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安全大檢查防滅火系統實施方案格式

安全大檢查防滅火系統實施方案格式

2024-07-14 閱讀 1522

公司各科室室、采掘隊: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領導同志近期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國務院常務會議、全國、全省、全市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精神以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集中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的通知》(國辦發明電﹝2013﹞16號)、《畢節市安全監管局關于印發畢節市煤礦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方案的通知》(畢市安監﹝2013﹞101號)和《大方縣安監局轉發〈畢節市安全監管局關于印發畢節市煤礦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方案的通知〉的通知》(方安監發﹝2013﹞105號)文件要求,全面、深入、徹底開展煤礦安全生產大檢查,結合礦井實際情況,特制定此實施方案,請認真貫徹落實。一、時間安排和檢查范圍(一)時間安排1.自查自糾及重點檢查階段(6月7日至7月31日)我礦全面開展礦井通風系統自查自糾和隱患排除工作,形成自查自糾報告,從6月7日起至9月底,每周對礦井防滅火系統進行一次全面、細致的安全大檢查,并對檢查出的問題制定整改時間、整改單位、整改負責人、整改方案,并安排專人進行復查,形成閉環管理。2.重點檢查階段(7月1日至8月31日)重點督查的情況,對檢查中發現的事故隱患認真進行整改落實,確保徹底消除事故隱患,督促各單位整改落實到位,形成閉環管理。3.整改落實總結階段(7月1日至9月30日前)根據自查自糾和重點督查的情況,對檢查中發現的事故隱患認真進行整改落實,確保徹底消除事故隱患,對安全生產大檢查情況認真總結。(二)成立領導小組負責人:張彥武其他成員:通防科、調度室、安監科、生產技術科、供應科防滅火管理人員各1名、機電、掘進、采煤隊防滅火管理人員1名牽頭部門:通防科防滅火措施:建立防滅火制度,加強員工培訓,牢固樹立防滅火“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隱患勝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的理念。禁止煙火入井,設置消防材料庫,根據《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的要求,嚴格敷設消防管路,準確配備井下各地點消防器材,防治高溫熱源引燃,使用不然材料,禁止可燃物的大量堆積,及時施工采空區密閉,防治采空區自燃,對易燃地點實施時時監測。(三)檢查內容(嚴格按照質量標準化標準檢查)八、?防?滅?火?(100分)制度規程礦井應建立、健全防滅火管理制度及相關人員的崗位責任制和操作規程,并建立火災應急預案10查資料和現場。缺1項扣5分防滅火措施1.按規定進行煤層自然發火傾向性鑒定,并制定防滅火措施10查資料和現場。未鑒定或無措施的不得分2.每1處火區都應建立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規定的火區管理卡片,繪制火區位置關系圖,并制定火區管理制度;啟封火區應有計劃和經批準的安全措施10查資料和現場。1處不符合要求扣5分設施設備1.井上、下應設置消防材料庫,并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且每季度至少檢查1次10查資料和現場。未按標準設置消防材料庫不得分,無應急預案扣5分,其他1處不符合規定扣1分2.井下爆炸材料庫、機電設備硐室、檢修硐室、材料庫、井底車場、使用帶式輸送機或液力耦合器的巷道以及采掘工作面附近的巷道中,應配備滅火器材,其數量、規格及存放地點,應在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中明確規定10查資料和現場。1處不符合要求扣2分3.礦井應設地面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管路系統,每隔100m設置專用支管和閥門;在安裝帶式輸送機的巷道中應每隔50m設置支管和閥門,并保證使用。地面消防水池應經常保持不少于200m3的水量,每季度至少檢查1次。15查資料和現場。無消防水池,扣10分;缺支管、閥門,1處扣2分;其他1處不符合要求扣0.5分控制指標無一氧化碳超限作業和內、外因火災事故。消除采空區密閉內及其他地點超過35℃的高溫點(因地溫和水溫影響除外)5查資料和現場。發現一氧化碳超限作業或明火或封閉區冒煙,該項不得分;發現1處溫度超限,扣2分封閉時限采煤工作面回采結束后,應在45天內進行永久性封閉5查資料和現場。不符合要求不得分通防科2013年6月18日

