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塊煤技術改造工程安全技術措施
一、編制依據
《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規范》JG80-1991
《安全帽》GB2811-2007
《安全帶》GB6095-95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
二、工程概況
1、本工程施工作業地點在礦區新建破碎樓內,主要工程量為新樓破碎機、重型圓振動篩、溜槽、膠帶輸送機及設備配電。由于本工程是維簡項目,施工作業應在土建施工完成后進行,且新樓的南面墻預留吊裝空間,在樓內現場加工設備構配件。
2、計劃開竣工日期
開工日期:2012年10月18日
竣工日期:2012年11月18日
施工日歷天數:31天
3、施工部署
根據工程具體內容,結合工程實際施工情況,為確保工期目標,本工程實行項目經理負責制,對工程的質量、工期、安全、成本等全面負責。本工程組織管理機構為兗礦集團東華建安分公司機電安裝隊,項目部對工程實施全過程的直接管理,負責工程的質量、安全、進度、成本、文明施工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對項目實行動態管理,及時安排施工人員進入現場,優化配置生產要素,以合同為主線,使項目部以最合理的投入、配置而實現工程質量最好、工期最短的項目目標。
三、主要分部分項工程安全技術保證措施
(一)腳手架搭設、拆除作業安全保證技術措施
1、搭設安全措施
(1)腳手架搭設或拆除人員必須由符合勞動部頒發的《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經考核合格,領取《特種作業員操作證》的專業架子工進行。
?(2)操作人員應持證上崗,操作時必須配戴安全帽、安全帶、穿防滑鞋。
?(3)腳手架搭設作業時,應按形成基本構架單元的要求逐排、逐跨和逐步地進行搭設,矩形周邊腳手架宜從其中的一個角部開始向兩個方向延伸搭設,確保已搭部分穩定。
(4)在架上作業人員應穿防滑鞋和佩掛好安全帶。保證作業的安全,腳下應鋪設必要數量的腳手板,并應鋪設平穩,且不得有探頭板。當暫時無法鋪設落腳板時,用于落腳或抓握、把(夾)持的桿件均應為穩定的構架部分,著力點與構架點的水平距離應不大于0.8米,垂直距離應不大于1.5米。
(5)架上作業人員應作好分工和配合,傳遞桿件應掌握好重心,平穩傳遞不要用力過猛,以引起人身或桿件失衡。對每完成的一道工序,要相互詢問并確認后才能進行下一道工序。
?(6)作業人員應佩戴工具袋,工具用后裝于袋中,不要放在架子上,以免掉落傷人。
?(7)架設材料要隨上隨用,以免放置不當時掉落。
?(8)每次收工以前,所有上架材料應全部搭設上,不要存留在架上,而且一定在形成穩定的構架,不能形成穩定構架的部分應采取臨時撐拉措施以加固。
2、架上作業時的安全注意事項
?(1)作業前應注意檢查作業環境是否可靠,安全防護措施是否齊全有效,確認無誤后方可作業。
?(2)作業時應注意隨時清理落在架面上的材料,保持架面上規整架面上清潔,不要亂放材料、工具,以影響作業的安全和發生掉物傷人。
?(3)在進行撬、拉、推等操作時,要注意采取正確的姿勢,站腳根,或一手把持在穩固的結構或支持物上,以免用力過猛身體失去平穩可把東西甩出。在腳手架上拆除模板時,應采取必要的支托措施,以防拆下的模板材料掉落架外。
?(4)當架面高度不夠、需要高時,一定要采用穩定可靠的墊高辦法,且墊高不要超過50厘米;超過50厘米時,應按搭設規定升高鋪板層。在升高作業面時,應相應加高防護設施。
?(5)在架面上運送材料經過正在作業中的人員時,要及時發出“請注意”、“請讓一讓”的信號。材料要輕擱穩放,不許采用傾倒、猛磕或其它匆忙卸料方式。
?(6)嚴禁在架面上打鬧戲耍退著行走和跨坐在外防護橫桿上休息。不要在架面上搶行、跑跳,相互避讓時應注身體不失衡。
3、其它安全注意事項
(1)除搭設過程中必要的1~2步架的上下外,作業人員不得攀緣腳手架上下,應走房屋樓梯或另設安全人梯。
?(2)在搭設腳手架時,不得使用不合格的架設材料。作業人員要服從統一指揮,不得自行其是。
