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隔離開關設備檢修危險點控制措施

隔離開關設備檢修危險點控制措施

2024-07-12 閱讀 7868

作業項目2202-2隔離開關設備檢修作業點變電站序號作業內容危險點控制措施1作業前準備1、措施不全核實所做安全措施正確完善2、忽視安全措施1、工作負責人會同工作許可人共同檢查安全措施確已完善、準確、可靠的落實,并向工作人員交代安全注意事項,方可開工。2、開關支路上的斷路器必須斷開,接地刀閘合好工作現場要有遮欄和標志牌。3、人身觸電1、作業前工作負責人確認安全措施無誤完善,并向工作成員交代清楚。2、工作接臨時電源時,必須使用觸電保護器。3、搬運較長物件(如梯子)時,必須兩人平抬搬運,并與帶電設備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4、誤入帶電間隔1、開工前交代好安全措施、注意事項和帶電部位。開工后有專人監護,工作時必須校隊停電設備的名稱、編號和位置。2、220kV以上隔離開關檢修時,工作現場要有設遮欄和標志牌,登架前由監護人確認和許可。5、高空墜落落物傷人1、高處作業,系好安全帶,傳遞工器具必須使用繩子,禁止上下拋擲。2、在設備上嚴禁隨意放置任何物件,應將其放在工具袋內,工具袋應捆在牢固的架構上。3、工作區要圍設遮欄,非工作人員嚴禁入內。4、工作平臺設護板,防止工器具墜落。5、嚴禁上下交叉作業。6、腳手架應有牢固可靠的圍欄和護板。7、架板上應清潔無油、水。6、梯子摔傷1、升降梯的閉鎖裝置靈活可靠,牽拉繩捆綁牢固,梯子上端與平臺捆綁牢固。2、梯子要設專人扶持,嚴禁肩扛重物上下梯子。2拆、裝兩側引線1、傳遞引線時誤登帶電設備架構拆裝和傳遞引線時,需使用絕緣桿或繩索。2、引線掉落打傷人1、地面作業人員應躲開引線運行的方向。2、工作平臺下面嚴禁站人和停留。3、引線要用拉繩捆綁在牢固的架構上。3、感應觸電在作業地點有可能產生感應電位置處加設臨時接地線。3導電回路分解檢修1、誤分合閘傷人1、拉開隔離開關,將操作機構手柄鎖住,并斷開操作電源。2、作業人員嚴禁踩壓水平傳動拉桿。3、隔離開關分、合閘時,作業人員配合好。4、若需拆下水平拉桿時,需采取防止自由分閘的措施。2、接線座和左、右觸頭拆、裝時零件脫落砸傷人1、拆、裝時由專人扶持或使用專用吊具固定。2、使用專用吊具或繩索傳遞。4支持絕緣子的檢修1、絕緣子掉落砸傷人1、拆、裝時由專人扶持或使用專用吊具固定。2、使用專用吊具或繩索傳遞。2、損傷絕緣子1、隔離開關瓷柱上嚴禁攀登。2、梯子不得靠在支持瓷瓶上。5底座分解檢修1、傘型齒輪咬傷人1、檢修前,需先與支柱絕緣子和操作機構分離。2、使兩齒輪脫離咬合。2、底座拆、裝時砸傷人1、底座拆、裝時使用專用吊具傳遞。2、作業人員戴好安全帽,不得站在重物的下方。6操作機構及拉桿分離檢修拉桿掉落傷人拆、裝時由專人扶持,不得站在重物的下方。7接地刀閘檢修調整1、動觸頭和水平拉桿拆、裝時掉落傷人1、拆、裝時設專人扶持。2、防止手錘脫落和銷軸沖出傷人2、調整時動觸頭傷人1、調整人和操作人配合好,由調整人發令。2、手腳不得放在接觸觸頭和轉動部位。8隔離開關整組調整、試驗動觸頭和水平拉桿傷人或引發摔傷1、作業人員站立位置應躲開觸頭的動作半徑和拉桿動作區。2、傳動中作業人員不許停留在隔離開關的架上。

篇2:SF6開關設備運行維護檢修管理規定

1.總則

1.1為了加強SF6設備管理、運行維護管理和檢修管理,特制定本規定。

1.2本規定SF6開關設備是指以SF6氣體作為滅弧或絕緣介質的電氣設備,主要包括組合電器(GIS)、SF6斷路器、SF6負荷開關等設備。

1.3本規定編制依據:

1.3.1國家電力行業標準(DL/T603-1996)《氣體絕緣封閉開關設備運行及維護規程》;

1.3.2國家電力公司國電發[2000]589號《防止電力生產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2000);

2.運行基本技術要求

2.1運行人員經常進入的戶內SF6設備室,每班至少通風一次,換氣15分鐘,換氣量應大于3-5倍的空氣體積,抽風口應安裝在室內下部;對工作人員不經常出入的設備場所,在進入前應先通風15分鐘。