篇2:煤礦防滅火管理制度

1、地面消防水池必須保持有200立方米以上的水量。

2、井口、主扇房及瓦斯抽放泵房附過20米內不得有煙火存在,嚴格入井檢查制度,嚴禁攜帶煙草和引火物入井。

3、井下和井口房不得從事電、氣焊和噴燈焊。井口房、井下蛔室及主要進風巷需進行焊接工作時,必須有經礦技術負責人和礦長批準的安全措施并嚴格按措施要求進行。

4、井下銅室嚴禁存放汽油、煤油和變壓器油,井下使用的潤滑油、棉紗、布頭和紙等必須存放在蓋嚴的鐵桶內,并由專人定期送地面處理。

5、井下大巷消防管路必須每隔100米設置支管和三通閥門(閥門必須能開關),回采工作面進、回風巷的消防水管末端距工作面煤壁不得超過20米,末端用膠管接至采面,并保證上下膠管能在采面中部、相交。

6、井筒、各水平的連接處及井底車場、主要絞車道與主要進回風巷的連接處、井下機電酮室,主要巷道內的膠帶輸送機的機頭前后兩端各20米范圍內,都必須用不燃性材料支護。

7、必須在井下消防材料庫中配備10臺以上的滅火器,各機電恫室、檢修地點、井底車場及各采煤工作面進回巷距上、下出口30米范圍內要放兩臺滅火器,且保證滅火器完好不失效。

8、井下使用的電纜、皮帶必須阻燃,風筒、塑料管必須抗靜電和阻燃,否則嚴禁入井。

9、堅持使用煤電鉆綜合保護,加強煤電鉆保護的保養及維修,采用皮帶運輸的巷道必須按規定完善各種保護裝置,保護裝置不完善,皮帶不得使用。

10、井下放炮,必須正向裝藥,正向起爆,炮眼深度不得小于0.6米,煤礦防滅火管理制度堅持按規定使用水炮泥,炮眼剩余部分用黃泥填滿,一次裝藥,一次起爆,嚴禁放炮母線出現明接頭,嚴禁使用放炮器以外的其它動力進行放炮,嚴禁放糊炮、巴炮和利用殘眼、鉆孔裝藥放炮。

11、半煤巖巷、煤巷的放炮母線與雷管腳線以及雷管腳線之間連接處必須用絕緣電工膠布包扎,杜絕明接頭。

12、井下電氣設備必須有防雷電和防短路的保護裝置,必須對井下電氣設備定期進行檢查,保證完好,嚴禁失爆。嚴禁帶電檢修、搬遷電氣設備。

13、首先發現礦井火災的人員必須立即向調度匯報,盡快弄清著火原因,根據火災性質,災區的通風和瓦斯情況,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滅火或控制火情。

1)、采面上出口及上巷因機械火花引起剎桿、煤等固體物著火時,在瓦斯濃度不超過1%或一氧化碳濃度不超過0.0024%的情況下,首先切斷該采面所有電氣設備的電源,然后用滅火器、水、砂等滅火扮

2)、掘進巷道或其它地點的殘藥、剎桿、煤等固體物著火,在瓦斯和一氧化碳不超過以上濃度時可先切斷電源,直接用滅火器、水、砂滅火。

3)、電氣設備著火,必須首先切斷電氣設備的電源,在檢查瓦斯濃度不超過1%和一氧化碳濃度不超過0.0024%的情況下,用干砂或絕緣體滅火。

4)、瓦斯濃度或一氧化碳濃度超過以上規定時,必須切斷電源,在班隊長或有經驗的老工人的帶領下,沿避災路線迅速撤離災區升井。

14、調度接到井下火災報告后,應立即通知本單位領導。

15、調度室在接到井下火災報告后,應立即按《礦井災害預防及處理計劃》進行處理。

1)、凡開采有自燃發火傾向的煤層,地面必須設消防水池和井下滅火管路。管路出口距工作面迎頭不大于15米,并配置一圈不少于20米的軟管,否則停止作業。

2)、作業規程必須有專門的防滅火措施。

3)、回采工作面回采結束后,必須在一個月內回收封閉完畢,否則按事故追查處理。

4)、開展好自燃發火預測、預報工作,健全防滅火檢查制度。

5)、斯抽放泵房作好防滅火檢查記錄工作,建立防火密閉管理臺帳。采掘工作面、機電酮室、炸藥庫、皮帶運輸巷、主扇房、瓦按規定配齊足夠數量的防滅火器材,并建立管理臺帳。