?(3)架上作業應按規范或設計規定的荷載使用,嚴禁超載。并應遵守如下要求:
①作業面上的荷載,包括腳手板、人員、工具和材料,當施工組織設計無規定時,應按規范的規定值控制,維護腳手架不超過每平方米一千牛。
②架上作業時,不要隨意拆除基本結構桿件和連墻件,因作業的需要必須拆除某些桿件和連墻點時,必須取得施工主管和技術人員的同意,并采取可靠的加固措施后方可拆除。
③架上作業時,不要隨意拆除安全防護設施,未有設置或設置不符合要求時,必須補設或改善后,才能上架進行作業。
④多人或多組進行拆卸作業時,應加強指揮,并相互詢問和協調作業步驟,嚴禁不按程序進行的任意拆卸。
⑤因拆除上部或一側的附墻拉結而使架子不穩時,應加設臨時撐拉措施,以防因架子晃動影響作業安全。
⑥拆卸現場應有可靠的安全圍護,并設專人看管,嚴禁非作業人員進入拆卸作業區內。
⑦嚴禁將拆卸下的桿部件和材料向地面拋擲。已吊至地面的架設材料應隨時運出拆卸區域,保持現場文明。
(二)吊裝作業安全保證技術措施
1、吊裝前準備
(1)在實施作業前要準備好使用的材料、校驗完好的工器具,特別是要檢查鋼絲繩是否符合吊裝系數要求、鋼絲繩保證無咬繩現象、吊鉤防脫鉤設施是否完好、嚴禁使用不完好工具,確保安全;
(2)所有作業人員必須穿戴好勞保用品;
(3)作業過程要做好互聯保工作;
(4)作業前對作業環境周邊5m的范圍進行全面細致的清掃,確保無雜物,保證作業地點的平整,并拉好警戒線,擺放好設備檢修標志牌;
(5)物件脫落滾動及擺動方向范圍嚴禁站人;
(6)禁止任何非作業人員在警戒線范圍之內停留;
2、操作安全措施
(1)吊裝前對所有施工人員進行必要的安全培訓教育,地面施工人員必須戴安全帽。高空作業人員必須系安全帶,保險繩要掛在工作地點上方安全牢固處;
(2)嚴格執行建安工程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吊裝施工護區掛牌告示或派專人看護,嚴禁非工作人員入內;
(3)施工前必須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建立班前安全交底制度,說明當天的工作性質及安全注意事項;
(4)工地設立現場總指揮。指揮人員的指揮信號必須明確,正確無誤。吊車司機必須認真聽清、看清指揮信號,集中精力,精心操作,要做到起吊平穩,就位準確,不使設備、構件來回擺動,不得有誤;
(5)在正在吊裝的相關區域設立警戒區,無關人員不得入內;
(6)起重設備應根據需要裝有吊鉤超高限位,超負荷限位,連鎖開關等安全裝置。所有機械和起重機具都要檢查、保養和維修,保證其靈敏可靠。
(7)在正式起吊前先進行試吊,構件吊離地面0.5m高度左右,停留約30秒鐘,仔細檢查索具和起吊機機械性能,無異常方可正式起吊;
(8)吊裝時,吊具必須牢固,大型吊裝構件在吊裝摘鉤前必須就位焊接牢固;
(9)鋼構件與鋼絲繩直接觸處要有保護措施;
(10)吊裝構件,嚴禁人站在被吊物上指揮,不得在被吊構件上懸掛零星物件。構件起吊后回轉要平穩,不得在空中搖晃;
(11)沒有安全防護設施,嚴禁在固定的構件上行走或作業;
(12)嚴禁高空作業人員從高處拋投任何物料。工具、連接等必須系掛身上設置于工具袋內,不得掉落;
(13)起吊時嚴禁大幅度斜拉或擺動,每次斜拉步距不大于800mm,斜拉角度不大于20°斜拉時作業人員要看準其運動趨勢并保證有足夠的躲避空間,不得隨意靠近拖拽擺動的設備,嚴防起吊連接部位滑脫,設備在起吊時應盡量保持平衡。
(三)現場臨時用電作業安全保證技術措施
1、保護系統(保護接地和保護接零)
(1)要求在總配電房設置保護接地,接地電阻≤4Ω;
(2)本工程系統設計的TN-C-S系統,設備的工作零線N,專用保護線PE要求N和PE在電源處嚴格分開,PE線不允許斷線,在供線末端,應將PE線做重復接地,接地電阻值≤4Ω;
(3)裝置處的接地極根數≥2根。
(4)現場所有用電設備,除作保護接零外,必須在設備負荷的首端設置漏電保護器。
2、配電線路
(1)現場所有的配電箱必須由正規配套廠家出品,有出廠合格證及銘牌,不允許現場拼裝改裝配電箱,配電箱門的外側需標明施工單位電工以及安全管理負責人的姓名及聯系電話;
