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主井下煤倉檢修安全技術措施

主井下煤倉檢修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9185

我礦的主井下煤倉是原煤提升的咽喉地帶,其使用情況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整個提升系統。由于長時間未進行清理和檢修。造成了煤倉邊緣積聚了較多的殘煤,制約了給煤機的給煤速度甚至造成堵煤。鑒于以上情況,運搬工區組織人員對主井下煤倉進行清理檢修。具體安全措施和技術措施如下:

一、安全措施

1、施工前,所有參加人員要嚴格貫徹本規程,未貫徹本規程的嚴禁參加施工。

2、施工前,要將所用的材料和安全用具準備齊全運放到位,并試驗合格。

3、施工前,先與調度室聯系,得到許可后方可施工。首先,停下皮帶電源,懸掛“有人工作,禁止合閘”的標志牌;然后將煤倉里的煤盡量放空,保證空氣暢通,把煤倉上部周圍的浮煤、雜物清理干凈,由瓦斯檢查員檢查煤倉內瓦斯濃度。

4、施工時,由施工負責人統一指揮,嚴禁盲目作業,任何人不得私自蠻干。

5、施工負責人應指定專人在煤倉上部周圍和下部給煤機處做好警戒,煤倉上部警戒人員要防止雜物墜入煤倉,下部警戒人員要防止人員在給煤機處逗留,同時做好自主保安工作,以免煤漿傾下。

6、進入煤倉施工人員要佩帶好保險帶、安全帽、礦燈、自救器和口罩等,人員進入煤倉時,先把棕繩栓在保險帶上,佩帶好防護用品。由至少3名同志負責下放一人。要從上往下進入煤倉,嚴禁從煤倉下部進入。上提和下放時,速度要慢,腳要站穩,手要抓緊。施工負責人要注意進入煤倉人員的情況,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采取措施,待問題解決后方可繼續進行作業。進入煤倉施工人員要注意煤倉周圍特別是煤倉上部的浮煤情況,及時清除容易掉下的浮煤。煤倉施工人員在煤倉里施工時,上邊負責提放的人員不得隨意撒手,要密切注視下邊施工人員的活動情況和發出的信號。

7、放炮員和瓦斯檢查員必須由專職人員擔任。

8、安全負責人要隨時注意人員的安全情況,發現異常及時制止。

二、技術措施:

1、施工時,先用水管按照自上而下的順序進行清理,水壓不足時可使用防塵泵加壓。

2、水管清理不凈的可下人利用鎬、煤鏟進行清理。

3、使用水管和工具實在無法清除的地方,可使用炮崩的方法,放炮時要做好“一炮三檢”工作,注意保護好煤倉。

4、煤倉清理要徹底,不留死角,保證質量。

5、當煤倉清理的煤堵住放煤口時,施工負責人要及時撤出煤倉施工人員,聯系主井井下信號工,及時放煤、提煤。防止煤倉里的煤和水積聚過多,打開給煤機時造成傾瀉。

6、煤倉清理完畢,要著專人對煤倉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發現異常,及時處理,若無異常,投入生產,做好記錄并向調度、機運處匯報清理情況。

機運處

2007年9月17日

篇2:礦井下供電設備定期檢修制度

一、礦定每月15日為停電檢修時間,在本檢修日內停電檢修不少于4個小時。

二、變電所維修人員每天八點到變電所聽取值班人員反映并巡回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如不能及時處理而又不影響運行,可安排在月檢中處理,否則要停電檢修。

三、每日18:00-22:30為變電所停電檢修時間,檢修人員對井下變電所各配電點所存在的問題進行處理。

四、每次月檢及年檢對變電所存在的問題及檢修結果一式兩份報科。

五、在定期檢修中,要認真填寫記錄。經運行人員驗收合格后,雙方辦理交接運行在檢修記錄中簽字。

篇3:井下排水設備檢修及管理制度

一、檢修管理制度

排水系統是井下礦山生產活動的保障系統之一,擔負著井下的疏干和排洪任務。因此它是設備管理和安全生產的要點。礦各級領導、有關職能部門和有關操作工人必須高度重視,實行嚴格的責任制,做到人人有專責,事事有人管。

(一)具體要求

1、各潛水排污泵運轉正常;

2、檢查各水泵電機接線端子是否堅固、檢測電機運轉是否正常;

3、水泵在累計運行2000小時后進行一次大檢修,應該由熟悉水泵的工人檢修;

4、水泵電機及水泵開關表面必須清潔;

4、水泵機組有無振動及異常響聲;

5、泵葉泵殼的腐蝕泵殼及機座定期涂除銹油漆;

6、各水倉內應無大量堆積淤泥;

7、水倉外圍的護欄完整;

8、水倉附近不得有雜物阻礙水泵工作暢通;

9、各閥門開關位置要正常;

10、各閥門管道應無漏水現象,壓力表讀數應該正常;

11、檢查所有管道閥門的防銹保護是否完好,必要時做油漆大保養,更換已腐蝕及老化的密封件和不能繼續使用的管道;

12、電機接線盒有無發熱現象;

13、檢查連接水泵的開關是否運轉正常,電纜、開關是否漏電;

14、聯軸節填料松緊情況,排除不正常的漏水現象;

15、密封環磨損情況,測量記錄運動間隙,軸承的腐蝕情況,密封填料,必要時更換或修理。

刮板機管理維修制度

l、根據《煤礦規程》規定,刮板機在使用前應檢查是否有產品合格證,并檢查在運輸或存放過程中有無損壞,如有問題及時處理,否則不準使用。

2、機組一旦安裝調試后,不得隨意搬動。

3、機組應定期檢修。

4、機組應設專業的維護人員,確保機組安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