6)、建立火區管理卡片,啟封火區要經礦總工程師及上級有關部門審批的專門措施。

7)、礦井有權向職工貫徹學習防、滅火的有關知識、井下自燃發火預兆、發生火災時的避災路線等。

8)、采后密閉必須編制專門的設計報總工程師批準后,方可按設計施工。

篇3:防滅火治理責任制范本

第一條:為了防止火災事故,保障全礦干部職工的身體健康和生產安全,推進我礦火災防治工作,結合我礦的具體情況,特制定本責任制。

第二條:防滅火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祃連興、李立明

付組長:阿迪力、吳浩、趙凱、薛天山、達力汗

成員:通風科、安全科、調度室、機運隊、經營辦、供應站、生產辦、以及采掘單位黨政主要負責人。

第三條:建立礦領導防滅火工作責任制。

一、礦長負責任制

礦長是礦井防滅火工作第一責任人,對礦井防滅火工作全面負責,負責建立并落實礦井防滅火工作責任制,嚴格執行國家有關防滅火工作的方針、政策、文件,審定防滅火工作規劃和計劃,確定礦防滅火工作目標,審批重大防滅火工作隱患處理措施;檢查并考核副職和所屬單位治理責任制的落實情況,負責健全防滅火工作管理制度,充實防滅火工作的技術管理人員,聽取防滅火工作匯報,決定防滅火工作的重獎重罰,主持召開防滅火工作專題會議,研究解決防滅火工作中的重大問題。負責不斷提高礦井防滅火工作裝備水平,保證防滅火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資金。

二、安全生產副礦長責任制

對全礦防滅火工作進行全方位、全過程實施監督檢查。發現問題應立即向分管領導通報或責令相關職能部門予以糾正,監督檢查各單位、各部門履行防滅火工作責任制和執行防滅火工作管理責任制度的情況,及時提醒有關部門和單位糾正因在治理工作上失職和違章的行為,監督檢查防滅火工作專項費用的提取和使用,對未依法提取或使用的應當責令限期整改,參與防滅火工作防治措施的制訂,并監督檢查其落實情況,在安排部署全礦生產時,必須把防治防滅火工作工程、設施納入一起考慮和部署,不得超越通風能力生產。

負責依法提取礦井防滅火工作專項費用,做到專款專用,保證防滅火工作資金及時到位,并對礦井火工品管理及火工品質量負責,定期組織礦井火工品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三、礦總工程師責任制

對全礦防滅火工作技術工作全面負責。負責組織制定治理防滅火工作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負責防滅火工作資金的安排使用,積極應用先進技術和裝備,定期組織檢查各部門防滅火工作工作開展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審查設計、規程、措施、項目,保證技術上治理防滅火工作的可行性。

四、機電副總責任制

對地面主扇正常安全運轉,井下供電安全,井下機電設備防爆管理、皮帶安全運行工作全面負責,組織制定修訂供電及機電運輸設備安全管理制定、規程并組織實施,監督檢查機電設備主管干部責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定的執行情況,及時糾正失誤和違章行為,組織機電運輸設備、供電安全大檢查,落實重大隱患的整改,消滅失爆。

五、通風副總責任制

負責落實礦井防滅火工作方案,措施,定期檢查礦各單位、各部門防滅火工作工作的執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通報,并督促整改,審查礦井防滅火工作管理制度,參加礦井防滅火工作方案措施制定工作,認真審批,使之完善可靠,技術上切實可行,督促檢查礦井通風系統,各用風地點配風量、局部通風、防滅火工作檢查、安全監測監控、發現問題及時督促解決,監督檢查防滅火工作資料的整理情況,發現錯誤應予糾正,井下發生氣體超限,應立即組織處理。

六、其他礦領導的責任制:

參加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執行,各負其責。

第四條:礦總值班員對當天全礦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必須掌握當天每個班次全礦下井人數,接到防滅火工作超限的匯報,必須立即采取措施,各區隊(科)部門值班員對當天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負責,掌握本單位、部門當天每個班次的下井人數情況,當班跟班干部對當班安全生產工作負責,掌握當班下井工作人數,發現氣體超限,必須采取措施。

