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工作面探放水安全技術措施

工作面探放水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7180

根據礦生產安排,為排放車場大量積水,定于在軌道上山C1測點向下23米處施工泄水孔。特編制本安全技術措施如下:

一、施工技術參數:

1.泄水孔位置:泄水孔位于軌道上山C1測點向下23米處

2.泄水孔深度:泄水孔水平孔深12米,孔徑為Ф115mm。

3.鉆孔角度:泄水孔方向角:12°53′,泄水孔傾角00

二、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1.?通風區到機廠檢查鉆機完好情況,在地面接電試驗正常后方可入井。

2.?開鉆前通風區安裝好供水管,鋪設好軌道,以便安裝鉆機。

3.通風區施工前必須先在施工地點下方2米處挖出水溝,水溝與軌道上山永久水溝挖通,保證施工水能順利流入水溝。

4.生產技術部負責給定施工位置及角度。

5.打泄水孔時利用附近通訊設施與調度室保持通訊暢通。

6.通風區組織施工人員認真學習本措施。

三、鉆機運送過程中的安全措施:

1.裝運鉆機及其他材料時,嚴禁超寬、超高、偏離礦車重心,必須符合礦車裝車規定。

2.裝運鉆機工作要由專人負責指揮,避免裝運過程中損壞鉆機,油管要保護好,防止管口被堵死;

3.鉆機在斜坡運送過程中必須堅持“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的制度;

4.信號把鉤工必須持證上崗,提升前先檢查信號靈敏程度,鋼絲繩,擋車器,保險繩是否完好,可靠,確認無問題后,方可給信號運送鉆機。

5.信號傳遞方式“一停、二提、三放、四慢下、五慢上”,除信號把鉤工外,其他人員不準給信號。

四、鉆機安裝前的準備工作:

1.施工前必須認真檢查鉆機各部件,包括鉆桿、鉆具,確保鉆機安全可靠運轉,鉆桿鉆具齊全無損壞;

2.鉆機入井前必須進行試機,其時間不得少于10分鐘,詳細檢查各部分的運轉情況,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鉆機裝運到安裝地點,要先檢查該地點的巷道支護情況,發現問題須及時處理、整修。

4.安裝鉆機時,生產技術部安排人員要親臨現場,按照設計的鉆探方位、角度,在現場作好標記,便于安裝固定鉆機。

5.ZY-750型鉆機的泵站和操縱臺安放在巷道平緩處,并置于立柱框架的斜上方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便于操作和觀察鉆機工作情況。

6.ZY-750型鉆機安裝時,將立柱框架(起支撐和安裝機架及動力頭的作用)升起,并在立柱與頂、底板之間加木墊找平,與巷道頂、底板之間接觸嚴實。用立柱上端絲桿調節高度并預緊,立柱下端用內注式單體液壓支柱加載直至完全穩固,在立柱框架升起支撐穩固后調整好正確方位。

7.現場所有電器設備及電纜要按標準擺放、懸掛,符合井下電器設備管理要求,不能影響現場打鉆施工;

8.鉆機安裝好后,全面檢查鉆機各部件安裝是否可靠;開始鉆探前,先讓鉆機空轉10分鐘,同時檢查各種鉆探工序是否有障礙,還要檢查油路系統并調整到零位,固定好輸油軟管,以免鉆具轉動時被絞斷;

五、施工時的安全技術措施

1.鉆機司機必須著裝整齊,袖口、領口、衣襟要扎緊,操作時要精力集中。

2.所有現場人員要分工明確,操作鉆機的人員必須站在鉆機的兩側,不得隨便將手、腳放在鉆機的前面,其他人員禁止用身體接觸鉆機,以免發生意外。

3.操作人員要3人以上,其中1人開啟鉆機并掌握鉆進變化,1人負責回轉器齒瓦螺絲操作,1人配合裝卸鉆桿和水管,安裝鉆桿時必須等鉆機完全停止轉動后,方可進行安裝;當螺絲緊固及鉆桿裝好人員離開后,方可啟動鉆機,全體人員要統一聽從班長指揮。

4.操作中要做到開鉆先供水,停鉆再停水。

5.鉆進過程中若遇到片幫、來壓等異常現象時,必須停鉆,人員撤至安全地點觀察,待穩定后處理,只有在安全可靠的情況下方可繼續鉆進;如果情況嚴重,必須停止工作,匯報礦調度室,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6.每次鉆進時,要將鉆具提離孔底,等運轉正常后再鉆進,可先慢鉆,再正常鉆進。

7.鉆進過程要注意鉆機的運轉情況,如有異常聲響或意外,應立即停機檢查處理。

8.每班工作中進尺要記錄清楚,發現鉆機鉆進傾角和方位角發生變化時,要及時調整機器,機器運轉狀況要詳細記錄并交班。

9.鉆進中掌握巖性和鉆進的快慢,不可超負荷運轉,以免損壞設備或燒壞電機。

10.操作時要注意各轉動部位處軸承、油泵、馬達、電動機等處的溫度不允許超過60℃,油箱溫度不得超過50℃時,否則應立即停機檢查并加以處理。

11.注意觀察鉆機的穩定情況,發現鉆機或立柱框架松動,立即停機處理,升緊立柱框架,將鉆機重新固定牢固。

12.鉆進過程中,嚴禁鉆機倒轉,防止鉆桿脫扣。

13.鉆機操作要用力均勻,不能忽快忽慢,應緩慢過度,保證鉆孔的質量和設計要求。

14.連接鉆桿前要認真檢查鉆桿有無堵塞、彎曲、接口磨損現象,嚴重磨損的禁止使用;裝卸鉆頭和鉆桿時要用管鉗,防止管鉗夾扁夾傷鉆頭和鉆桿;

