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防滅火安全技術措施

防滅火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5742

1、采、掘作業規程中根據現場實際編制切實可行的防滅火措施,頂嚴格執行。

2、井下機電硐室、配電點、皮帶巷和采掘工作面的消防器材,各單位必須配齊并有人看管,定期檢查,確保各類消防器材齊全、完好。

3、井下當班存放火藥、雷管的地點,嚴禁與其他材料一起存放,當班未用完的火藥、雷管,下班后必須如數交回火藥庫,嚴禁私自存放。

4、井下新建的機電硐室必須有獨立的通風系統,實行分區通風。

5、井下防滅火管路必須齊全暢通,灑水設施,管路距工作面距離必須符合標準,并堅持正常使用,消除無管路區域和滅塵死角。

6、定期檢查礦井反風設施,每季組織人員對回風井的反風設施檢查一次,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7、對井下防火門定期檢查、實驗,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

8、每月對自救器進行一次稱重、氣密性檢查,對過期作廢及損壞的自救器及時更換。

9、加強井下避災路線管理,由通風隊負責井下副運巷、皮帶巷、回風巷設置明顯的避災路線標志,并要求每月組織一次檢查,各單位由工程技術人員每月向職工貫徹一次所在工作面的避災路線,安檢部每年組織一次全礦入井人員的避災路線演習。

10、由通風隊派人定期對無人工作區域進行巡視,發現問題及時匯報。

(二)內因火災預防措施

1、加強采掘設計管理,采煤工作面要留有合理的保護煤柱,相鄰巷道嚴禁隨意掘聯絡巷,確需施工時,要報礦總工程師批準。

2、加強采掘工作面通風系統的設施建筑和管理,選擇合理的通風系統,定期調節采面風量及其壓差,減少對采空區的漏風供氧。

3、加強礦井自燃發火預測預報工作,對回采工作面的回風巷,上隅角,掘進巷道回風和溫度異常地點煤旬化驗分析一次,損壞的設施及時修復。

4、采煤工作面兩順槽、掘進巷道嚴禁有浮煤超標。

5、采煤工作面停采后必須在規定的期限內撤出所有設備,按時封閉。

6、加強綜采工作面的防滅火管理,工作面應采取合理的推進速度,并加強有害氣體的監測、監控工作,施工單位要提高煤炭回收率,盡可能減少采空區丟煤,回采工作面停采時,向采空區噴灑三相泡沫。

7、綜采工作面除采取日常的自燃發火預測、預報外,還必須上齊、上全一氧化碳傳感器做到連續監測。

8、掘進和回采過程中,處理頂板高冒頂,施工隊必須用不燃性材料及時充填。

9、工作面采空區阻化泵必須正常運行,維護好工作面頭部、尾部的風帳,定期更換,按規定正常配比阻化液,確保每天向采空區注入足夠的阻化液。抑制采空區遺煤自然發火。

(三)外因火災預防措施

1、消滅明火、減少粉塵、杜絕失爆,保證滅火管路整個設施齊全有效,正常使用。

2、加強井下機電設備的管理和檢查,各單位使用的開關、電纜、移動變壓器、各種保護裝置必須按規定設置,嚴格按標準操作,定期派人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3、加強皮帶輸送機的管理和保養,對皮帶輸送機的轉到、傳動部件設專人定期檢查,保證轉動靈活,堅持使用好皮帶七項保護裝置。

