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網配電典型作業防止較大以上人身事故措施要求
1?一般規定農網配電作業中,以下作業類型安全風險相對較高:放線、撤線與緊線作業;鄰近帶電線路或帶電設備施工;立(撤)桿塔、補裝桿塔構件;在移動平臺、構筑物上作業;在地質條件較為復雜的她段從事土石方工程、進人深溝(洞)作業;電力設施受災后搶修作業;起重作業和復雜環境中的人力運輸;配電搶修作業。1.1?對于安全風險相對較高的農網配電作業,一應根據工作任務的復雜性、作業環境等因素,實行分級勘察。1.1.1?下述作業項目,一般應由縣供電企業分管領導組織勘察:(1)跨越10(6)千伏帶電線路;(2)跨越鐵路、高速公路;(3)發生重大災害后恢復供電等作業環境復雜、易造成較大及以上人身事故的工作;(4)網(省)、市供電企業規定應由其組織勘察的其他作業項目。1.1.2?下述作業項月,一般應由縣供電企業生產技術部門組織勘察:(1)跨越不由本單位運行管理的線路;(2)跨越三級及以上公路、通航河流;(3)對同桿塔架設多回線路中的某回線路實施停電作業、鄰近帶電線路作業等環境較為復雜、易造成較大及以上人身傷亡事故的工作;(4)從事放(撤)線、立(撤)桿作業,且施工中導線、工器具以及其他非絕緣物可能觸及(鄰近)帶電線路、設備;(5)在地下管線(如電力、燃氣、石油管線等)附近開挖;(6)網(省)、市、_縣供電企業規定應由其組織勘察的其他作業項目。1.1.3?下述作業項目,一般應由縣供電企業生產工區負責組織勘察:(1)地質條件較為復雜的土石方工程;(2)在交叉跨(穿)越的地段更換絕緣子、調整弧垂;(3)撤除導線,桿塔;(4)跨越低壓帶電線路;(5)網(省)、市、縣供電企業規定應由其組織勘察的其他作業項目。1.1.4?下述作業項目,縣調宜派員參加現場勘察:(1)放(撤)線跨(穿)越2條及以上10(6)千伏及以上線路;(2)發生重大災害后恢復供電等作業環境復雜、易造成較大及以上人身事故的工作;(3)網(省)、市供電企業規定應由其參加勘察的其他作業項目。1.2?對安全風險相對較高的農網檢修、施工作業,縣供電企業負責人或分管領導應根據勘察記錄,組織生產技術、安全監督、施工作業單位人員等分析現場工作條件,在清楚作業環境基礎上,確定作業全過程中的危險點,制定危險點預控措施;并落實到施工(即組織措施、安全措施、技術措施及施工方案)和現場標準化作業指導書(卡)中。1.3?基層單位負責人要經常深人現場進行督導。生產技術部門、安全監察部門應加強對現場作業的指導和監督。1.4?應建立作業風險平估制度,對作業風險進行評估,根據評估情況,對安全風險較高的作業,應強化對作業全過程的安全管理。2?防止在防線、撤線與緊線作業中發生較大及以上人身事故【提示】此類作業,主要防止作業過程中因倒桿塔和觸電,造成較大及以上人身事故。如撤(緊)線時,要防止桿塔因受力失去平衡而傾倒;跨越鐵路、公路、通航河流時,要防止交通工具拖拽導線而拉倒桿塔;防止施工中跨越公路的導線掛、扯交通工具而引發交通事故;跨(穿)越帶電線路、鄰近帶電線路施工時,防止非絕緣體與帶電體接觸,造成作業人員觸電。2.1?一般安全要求2.1.1?根據現場勘察情況,繪制與工作線路交叉、平行(鄰近)、跨(穿)越線路圖,施工方案由縣供電包企業生產領導(總工)批準;跨越帶電的線路、電氣化鐵路、高速公路的施工方案報地(市)公司批準。2.1.2?施工前,工作負責人與現場監護人要共同逐項確認工作地段跨(穿)越線路的安全措施已按施工方案落實到位,不存在遺漏或其他問題。2.1.3?施工前,應認真檢查放線、撤線和緊線等作業工器具,滿足安全施工要求。2.1.4?施工時,搭設或拆除跨越架應執行《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架空電力線路)》相關規定。搭設跨鐵路、高速公路的跨越架,還應事先與被跨越設施的管理單位取得聯系,得到批準后方可實施,必要時請其派員監督。2.1.5?放線、撤線和緊線作業應設專人統一指揮,統一聯絡信號,并做到通訊暢通,并派人跟蹤觀察導線與牽引繩連接處受力情況。2.2?防止桿塔在施工中失去平衡倒塌2.2.1?撤線作業,勘察時應先檢查電桿的桿根(基礎)、拉線是否牢固,電桿埋深是否足夠。對拉線及拉線棒銹蝕嚴重的桿塔,應增設臨時拉線;對有環裂紋、露筋嚴重的電桿,應先采取補強、加固措施后,再進行撤線作業。2.2.2?更換導線作業,對銹蝕嚴重的拉線及拉線棒,有環裂紋、露筋嚴重的電桿,應先予以更換。2.2.3?緊(撤)線作業,應對桿塔主要受力點進行受力分析和計算,明確臨錨的布置位置及要求,牽引錨樁的設置應滿足安全施工措施的規定。2.2.4?耐張桿塔要先安裝臨時拉線。斷線時,應使用機械或繩索使導線緩慢落地,嚴禁采用突然剪斷導線的方法松線。2.3?防止交通工具拖拽導線,拉倒桿塔2.3.1?跨越鐵路、公路、通航河流施工,施工前應向其管理部門辦理相關手續。施工時,請其配合。2.3.1.1?跨越公路施工時,應在距離施工作業地點來車方向安全距離處設置2處及以上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并設專人看守。需要時,應申請交通管理部門采取封路等限制措施,確保施工安全。2.3.1.2?跨越通航河流施工時,應請航監部門配合,必要時采取封航措施。2.3.2?采取搭設跨越架跨越鐵路、公路,作業過程中跨越架應有專人看守,看守人與工作負責人應保持通信暢通,信號統一、清楚。2.3.3?