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X井下開關檢修安全措施

X井下開關檢修安全措施

2024-07-13 閱讀 6786

1、工作負責人(監護人):

班組:

工作人員:

2、工作地點:

3、停電范圍:

4、計劃工作時間:自年月日時至年月

日時。

5、工作條件(停電或不停電):

6、注意事項(安全措施):

①檢測瓦斯,在檢修設備周圍20m范圍內瓦斯濃度不得超過0.5%,方可開蓋。

②檢修井下電氣設備時,不得帶電檢修、搬遷電氣設備、電纜和電線,嚴格執行停送電管理制度。

③驗電時,必須用電壓等級合適而且合格的驗電器。在檢修設備的進出線兩側分別驗電。驗電前,應先在有電設備上進行試驗,以確認驗電器良好。

④放電時必須戴絕緣手套進行導體對地放電。并掛接地線,接地線應用(不得小于25mm2)多股軟裸銅線。

⑤在工作地點、檢修開關時必須停上一級電源,并懸掛“禁止合閘,有人工作!”的標示牌。

⑥檢修完畢,停送電負責人要在現場詳細檢查、詢問、確保無誤后,告知現場檢修人員準備送電,嚴禁作業。

7、許可開始工作時間:年月日時

工作結束時間:年月日時

篇2:低壓自動空氣開關檢修規程辦法

1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1.1本規程規定了低壓自動空氣開關的檢修周期、檢修項目、檢修方法、檢修工藝及質量標準。

1.2本規程適用平頂山鴻翔熱電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現場DW系列低壓自動空氣開關的檢修。DZ10型及抽屜式空氣開關亦應參照執行。

2自動空氣開關的檢修周期與項目

2.1檢修周期

低壓空氣開關的大修周期為每三年一次,小修每年1次~2次。

2.2大修項目

2.2.1主觸頭檢修

2.2.2滅弧觸頭,副觸頭檢修。

2.2.3操作機構檢修。

2.2.4消弧裝置檢修。

2.2.5接觸器的檢修。

2.3小修項目

2.3.1吹灰、清掃開關。

2.3.2開關觸頭檢查。

2.3.3輔助開關檢查。

3自動空氣開關的檢修

3.1觸頭的檢修和質量標準。

3.1.1消除觸頭表面的氧化膜和灰塵,修整燒傷麻點。

3.1.1.1消除銅質觸頭的氧化膜,可用刀子將氧化膜刮去,若用細砂布擦拭,則必須將觸頭上的砂粒清除干凈。

3.1.1.2鍍銀及銀接觸面,不準用刀子和砂布處理,只能用干凈的布和汽油擦拭即可,否則會造成人為的損壞銀層。

3.1.1.3觸頭表面如有灰塵油垢等,應用毛刷,布和清洗劑清洗干凈。

3.1.1.4檢查有燒傷的觸頭應用細挫刀或砂布進行處理,將燒毛的凸出麻點磨平,并要保持接觸面的形狀和原來相同。

注意:觸頭(鑲嵌的銀塊)厚度,勿挫磨過度,若其厚度小于1mm,則必須進行更換。新觸頭應與原觸頭規格相同。

3.1.1.5觸頭檢修完畢后,在接觸面上涂少許凡士林膏,以防止觸頭表面氧化。

3.1.2檢查和調整觸頭的開距和壓力,更換損壞彈簧。

3.1.2.2開距和壓力的調整要按主觸頭、副觸頭、滅弧觸頭的順序進行。

3.1.3開關同期的測試和調整。

操作開關、測量調整三相主觸頭、副觸頭和滅弧觸頭的同期性,其不同期誤差應小于2mm。

3.1.4檢查調整觸頭的動作順序。

當開關閉合時,觸頭的接觸順序依次為:滅弧觸頭、副觸頭、主觸頭。分閘時觸頭的斷開順序與開關閉合時相反,若不滿足順序要求,則必須進行調整。

3.1.5對于抽屜式空氣開關應檢查。

3.1.5.1一次隔離觸頭動、靜側高度應一致,三相中心線間距離應相等。固定牢固水平。

3.1.5.2檢查動、靜觸頭是否有過熱、氧化等,如有可用細銼刀及砂布進行處理,并將接觸面清擦干凈,檢查觸指彈簧應壓力均勻,彈性良好,觸頭檢修結束后,在接觸面涂凡土林膏。

