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矸子山及井下絞車檢修安全技術措施

矸子山及井下絞車檢修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1494

為了保證絞車檢修不出問題,現制定如下安全技術措施,參加人員必須認真執行.一、檢修主要負責人:-70水平廖義兵、陳志勇;-150水平李志忠、彭立安;負責人員的安排與具體施工,谷禮宜、周孚明負責技術指導。二、檢修前必須將絞車房主電源隔離開關拉開,并懸掛上“有人工作,嚴禁送電”的警示牌。三、鋼絲繩放入斜坡,應用直徑不小于Φ12鋼絲繩和相符合的繩卡卡在入井口的鋼軌上。四、滾筒起吊架必須牢固可靠,并且先進行試吊2~3次,滾筒下面必須打好保護木垛,木垛離滾筒空隙不得大于50㎜。五、移動照明必須是36伏的行燈,滾筒內所用照明限用礦燈,六、檢修使用電焊、氣割時,作業地點必須備有兩個以上泡沫滅火器和足夠的消防砂。七、檢修過程中,拆下的零配件及工具應擺放整齊,嚴禁堵塞安全通道。八、用過的廢紙、油和煙頭等易燃易爆物不準亂甩亂放,油脂要統一管理,距火源不小于5米遠。九、拆下的零配件,必須嚴加保管,不得有任何損壞,尤其是齒輪和軸徑面。十、減速箱合蓋前,檢修負責人必須親自詳細檢查,以防留物于內。十一、檢修技術要求1、軸承的修理與安裝①、間隙:軸與軸瓦之間的徑向間隙為軸徑的1‰左右,徑向側向間隙為頂間隙的1/2。②、軸承調整間隙的墊片不得超過四片,墊片總厚度不得超過2㎜。③、軸的要求:主軸的水平度不得超過0.2‰,軸頸磨損和加工切削量不得超過厚設計值的5%.2、減速箱的修理與裝配①、檢查齒輪時,如發現有齒面磨損不勻,反常痕跡或局部剝落情況,應檢查齒輪中心距,各軸不平等度,齒輪嚙合間隙,各軸承的水平度不同軸度和接觸情況。②、齒輪嚙合間隙檢查:采用壓鉛法和塞尺法,最小齒側間隙(0.05~0.08).③、齒輪嚙合接觸面積檢查:采用涂色法,接觸長度不得小于齒長的60%。齒輪不得有斷齒,齒面不得有裂紋和剝落等現象。3、滾筒的修理與裝配:滾筒出現裂縫要進行焊補,襯木磨損嚴重必須進行更換,固定螺釘要沉入襯木的1/2。4、緊急制動閘①、閘的工作行程最大不得超過全行程的3/4,留有1/4做調整用。(以手剎的活動距離為標準)②、制動傳動機構的各部份零件,必須有是靈活可靠,各軸節不得松曠、過緊,松閘時,制動閘瓦和制動輪的間隙應保持在1~2㎜之間,拉閘時,閘瓦必須嚴密地壓在制動輪上,閘瓦與制動輪的寬度中心線要一致。偏差不得大于軸瓦寬度的10%。5、電氣部份①、電動機在檢修前先要求測量其絕緣阻值并記錄,檢修后復測一次,做好檢查、加油工作。②ⅱ電氣除塵和觸頭修理、調整均按《煤礦機電設備完好標準》執行,務整定值任何人都不得隨意調動。③ⅲ電機滑環裝置必須調整好,碳刷與滑環按觸面積不得小于80%,運行時,碳刷不得冒火花。④、電機機座應重新制作,裝配后,電機與減速箱水平及同軸度應保持一致。⑤、檢修完畢后,要進行試車,正常后才能投入運行。

篇2:主提升絞車定期檢修保養試驗制度

1、要嚴格堅持每天不小于2小時的日常維修保養,一般在下午3─5點,每天維修保養時要按巡回檢查圖表的順序進行,在日檢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處理,并填寫檢修記錄。

2、在堅持日檢的基礎上,嚴格執行一月一次的停產檢修制度,每月20號前,機電科摸清項目,編制檢修計劃任務書,落實到班組或個人,確保檢修任務的順利完成,沒有特殊情況不得私自變更檢修項目,需變更時要及時報礦批準。

3、嚴格堅持每年進行一次性能,測試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進行整改處理。

4、執行堅持二年一大修制度,在大修時要采用網絡計劃技術在盡量縮短檢修時間的前提下,保質保量的完成大修任務

5、對提升絞車各部位定期加油制度

篇3:檢修絞車管理辦法

為保障小絞車安全運行,消除安全隱患,防范運輸事故的發生和進一步提高運輸設備管理水平,在嚴格執行小絞車安裝使用七項管理制度的基礎上,特制定以下石窟煤業非常用小絞車補充管理規定。

一、管理規定

1、用于軌道運輸的非常用(每周及以上使用一次)小絞車(回柱機)責任單位必須做好絞車、鋼絲繩、軌道線路和安全設施的日常維護檢查。

2、使用前必須提前兩天到機電科運輸組提出使用申請,經運輸組人員現場檢查合格、審核及簽字后方可拿鑰匙予以使用,未簽字嚴禁使用。

3、絞車使用完畢后必須將滑頭收起,同時將滑頭鎖住,每次使用必須填寫使用記錄。

4、絞車使用申請單一式兩份,一份區隊存檔備查、一份運輸組留檔。

二、考核規定

1、絞車責任單位未認真執行日常維護檢查以及未提前提出使用申請的,對責任單位罰款100元,同時聯責分管運輸負責人50元。

2、一份使用申請未存檔或申請單與使用記錄不符的,對責任單位罰款100元,同時聯責分管運輸負責人50元。

3、未經運輸組人員現場檢查、審核及簽字私自使用絞車的,對單位罰款500元,聯責分管運輸負責人100元。

4、使用完畢后未將滑頭收起或未鎖住以及未填寫使用記錄的,對單位罰款200元,聯責分管運輸負責人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