4、各有關單位要設專人跟班清理皮帶運輸機巷、刮板輸送機巷的浮煤,特別時皮帶輸送機機頭、后溜頭、溜尾的浮煤以及底皮帶的煤,防止傳動部件摩擦起火。

5、嚴格控制井下燒焊次數,如果必須在井下進行電焊、氧焊、噴燈焊接等工作,每次各作業地點必須編制專項措施,并由總工程師及礦長批準,嚴格執行。

6、加強井下易燃和有關非阻燃材料的管理,剩余的廢舊油脂、棉絲等必須收集在專用容器內,由專人負責,及時出井,嚴禁亂扔亂放,按分管責任范圍具體負責。

7、加強礦井井田地面的調查情況,入發現采空塌陷區地表漏風,及時向上級有關領導反映,并采取措施及時封堵。

收銀制度

篇2:防滅火工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

1、負責井下噴灑阻化劑、均壓通風、封堵漏風等防火工程的實施。

2、負責井下鉆孔注水注漿、均壓滅火等滅火工程的實施。

3、負責井下防滅火供水、注漿管路系統和防滅火系統的安裝維護和拆除等工作。

4、全面掌握礦井防滅火供水、注漿管路系統和防滅火設備、設施的使用,確保安裝、維修達到隨時可用的要求。

5、井下鉆孔注水或注漿時,必須按設計要求施工,以達到預期效果。

6、嚴格執行定期檢查火情、認真分析、發現問題及時匯報并處理。

7、切實掌握井下各火點、火情變化情況,做到火點、火情早發現早處理,防患于未然。

8、填繪的圖、報表和火情分析的原始資料應反映現場實際情況,記錄要清楚。

篇3:防滅火安全管理制度

根據國務院、新疆煤炭監察局、昌吉州政府、阜康市政府及阜康市煤炭工業管理局文件指示,為加強我礦安全生產管理,預防火災事故的發生,確保礦井生產作業人員的安全,我礦特設立“防滅火管理的職能機構”具體安排如下:

一、管理機構:

?組?長:高建江

?副組長:王金煥、牟奇武

?成?員:程志豪、李建興、李傳高、付紹志

?以上人員從即日氣,在組長高建江的帶領下,各負其責,認真扎實,嚴格細致,高度重視的按照上級下達的文件精神履行職責,出色完成礦井防滅火的工作。

二、工作內容及安全措施:

礦井火災有兩種:一種是內因火災,也就是煤的自燃。另一種是外因火災,也就是人為造成的火災。

(一)、內應火災,因礦所采煤層為不易自燃煤層,但為防患于未然,也必須給予高度重視。煤炭自燃,一般發展過程比較緩慢,掌握、了解煤炭自燃征兆,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就能起到很好的防火滅火作用。

煤炭自燃著火前有以下征兆

(1)煤炭和發火區域溫度升高。

(2)井巷、工作面或采空區(未及時封密的采空區)內空氣缺氧呼吸困難,CO、CO2增加,工人有頭痛,惡心、心慌等輕度中毒現象。

(3)空氣濕度增加,巷道或工作面、采空區內有霧氣。

(4)氣味異常,如煤油味、汽油味、松節油味等。

(二)、外因火災:人為造成的礦井火災最為可怕,它來的非常突然,也不定在什么可能的地方發生,所以往往造成惡性事故,例如:火災引爆瓦斯或造成瓦斯煤塵爆炸事故。因此,必須高度重視火災的預防工作。

(三)、火災預防與處理措施

1內因火災與預防處理措施

(1)采用比較先進的采煤技術和方法,即在煤炭發火期內將工作面的煤炭快速、干凈、全部采出,做到開采強度大、回采率高,丟失浮煤少。

(2)采用后退式的回采順序和實現并聯分區通風系統。

(3)工作面采完后,或暫時不使用的巷道(包括舊巷、盲巷)要按規定及時封閉。

(4)加強“一通三防”工作,即要加強礦井通風狀況和通風構筑物的檢查和管理,注意降低漏風和漏風地點巷道的風阻,嚴防向采空區漏風。要及時封閉可能發生發火的地區。

(5)嚴禁亂采亂掘,要留足留夠各種保安煤柱,隔離煤柱、護巷煤柱。

(6)定期進行CO氣體的檢查。

(7)采后黃泥灌漿等等或封閉防止漏風。

2?外因火災預防與處理措施

(1)預防明火

(a)井口房和風機房附近20米內禁止煙火、電焊,也不準用火爐取暖。嚴禁攜帶煙草、引火物下井,井下嚴禁抽煙等。

(b)預防放炮引火:嚴格按《規程》規定進行放炮工作,嚴禁放糊炮,嚴禁用煤塊、煤粉、炮藥紙等易燃物代替炮泥,嚴禁反向爆破,同時要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和“三人聯鎖放炮”制度。

(c)預防電氣引火:要正確選用易熔斷絲《片》和漏電繼電器,以便電流短路,過負荷或接地時能及時切斷電流。不準帶電檢修、搬遷電氣設備。電氣設備嚴禁失爆。消滅雞爪子、羊尾巴、明接頭等。

(d)預防摩擦生火:做好井下機械運轉部分的保養維護工作及時加注潤滑油,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狀態,防止因摩擦生熱而引起火災。

(e)預防火焰蔓延:井下應使用絕緣電纜或不延燃橡套電纜、阻燃輸送帶、風筒等。

(f)建立、完善井上下供水系統、即可除塵、灑水、又可滅火用。

(g)井筒、井底車場,主要巷道及硐室,用不燃材料建筑或支護。

(四)、滅火措施用水滅火措施:

1?用水撲滅井下火災,簡單、經濟、快速、并效果好。但用水滅火必須有足夠的水量。滅火時要保持正常通風,回風道要暢通以便于煙霧和水蒸氣及時排除;滅火時人應站在上風側,射水流只能由外圍逐漸向油類火災和撲滅電氣火災;電器火災只有首先停電,才能用水滅火。滅火時要有專人檢查瓦斯爆炸。

2?撲滅電氣火災措施:要先切斷電源,用不導電的器材如砂子、滅火器等來撲滅,停電后才能用水滅火。

3?當瓦斯濃度增加、火勢又不減退時,應當機立斷采用密閉法進行滅火。

(五)、礦井火災緊急措施

1?最先發現火災的人員應盡可能進行直接滅火,并立即向礦調度室報告。調度室要立即通知礦領導等有關人員,并立即向上級匯報,召請救護隊到礦,并通知停止災區供電和撤除災區人員。災區人員要迎著新鮮風流撤退或盡快進入新鮮風流撤退。若通路被阻時應盡快構筑臨時避難硐室待救。

2?礦長到達調度室后,要立即詢問災區停電、總工等有關人員組成搶救指揮部,盡快制定救災方案,向救護隊下達救人偵察災情、處理災變的任務。

3?火災時期風流控制是關鍵應堅持以下原則:

(a)災區人員未撤出前不準減少災區風量,以免出現貧氧或引起瓦斯濃度上升。

(b)當火區瓦斯嘗試上升到或超過2%虹,要立即增加災區峋,否則撤出救災人員。

(c)當滅火過程中發生了瓦斯爆炸,要立即增大災區峋,以排除爆炸產物和火災氣體。避免再次爆炸。

(d)在進風口附近,進風井筒或井底車場等發生火災時應立即命令主要通風機反風。

(e)要制定避免瓦斯煤塵爆炸措施和直接滅火方案以及封閉火區的方案。

(六)、火災現場人員避災路線與措施

1?避災措施--井下火災造成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是煙氣,尤其是CO中毒。能否避免或減輕傷亡,主要決定于現場人員能不能及時采取有效自救、互救的避災措施。

(1)及時抓著有利時機,是保證取得自救與互救成功關鍵。因為火災一般都有一個由小到大的發展過程。火災初發時,災害程度、波及范圍及危害作用都較小,是消滅事故和進行自救互救的最寶貴的有利時機。

(2)井下發現了煙氣或明火等火災災情,應立即通知附近工作的人員。現場人員要立即組織起來,判明事故性質、地點及災害程度、蔓延方向等情況,迅速向礦(附近電話)調度室報告,請求救護隊援救,同時立即投入搶救。搶救時應切斷電源并利用防塵管路中的水進行撲滅。

(3)火災事故如果不能直接撲滅或控制不著災情時,應根據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及現場的實際情況,確定撤退路線和避災自救的方法。

(4)撤退時任何人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驚慌,不能狂奔亂跑,應在班組長和有經驗的老工人帶領下有組織的進行撤退。

(5)位于火源進風側的人員,應迎著新鮮風流撤退;們于火源回風側的人員,或是在撤退途中遇到煙氣有中毒危險時,應迅速戴好自救器,盡快通過捷徑繞道新鮮風流中去。撤退行動即要迅速果斷,又要快而不亂。同時還要隨時注意觀察巷道和風流的變化情況,防逆轉風流傷人。人與人之間要互相照應,互相幫助、團結友愛。

(6)在撤退途中,當發現有發生爆炸的前兆時,要立即避開爆炸的正面巷道,或進入就近的躲避硐內;如果情況緊急,應迅速背向爆源,靠巷道的一幫就地順著巷道爬臥,面部朝下緊貼底板,用雙臂護住頭面部并盡量減少皮膚的外露部分;如果巷道內有水溝或水坑,則應順勢爬入水中,要盡力屏住呼吸或是閉氣,將頭面侵入水中,防止吸入爆炸火焰及高溫有害氣體。

(7)有在煙霧的巷道里撤退時,必須及時戴好自救器,若自救器未帶或失效時應捂上濕毛巾。在任何情況下都要盡量避免深呼吸和急促呼吸。

(8)在撤退途中如果巷道堵塞,無法撤退時,要迅速就近找到避難硐室,并在硐室外留下衣服,礦燈等標志,以引起救護人員注意;要靜臥并熄滅多余礦燈,以節省體力和能源,延長待救時間,并斷續敲打風門、煤幫、軌道或水管等,以發出呼救信號。

阜康市磨盤溝煤礦

2009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