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容器使用注意事項
提升容器是直接裝運煤炭、矸石、人員、材料和設備的工具。按照用途和結構的不同,它可分為箕斗、罐籠、礦車、斜井人車和吊桶五種。下面主要介紹箕斗、罐籠和礦車。
一、箕斗
箕斗是提升煤炭的專用提升容器。按井筒傾角類型,有立井箕斗與斜井箕斗之分。根據卸載方式的不同,分翻轉式箕斗和底卸式箕斗。根據提升機的不同,又分單繩與多繩兩個系列。箕斗由懸掛裝置、斗箱和卸載閘門三部分組成?!睹旱V安全規程》第382條規定,箕斗提升必須采用定重裝載。
1.立井單繩箕斗
我國煤礦廣泛采用固定斗箱底卸式箕斗,閘門采用曲軌連桿下開折頁平板結構。圖4-5為單繩箕斗結構圖,這種閘門結構簡單、嚴密;閘門向上關閉時沖擊小;卸載時撤煤少;當煤倉已滿,煤未卸完時,產生卡箕斗而造成斷繩的可能性小;由于箕斗閘門的開啟主要借助煤的壓力,因而卸載時傳遞到卸載曲軌上的力較小,改善了井架受力狀態。這種閘門的缺點是:如果閉鎖裝置一旦失靈,閘門可能在井筒中自行開啟。這樣不僅會把煤卸在井筒里,污染風流,增加井筒的清理工作,而且還會撞壞井簡裝備(如罐道、罐道梁等),因此必須經常認真檢查閉鎖裝置。
為了克服上述箕斗閘門的缺點,科研人員還研制了插板式閘門和圓板式閘門箕斗。
2.斜井箕斗
斜井箕斗按卸載方式分為前卸式和后卸式兩種。煤礦廣泛采用后卸式箕斗。它由斗箱、行走輪組、扇形閘門及牽引連接裝置等組成。其結構特點是前輪有兩種軌距,輪子踏面為臺階狀。當卸載時,前輪進入寬軌距的直軌,后輪進入準軌距的曲軌,使箕斗向后傾斜與水平面成50°~55°,扇形閘門借助曲軌打開卸煤。該箕斗結構簡單、穩定性好。但是大容量箕斗運行時對軌道沖擊嚴重,線路很難維護,卸載過程中兩箕斗自重不平衡,有漏煤現象。
二、罐籠
(一)普通罐籠
普通罐籠為多用途的提升容器,它既可以提升煤炭和矸石,也可以升降人員、運送材料和設備。罐籠主要用于副井提升,也可用于小型礦井的主井提升。我國煤礦使用的罐籠主要是立井單繩普通罐籠和立井多繩罐籠、翻轉罐籠和斜井用罐籠。
罐籠按其所裝礦車的名義裝載量確定罐籠的噸位,分為1、1.5、3t罐籠。每種罐籠又有單層和多層之分。
單繩普通罐籠由主體部分、罐耳、連接裝置、阻車器和防墜器組成。
1.主體
罐籠主體為空間混合結構,它由兩面側盤體和數根橫梁組成。罐籠四角為切角型,便于制作和在井筒中的布置。罐頂設有半圓弧形防淋雨棚,并有可以打開的罐蓋,以便運送長材料。罐籠兩端設有簾式罐門。罐籠通過頂部主拉桿和雙面夾緊楔形繩環與提升鋼絲繩相連。罐底設有軌道便于礦車進出罐籠,并設有阻車器及自動開閉裝置,用以防止運行時礦車在罐籠內移動。為使罐籠在井筒中運行平穩,井筒中設有罐道導向,罐籠沿罐道運行。在罐籠頂部裝有防墜器,防止發生斷繩事故時罐籠墜落井底。
多繩罐籠與單繩罐籠稍有不同。多繩罐籠自重較大,罐籠中留有添加配重的空間,不設防墜器,可連接多根鋼絲繩并裝設鋼絲繩張力平衡裝置。
2.懸掛裝置
懸掛裝置包括主提升架、承接板、主拉桿、緩沖彈簧及保險鏈等。主拉桿的鋼材必須選用優質碳素鋼制作,并在使用中定期作探傷檢查。乘人罐籠在緩沖彈簧的外面必須罩以彈簧筒,以防罐籠在落座時,由于主拉桿的沉落而碰傷人。
3.連接裝置
連接裝置用以連接罐籠和提升鋼絲繩。主要包括主拉桿、夾板、楔形環等。連接裝置每隔5年要更換一次,如探傷檢驗合格,仍可繼續使用。連接裝置必須有足夠的強度,其安全系數不小于13。
4.防墜器