2.2運行中GIS對于運行、維修人員易觸及的部位,在正常情況下,其外殼及構架上的感應電壓不應超過36V。其溫升在運行人員易觸及的部分不應超過30K;運行人員易觸及但操作時不觸及的部分不應超過40K;運行人員不易觸及的個別部位不應超過65K。

2.3SF6開關設備巡視檢查,運行人員每天至少一次,無人值班變電所按照省電力公司《無人值班變電所運行導則》規定進行巡視。巡視SF6設備時,主要進行外觀檢查,設備有無異常,并作好記錄。內容包括:

2.3.1斷路器、隔離開關、負荷開關、接地開關的位置指示正確,并與當時實際工況相符。

2.3.2現場控制盤上各種信號指示、控制開關的位置及盤內加熱器是否正常。

2.3.3通風系統是否正常。

2.3.4各種壓力表,油位計的指示值是否正常。

2.3.5斷路器、負荷開關、避雷器的動作計數器指示值是否正常。

2.3.6外部接線端子有無過熱情況。

2.3.7有無異常聲音或異味發生。

2.3.8各類箱、門的關閉情況是否良好。

2.3.9外殼、支架等有無銹蝕、損傷,瓷套有無開裂、破損或污穢情況。

2.3.10各類配管及閥門有無損傷、銹蝕,開閉位置是否正確,管道的絕緣法蘭與絕緣支架是否良好。

2.3.11有無漏氣(SF6氣體、壓縮空氣)、漏油(液壓油、電纜油、機油)現象.

2.3.12接地是否完好。

2.3.13壓力釋放裝置防護罩有無異樣,其釋放出口有無障礙物。。

2.4對氣動機構三個月或每半年對防塵罩和空氣過濾器清掃一次。防塵罩由運行人員處理,空氣過濾器由檢修人員來做,運行人員應及時作好聯系工作。空氣儲氣罐要每周排放一次積水。運行人員負責每二周檢查空氣壓縮機潤滑油油位,當油位低于標志線下限時應及時補充潤滑油。做好空氣壓縮機的累計啟動時間和次數記錄。空氣壓縮機壽命一般在2000小時,記錄該數據可作為檢修的依據。若在短期內空氣壓縮機頻繁起動,說明有內漏,運行人員應及時報檢修進行消缺。

2.5對液壓機構應每周打開操動機構箱門檢查液壓回路有無漏油現象。夏季高溫期間,由于國產密封件質量不過關易發生泄漏的,應特別加強定期檢查工作。做好油泵累計啟動時間記錄,平時注意油泵起動次數或打壓時間,若出現頻繁起動或打壓時間超長的情況,需要及時與檢修人員聯系進行處理。

3.維護、檢修基本技術要求

3.1SF6設備維護、檢修包括:定期維護檢查(小修)、臨時檢查(臨修)及大修。

3.2SF6設備維護、檢修原則:國產SF6斷路器,除臨時檢修外,一般情況下每隔1-2年進行機構小修維護,每隔5-6年機構大修一次;對同類型、同一時期出廠的SF6斷路器,每隔10-13年對滅弧室進行抽樣解體(與制造廠協商),視狀況確定檢修范圍。中外合資(設備主件進口)、進口SF6斷路器,按制造廠說明書規定進行檢修。只有當運行時間較長(10年以上)且生產廠家有明確規定需要時,或運行中出現事故、重大異常情況時,方考慮進行解體大修。

3.3SF6設備定期維修檢查(小修),除操動機構外,不對SF6設備進行分解工作,內容包括:

3.3.1對操動機構進行詳細的維修檢查,清掃設備本體,處理漏油、漏氣或某些缺陷,更換某些零部件。

3.3.2檢查輔助開關。

3.3.3檢查或校驗壓力表、壓力開關、密度繼電器或密度壓力表。

3.3.4檢查傳動部位及齒輪等的磨損情況,對轉動部件添加潤滑劑。

3.3.5斷路器最低動作壓力與動作電壓試驗。

3.3.6檢查各種外露連桿的緊固情況。

3.3.7檢查接地裝置。

3.3.8必要時進行絕緣電阻、回路電阻測量。

3.3.9油漆或補漆工作。

3.3.10清掃GIS外殼,對壓縮空氣系統排污。

3.4SF6設備臨時性檢查(臨修):斷路器達到規定的開斷次數或累計開斷電流值時;當發現有異常現象或GIS內部發生故障時;GIS處于全部或部分停電狀態下,對斷路器或其他設備進行的分體檢修,其內容與范圍應根據運行中發生的問題而定,這類分解檢修宜由制造廠負責完成。