跨越鐵路、公路、通航河流施工,放線、撤線與緊線過程中,除在桿上渡線的人員外,在牽引導線時,其他人員不得在桿塔上作業。2.4?跨越電力線路施工時的要求2.4.1?跨越電力線路施工時,被跨越的線路一般應停電并接地。2.4.2?如果采取無跨越架跨越帶電電力線路施工時,必須按照帶電作業的要求組織施工,并由從事帶電作業的專業人員承擔作業任務。一同時,加強現場安全監護,實施專人監護。2.4.3?搭設跨越架帶電跨越施工的要求2.4.3.1?施工前,應停用被跨越的10(6)kV帶電線路的“重合閘”裝置。施工期間,若該線路發生故障跳閘時,在未取得施工工作負責人同意前,嚴禁強送電。2.4.3.2?牽引工具及導線應接地,并使用絕緣牽引繩。跨越檔相鄰兩側桿塔上的放線滑車應使用閉口滑車并可靠接地。2.4.3.3?作業過程中,跨越處應有專人看守,看守人與工作負責人應保持通信通暢。2.4.3.4?作業人員不得在跨越架內側攀登或作業,并嚴禁從封架頂上通過。導線通過跨越架時,應用絕緣繩作引渡,嚴禁采用由人帶線頭或拋扔鋼絲繩的方法進行;引渡或牽引過程中,跨越架上不得有人。2.5?穿越帶電線路施工時的要求2.5.1?勘察和制定施工方案時,應校核施工線路與被穿越線路的交叉距離,考慮施工中導線的跳躍后,應滿足表2-l規定的安全距離,否則幾被穿越線路應停電并予接地(對配電線路安全距離不能滿足要求時,應采取調整路徑等方式進行)。表2-1?安?全?距?離交叉(鄰近)電力線路電壓等級(kV)10及以下35(20)110(66)220330500安全距離(m)1.02.53.04.05.06.02.5.2?若在線路上拔地段穿越帶電線路,應驗算導線在自由狀態下與帶電線路的距離,在考慮施工中導線的跳躍后,應滿足表2-1規定的安全距離,并采取以下措施:2.5.2.1?牽引導線時,應在被穿越線路的下方埋設樁錨,將導線壓放到樁錨上的滑輪內。2.5.2.2?緊線、掛線時,在穿越檔內可采用絕緣無極繩環,控制導線的跳躍,保持與帶電線路的安全距離。2.6?在同桿塔架設的多回線路中部分線路停電,進行放(撤)線時的要求2.6.1?此類作業的施工“三措一案”,須由地(市)公司批準。2.6.2?在同桿塔架設的多回線路的上層線路放(撤)導線工作,下層線路應停電,并予接地。同桿塔架設的線路停電登桿作業,桿塔上所有10kV及以下的線路必須停電并予接地。2.6.3?登桿塔和在桿塔上工作時,每基有人工作的桿塔都應設專人監護。作業人員登桿作業前,應認真核對停電檢修線路的雙重編號無誤,核對桿塔色標,判別標識無誤,方可在監護下登桿作業。2.6.4?作業人員的活動范圍及其所攜帶的工具、材料等與帶電部位的距離,應滿足表2-2中的安全距離。表2-2與帶電體最小安全距離帶電體的電壓等級(kV)≤1035110(66)220330500工器具、安裝構件、導線、地線與帶電體的距離(m)2.03.54.05.06.07.0作業人員的活動范圍與帶電體的距離(m)1.72.02.54.05.06.02.6.5?嚴禁進入帶電線路橫擔或在該橫擔上放置任何物件。嚴禁在桿塔上盤卷或放開綁線。2.6.6?在停電線路一側吊起或向下放落工具、材料等物體時,應使用絕緣繩傳遞,物件與帶電導線最小安全距離不得小于表2-2的規定。2.6.7?防線、撤線與緊線與緊線時,應控制導線或架空地線擺(跳)動,保持與帶電線路的安全距離。2.6.8?應采用絕緣牽引繩牽引導線,絞車等牽引工具應接地,放落和架設過程中的導線亦應接地,以防止產生感應電。2.6.9?施工時要注意氣象變化,遇有5級及以上大風時,應停止作業。3?防止在立(撤)桿塔、補裝桿塔構件作業中發生較大及以上人身事故【提示】此類作業,主要是防止觸電、桿塔坍塌和重物打擊造成較大及以上人身事故。如,防止立(撤)桿塔、補裝構件時發生傾倒、坍塌,發生人員高處墜落,造成物體打擊;鄰近帶電設備作業時,物件與帶電設備接觸,造成觸電。3.1?一般安全要求3.1.1?立(撤)桿塔等大型作業應根據現場勘察結果,對危險性、復雜性和難度較大的施工任務,如鄰近帶電設備、泥沼地、桿塔嚴重傾斜、桿塔構件缺失嚴重等條件下組織施工,應制定“三措一案”和標準化作業指導書,并經本單位生產領導(總工)批準后執行。3.1.2?立(撤)桿塔應設專人統一指揮。開工前,要交待施工方法、指揮信號,并組織對安全、組織、技術措施進行學習,工作人員要明確分工、密切配合、服從指揮。3.1.3?在新立桿塔的桿基尚未完全夯實前,嚴禁攀登。多人上下同一桿塔時應逐個進行。桿塔上有人工作時,嚴禁調整或拆除拉線。3.1.4?同一桿塔上有多人作業時,應指定專人負責本桿塔上的安全及技術工作,并監護桿塔上作業人員。31.5?在山坡上立桿時應注意拉繩的角度,以確保施工人員安全。3.1.6?臨時拉線的地錨應埋設牢固,回填土逐層夯實,一個錨樁上的臨時拉線不得超過兩根,臨時拉線綁扎工作應由有經驗的人員擔任。3.1.7?利用已有桿塔立(撤)桿,應先檢查桿塔強度及根部的牢固程度,必要時增設臨時拉線并補強。3.2?在人流密集區、鄰近道路施工時的要求3.2.1?在人流密集區附近立(撤)桿時,應劃定警戒范圍、設置警示標志,并設專人看守,疏導行人。3.2.2?鄰近道路施工時,應制定相應的交通組織方案,并設警戒范圍或警告標志,必要時請交警部門實施交通管制。3.3?立(撤)桿塔時,防止倒桿塔的要求3.3.1?撤除老舊鋼筋混凝土電桿時,應檢查電桿埋設深度,電桿是否完好,電桿有環裂紋或露筋嚴重時,應加固后,作業人員再登桿;撤線前,應在轉角桿、終端桿的承力反方向打好臨時拉線。3.3.2?嚴禁隨意整體拉倒舊電桿或在電桿上有導線的情況下整體放倒。3.3.3?