第五條:通風科

1.負責全礦通風系統的調整,完善工作。

負責礦井配風量的確定和礦井風量的分配及測定。

每月下達礦井配風計劃,編制礦井防滅火工作檢查點設置計劃。

2.負責井下密閉檢查,負責防滅火工作處理措施編制及處理。

3.負責通風安全檢查儀表的管理維修工作和送檢工作。

4.負責編制采區工作面防滅火設計及其相關安全措施。

5.負責掘進巷道貫通后的通風系統的調整。

6.負責風門的安設和日常的管理及風門的日常維修工作。

7.負責采空區及廢舊巷道的封閉工作,負責永久密閉前柵欄的設置和無人員作業區域內的盲巷、盲眼的管理工作。

8.定期組織全礦井日常的“一通三防”安全檢查,對查出的問題下“四定”進行整改,對全礦“一通三防”牌板進行管理。

9.負責下發局扇安裝、回收通知單,標定局扇安裝位置,負責消音器的安裝和回收工作。

10.負責密閉和擋風墻的維修工作。

11.負責礦井通風能力的核定及礦井防滅火工作等級鑒定工作。

12.負責礦井“一通三防”管理制度的完善和修訂工作,負責“一通三防”圖紙、資料的收集、整理和保存,審閱防滅火工作日報表。

13.負責全礦井防滅火工作的監督,對礦井防滅火工作不力的進行處理。

第六條:安全科

1.負責礦井“一通三防”現場安全監督檢查工作,負責井下防滅火工作檢查工作。

2.負責落實瓦斯員定時定點制度和瓦斯員井下交接班制度。

3.負責井下啟動局扇,井下動火地點及臨時停風地點柵欄處防滅火工作檢查和監督。

4.負責并監督井下作業地點氣體超限,人員撤出工作。

5.對臨時停風地點,撤人、切斷電源、設置柵欄、揭示警標、禁止人員進入的進行現場監督和把關。

6.對氣體超限的處理遵照其處理安全措施進行現場監督。

7.負責現場防滅火設施的監督檢查,發現不合符要求立即督促整改或立即向調度室匯報。

8.負責實行“一炮三檢”制度和“三人連鎖”制度的現場檢查,對執行不力、弄虛作假人員進行處罰。

第七條:采掘單位

1.負責本區域風門、風墻、局扇、風筒、風簾等通風設施管理。

發現氣體超限,服從現場安全員的統一指揮。

2.負責本區域內的機電設備的防爆管理和放炮管理,消除失爆和放炮火焰,放炮負責使用水泡泥并保證充填物有足夠炮泥。

3.負責放炮落實“一炮三檢”和“三人連鎖”。

4.負責實施采空區強制放頂及留設足夠墊層的工作。

5.負責高冒處的處理。

6.負責本區域的“一通三防”牌板的管理。

7.放頂煤工作面,必須對上隅角實行不間斷的檢查,發現氣體超限,立即停電、撤人、匯報。

8.負責監測傳感器管理和使用。

第八條:生產辦

1.對礦井生產布置中通風系統的合理性負責。

2.負責提前下達巷道、小眼、工作面回采開通知單或停工停采通知單,并報通風部門一份。

3.負責下達地質變化預警通知單。

4.負責礦井放炮安全管理,督促消除放炮火焰措施的現場落實情況。

5.負責回采工作面后部放煤量,及放頂的現場監督、督促和管理。

6.負責通風所需井巷工程施工、維修工作的實施。

7.負責井下密閉位置的標定和質量的驗收。

第九條:調度室

1.負責瓦斯員定時定點工作的落實。

2.協調全礦防滅火工作所需的物資、設備、材料、儀器、儀表。

3.負責礦井安全監控監測系統的管理和使用。

4.負責落實各礦屬各單位“一通三防”工作進展情況。

5.負責及時匯報井下有害氣體超限和“一通三防”隱患的情況。

第十條:供應站

1.確保“一通三防”所需設備、儀器、儀表、材料、器材的供給和質量。

第十一條:機運隊

1.負責地面主扇正常安全運轉和主扇停運時安全措施的制定和落實。

2.負責井下供電安全,保證電纜不發火。

3.負責分管峒室的防滅火工作牌板的管理和使用。

4.負責井下機電設備正常安全運轉,消除失爆及皮帶著火。

6.進入老巷回收時,負責填寫請示回收通知單報通風部門。

第十二條:經營辦

1.負責“一通三防”所需人員的配備及勞動組織和機構設置,保證“一通三防”工作的連續性和安全可靠性,并符合規程。規范標準要求。?

2.負責全礦“一通三防”安全知識技術培訓。

負責對“一通三防”專項資金費用進行計劃管理,并監督其費用的提取。第十三條:其他單位與個人

參照《小紅溝煤礦安全生產責任制》執行,各司其職,各負其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