3.1.5.3二次插接件應接觸良好,膠殼無破裂、變形。

3.2操作機構的檢修與調試。

3.2.1檢查機構應操作靈活可靠,各部件應無卡澀、磨損現象。操作電機分閘線圈無過熱、變色、碰傷,掛鉤、彈簧應無損壞,彈性良好,彈簧間隙均勻,各轉動、滑動部分的軸面要加注潤滑油。

3.2.2操作機構的調試。

3.2.2.1檢查開關在合閘狀態下,掛鉤應可靠、掛牢,其掛鉤深度,應滿足圖1中A、B、C要求,否則應調整掛鉤上的調整螺絲,以滿足要求。

1、掛鉤軸;2、支架;3、調節螺釘;4、掛鉤;5、側板;6、軸;

7、彈簧;8、杠桿;9、主軸;10、軸;11、杠桿;12、軸;13、軸(斷路器連動軸);

A不小于2mm;B為1.7mm~2mm;C為2mm~2.5mm;

3.2.2.2檢查自由脫扣機構應靈活可靠,否則應將其解體檢查清洗。注意一般情況下不準改變機構內小彈簧(失去彈性,損壞時,可更換)的長度。

3.2.2.3調節傳動機構連桿的跳閘限位墊片,使自由脫扣機構在斷開后,順利地形成再合位置,準備下次合閘。

3.2.2.4檢查調整分勵脫扣器聯桿的長度,使其在操作電壓的65%Ue~105%Ue的范圍內應可靠動作。

3.2.2.5檢查調整失壓脫扣器,其動作電壓應滿足電壓的65%Ue~105%Ue時吸合,低于額定電壓的40%時,瞬時斷開,若不滿足要求時,可調整失壓脫扣器的彈簧長度。

3.2.2.6檢查調試輔助接點的動作連桿的上、下高度,以滿足分、合閘時間的要求。

3.2.2.7電動機操作的開關,檢查電機的轉動方向應正確,制動裝置的松緊應滿足制動要求,當送入合閘脈沖時,電機旋轉至合閘位置應剛好把終端開關打開,電動機剎車停止轉動。

3.2.2.8如果開關的操作行程不合適,應按照下列方法進行調整。

a)對于電動機操作的合閘機構,應調整傳動拐臂的長度。

b)對于電磁操作機構,應調整電磁線圈鐵芯連桿的高度。

3.3滅弧裝置的檢修

滅弧裝置的滅弧罩受潮、碳化或破裂、滅弧柵片燒毀或脫落,弧角脫落等都會造成不能有效滅弧。

3.3.1滅弧罩是用水泥、石棉板或陶土制成的,容易受潮或破裂,開關檢修時應將滅弧罩作相對標記,取下放在干燥安全的地方,以防受潮和碰壞,若發現受潮時,應進行烘干處理。