為保證生產和人員安全,《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升降人員或升降人員和物料的單繩提升罐籠、帶乘人間的箕斗,必須裝設可靠的防墜器。當提升鋼絲繩或連接裝置被拉斷時,防墜器可使罐籠平穩地支撐在罐道(或制動繩)上,而不致墜井造成嚴重事故。
防墜器主要由開動機構、傳動機構、抓捕機構、緩沖機構等部分組成。開動和傳動機構一般互相連接在一起,由斷繩時自動開啟的彈簧和杠桿系統組成,抓捕機構和緩沖機構一般是聯合的工作機構,有的防墜器也設置單獨的緩沖機構。
我國防墜器主要有木罐道防墜器、鋼軌罐道防墜器及制動繩罐道防墜器三種。木罐道防墜器一般是靠抓捕機構對罐道的切割插入阻力制動罐籠;鋼軌罐道防墜器是靠抓捕機構和罐道間的摩擦阻力制動罐籠;制動繩罐道防墜器是靠抓捕機構抓捕制動繩和緩沖器承接緩沖下墜的罐籠來實現定點抓捕。
因防墜器承擔的任務特別重要,所以應滿足以下基本要求:
(1)保證在任何條件下都能制動住斷繩下墜的罐籠,動作應迅速又平穩可靠。
(2)動罐籠時必須保證人身安全。
(3)結構應簡單、可靠。
(4)防墜器的空行程時間(從鋼絲繩斷裂罐籠自由墜落開始到產生制動阻力的時間),一般不超過0.25s。
(5)在防墜器的兩組抓捕器發生制動作用的時間差中,應使罐籠通過的距離(自抓捕器開始工作瞬間算起)不大于0.5m。
新安裝或大修后的放墜器,必須進行脫鉤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在使用過程中,每半年應進行一次不脫鉤試驗。
(二)罐籠承接裝置
為了便于礦車進出罐籠,必須使用罐籠承接裝置。罐籠承接裝置分為罐座、搖臺和支罐機三種形式。
1.罐座
罐座是利用可伸縮的托爪托住罐籠,使礦車能平穩進出。當罐籠提升到井口車場位置時,操縱手柄使罐座伸出,罐籠落在罐座上后,進行裝卸載工作。繼續提升時,要先將罐座上的罐籠稍為提起,罐座靠配重自動收回。罐座使司機的操作復雜且易過卷,容易發生蹲罐事故。另外,鋼絲繩時松時緊使鋼絲繩受到沖擊負荷的作用,易產生疲勞破壞,目前新設計的礦井已不再采用。《煤礦安全規程》第384條規定:升降人員時,嚴禁使用罐座。
2.搖臺
搖臺由能繞軸轉動的兩個鋼臂組成,安裝在通向罐籠進出口處。當罐籠停于裝、卸載位置時,裝有軌道的鋼臂繞軸轉動落下搭在罐籠底座上,將罐內的軌道與車場的軌道連接起來,礦車進入罐籠后,鋼臂抬起。搖臺適用于各類提升機和井口、井底及中間水平。不足之處是搖臺的調節受鋼臂長度的限制,因此對停罐的準確性要求較高。
3.支罐機
支罐機是近年出現的新型承接裝置。液壓油缸伸縮時,支托裝置承接罐籠的活動底盤使其上升和下降,以補償提升鋼絲繩長度的變化和停罐的誤差。支罐機的調節距離可達1000mm。
支罐機的優點是能準確地使罐籠內軌道與車場固定軌道對接,方便礦車和人員進出;由于活動底盤是托在支罐機上,礦車進出平穩;提升鋼絲繩不承受進出礦車時產生的附加載荷,延長了鋼絲繩的使用壽命;車場布置緊湊。這些優點在大礦深井尤為明顯。缺點是罐籠有活動底盤,使罐籠的結構復雜,而且需增設供支罐機用的液壓動力裝置。
罐籠應符合下列要求:
(1)乘人層頂部應設置可以打開的鐵蓋或鐵門,兩側裝設扶手。
(2)罐底必須滿鋪鋼板,如果需要設孔時,必須設置牢固可靠的門;兩側用鋼板擋嚴,并不得有孔。
(3)進出口必須裝設罐門或罐簾,高度不得小于1.2m。罐門或罐簾下部邊緣至罐底的距離不得超過250mm,罐簾橫桿的間距不得大于200m。罐門不得向外開,門軸必須防脫。