使用抱桿立(撤)桿塔時,抱桿下部應固定牢固,在松軟土質處立桿時,應防止抱桿沉陷的措施;在堅硬或冰雪凍結的地面上立桿時,應有防止抱桿滑移的措施;當抱桿受力后發生不均勻沉陷時,應及時調整。3.3.4?立桿過程中除指定的人員外,其他人員應在離開桿塔高度的1.2倍距離以外,所有人員不得站在正在起立的桿塔下或牽引系統下方。如需下坑拔正桿根時,應停止牽引,在工作負責人指導監護下并站在起立方向外側工作。3.3.5?電桿起立到700后應減緩速度、并注意各側拉線,起立至800時,停止牽引,用臨時拉線調整桿塔。3.3.6?牽引時,不得利用樹木或外露巖石作受力樁川廟時拉線不得固定在有可能移動或其他不可靠的物體上。牽引時應安排專人密切監視錨樁的受力情況,如有異常要立即停止牽引作業。臨時拉線應在永久拉線全部安裝完畢承力后方可拆除。3.3.7?使用吊車立(撤)桿時,繩套應綁在桿塔重心位置之上的適當位置,并采取增加臨時拉繩等措施防止桿塔傾倒、搖擺。3.4?鄰近帶電設備施工時防止觸電的要求3.4.1?應設專人監護。整體組立(撤)桿塔時,桿塔與帶電設備的距離應大于倒桿距離(桿塔最邊緣至桿塔全高加上表2-2中最小安全距離)。3.4.2?拉線、臨時拉線、施工機具、牽引繩及材料在立(撤)桿過程中,應能保證與帶電設備的距離不小于表2-2規定的安全距離,否則,帶電設備應停電并予接地。嚴禁采取舉起、撥開帶電導線等方式來增加電氣距離。3.5?采用頂桿(叉桿)豎立電桿時的基本安全要求3.5.1?頂桿(叉桿)只可用于豎立8米以下拔梢桿;立桿時必須由有實際工作經驗的人員擔任工作負責人。3.5.2?施工人員應均勻分布在電桿兩邊,在桿梢離地1.5m時應立即使用頂桿(叉桿),并配合人力前移頂桿(叉桿)。電桿起立到700時應減緩速度,注意調整好各側拉繩,防止電桿失去平衡發生倒桿。3.6?補裝桿塔構件時防止垮塌的要求3.6.1?作業前應檢查拉線、基礎和桿塔受力狀況。對傾斜嚴重或鐵件缺失嚴重的桿塔,應采取加設臨時拉繩、支撐桿等措施對桿塔進行臨時加固。3.6.2?作業過程中,應按順序裝拆,不得隨意拆除受力構件,如確需拆除時,應預先作好補強措施。4?防止在平臺、構筑物上作業中發生較大及以上人身事故【提示】此類作業,主要是防止發生平臺傾倒、構筑物塌陷,以及在帶電設施附近作業時發生觸電,造成較大及以上人身事故。4.1?應由專業人員搭設腳手架、高處作業平臺。使用中不得超過額定載荷。4.2?作業時,移動式腳手架、高處作業平臺應與牢固的構件綁牢,并將其滾輪固定住。移動腳手架、高處作業平臺前,腳手架上、平臺上的材料、工具等應清理干凈,在架上作業的人員回到地面或牢固的工作面后,方可移動。4.3?凡高度超過2米的腳手架、作業平臺,在可能發生墜落面側應設置固定式防護欄桿。平臺的工作面應采取防滑措施。在沒有設置防護欄桿的腳手架、作業平臺上工作,或墜落相對高度超過1.5米以上時,必須使用安全帶等可靠的安全措施。4.4?鄰近帶電設備作業時,在腳手架、平臺上作業的人員、工具材料與帶電設4.5?在屋面安裝配電變壓器時的基本安全要求4.5.1?安裝前應驗算屋面的承載強度。吊裝變壓器工作應設專人指揮和監護。4.5.2?安裝前要對屋面的上部、周圍建筑物及電力設施進行勘察,確定吊車擺放位置,保證吊裝過程中吊臂、鋼絲繩、變壓器與周圍建筑物及帶電設施之間的安全距離。5?防止在土石方工程、進入深溝(洞)作業中發生較大及以上人身事故【提示】此類作業,主要是防止挖溝(洞)時發生垮塌;作業人員進人深溝(洞)時發生窒息、氣體中毒造成較大及以上人身事故;溝(洞)中作業,損壞運行中電纜,造成觸電;使用的移動電器漏電,造成觸電。5.1?開挖泥水坑、流沙坑等施工作業,施工所用電動抽水泵及其他移動電氣設備應安裝剩余電流動作保護裝置。5.2?坑洞開挖,不用擋土板時,坑壁應留有適當坡度,一般參照表5-1預留。表5-1??坡度土質類別砂土、礫土、淤泥砂質黏土黏土、黃土硬黏土坡度(深:寬)1:0.751:0.51:0.31:0.155.3?在城鎮、居民區及交通道路附近挖溝(坑),應與管理或產權單位取得聯系,查明地下設施種類、走向、位置、埋深,最好能夠取得地下設施施工圖、走向圖等。已開挖的溝(坑)應設蓋板或可靠遮攔,掛警告標牌,夜間設置警示照明燈,并設專人看守。5.4?在電纜及煤氣(天然氣)管道等地下設施附近開挖時,應事先取得有關運行管理單位的同意。必要時,請其派人到現場監護。嚴禁用沖擊工具或機械挖掘。5.5?開挖中,發現不能辨認的物品,應立即停止工作并及時報告,嚴禁隨意敲擊或耍弄。5.6?在松軟土質挖坑洞時,應采取加擋板、撐木等防止塌方的措施,不得由下部掏挖土層。采用的擋板、撐木等強度要符合作業現場需要。堆放的材料、渣土,距坑邊距離應大于0.8米,且堆放高度不得超過1.5米。嚴禁作業人員在坑內休息。5.7?爆破作業應由經過專業培訓合格的人員擔任,應有專人指揮。正式實施爆破前,其他人員必須撤到安全地帶。同時應檢查危險區內是否有人停留,并派專人警戒,嚴禁任何人進人危險區。遇有啞炮時,應至少等20分鐘后再行處理,非排爆專業人員不得靠近。5.8?在下水道、煤氣(天然氣)管線、潮濕地、垃圾堆或有腐質物等的附近從事挖溝(坑)時,應在地面上設監護人;在挖深超過2米的溝(坑)時,應采取如戴防毒面具、帶救生繩,并向坑中送風等安全措施。監護人應密切注意溝(坑)內的工作人員,防止人員氣體中毒。5.9?電纜井內工作時,禁止只打開一只井蓋(單眼井除外)乙進人電纜井內作業,應先用吹風機排除濁氣,再用氣體檢測儀檢查井內易燃易爆及有毒氣體的含量是否超標。電纜溝的蓋板開啟后,應自然通風一段時間后再進人溝內工作。電纜井內工作時,通風設備應保持常開,以保證空氣流通。