3.3.2檢查滅弧罩,若有碳化現象,可用細銼刀把燒焦、碳化的部分挫掉或用刀子刮掉,必須嚴格保證表面的光潔度。

3.3.3檢查滅弧柵片,如被燒毀或脫落應及時補上,應用鐵片按原尺寸制作(不準用銅片,因無磁吹作用,不能將電弧拉進滅弧室)。

3.3.4檢查弧角脫落丟失時,可用紫銅片按原尺寸配制。

3.4輔助開關觸點的檢修。

用毛刷清理灰塵,必要時用汽油擦拭,砂布處理。

檢查常開常閉觸點位置,應正確接觸良好,無燒傷現象,動作時間上應滿足開關分合閘時間的要求,否則應進行處理和調整。

3.5直流接觸器的檢修。

3.5.1觸頭、滅弧裝置的檢修,按空氣開關相應部分標準進行。

3.5.2清掃接觸器,檢查電磁線圈無過熱、燒焦、斷線等現象。

3.5.3用500V兆歐表測量線圈絕緣應良好。若低于0.5MΩ應進行干燥。

3.5.4用萬用表測量線圈直流電阻應與上次測量值相符。

3.5.5檢查接觸器連接線螺絲應緊固,接觸良好。

3.5.6操作接觸器應動作可靠,觸頭接觸良好。

3.6開關各部檢修調試全部結束后,用手動和電動操作開關,檢查應動作正確、可靠。各位置指示信號正常,最后用電動操作連續三次,應可靠動作。

篇3:SF6開關設備運行維護檢修管理規定

1.總則

1.1為了加強SF6設備管理、運行維護管理和檢修管理,特制定本規定。

1.2本規定SF6開關設備是指以SF6氣體作為滅弧或絕緣介質的電氣設備,主要包括組合電器(GIS)、SF6斷路器、SF6負荷開關等設備。

1.3本規定編制依據:

1.3.1國家電力行業標準(DL/T603-1996)《氣體絕緣封閉開關設備運行及維護規程》;

1.3.2國家電力公司國電發[2000]589號《防止電力生產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2000);

2.運行基本技術要求

2.1運行人員經常進入的戶內SF6設備室,每班至少通風一次,換氣15分鐘,換氣量應大于3-5倍的空氣體積,抽風口應安裝在室內下部;對工作人員不經常出入的設備場所,在進入前應先通風15分鐘。

2.2運行中GIS對于運行、維修人員易觸及的部位,在正常情況下,其外殼及構架上的感應電壓不應超過36V。其溫升在運行人員易觸及的部分不應超過30K;運行人員易觸及但操作時不觸及的部分不應超過40K;運行人員不易觸及的個別部位不應超過65K。

2.3SF6開關設備巡視檢查,運行人員每天至少一次,無人值班變電所按照省電力公司《無人值班變電所運行導則》規定進行巡視。巡視SF6設備時,主要進行外觀檢查,設備有無異常,并作好記錄。內容包括:

2.3.1斷路器、隔離開關、負荷開關、接地開關的位置指示正確,并與當時實際工況相符。

2.3.2現場控制盤上各種信號指示、控制開關的位置及盤內加熱器是否正常。

2.3.3通風系統是否正常。

2.3.4各種壓力表,油位計的指示值是否正常。

2.3.5斷路器、負荷開關、避雷器的動作計數器指示值是否正常。

2.3.6外部接線端子有無過熱情況。

2.3.7有無異常聲音或異味發生。

2.3.8各類箱、門的關閉情況是否良好。

2.3.9外殼、支架等有無銹蝕、損傷,瓷套有無開裂、破損或污穢情況。

2.3.10各類配管及閥門有無損傷、銹蝕,開閉位置是否正確,管道的絕緣法蘭與絕緣支架是否良好。

2.3.11有無漏氣(SF6氣體、壓縮空氣)、漏油(液壓油、電纜油、機油)現象.

