,然后采用人工往柱模內翻倒砼。
3.在澆注外梁砼扶吊罐時,操作人員必須面向外梁,嚴禁背向外梁或吊罐未停穩時扶吊罐,以防發生高出墜落事故。
4.砼在運輸澆筑過程中必須有專人進行指揮。
5.砼傾倒在砼盤內后,要將吊罐口小門關閉嚴密,以防罐內剩余沙石掉落傷人。
6.澆注欄板構造柱砼時,用物料提升機將砼運輸至澆注位置人工將砼倒入盤內進行澆注。
7.夜間施工應配好照明,以防安全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