6?防止在重大災害后搶修電力設施中發生較大及以上人身事故【提示】搶修作特點:運行方式調整多;用戶自備發電機發電時,可能造成反送電:桿塔及基礎受損;參與搶修作業人員較多。要堅持統一指揮,加強現場督導。為此應將停電、故障線路視為帶電線路,在所有可能來電側驗電接地。6.1?發生重大災害后的電力設施搶修工作應統一指揮,統一調度,暢通信息。6.2?各級調度要向抗災搶修指揮人員及時通報運行方式的變化及已恢復的線路情況。6.3?加強對用戶自備電源使用管理。加大對災后自備發電機使用情況的檢查、登記,安裝可靠的閉鎖裝置確保與電網隔離,防止發生反送電。6.4?搶修因災受損的電力設施前,運行管理單位應會同搶修單位進行現場勘察?,F場勘察時應查明工作范圍內線路受損的情況及線路交叉跨越、自備電源和雙電源情況。6.5?外單位搶修隊伍參與搶修作業,須由設施的運行管理單位派專人具體負責與調度聯系,辦理相關的工作許可手續,并落實保證安全的技術措施。設施搶修完畢后,恢復送電前,運行管理單位應會問外單位搶修隊伍,對搶修后的設施進行全面檢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按程序匯報、送電。7?防止在起重作業和人力運輸中發生較大及以上人身事故【提示】此類作業,主要是防止起重機械傾翻、防止被起吊(搬移)物體傾翻,造成物體打擊;防止裝卸物件時滾動或翻倒;防止在帶電設備附近吊裝時發生觸電。7.1?起重機械起吊物品時,不得超過額定荷載。吊件重量達到起重機額定負荷的95%時,須辦理安全施工作業票,并由起重專業技術人員在現場指導。7.2?起吊前,工作負責人應進行全面安全檢查,包括吊繩。特別是確認起重機四個垂直支腿應支撐在牢固可靠硬實的地面上,確保起重機不會因起吊過程中重心變化而發生傾覆。確認牢固可靠后,方可作業。起吊時,應設專人指揮,統一信號,起吊時發現異常應立即停止。7.3?吊件吊起10厘米時應暫停,檢查吊車四個支腿受力是否均衡,檢查吊車整體平衡度,檢查吊車制動裝置,檢查捆綁物體的牢固度,上述檢查確認完好后方可繼續起吊。7.4?起吊物應綁牢,吊鉤懸掛點應與吊物在同一垂線上,吊鉤鋼絲繩應垂直,嚴禁偏拉斜吊;落鉤時應防止吊物局部著地引起吊繩偏斜;吊物未固定好嚴禁松鉤。7.5?在起吊過程中,受力鋼絲繩的周圍、上下方、內角側和起吊物的下面,嚴禁有人逗留和通過。吊運重物不得從人頭頂通過,吊臂旋轉半徑以內嚴禁站人。7.6?起吊成堆物件時,應采取防止滾動或翻倒的措施。鋼筋混凝土電桿應分層起吊,每次吊起前,剩余電桿應用木楔掩牢,防止散堆傷人。7.7?吊件不得長時間懸空停留;短時間停留時,操作人員、指揮人員不得離開工作崗位。7.8?吊車在帶電設備下方或附近吊裝時,須辦理安全施工作業票,并有技術人員在場指導。吊車操作人員應與地面現場監護人及工作負責人保持實時通訊暢通。吊車應接地,嚴禁起重臂跨越帶電線路進行作業,起重臂及吊件的任何部位與帶電體(在最大偏斜時)的最小距離不得小于表7-1的規定。拉繩應使用絕緣繩。表7-1?起重機與帶電體的最小安全距離電壓等級(kV)<11~2035~與線路最大風偏時的安全距離(m)1.52.04.06.07.08.57.9?人力運輸的道路應事先清除障礙物;抬運笨重物件或電桿,經過山區道路,其寬度不宜小于1.2米,坡度不宜大于1:4。7.10?重大物件不得直接用肩扛運;抬運時應步調一致,同起同落,并有人指揮。7.11?雨雪后抬運物件時,應有防滑措施。8?防止在配電搶修作業中發生較大及以上人身事故【提示】此類作業,因事發突然,作業準備時間短,容易發生因勘察不到位、搶修方案不周全、安全措施不全面,發生因同桿架設路燈線路帶電、自備發電機返送電、斷落的導線與帶電線路接觸,造成較大及以上人身傷亡事故。8.1?配電搶修應使用應急搶修單,做好防觸電(反送電)、防高墜、防倒斷桿等的安全措施。8.2?搶修工作開始前,工作負責人應認真勘察作業現場,開出搶修單。應特別注意事故應急搶修現場保留的帶電部位或注意事項(環境、人、機具等)和雙電源情況。8.3?配電搶修涉及調度管轄范圍內的設備,必須得到調度許可后方可進行搶修工作。8.4?因好、故障而停電的線路應視為隨時有來電可能,應在高低壓各側驗電、裝設接地線。8.5?因外力破壞造成配電線路斷桿(線),搶修工作開始前,應仔細檢查斷桿(線)兩側的電桿是否斷裂,并做好防止倒(斷)桿的措施。8.6?配電電纜搶修時還應遵守以下要求:8.6.1?電纜故障聲測定點時,禁止直接用手觸摸電纜外皮或冒煙小洞。8.6.2?據電纜以前,應與電纜走向圖圖紙核對相符,并使用專用儀器(如感應法)確切證實電纜無電后,用接地的帶絕緣柄的鐵釬釘人電纜芯后,方可工作。扶絕緣柄的人應戴絕緣手套并站在絕緣墊上。其他人員應距離8米以外。8.7?搶修現場應嚴格履行保證安全的組織、技術措施。工作負責人要進行現場安全技術交底,明確搶修任務、工作程序、人員安排、搶修中危險點及控制措施。工作負責人應認真監護,隨時提醒,必要時應設專人監護。8.8?搶修中涉及環網柜、電纜分支箱等設備的,應根據一次系統接線示意圖,明確驗電、接地裝置位置。在知曉現場設備接線方式的情況下,進行停電、驗電、裝設接地線。8.9?搶修任務完成后,工作負責人要組織搶修人員清理搶修現場,確保所有搶修人員已經全部撤離,接地線已經拆除,設備具備恢復送電條件時,方可向工作許可人匯報。
篇2:農網配電典型作業防止較大以上人身事故措施要求