根據現場實際施工情況,將三級配電盤放置在新樓二樓空閑處;
(2)對臨時用電負荷進行計算,選擇滿足用電負荷要求的電纜,并將電纜沿西墻穿管敷設,穿線管進行固定,以包括臨時電纜線;電焊機二次線擺放整齊;
3、操作安全措施
(1)作業人員必須是經過專業安全技術知識培訓和考試合格,取得特種工種作業操作證的電工并持證上崗(在有效期內);
(2)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入場安全教育培訓,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崗作業;
(3)電工作業時必須一人操作,一人監護,作業人員必須穿絕緣鞋,停電驗電后掛停電檢修標識牌再作業;
(4)進入施工現場禁止吸煙,禁止酒后作業,禁止追逐打鬧,禁止竄崗,禁止操作與自己無關的機械臨電設備,嚴格遵守各項安全操作規程和勞動紀律;
(5)進入作業地點時,先檢查、熟悉作業環境。若發現不安全因素、隱患,必須及時向有關部門匯報,并立即處理整改,確認安全無誤后再進行施工作業。對施工過程中發現危及人身安全的隱患,應立即停止作業,及時要求有關部門處理解決。現場所有安全防護設施和安全標志等,嚴禁私自移動和拆除,如需暫時移動和拆除的須報經有關負責人審批后,在確保作業人員及其他人員安全的前提下才能拆移,并在工作完畢(包括中途休息)后立即復原;
(6)嚴格執行安全用電有關規定和規范標準,服從安全管理,做到自己不違章作業,拒絕違章指揮,和及時制止他人違章作業;
(7)禁止帶電操作,需要拉閘操作和維修時,須經項目部有關部門審批,作業時執行安全用電的組織措施和技術措施,不得自行拆改用電設備設施和線路,嚴格按規范標準和施工組織設計,交底要求執行;
(8)每天對現場用電設備、設施、線路進行兩次例行巡視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停電檢修并監護,同時報有關領導組織處理,所有設備、設施、線路要防護到位。設備設施要保持整潔有效。
4、預防電氣火災措施
(1)電氣操作人員要認真執行規范,正確連接導線,觸頭,以防加大電阻引起火災;
(2)配電箱的耐火等級要大于三級,室內配置砂箱和絕緣火災器,現場中的電量嚴禁超載使用,電機周圍無易燃物。
(3)各種燈具、發熱工具與易然間距要大于30cm,嚴禁使用床頭燈。
(4)配電箱內,開關箱內嚴禁存放雜物及易燃物體,并派專人定期清掃。?
(四)電焊作業安全保證技術措施
1、作業人員必須是經過電、氣焊專業培訓和考試合格,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的電氣焊工,并持證上崗(在有效期內)。
2、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安全教育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崗作業。
3、施工現場禁止吸煙,嚴禁酒后作業,嚴禁追逐打鬧,禁止竄崗,嚴格遵守各項安全操作規程和勞動紀律。
4、電焊作業人員作業時必須使用頭罩或手持面罩,穿干燥工作服,絕緣鞋,用耐火防護手套,耐火的護腿套、套袖及其他勞動防護用品。要求上衣不準扎在褲子里,褲腳不準塞在鞋(靴)里,手套套在袖口外。
5、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合格的安全帽,系緊下顎帶,高處作業必須系好合格的防火安全帶,高掛低用。
6、進入作業地點后,熟悉作業環境,檢查設備及各項安全防護設施。若發現不安全因素、隱患,必須及時處理或向有關部門匯報,確認安全后再進行施工作業。對施工過程中發現危及人身安全的隱患,應立即停止作業,及時要求有關部門處理解決。現場所有安全防護設施和安全標志,嚴禁私自移動和拆除,如需暫時移動和拆除的須報經有關負責人審批后,在確保作業人員及其他人員安全的前提下才能拆移,并在工作完畢(包括中途休息)后立即復原。
7、嚴禁借用金屬管道,金屬腳手架、軌道,結構鋼筋等金屬物代替導線。
8、焊接電纜橫過通道時必須采取穿管,埋入地下或架空等保護措施。
9、作業時如遇到以下情況必須切斷電源:?
