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選礦安全技術選礦工藝流程

選礦安全技術選礦工藝流程

2024-07-15 閱讀 1322

第一節??選礦安全技術

選礦是利用礦物的物理或化學性質的差異,借助各種選礦設備將礦石中的有用礦物和脈石礦物分離,并達到使有用礦物相對富集的過程。它是一門分離富集、綜合利用礦產資源的技術科學。

一、礦物與礦石?

(一)礦物

礦物是指在地殼中由于自然的物理化學作用或生物作用,所生成的自然元素(如金、石墨、硫黃)和自然化合物(如磁鐵、黃銅、石英),其成分比較均一。

直接與選礦有關的礦物性質主要有以下幾點:

①比重,是指礦物重量與4℃時同體積水的重量之比值。

②密度,是指單位體積礦物的質量。?

③導電性,是指礦物的導電能力。?

④磁性,是指礦物被磁鐵吸引或排斥的性質。

⑤潤濕性,是指礦物能被水潤濕的性質。

(二)礦石

礦石,是指在現代化經濟技術條件下,可以開采、加工、利用的礦物集合體。礦石由有用礦物和脈石礦物組成。

有用礦物,是指能為國民經濟所利用的礦物,即選礦所能選出的預想的礦物。脈石礦物,是指國家尚不能利用的礦物。

(三)礦石的性質

礦石的性質包括礦石的成分、礦物組成、結構、構造(如顆粒和集合性的大小、形狀、分布以及顆粒間的連晶等),礦石中金屬元素的賦存狀態,礦石的物理化學性質等。

二、選礦的作用

冶金工業的飛速發展,鞭策采礦要加快步伐,提高效率,采取高效率低消耗的選礦方法,剔除采礦過程中貧化混入的巖石,恢復礦物地質品位,富集有用礦物。

第二節?選礦工藝流程

選礦工藝是由選前的礦石準備作業、選別作業、選后的脫水作業所組成的連續生產工藝。

一、選前的準備作業

選前的準備作業通常分破碎篩分作業和磨礦分級作業兩個階段進行。首先由采礦場送來的原礦,經過破碎機破碎,而后經篩分機進行篩分,再

將篩分后的細礦送到磨礦機磨成粉狀,并通過分級機分級,使原礦中的有用礦物和脈石達到單體解離,得到滿足選別要求的粉礦漿。

二、選別作業

選別作業是將已經單體解離的礦石,采用物理或化學手段,使有用礦物和脈石分離的工序。最常用的分選方法有:

(一)浮選法

浮選是依據各種礦物表面性質的差異,在浮選機中添加適當的藥劑,從礦漿中借助于氣泡的浮力,達到選分礦物的目的。一定濃度的礦漿加入各種浮選藥劑,在浮選機內經攪拌并充氣產生大量的彌散氣泡。呈懸浮狀態的礦粒與氣泡碰撞,一部分可浮性好的礦粒附著在氣泡上,上浮至液面形成泡沫產品,通常是精礦;未浮礦物留在礦漿內,通常稱為尾礦。

(二)磁選法

磁選法是利用各種礦物的磁性差別,在不均勻磁場中實現分選礦物的一種選礦方法,磁選是在磁選機中進行的。當礦漿進入分選空間后,磁性礦粒在不均勻磁場作用下被磁化,從而受磁場吸引力的作用,使其吸在圓筒上,并隨之被轉筒帶至排礦端排出;非磁性礦粒由于所受的磁場作用很小,仍殘留在礦漿中。此法主要用來處理黑色金屬礦石中的稀有金屬礦石,以及一些非金屬礦石的分選。

(三)重選法

重選法是根據礦粒間密度(或比重)的差異,因而在運動介質(水、空氣或重介質)中所受重力、流體動力和其他機械力的不同,從而實現按密度分選礦粒群的過程。重選法按其原理,可分為分級、洗礦、跳汰選礦、搖床選礦、溜槽選礦和重介質選礦。其中前兩類主要是按粒度分選的過程,后四類主要是按密度分選的過程。另外,還可根據礦物的導電性、摩擦系數、顏色和光澤等不同來進行選礦,如電選法、摩擦選礦法、光電選礦法和手選法等。

三、選后的脫水作業

被選出的礦石產品中含有大量的水分,這不利于運輸和冶煉加工。因此,在運送冶煉前,必須脫除礦石產品中的水分。脫水作業一般分為如下幾個階段:

(一)濃縮

濃縮是在重力或離心力的作用下,使選礦產品中的固體顆粒沉淀,脫去部分水分的作業。濃縮通常在濃縮機中進行。

(二)過濾

過濾是使礦漿通過一透水而不透固體顆粒的間隔層,達到固液分離的作業。過濾是濃縮以后的進一步脫水作業,一般在過濾機上進行。

(三)干燥

干燥是脫水的最后階段,它是通過加熱蒸發來減少礦產品中的水分。但只有在脫水后的精礦還需要進行干燥時才用。干燥作業在干燥機中進行,也可利用其他干燥裝置。礦石經過選礦后,可得到精礦、中礦和尾礦三種產品。分選后得到的有用礦物含量較高,適用于冶煉加工的最終產品叫做精礦;選別得到的中間礦、須進一步進行處理的產品,叫中間礦;選別后,其中有用礦物含量很低,不需要進行再處理的產品,叫做尾礦。

四、礦石的運輸作業

礦石從采礦場運送到選礦廠,一般是使用電機車或汽車運送,在選礦車間內各工序之間運送礦產品或物料,一般是用帶式輸送機進行的。精礦

通過列車或汽車運送到燒結廠或球團廠,尾礦通過管道排送到尾礦庫。

篇2:選礦廠生產工藝設備檢修技術人員安全生產工作職責

1、按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在技術上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

2、加強安全技術管理,積極采用安全先進技術和安全防護裝備,組織研究落實重大事故隱患整改方案。

3、在組織新建、擴建以及技術改造項目的設計施工和投產時,做到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

4、審查本單位安全技術規程、操作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項目,保證技術上切實可行。

5、負責工藝、機動、設備范圍內的安全指導,負責對特種設備的檢驗、檢修檢查、督導,并對其安全可靠運行負責。

6、負責組織制定生產崗位塵、毒等有害物質的治理方案、規劃,使之達到國家衛生標準。

7、負責審查重大隱患整改方案,參加傷亡、火災、爆炸事故調查,進行技術原因分析、鑒定、提出技術上的改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