1?一般規定農網配電作業中,以下作業類型安全風險相對較高:放線、撤線與緊線作業;鄰近帶電線路或帶電設備施工;立(撤)桿塔、補裝桿塔構件;在移動平臺、構筑物上作業;在地質條件較為復雜的她段從事土石方工程、進人深溝(洞)作業;電力設施受災后搶修作業;起重作業和復雜環境中的人力運輸;配電搶修作業。1.1?對于安全風險相對較高的農網配電作業,一應根據工作任務的復雜性、作業環境等因素,實行分級勘察。1.1.1?下述作業項目,一般應由縣供電企業分管領導組織勘察:(1)跨越10(6)千伏帶電線路;(2)跨越鐵路、高速公路;(3)發生重大災害后恢復供電等作業環境復雜、易造成較大及以上人身事故的工作;(4)網(省)、市供電企業規定應由其組織勘察的其他作業項目。1.1.2?下述作業項月,一般應由縣供電企業生產技術部門組織勘察:(1)跨越不由本單位運行管理的線路;(2)跨越三級及以上公路、通航河流;(3)對同桿塔架設多回線路中的某回線路實施停電作業、鄰近帶電線路作業等環境較為復雜、易造成較大及以上人身傷亡事故的工作;(4)從事放(撤)線、立(撤)桿作業,且施工中導線、工器具以及其他非絕緣物可能觸及(鄰近)帶電線路、設備;(5)在地下管線(如電力、燃氣、石油管線等)附近開挖;(6)網(省)、市、_縣供電企業規定應由其組織勘察的其他作業項目。1.1.3?下述作業項目,一般應由縣供電企業生產工區負責組織勘察:(1)地質條件較為復雜的土石方工程;(2)在交叉跨(穿)越的地段更換絕緣子、調整弧垂;(3)撤除導線,桿塔;(4)跨越低壓帶電線路;(5)網(省)、市、縣供電企業規定應由其組織勘察的其他作業項目。1.1.4?下述作業項目,縣調宜派員參加現場勘察:(1)放(撤)線跨(穿)越2條及以上10(6)千伏及以上線路;(2)發生重大災害后恢復供電等作業環境復雜、易造成較大及以上人身事故的工作;(3)網(省)、市供電企業規定應由其參加勘察的其他作業項目。1.2?對安全風險相對較高的農網檢修、施工作業,縣供電企業負責人或分管領導應根據勘察記錄,組織生產技術、安全監督、施工作業單位人員等分析現場工作條件,在清楚作業環境基礎上,確定作業全過程中的危險點,制定危險點預控措施;并落實到施工(即組織措施、安全措施、技術措施及施工方案)和現場標準化作業指導書(卡)中。1.3?基層單位負責人要經常深人現場進行督導。生產技術部門、安全監察部門應加強對現場作業的指導和監督。1.4?應建立作業風險平估制度,對作業風險進行評估,根據評估情況,對安全風險較高的作業,應強化對作業全過程的安全管理。2?防止在防線、撤線與緊線作業中發生較大及以上人身事故【提示】此類作業,主要防止作業過程中因倒桿塔和觸電,造成較大及以上人身事故。如撤(緊)線時,要防止桿塔因受力失去平衡而傾倒;跨越鐵路、公路、通航河流時,要防止交通工具拖拽導線而拉倒桿塔;防止施工中跨越公路的導線掛、扯交通工具而引發交通事故;跨(穿)越帶電線路、鄰近帶電線路施工時,防止非絕緣體與帶電體接觸,造成作業人員觸電。2.1?一般安全要求2.1.1?根據現場勘察情況,繪制與工作線路交叉、平行(鄰近)、跨(穿)越線路圖,施工方案由縣供電包企業生產領導(總工)批準;跨越帶電的線路、電氣化鐵路、高速公路的施工方案報地(市)公司批準。2.1.2?施工前,工作負責人與現場監護人要共同逐項確認工作地段跨(穿)越線路的安全措施已按施工方案落實到位,不存在遺漏或其他問題。2.1.3?施工前,應認真檢查放線、撤線和緊線等作業工器具,滿足安全施工要求。2.1.4?施工時,搭設或拆除跨越架應執行《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架空電力線路)》相關規定。搭設跨鐵路、高速公路的跨越架,還應事先與被跨越設施的管理單位取得聯系,得到批準后方可實施,必要時請其派員監督。2.1.5?放線、撤線和緊線作業應設專人統一指揮,統一聯絡信號,并做到通訊暢通,并派人跟蹤觀察導線與牽引繩連接處受力情況。2.2?防止桿塔在施工中失去平衡倒塌2.2.1?撤線作業,勘察時應先檢查電桿的桿根(基礎)、拉線是否牢固,電桿埋深是否足夠。對拉線及拉線棒銹蝕嚴重的桿塔,應增設臨時拉線;對有環裂紋、露筋嚴重的電桿,應先采取補強、加固措施后,再進行撤線作業。2.2.2?更換導線作業,對銹蝕嚴重的拉線及拉線棒,有環裂紋、露筋嚴重的電桿,應先予以更換。2.2.3?緊(撤)線作業,應對桿塔主要受力點進行受力分析和計算,明確臨錨的布置位置及要求,牽引錨樁的設置應滿足安全施工措施的規定。2.2.4?耐張桿塔要先安裝臨時拉線。斷線時,應使用機械或繩索使導線緩慢落地,嚴禁采用突然剪斷導線的方法松線。2.3?防止交通工具拖拽導線,拉倒桿塔2.3.1?跨越鐵路、公路、通航河流施工,施工前應向其管理部門辦理相關手續。施工時,請其配合。2.3.1.1?跨越公路施工時,應在距離施工作業地點來車方向安全距離處設置2處及以上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并設專人看守。需要時,應申請交通管理部門采取封路等限制措施,確保施工安全。2.3.1.2?跨越通航河流施工時,應請航監部門配合,必要時采取封航措施。2.3.2?采取搭設跨越架跨越鐵路、公路,作業過程中跨越架應有專人看守,看守人與工作負責人應保持通信暢通,信號統一、清楚。2.3.3?跨越鐵路、公路、通航河流施工,放線、撤線與緊線過程中,除在桿上渡線的人員外,在牽引導線時,其他人員不得在桿塔上作業。2.4?跨越電力線路施工時的要求2.4.1?跨越電力線路施工時,被跨越的線路一般應停電并接地。2.4.2?如果采取無跨越架跨越帶電電力線路施工時,必須按照帶電作業的要求組織施工,并由從事帶電作業的專業人員承擔作業任務。