15.鉆機送電時人員不要靠近鉆機,停電時必須將鉆桿提離孔低50---100mm。

16.鉆進過程中,鉆機下方禁止站人。

17.每班工作時要對進尺和巖性認真觀察,工作結束時要對進尺、巖性及遇到的問題、安全情況、機器的運轉情況做好記錄。

五.其它注意事項

1.鉆機施工過程中,四采區軌道上山禁止運輸任何物

2.現場安排瓦檢員隨時檢查鉆機附近20米范圍內的瓦斯濃度,如果CH4>1%,CO2>1.5%時,必須停止工作,撤離人員,向調度室匯報,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3.所有排水管路設施的安裝不得影響巷道行車、行人。

4.開鉆前后均須向調度室匯報情況。

5.每班打鉆過程中實行三匯報。

6.鉆探時通風區、生產技術部必須安排干部現場跟班。

篇2:探放水超前鉆探運行管理措施落實責任追究制度

一、探放水和超前鉆探實施方案

1、進行探放水和超前鉆探作業的巷道必須嚴格執行“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原則。

2、井下除硐室、貫眼、距離小于30米的聯絡巷以外的所有掘進巷道(煤巷)都必須進行超前鉆探作業。

3、進行打鉆探測時要執行預留30米安全距離的原則,若工作面打鉆條件較好,可以盡可能的延伸打鉆距離,但掘進距離與探測距離之間不能少于30米。

4、在探放采空區、老窯積水、地質富水異常區時,必須排查清楚采空區、老窯積水、地質富水異常區積水范圍和積水量后,才能安排探放水。探放水時,最小超前水平鉆距不小于30米,止水套管長度不得小于10米。還需制定完善的安全措施,防止水患事故的發生。

二、相關各部門的職責

1、地測科主要負責依據年度生產采掘銜接計劃編制探掘年度總體規劃;負責編制、健全探放水和超前鉆探運行管理相關制度;負責編制超前鉆探、探放水施工設計;負責井下各類防治水鉆探施工現場成果的驗收;根據地質條件的變化情況安排技術人員進行現場跟班進行技術指導。

2、生產中心負責嚴格監督掘進、回采工作面的推進進度;負責鉆探現場施工環境的協調。

3、調度室負責探放水和超前鉆探工作的整體協調工作。

4、機電、供應部門負責配備鉆機及相關配件。

5、通風部門負責提供“掘抽”工程的相關資料及高瓦斯區域實行探放水和超前鉆探工作的有關瓦斯防治的安全技術措施。

6、安監部門負責對探放水和超前鉆探工作的監督檢查。

7、實行探放水和超前鉆探工作的探水隊組按照設計要求編寫安全技術措施,并嚴格按照措施要求進行具體鉆探工作的現場施工并做好原始記錄的編錄,對原始記錄進行整理并及時上報礦地測科;若鉆探工作不達要求時及時向地測部門匯報,以便采取補救措施。

三、考核規定

1、嚴格執行“安全紅線”管理規定,違反規定的按照相關條款進行處罰。

2、任務采、掘、開隊組不得進行探放水和超前鉆探作業,違反規定隊組處罰10000元,并追究相關負責人責任。

3、探放水隊未嚴格按照作業規程或設計進行鉆探的,處罰隊組8000元。

4、超前鉆探工程必須在采、掘、開隊組施工前優先進行,采、掘、開隊組以任何理由推延鉆探工作的處罰隊組5000元。

5、應進行鉆探的工作面,施工隊組未提出申請進行鉆探的,處罰施工隊組5000元;施工隊組提出申請后,探放水隊未按要求進行探測的,處罰探放水隊5000元。

6、對弄虛作假,不按實際情況填寫打鉆數據的,要進行事故追查,并處罰探放水隊5000元。

7、鉆探設備、記錄牌板管理不到位的,處罰責任階級3000元。

8、每月底考核情況在調度會上進行通報,月排名第一的隊組獎勵3000元,第二名獎勵1000元,連續兩次排名最后的,隊組負責人要在調度會上做出解釋。

篇3:探放水工程設計措施編制內容審批制度

1.探放水地區的積水范圍、積水量和水壓,并規定探水線。

2.探放水地區的地質及水文地情況。

3.探水巷道的布置、斷面規程、支護形式、坡度和施工工序。

4.說明探水鉆的超前距。

5.說明探水鉆布置原則、個數、方向、傾角和孔徑。

6.提出符合《煤礦安全規程》和《礦井水文地質規程》的技術措施和安全措施。

7.后附必備圖紙,包括探放水工程平面圖、相應的地質或水文平面圖。

8.各采掘工作面遇到有可能出水的情況時,必須編制探放水設計,制訂安全措施。采煤工作面應有先探后采設計,掘進工作面應有有掘必探設計。

9.探水眼的布置應根據水頭高低,煤層厚度和硬度以及安全措施等;必須在探放水設計中具體規定。

10.探水眼的數量、角度、深度、位置應根據本工作地點的實際情況制定,編制在作業規程或措施中。

11.由生產、安全、調度、總工程師、礦長、探放水隊隊長負責人統一對探放水措施進行審批。

12.探放水措施一式三份,分別交檔案室、調度、生產或探放水隊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