a.改變電焊機接頭;b.更換焊件需要改接二次回路時;
c.轉移工作地點搬運焊機時;d.焊機發生故障需要進行檢修時;
e.更換保險裝置時;f.工作完畢或臨時離開操作現場時;
10、焊工高處作業時:
a.必須使用標準的防火安全帶并系在可靠的構件上;
b.高處作業時必須在作業點下方5米處設護欄專人監護,清除易燃易爆物品并設置接火盤;
c.線纜應用電絕緣材料捆綁在固定處。嚴禁繞在身上、搭在背上或踩在腳下作業。焊鉗不得夾在腋下,更換焊條不要赤手操作;
11、焊工必須站在穩定的操作臺上作業,焊機必須放置平穩、牢固,設有良好的接零(接地)保護;
12、在狹小空間內作業時,必須穿絕緣鞋,腳下墊絕緣墊,作業時間不能過長,應倆人輪流作業,一人作業一人監護,監護人隨時注意操作人員的安全操作是否正確等情況,一旦發現危險情況應立即切斷電源,進行搶救。身體出汗,衣服潮濕時,嚴禁將身體靠在金屬及工件上,以防觸電;
13、電焊機及金屬防護籠(罩)必須有良好的接零(接地)保護;
14、電焊機必須使用防觸電保護器,并設單獨開關箱;
15、一、二次導線絕緣必須很好,接線正確,焊把線與焊機連接牢固可靠。接線處防護罩齊全,焊鉗手柄絕緣良好,二次導線長度不大于30米,并且雙線到位;
16、嚴禁在起吊部件的過程中,邊吊邊焊;
17、作業完畢必須及時切斷電源鎖好開關箱。
(五)高空作業安全保證技術措施
1、高空作業安全規程?
(1)作業人員必須熟悉掌握本工種專業技術及規程。
(2)年滿18歲,經體格檢查合格后方可從事高空作業。凡患有高血壓、低血壓、心臟病、癲癇病、精神病和其它不適于高空作業的人,禁止登高作業。
(3)防護用品要穿戴整齊,褲角要扎住,戴好安全帽,不準穿光滑的硬底鞋。要有足夠強度的安全帶,并應將繩子牢系在堅固的建筑結構件上或金屬結構架上,不準系在活動物件上。
(4)登高前,施工負責人應對全體人員進行現場安全教育。
(5)檢查所用的登高工具和安全用具(如安全帽、安全帶、梯子、跳板、腳手架、防護板、安全網)必須安全可靠,嚴禁冒險作業。
(6)高空作業區地面要劃出禁區,用竹籬笆圍起,并掛上“閑人免進”、“禁止通行”等警示牌。
(7)靠近電源(低壓)線路作業前,應先聯系停電。確認停電后方可進行工作,并應設置絕緣檔壁。作業者最少離開電線(低壓)2公尺以外。
(8)高空作業所用的工具、零件、材料等必須裝入工具袋。上下時手中不得拿物件;并必須從指定的路線上下,不得在高空投擲材料或工具等物;不得將易滾易滑的工具、材料堆放在腳手架上;不準打鬧。工作完畢應及時將工具、另星材料、另部件等一切易墜落物件清理干凈,以防落下傷人,上下大型另件時,應采用可靠的起吊機具。
(9)嚴禁上下同時垂直作業。若特殊情況必須垂直作業,在上下兩層間設備專用的防護棚或者其他隔離設施。
(10)嚴禁坐在高空無遮欄處休息,防止墜落。
(11)進行高空焊接、氧割作業時,必須事先清除火星飛濺范圍內的易燃易爆器。
(12)使用梯子時,必須先檢查梯子是否堅固,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立梯坡度60°為宜。梯底寬度不低于50公分,并應有防滑裝置。梯頂無搭勾,梯腳不能穩固時,須有人扶梯人字梯拉繩必須牢固。
2、高空墜落事故的防范措施
(1)強化安全管理:
①切實控制人員素質達到上崗要求;
②組織新老工人學習現場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③編制項目的施工組織設計和安全技術措施;
④對上級部門提出的防范措施進行實施。
⑤加強施工人員的安全教育:雖然工地生產任務緊,工地條件限制,項目部將根據實際情況,設立一個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并把防高處墜落作為一個必須的內容,對從事后險性較大的工種工人進行相對集中的技術、安全教育。
(2)貫徹執行規章制度:
①對用于高處作業的設施、材料的進場驗收,周轉使用的復驗;
②對一些易發生高處墜落事故的環節,設專人隨時檢查驗收;
③加強防墜落設施使用過程中的檢查。?