一同時,加強現場安全監護,實施專人監護。2.4.3?搭設跨越架帶電跨越施工的要求2.4.3.1?施工前,應停用被跨越的10(6)kV帶電線路的“重合閘”裝置。施工期間,若該線路發生故障跳閘時,在未取得施工工作負責人同意前,嚴禁強送電。2.4.3.2?牽引工具及導線應接地,并使用絕緣牽引繩??缭綑n相鄰兩側桿塔上的放線滑車應使用閉口滑車并可靠接地。2.4.3.3?作業過程中,跨越處應有專人看守,看守人與工作負責人應保持通信通暢。2.4.3.4?作業人員不得在跨越架內側攀登或作業,并嚴禁從封架頂上通過。導線通過跨越架時,應用絕緣繩作引渡,嚴禁采用由人帶線頭或拋扔鋼絲繩的方法進行;引渡或牽引過程中,跨越架上不得有人。2.5?穿越帶電線路施工時的要求2.5.1?勘察和制定施工方案時,應校核施工線路與被穿越線路的交叉距離,考慮施工中導線的跳躍后,應滿足表2-l規定的安全距離,否則幾被穿越線路應停電并予接地(對配電線路安全距離不能滿足要求時,應采取調整路徑等方式進行)。表2-1?安?全?距?離交叉(鄰近)電力線路電壓等級(kV)10及以下35(20)110(66)220330500安全距離(m)1.02.53.04.05.06.02.5.2?若在線路上拔地段穿越帶電線路,應驗算導線在自由狀態下與帶電線路的距離,在考慮施工中導線的跳躍后,應滿足表2-1規定的安全距離,并采取以下措施:2.5.2.1?牽引導線時,應在被穿越線路的下方埋設樁錨,將導線壓放到樁錨上的滑輪內。2.5.2.2?緊線、掛線時,在穿越檔內可采用絕緣無極繩環,控制導線的跳躍,保持與帶電線路的安全距離。2.6?在同桿塔架設的多回線路中部分線路停電,進行放(撤)線時的要求2.6.1?此類作業的施工“三措一案”,須由地(市)公司批準。2.6.2?在同桿塔架設的多回線路的上層線路放(撤)導線工作,下層線路應停電,并予接地。同桿塔架設的線路停電登桿作業,桿塔上所有10kV及以下的線路必須停電并予接地。2.6.3?登桿塔和在桿塔上工作時,每基有人工作的桿塔都應設專人監護。作業人員登桿作業前,應認真核對停電檢修線路的雙重編號無誤,核對桿塔色標,判別標識無誤,方可在監護下登桿作業。2.6.4?作業人員的活動范圍及其所攜帶的工具、材料等與帶電部位的距離,應滿足表2-2中的安全距離。表2-2與帶電體最小安全距離帶電體的電壓等級(kV)≤1035110(66)220330500工器具、安裝構件、導線、地線與帶電體的距離(m)2.03.54.05.06.07.0作業人員的活動范圍與帶電體的距離(m)1.72.02.54.05.06.02.6.5?嚴禁進入帶電線路橫擔或在該橫擔上放置任何物件。嚴禁在桿塔上盤卷或放開綁線。2.6.6?在停電線路一側吊起或向下放落工具、材料等物體時,應使用絕緣繩傳遞,物件與帶電導線最小安全距離不得小于表2-2的規定。2.6.7?防線、撤線與緊線與緊線時,應控制導線或架空地線擺(跳)動,保持與帶電線路的安全距離。2.6.8?應采用絕緣牽引繩牽引導線,絞車等牽引工具應接地,放落和架設過程中的導線亦應接地,以防止產生感應電。2.6.9?施工時要注意氣象變化,遇有5級及以上大風時,應停止作業。3?防止在立(撤)桿塔、補裝桿塔構件作業中發生較大及以上人身事故【提示】此類作業,主要是防止觸電、桿塔坍塌和重物打擊造成較大及以上人身事故。如,防止立(撤)桿塔、補裝構件時發生傾倒、坍塌,發生人員高處墜落,造成物體打擊;鄰近帶電設備作業時,物件與帶電設備接觸,造成觸電。3.1?一般安全要求3.1.1?立(撤)桿塔等大型作業應根據現場勘察結果,對危險性、復雜性和難度較大的施工任務,如鄰近帶電設備、泥沼地、桿塔嚴重傾斜、桿塔構件缺失嚴重等條件下組織施工,應制定“三措一案”和標準化作業指導書,并經本單位生產領導(總工)批準后執行。3.1.2?立(撤)桿塔應設專人統一指揮。開工前,要交待施工方法、指揮信號,并組織對安全、組織、技術措施進行學習,工作人員要明確分工、密切配合、服從指揮。3.1.3?在新立桿塔的桿基尚未完全夯實前,嚴禁攀登。多人上下同一桿塔時應逐個進行。桿塔上有人工作時,嚴禁調整或拆除拉線。3.1.4?同一桿塔上有多人作業時,應指定專人負責本桿塔上的安全及技術工作,并監護桿塔上作業人員。31.5?在山坡上立桿時應注意拉繩的角度,以確保施工人員安全。3.1.6?臨時拉線的地錨應埋設牢固,回填土逐層夯實,一個錨樁上的臨時拉線不得超過兩根,臨時拉線綁扎工作應由有經驗的人員擔任。3.1.7?利用已有桿塔立(撤)桿,應先檢查桿塔強度及根部的牢固程度,必要時增設臨時拉線并補強。3.2?在人流密集區、鄰近道路施工時的要求3.2.1?在人流密集區附近立(撤)桿時,應劃定警戒范圍、設置警示標志,并設專人看守,疏導行人。3.2.2?鄰近道路施工時,應制定相應的交通組織方案,并設警戒范圍或警告標志,必要時請交警部門實施交通管制。3.3?立(撤)桿塔時,防止倒桿塔的要求3.3.1?撤除老舊鋼筋混凝土電桿時,應檢查電桿埋設深度,電桿是否完好,電桿有環裂紋或露筋嚴重時,應加固后,作業人員再登桿;撤線前,應在轉角桿、終端桿的承力反方向打好臨時拉線。3.3.2?嚴禁隨意整體拉倒舊電桿或在電桿上有導線的情況下整體放倒。3.3.3?使用抱桿立(撤)桿塔時,抱桿下部應固定牢固,在松軟土質處立桿時,應防止抱桿沉陷的措施;在堅硬或冰雪凍結的地面上立桿時,應有防止抱桿滑移的措施;當抱桿受力后發生不均勻沉陷時,應及時調整。3.3.4?立桿過程中除指定的人員外,其他人員應在離開桿塔高度的1.2倍距離以外,所有人員不得站在正在起立的桿塔下或牽引系統下方。