3.5檢修人員應按制造廠要求定期更換空氣壓縮機潤滑油。

4.SF6氣體的質量監督

4.1SF6新氣的質量監督

4.1.1SF6新氣到貨后,應檢查是否有制造廠的質量證明書,其內容包括生產廠名稱、產品名稱、氣瓶編號、凈重、生產日期和檢驗報告單。

4.1.2SF6新氣到貨后,充入設備前應按GB12022驗收。抽檢率為十分之三。同一批相同出廠日期的,只測定含水量和純度。

4.1.3國外進口的新氣,亦應進行質量復試,可按IEC新氣標準或生產廠的國家標準驗收。

4.1.4SF6氣體在充入電氣設備24小時后,方可進行試驗。

4.2運行中SF6氣體的監督

4.2.1SF6設備補氣:如遇不同生產廠家的氣體需混用時,符合新氣體的質量標準的氣體均可以混合使用;補氣時應注意接頭和管路的干燥。在運行或檢修中,若發現SF6設備內部的SF6氣壓有異常降低或報警(經溫度變化曲線校正后),應首先查明漏氣點并將缺陷處理完畢后,方可補充SF6氣體,并作好記錄。

4.2.2SF6氣體泄漏檢查(檢漏試驗):泄漏測試可分為定性、定量檢漏兩種方式,定性檢漏僅作為判斷試品漏氣與否的一種手段,是定量檢漏的預檢。原則上優先推薦采用定量檢漏(包括掛瓶法、局部包扎法),其標準為年泄漏率小于1%。若生產廠家有明確保證不必定量檢漏,則可用靈敏度不低于10~6毫升/秒的定性檢漏儀測試,若有報警現象,則必須采用局部包扎法進行定量檢漏。

4.2.3SF6氣體濕度檢測(微水試驗):SF6斷路器、負荷開關內部(有電弧分解的氣室),SF6氣體含水量標準為:交接和大修后不大于150ppm,運行中不大于300ppm;其他設備內部(無電弧分解的氣室),SF6氣體含水量標準為:交接和大修后不大于250ppm,運行中不大于500ppm。試驗中須特別注意連接管路和接頭的干燥,以防止將潮氣帶入設備內部。同時填寫記錄時須注明試驗當時的溫度、使用的儀器型號,因為環境溫度不同、使用儀器的不同,對同一臺設備測試的結果會產出一定的差異。

5.電氣試驗

5.1GIS出廠試驗項目

5.1.1外殼壓力試驗;

5.1.2接線檢查;

5.1.3輔助回路及控制回路絕緣試驗;

5.1.4斷路器、隔離開關、接地開關機械試驗和機械操作試驗;

5.1.5電氣、氣動的輔助裝置試驗;

5.1.6主回路導電電阻測量;

5.1.7密封性試驗(SF6泄漏試驗,空氣泄漏試驗);

5.1.8局部放電試驗;

5.1.9主回路及輔助回路耐壓試驗;

5.1.10終檢。

5.2SF6斷路器和GIS交接時預防性試驗項目

5.2.1SF6氣體濕度試驗及氣體的其他檢測項目;

5.2.2SF6氣體泄漏試驗;

5.2.3輔助回路及控制回路絕緣電阻測量;

5.2.4主回路耐壓試驗;

5.2.5輔助回路及控制回路交流耐壓試驗;

5.2.6斷口間并聯電容器的絕緣電阻、電容量和tgδ;

5.2.7合閘電阻值和合閘電阻投入時間;

5.2.8斷路器的分、合閘速度特性;

(若制造廠家有明確質量保證不必測量速度,則現場試驗可免測分、合閘速度)

5.2.9斷路器分、合閘不同期時間;

5.2.10分、合閘電磁鐵的動作電壓;

5.2.11導電回路電阻測量;

5.2.12分、合閘直流電阻測量;

5.2.13SF6密度監視器(包括整定值)檢驗;

5.2.14壓力表校驗(或調整),機構操作壓力(氣壓、液壓)整定值校驗,機械安全閥校驗;

5.2.15操動機構在分閘、合閘、重合閘下的操作壓力(氣壓、液壓)下降值;

5.2.16液(氣)壓操動機構的泄漏試驗;

5.2.17油(氣)泵補壓及零起打壓的運轉時間;

5.2.18液壓機構及采用差壓原理的氣動機構的防失壓慢分試驗;

5.2.19閉鎖、防跳躍及防止非全相合閘等輔助控制裝置的動作性能;

5.2.20GIS中的電流互感器、電壓互感器和避雷器試驗;;

5.2.21測量絕緣拉桿的絕緣電阻值;

5.2.22測量斷路器分、合閘線圈的絕緣電阻值;

5.2.23GIS的聯鎖和閉鎖性能試驗;

5.3大修后試驗項目:5.3.1~5.3.23,其中5.3.9、5.3.10、5.3.15、5.3.18適用于機構大修后。

5.4定期檢查維護試驗項目:5.3.1、5.3.3、5.3.6、5.3.7、5.3.10、5.3.11、5.3.16、5.3.17

6.設備評級和缺陷管理

SF6設備評級和缺陷管理按有關規定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