(4)提升礦車的罐籠內必須裝有阻車器。
(5)單層罐籠和多層罐籠的最上層凈高(帶彈簧的主拉桿除外)不得小于1.9m,其他各層凈高不得小于1.8m。帶彈簧的主拉桿必須設保護套筒。
(6)罐籠內每人占有的有效面積不小于0.18m2。
罐籠每層內一次能容納的人數應明確規定。超過規定人數時,把鉤工必須制止。
篇2:提升容器使用注意事項
提升容器是直接裝運煤炭、矸石、人員、材料和設備的工具。按照用途和結構的不同,它可分為箕斗、罐籠、礦車、斜井人車和吊桶五種。下面主要介紹箕斗、罐籠和礦車。
一、箕斗
箕斗是提升煤炭的專用提升容器。按井筒傾角類型,有立井箕斗與斜井箕斗之分。根據卸載方式的不同,分翻轉式箕斗和底卸式箕斗。根據提升機的不同,又分單繩與多繩兩個系列?;酚蓱覓煅b置、斗箱和卸載閘門三部分組成?!睹旱V安全規程》第382條規定,箕斗提升必須采用定重裝載。
1.立井單繩箕斗
我國煤礦廣泛采用固定斗箱底卸式箕斗,閘門采用曲軌連桿下開折頁平板結構。圖4-5為單繩箕斗結構圖,這種閘門結構簡單、嚴密;閘門向上關閉時沖擊小;卸載時撤煤少;當煤倉已滿,煤未卸完時,產生卡箕斗而造成斷繩的可能性小;由于箕斗閘門的開啟主要借助煤的壓力,因而卸載時傳遞到卸載曲軌上的力較小,改善了井架受力狀態。這種閘門的缺點是:如果閉鎖裝置一旦失靈,閘門可能在井筒中自行開啟。這樣不僅會把煤卸在井筒里,污染風流,增加井筒的清理工作,而且還會撞壞井簡裝備(如罐道、罐道梁等),因此必須經常認真檢查閉鎖裝置。
為了克服上述箕斗閘門的缺點,科研人員還研制了插板式閘門和圓板式閘門箕斗。
2.斜井箕斗
斜井箕斗按卸載方式分為前卸式和后卸式兩種。煤礦廣泛采用后卸式箕斗。它由斗箱、行走輪組、扇形閘門及牽引連接裝置等組成。其結構特點是前輪有兩種軌距,輪子踏面為臺階狀。當卸載時,前輪進入寬軌距的直軌,后輪進入準軌距的曲軌,使箕斗向后傾斜與水平面成50°~55°,扇形閘門借助曲軌打開卸煤。該箕斗結構簡單、穩定性好。但是大容量箕斗運行時對軌道沖擊嚴重,線路很難維護,卸載過程中兩箕斗自重不平衡,有漏煤現象。
二、罐籠
(一)普通罐籠
普通罐籠為多用途的提升容器,它既可以提升煤炭和矸石,也可以升降人員、運送材料和設備。罐籠主要用于副井提升,也可用于小型礦井的主井提升。我國煤礦使用的罐籠主要是立井單繩普通罐籠和立井多繩罐籠、翻轉罐籠和斜井用罐籠。
罐籠按其所裝礦車的名義裝載量確定罐籠的噸位,分為1、1.5、3t罐籠。每種罐籠又有單層和多層之分。
單繩普通罐籠由主體部分、罐耳、連接裝置、阻車器和防墜器組成。
1.主體
罐籠主體為空間混合結構,它由兩面側盤體和數根橫梁組成。罐籠四角為切角型,便于制作和在井筒中的布置。罐頂設有半圓弧形防淋雨棚,并有可以打開的罐蓋,以便運送長材料。罐籠兩端設有簾式罐門。罐籠通過頂部主拉桿和雙面夾緊楔形繩環與提升鋼絲繩相連。罐底設有軌道便于礦車進出罐籠,并設有阻車器及自動開閉裝置,用以防止運行時礦車在罐籠內移動。為使罐籠在井筒中運行平穩,井筒中設有罐道導向,罐籠沿罐道運行。在罐籠頂部裝有防墜器,防止發生斷繩事故時罐籠墜落井底。
多繩罐籠與單繩罐籠稍有不同。多繩罐籠自重較大,罐籠中留有添加配重的空間,不設防墜器,可連接多根鋼絲繩并裝設鋼絲繩張力平衡裝置。
2.懸掛裝置
懸掛裝置包括主提升架、承接板、主拉桿、緩沖彈簧及保險鏈等。主拉桿的鋼材必須選用優質碳素鋼制作,并在使用中定期作探傷檢查。乘人罐籠在緩沖彈簧的外面必須罩以彈簧筒,以防罐籠在落座時,由于主拉桿的沉落而碰傷人。