如需下坑拔正桿根時,應停止牽引,在工作負責人指導監護下并站在起立方向外側工作。3.3.5?電桿起立到700后應減緩速度、并注意各側拉線,起立至800時,停止牽引,用臨時拉線調整桿塔。3.3.6?牽引時,不得利用樹木或外露巖石作受力樁川廟時拉線不得固定在有可能移動或其他不可靠的物體上。牽引時應安排專人密切監視錨樁的受力情況,如有異常要立即停止牽引作業。臨時拉線應在永久拉線全部安裝完畢承力后方可拆除。3.3.7?使用吊車立(撤)桿時,繩套應綁在桿塔重心位置之上的適當位置,并采取增加臨時拉繩等措施防止桿塔傾倒、搖擺。3.4?鄰近帶電設備施工時防止觸電的要求3.4.1?應設專人監護。整體組立(撤)桿塔時,桿塔與帶電設備的距離應大于倒桿距離(桿塔最邊緣至桿塔全高加上表2-2中最小安全距離)。3.4.2?拉線、臨時拉線、施工機具、牽引繩及材料在立(撤)桿過程中,應能保證與帶電設備的距離不小于表2-2規定的安全距離,否則,帶電設備應停電并予接地。嚴禁采取舉起、撥開帶電導線等方式來增加電氣距離。3.5?采用頂桿(叉桿)豎立電桿時的基本安全要求3.5.1?頂桿(叉桿)只可用于豎立8米以下拔梢桿;立桿時必須由有實際工作經驗的人員擔任工作負責人。3.5.2?施工人員應均勻分布在電桿兩邊,在桿梢離地1.5m時應立即使用頂桿(叉桿),并配合人力前移頂桿(叉桿)。電桿起立到700時應減緩速度,注意調整好各側拉繩,防止電桿失去平衡發生倒桿。3.6?補裝桿塔構件時防止垮塌的要求3.6.1?作業前應檢查拉線、基礎和桿塔受力狀況。對傾斜嚴重或鐵件缺失嚴重的桿塔,應采取加設臨時拉繩、支撐桿等措施對桿塔進行臨時加固。3.6.2?作業過程中,應按順序裝拆,不得隨意拆除受力構件,如確需拆除時,應預先作好補強措施。4?防止在平臺、構筑物上作業中發生較大及以上人身事故【提示】此類作業,主要是防止發生平臺傾倒、構筑物塌陷,以及在帶電設施附近作業時發生觸電,造成較大及以上人身事故。4.1?應由專業人員搭設腳手架、高處作業平臺。使用中不得超過額定載荷。4.2?作業時,移動式腳手架、高處作業平臺應與牢固的構件綁牢,并將其滾輪固定住。移動腳手架、高處作業平臺前,腳手架上、平臺上的材料、工具等應清理干凈,在架上作業的人員回到地面或牢固的工作面后,方可移動。4.3?凡高度超過2米的腳手架、作業平臺,在可能發生墜落面側應設置固定式防護欄桿。平臺的工作面應采取防滑措施。在沒有設置防護欄桿的腳手架、作業平臺上工作,或墜落相對高度超過1.5米以上時,必須使用安全帶等可靠的安全措施。4.4?鄰近帶電設備作業時,在腳手架、平臺上作業的人員、工具材料與帶電設4.5?在屋面安裝配電變壓器時的基本安全要求4.5.1?安裝前應驗算屋面的承載強度。吊裝變壓器工作應設專人指揮和監護。4.5.2?安裝前要對屋面的上部、周圍建筑物及電力設施進行勘察,確定吊車擺放位置,保證吊裝過程中吊臂、鋼絲繩、變壓器與周圍建筑物及帶電設施之間的安全距離。5?防止在土石方工程、進入深溝(洞)作業中發生較大及以上人身事故【提示】此類作業,主要是防止挖溝(洞)時發生垮塌;作業人員進人深溝(洞)時發生窒息、氣體中毒造成較大及以上人身事故;溝(洞)中作業,損壞運行中電纜,造成觸電;使用的移動電器漏電,造成觸電。5.1?開挖泥水坑、流沙坑等施工作業,施工所用電動抽水泵及其他移動電氣設備應安裝剩余電流動作保護裝置。5.2?坑洞開挖,不用擋土板時,坑壁應留有適當坡度,一般參照表5-1預留。表5-1??坡度土質類別砂土、礫土、淤泥砂質黏土黏土、黃土硬黏土坡度(深:寬)1:0.751:0.51:0.31:0.155.3?在城鎮、居民區及交通道路附近挖溝(坑),應與管理或產權單位取得聯系,查明地下設施種類、走向、位置、埋深,最好能夠取得地下設施施工圖、走向圖等。已開挖的溝(坑)應設蓋板或可靠遮攔,掛警告標牌,夜間設置警示照明燈,并設專人看守。5.4?在電纜及煤氣(天然氣)管道等地下設施附近開挖時,應事先取得有關運行管理單位的同意。必要時,請其派人到現場監護。嚴禁用沖擊工具或機械挖掘。5.5?開挖中,發現不能辨認的物品,應立即停止工作并及時報告,嚴禁隨意敲擊或耍弄。5.6?在松軟土質挖坑洞時,應采取加擋板、撐木等防止塌方的措施,不得由下部掏挖土層。采用的擋板、撐木等強度要符合作業現場需要。堆放的材料、渣土,距坑邊距離應大于0.8米,且堆放高度不得超過1.5米。嚴禁作業人員在坑內休息。5.7?爆破作業應由經過專業培訓合格的人員擔任,應有專人指揮。正式實施爆破前,其他人員必須撤到安全地帶。同時應檢查危險區內是否有人停留,并派專人警戒,嚴禁任何人進人危險區。遇有啞炮時,應至少等20分鐘后再行處理,非排爆專業人員不得靠近。5.8?在下水道、煤氣(天然氣)管線、潮濕地、垃圾堆或有腐質物等的附近從事挖溝(坑)時,應在地面上設監護人;在挖深超過2米的溝(坑)時,應采取如戴防毒面具、帶救生繩,并向坑中送風等安全措施。監護人應密切注意溝(坑)內的工作人員,防止人員氣體中毒。5.9?電纜井內工作時,禁止只打開一只井蓋(單眼井除外)乙進人電纜井內作業,應先用吹風機排除濁氣,再用氣體檢測儀檢查井內易燃易爆及有毒氣體的含量是否超標。電纜溝的蓋板開啟后,應自然通風一段時間后再進人溝內工作。電纜井內工作時,通風設備應保持常開,以保證空氣流通。6?防止在重大災害后搶修電力設施中發生較大及以上人身事故【提示】搶修作特點:運行方式調整多;用戶自備發電機發電時,可能造成反送電:桿塔及基礎受損;參與搶修作業人員較多。要堅持統一指揮,加強現場督導。為此應將停電、故障線路視為帶電線路,在所有可能來電側驗電接地。6.1?