2.3.12接地是否完好。

2.3.13壓力釋放裝置防護罩有無異樣,其釋放出口有無障礙物。。

2.4對氣動機構三個月或每半年對防塵罩和空氣過濾器清掃一次。防塵罩由運行人員處理,空氣過濾器由檢修人員來做,運行人員應及時作好聯系工作。空氣儲氣罐要每周排放一次積水。運行人員負責每二周檢查空氣壓縮機潤滑油油位,當油位低于標志線下限時應及時補充潤滑油。做好空氣壓縮機的累計啟動時間和次數記錄。空氣壓縮機壽命一般在2000小時,記錄該數據可作為檢修的依據。若在短期內空氣壓縮機頻繁起動,說明有內漏,運行人員應及時報檢修進行消缺。

2.5對液壓機構應每周打開操動機構箱門檢查液壓回路有無漏油現象。夏季高溫期間,由于國產密封件質量不過關易發生泄漏的,應特別加強定期檢查工作。做好油泵累計啟動時間記錄,平時注意油泵起動次數或打壓時間,若出現頻繁起動或打壓時間超長的情況,需要及時與檢修人員聯系進行處理。

3.維護、檢修基本技術要求

3.1SF6設備維護、檢修包括:定期維護檢查(小修)、臨時檢查(臨修)及大修。

3.2SF6設備維護、檢修原則:國產SF6斷路器,除臨時檢修外,一般情況下每隔1-2年進行機構小修維護,每隔5-6年機構大修一次;對同類型、同一時期出廠的SF6斷路器,每隔10-13年對滅弧室進行抽樣解體(與制造廠協商),視狀況確定檢修范圍。中外合資(設備主件進口)、進口SF6斷路器,按制造廠說明書規定進行檢修。只有當運行時間較長(10年以上)且生產廠家有明確規定需要時,或運行中出現事故、重大異常情況時,方考慮進行解體大修。

3.3SF6設備定期維修檢查(小修),除操動機構外,不對SF6設備進行分解工作,內容包括:

3.3.1對操動機構進行詳細的維修檢查,清掃設備本體,處理漏油、漏氣或某些缺陷,更換某些零部件。

3.3.2檢查輔助開關。

3.3.3檢查或校驗壓力表、壓力開關、密度繼電器或密度壓力表。

3.3.4檢查傳動部位及齒輪等的磨損情況,對轉動部件添加潤滑劑。

3.3.5斷路器最低動作壓力與動作電壓試驗。

3.3.6檢查各種外露連桿的緊固情況。

3.3.7檢查接地裝置。

3.3.8必要時進行絕緣電阻、回路電阻測量。

3.3.9油漆或補漆工作。

3.3.10清掃GIS外殼,對壓縮空氣系統排污。

3.4SF6設備臨時性檢查(臨修):斷路器達到規定的開斷次數或累計開斷電流值時;當發現有異常現象或GIS內部發生故障時;GIS處于全部或部分停電狀態下,對斷路器或其他設備進行的分體檢修,其內容與范圍應根據運行中發生的問題而定,這類分解檢修宜由制造廠負責完成。

3.5檢修人員應按制造廠要求定期更換空氣壓縮機潤滑油。

4.SF6氣體的質量監督

4.1SF6新氣的質量監督

4.1.1SF6新氣到貨后,應檢查是否有制造廠的質量證明書,其內容包括生產廠名稱、產品名稱、氣瓶編號、凈重、生產日期和檢驗報告單。

4.1.2SF6新氣到貨后,充入設備前應按GB12022驗收。抽檢率為十分之三。同一批相同出廠日期的,只測定含水量和純度。

4.1.3國外進口的新氣,亦應進行質量復試,可按IEC新氣標準或生產廠的國家標準驗收。

4.1.4SF6氣體在充入電氣設備24小時后,方可進行試驗。

4.2運行中SF6氣體的監督

4.2.1SF6設備補氣:如遇不同生產廠家的氣體需混用時,符合新氣體的質量標準的氣體均可以混合使用;補氣時應注意接頭和管路的干燥。在運行或檢修中,若發現SF6設備內部的SF6氣壓有異常降低或報警(經溫度變化曲線校正后),應首先查明漏氣點并將缺陷處理完畢后,方可補充SF6氣體,并作好記錄。