3、預防高處墜落的安全技術措施
(1)“三寶”防護措施: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在工程施工中,挽救了無數的生命,它被廣大職工認為是安全“三寶”。因此,項目嚴格要求,進入施工現場人員應做到:進入施工現場的職工要戴安全帽;高空作業人員須系安全帶;高處作業點的下方必須設安全網。
(2)臨邊作業防護臨邊平臺的防護攔、鋪板必須按照要求設置牢固,防護欄桿按照1.2m的標準高度設置,并在護欄上加設安全網,對平臺上通道滿鋪3mm厚的鋼板,鋼板必須具備防滑要求,并與平臺工字鋼焊接牢固,保證鋼板的平穩,并在危險區域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
(3)架子把住10道關
為保證施工中架子的安全,項目部對各種腳手架必須認真把好以下10道關。
①材質關:嚴格按規定的質量、規格選擇材料。
②尺寸關:嚴格按規定的間距尺寸搭設立桿、橫桿、剪刀撐、欄桿等。
③鋪板關:架板必須滿鋪,不得有空隙和探頭板、飛跳板,并經常清除板上雜物,保持清潔、平整。木跳板厚度必須達5cm。
④欄護關:腳手架外側和斜道兩側設1.2m高的欄桿和立網。
⑤連結關:按規定設剪刀撐和支撐。高于7m的架子必須連接牢固,不得搖晃。
⑥承重關:腳手架均布載荷,不超過27MPa。如超載,應采取加固措施以保證安全。
⑦上下關:為工人上下架子搭設馬道或階梯。嚴禁施工人員從架上爬上爬下,造成墜落事故。
⑧雷電關:必須做好腳手架的避雷和防電設施。
⑨挑梁關:懸吊式吊籃腳手,除吊籃按規定加工、設籃護和立網外,挑梁架搭設要平坦和牢固。
⑩檢驗關:各種架子搭好后,工長必須組織架工和使用工種共同檢查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上架操作。
(4)梯子牢固又堅固:由于梯子不牢固發生的高處墜落事故是較多的,因此要求:①梯子要設置牢靠;②踏步30cm~40cm;③地面夾角60~70度;④底腳要有防滑措施;⑤頂端捆扎牢固或設專人扶梯。
篇2:區企業技術改造貼息資金管理辦法
××區企業技術改造貼息資金管理辦法
××區企業技術改造貼息資金管理辦法
一、總則
第一條為進一步加強貼息資金管理,發揮技術改造貼息資金的宏觀導向和激勵作用,引導社會資金投向,結合全區技術改造實際,特制定《××區企業技術改造貸款貼息資金管理辦法》。
第二條對重點技術改造項目實施貼息的目的,是鼓勵企業圍繞品種、質量、效益進行技術改造,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化,積極運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提高技術改造項目投資效益,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
第三條本辦法中所稱的貼息資金是指財政補貼給企業技術改造貸款項目的資金。
二、貼息資金安排的原則
第四條區貼息資金主要安排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省、市重點技術改造貼息導向目錄,經國家、省、市批準或備案,并列入國家、省或市技術改造投資計劃的重點技術改造項目。根據擇優扶強原則,重點支持產品技術含量高、帶動性強、對本區經濟和產業升級作用大的項目;優先安排省或市、區重點企業、成長型企業和高科技企業的技術改造項目;優先安排經濟效益好、經營者素質高、有良好信譽的利稅大戶企業的技術改造項目。
第五條堅持向省、市兩級開發園區傾斜的原則。
第六條符合上述原則的企業技術改造項目,使用經核準的銀行貸款,可以向區申請貼息。
三、貼息條件
第七條符合以下條件的項目,可以申請區貼息:
(一)企業在區內進行工商注冊登記和稅務登記,并且其稅收入區庫;
(二)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項目經區經濟貿易局登記備案;
(三)項目被列入市級以上技改項目、技術創新項目等貼息計劃。
四、貼息的申請程序
第八條凡需申請貼息的項目均應逐級申報有關項目可行性報告,并經有關部門備案。項目被列入省、市貼息計劃后,需進行竣工驗收合格,在辦理省、市貼息的同時申報區配套貼息。
第九條凡符合貼息條件的項目,由有關單位按企業隸屬關系向區經濟貿易局、區財政局申報貼息。具體程序如下:
(一)企業于每年10月份提出申請。申請時提供:《技改項目貼息申請表》一式三份(街辦的項目由所在街辦簽署意見),《項目登記備案通知書》復印件、銀行貸款進帳單復印件、工商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稅務登記證(國稅、地稅)副本復印件各二份;