發生重大災害后的電力設施搶修工作應統一指揮,統一調度,暢通信息。6.2?各級調度要向抗災搶修指揮人員及時通報運行方式的變化及已恢復的線路情況。6.3?加強對用戶自備電源使用管理。加大對災后自備發電機使用情況的檢查、登記,安裝可靠的閉鎖裝置確保與電網隔離,防止發生反送電。6.4?搶修因災受損的電力設施前,運行管理單位應會同搶修單位進行現場勘察。現場勘察時應查明工作范圍內線路受損的情況及線路交叉跨越、自備電源和雙電源情況。6.5?外單位搶修隊伍參與搶修作業,須由設施的運行管理單位派專人具體負責與調度聯系,辦理相關的工作許可手續,并落實保證安全的技術措施。設施搶修完畢后,恢復送電前,運行管理單位應會問外單位搶修隊伍,對搶修后的設施進行全面檢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按程序匯報、送電。7?防止在起重作業和人力運輸中發生較大及以上人身事故【提示】此類作業,主要是防止起重機械傾翻、防止被起吊(搬移)物體傾翻,造成物體打擊;防止裝卸物件時滾動或翻倒;防止在帶電設備附近吊裝時發生觸電。7.1?起重機械起吊物品時,不得超過額定荷載。吊件重量達到起重機額定負荷的95%時,須辦理安全施工作業票,并由起重專業技術人員在現場指導。7.2?起吊前,工作負責人應進行全面安全檢查,包括吊繩。特別是確認起重機四個垂直支腿應支撐在牢固可靠硬實的地面上,確保起重機不會因起吊過程中重心變化而發生傾覆。確認牢固可靠后,方可作業。起吊時,應設專人指揮,統一信號,起吊時發現異常應立即停止。7.3?吊件吊起10厘米時應暫停,檢查吊車四個支腿受力是否均衡,檢查吊車整體平衡度,檢查吊車制動裝置,檢查捆綁物體的牢固度,上述檢查確認完好后方可繼續起吊。7.4?起吊物應綁牢,吊鉤懸掛點應與吊物在同一垂線上,吊鉤鋼絲繩應垂直,嚴禁偏拉斜吊;落鉤時應防止吊物局部著地引起吊繩偏斜;吊物未固定好嚴禁松鉤。7.5?在起吊過程中,受力鋼絲繩的周圍、上下方、內角側和起吊物的下面,嚴禁有人逗留和通過。吊運重物不得從人頭頂通過,吊臂旋轉半徑以內嚴禁站人。7.6?起吊成堆物件時,應采取防止滾動或翻倒的措施。鋼筋混凝土電桿應分層起吊,每次吊起前,剩余電桿應用木楔掩牢,防止散堆傷人。7.7?吊件不得長時間懸空停留;短時間停留時,操作人員、指揮人員不得離開工作崗位。7.8?吊車在帶電設備下方或附近吊裝時,須辦理安全施工作業票,并有技術人員在場指導。吊車操作人員應與地面現場監護人及工作負責人保持實時通訊暢通。吊車應接地,嚴禁起重臂跨越帶電線路進行作業,起重臂及吊件的任何部位與帶電體(在最大偏斜時)的最小距離不得小于表7-1的規定。拉繩應使用絕緣繩。表7-1?起重機與帶電體的最小安全距離電壓等級(kV)<11~2035~與線路最大風偏時的安全距離(m)1.52.04.06.07.08.57.9?人力運輸的道路應事先清除障礙物;抬運笨重物件或電桿,經過山區道路,其寬度不宜小于1.2米,坡度不宜大于1:4。7.10?重大物件不得直接用肩扛運;抬運時應步調一致,同起同落,并有人指揮。7.11?雨雪后抬運物件時,應有防滑措施。8?防止在配電搶修作業中發生較大及以上人身事故【提示】此類作業,因事發突然,作業準備時間短,容易發生因勘察不到位、搶修方案不周全、安全措施不全面,發生因同桿架設路燈線路帶電、自備發電機返送電、斷落的導線與帶電線路接觸,造成較大及以上人身傷亡事故。8.1?配電搶修應使用應急搶修單,做好防觸電(反送電)、防高墜、防倒斷桿等的安全措施。8.2?搶修工作開始前,工作負責人應認真勘察作業現場,開出搶修單。應特別注意事故應急搶修現場保留的帶電部位或注意事項(環境、人、機具等)和雙電源情況。8.3?配電搶修涉及調度管轄范圍內的設備,必須得到調度許可后方可進行搶修工作。8.4?因好、故障而停電的線路應視為隨時有來電可能,應在高低壓各側驗電、裝設接地線。8.5?因外力破壞造成配電線路斷桿(線),搶修工作開始前,應仔細檢查斷桿(線)兩側的電桿是否斷裂,并做好防止倒(斷)桿的措施。8.6?配電電纜搶修時還應遵守以下要求:8.6.1?電纜故障聲測定點時,禁止直接用手觸摸電纜外皮或冒煙小洞。8.6.2?據電纜以前,應與電纜走向圖圖紙核對相符,并使用專用儀器(如感應法)確切證實電纜無電后,用接地的帶絕緣柄的鐵釬釘人電纜芯后,方可工作。扶絕緣柄的人應戴絕緣手套并站在絕緣墊上。其他人員應距離8米以外。8.7?搶修現場應嚴格履行保證安全的組織、技術措施。工作負責人要進行現場安全技術交底,明確搶修任務、工作程序、人員安排、搶修中危險點及控制措施。工作負責人應認真監護,隨時提醒,必要時應設專人監護。8.8?搶修中涉及環網柜、電纜分支箱等設備的,應根據一次系統接線示意圖,明確驗電、接地裝置位置。在知曉現場設備接線方式的情況下,進行停電、驗電、裝設接地線。8.9?搶修任務完成后,工作負責人要組織搶修人員清理搶修現場,確保所有搶修人員已經全部撤離,接地線已經拆除,設備具備恢復送電條件時,方可向工作許可人匯報。
篇3:配電室工作制度
配電室工作制度
一、配電室由電工組負責日常管理。
二、經常性保養、監測和記錄梁場的高配、低配供電情況,以確保和控制全場的正常供電。
三、建立電工日巡查制度,在用電高峰時期進行動態監測,嚴格登記。
四、認真做好工作記錄和交接班工作。
五、遇特殊情況,應立即匯報工段領導和有關負責人,并做好應急處理。
六、嚴格做好各項安全防范工作。
七、嚴禁無關人員進入配電室。
八、做好配電室的清潔衛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