4.2.2SF6氣體泄漏檢查(檢漏試驗):泄漏測試可分為定性、定量檢漏兩種方式,定性檢漏僅作為判斷試品漏氣與否的一種手段,是定量檢漏的預檢。原則上優先推薦采用定量檢漏(包括掛瓶法、局部包扎法),其標準為年泄漏率小于1%。若生產廠家有明確保證不必定量檢漏,則可用靈敏度不低于10~6毫升/秒的定性檢漏儀測試,若有報警現象,則必須采用局部包扎法進行定量檢漏。

4.2.3SF6氣體濕度檢測(微水試驗):SF6斷路器、負荷開關內部(有電弧分解的氣室),SF6氣體含水量標準為:交接和大修后不大于150ppm,運行中不大于300ppm;其他設備內部(無電弧分解的氣室),SF6氣體含水量標準為:交接和大修后不大于250ppm,運行中不大于500ppm。試驗中須特別注意連接管路和接頭的干燥,以防止將潮氣帶入設備內部。同時填寫記錄時須注明試驗當時的溫度、使用的儀器型號,因為環境溫度不同、使用儀器的不同,對同一臺設備測試的結果會產出一定的差異。

5.電氣試驗

5.1GIS出廠試驗項目

5.1.1外殼壓力試驗;

5.1.2接線檢查;

5.1.3輔助回路及控制回路絕緣試驗;

5.1.4斷路器、隔離開關、接地開關機械試驗和機械操作試驗;

5.1.5電氣、氣動的輔助裝置試驗;

5.1.6主回路導電電阻測量;

5.1.7密封性試驗(SF6泄漏試驗,空氣泄漏試驗);

5.1.8局部放電試驗;

5.1.9主回路及輔助回路耐壓試驗;

5.1.10終檢。

5.2SF6斷路器和GIS交接時預防性試驗項目

5.2.1SF6氣體濕度試驗及氣體的其他檢測項目;

5.2.2SF6氣體泄漏試驗;

5.2.3輔助回路及控制回路絕緣電阻測量;

5.2.4主回路耐壓試驗;

5.2.5輔助回路及控制回路交流耐壓試驗;

5.2.6斷口間并聯電容器的絕緣電阻、電容量和tgδ;

5.2.7合閘電阻值和合閘電阻投入時間;

5.2.8斷路器的分、合閘速度特性;

(若制造廠家有明確質量保證不必測量速度,則現場試驗可免測分、合閘速度)

5.2.9斷路器分、合閘不同期時間;

5.2.10分、合閘電磁鐵的動作電壓;

5.2.11導電回路電阻測量;

5.2.12分、合閘直流電阻測量;

5.2.13SF6密度監視器(包括整定值)檢驗;

5.2.14壓力表校驗(或調整),機構操作壓力(氣壓、液壓)整定值校驗,機械安全閥校驗;

5.2.15操動機構在分閘、合閘、重合閘下的操作壓力(氣壓、液壓)下降值;

5.2.16液(氣)壓操動機構的泄漏試驗;

5.2.17油(氣)泵補壓及零起打壓的運轉時間;

5.2.18液壓機構及采用差壓原理的氣動機構的防失壓慢分試驗;

5.2.19閉鎖、防跳躍及防止非全相合閘等輔助控制裝置的動作性能;

5.2.20GIS中的電流互感器、電壓互感器和避雷器試驗;;

5.2.21測量絕緣拉桿的絕緣電阻值;

5.2.22測量斷路器分、合閘線圈的絕緣電阻值;

5.2.23GIS的聯鎖和閉鎖性能試驗;

5.3大修后試驗項目:5.3.1~5.3.23,其中5.3.9、5.3.10、5.3.15、5.3.18適用于機構大修后。

5.4定期檢查維護試驗項目:5.3.1、5.3.3、5.3.6、5.3.7、5.3.10、5.3.11、5.3.16、5.3.17

6.設備評級和缺陷管理

SF6設備評級和缺陷管理按有關規定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