(二)由區經濟貿易局會同區財政局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核查后,并對照條件和標準提出貼息的初步方案,經集體討論后確定貼息方案;
(三)方案報區政府分管領導審批;
(四)區經濟貿易局、財政局聯合發文公布計劃;
(五)由區財政局撥付項目貼息資金。
五、附則
第十條承擔貸款貼息項目的單位要認真貫徹責任制,專人負責,確保項目順利開展,按時竣工。列入年度貼息計劃的項目,應在貼息計劃下達之日起1年內辦理貼息資金的申領手續,逾期取消貼息資格。
第十一條各開發區、街道經貿局和經管辦要嚴格按本辦法組織有關企業申報貼息計劃,并按要求辦理貼息資金的撥付手續,確保資金及時足額到位,專項用于技術改造項目建設,并向區經貿局報告項目的執行情況。如在項目申報、實施和辦理有關撥付手續過程中有弄虛作假、截留占用資金行為的,將取消該項目貼息資格,并追究當事者責任。
篇3:×區企業技術改造貼息資金管理辦法
××區企業技術改造貼息資金管理辦法
一、總則
第一條為進一步加強貼息資金管理,發揮技術改造貼息資金的宏觀導向和激勵作用,引導社會資金投向,結合全區技術改造實際,特制定《××區企業技術改造貸款貼息資金管理辦法》。
第二條對重點技術改造項目實施貼息的目的,是鼓勵企業圍繞品種、質量、效益進行技術改造,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化,積極運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提高技術改造項目投資效益,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
第三條本辦法中所稱的貼息資金是指財政補貼給企業技術改造貸款項目的資金。
二、貼息資金安排的原則
第四條區貼息資金主要安排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省、市重點技術改造貼息導向目錄,經國家、省、市批準或備案,并列入國家、省或市技術改造投資計劃的重點技術改造項目。根據擇優扶強原則,重點支持產品技術含量高、帶動性強、對本區經濟和產業升級作用大的項目;優先安排省或市、區重點企業、成長型企業和高科技企業的技術改造項目;優先安排經濟效益好、經營者素質高、有良好信譽的利稅大戶企業的技術改造項目。
第五條堅持向省、市兩級開發園區傾斜的原則。
第六條符合上述原則的企業技術改造項目,使用經核準的銀行貸款,可以向區申請貼息。
三、貼息條件
第七條符合以下條件的項目,可以申請區貼息:
(一)企業在區內進行工商注冊登記和稅務登記,并且其稅收入區庫;
(二)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項目經區經濟貿易局登記備案;
(三)項目被列入市級以上技改項目、技術創新項目等貼息計劃。
四、貼息的申請程序
第八條凡需申請貼息的項目均應逐級申報有關項目可行性報告,并經有關部門備案。項目被列入省、市貼息計劃后,需進行竣工驗收合格,在辦理省、市貼息的同時申報區配套貼息。
第九條凡符合貼息條件的項目,由有關單位按企業隸屬關系向區經濟貿易局、區財政局申報貼息。具體程序如下:
(一)企業于每年10月份提出申請。申請時提供:《技改項目貼息申請表》一式三份(街辦的項目由所在街辦簽署意見),《項目登記備案通知書》復印件、銀行貸款進帳單復印件、工商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稅務登記證(國稅、地稅)副本復印件各二份;
(二)由區經濟貿易局會同區財政局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核查后,并對照條件和標準提出貼息的初步方案,經集體討論后確定貼息方案;
(三)方案報區政府分管領導審批;
(四)區經濟貿易局、財政局聯合發文公布計劃;
(五)由區財政局撥付項目貼息資金。
五、附則
第十條承擔貸款貼息項目的單位要認真貫徹責任制,專人負責,確保項目順利開展,按時竣工。列入年度貼息計劃的項目,應在貼息計劃下達之日起1年內辦理貼息資金的申領手續,逾期取消貼息資格。
第十一條各開發區、街道經貿局和經管辦要嚴格按本辦法組織有關企業申報貼息計劃,并按要求辦理貼息資金的撥付手續,確保資金及時足額到位,專項用于技術改造項目建設,并向區經貿局報告項目的執行情況。如在項目申報、實施和辦理有關撥付手續過程中有弄虛作假、截留占用資金行為的,將取消該項目貼息資格,并追究當事者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