3.連接裝置
連接裝置用以連接罐籠和提升鋼絲繩。主要包括主拉桿、夾板、楔形環等。連接裝置每隔5年要更換一次,如探傷檢驗合格,仍可繼續使用。連接裝置必須有足夠的強度,其安全系數不小于13。
4.防墜器
為保證生產和人員安全,《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升降人員或升降人員和物料的單繩提升罐籠、帶乘人間的箕斗,必須裝設可靠的防墜器。當提升鋼絲繩或連接裝置被拉斷時,防墜器可使罐籠平穩地支撐在罐道(或制動繩)上,而不致墜井造成嚴重事故。
防墜器主要由開動機構、傳動機構、抓捕機構、緩沖機構等部分組成。開動和傳動機構一般互相連接在一起,由斷繩時自動開啟的彈簧和杠桿系統組成,抓捕機構和緩沖機構一般是聯合的工作機構,有的防墜器也設置單獨的緩沖機構。
我國防墜器主要有木罐道防墜器、鋼軌罐道防墜器及制動繩罐道防墜器三種。木罐道防墜器一般是靠抓捕機構對罐道的切割插入阻力制動罐籠;鋼軌罐道防墜器是靠抓捕機構和罐道間的摩擦阻力制動罐籠;制動繩罐道防墜器是靠抓捕機構抓捕制動繩和緩沖器承接緩沖下墜的罐籠來實現定點抓捕。
因防墜器承擔的任務特別重要,所以應滿足以下基本要求:
(1)保證在任何條件下都能制動住斷繩下墜的罐籠,動作應迅速又平穩可靠。
(2)動罐籠時必須保證人身安全。
(3)結構應簡單、可靠。
(4)防墜器的空行程時間(從鋼絲繩斷裂罐籠自由墜落開始到產生制動阻力的時間),一般不超過0.25s。
(5)在防墜器的兩組抓捕器發生制動作用的時間差中,應使罐籠通過的距離(自抓捕器開始工作瞬間算起)不大于0.5m。
新安裝或大修后的放墜器,必須進行脫鉤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在使用過程中,每半年應進行一次不脫鉤試驗。
(二)罐籠承接裝置
為了便于礦車進出罐籠,必須使用罐籠承接裝置。罐籠承接裝置分為罐座、搖臺和支罐機三種形式。
1.罐座
罐座是利用可伸縮的托爪托住罐籠,使礦車能平穩進出。當罐籠提升到井口車場位置時,操縱手柄使罐座伸出,罐籠落在罐座上后,進行裝卸載工作。繼續提升時,要先將罐座上的罐籠稍為提起,罐座靠配重自動收回。罐座使司機的操作復雜且易過卷,容易發生蹲罐事故。另外,鋼絲繩時松時緊使鋼絲繩受到沖擊負荷的作用,易產生疲勞破壞,目前新設計的礦井已不再采用?!睹旱V安全規程》第384條規定:升降人員時,嚴禁使用罐座。
2.搖臺
搖臺由能繞軸轉動的兩個鋼臂組成,安裝在通向罐籠進出口處。當罐籠停于裝、卸載位置時,裝有軌道的鋼臂繞軸轉動落下搭在罐籠底座上,將罐內的軌道與車場的軌道連接起來,礦車進入罐籠后,鋼臂抬起。搖臺適用于各類提升機和井口、井底及中間水平。不足之處是搖臺的調節受鋼臂長度的限制,因此對停罐的準確性要求較高。
3.支罐機
支罐機是近年出現的新型承接裝置。液壓油缸伸縮時,支托裝置承接罐籠的活動底盤使其上升和下降,以補償提升鋼絲繩長度的變化和停罐的誤差。支罐機的調節距離可達1000mm。
支罐機的優點是能準確地使罐籠內軌道與車場固定軌道對接,方便礦車和人員進出;由于活動底盤是托在支罐機上,礦車進出平穩;提升鋼絲繩不承受進出礦車時產生的附加載荷,延長了鋼絲繩的使用壽命;車場布置緊湊。這些優點在大礦深井尤為明顯。缺點是罐籠有活動底盤,使罐籠的結構復雜,而且需增設供支罐機用的液壓動力裝置。
罐籠應符合下列要求:
(1)乘人層頂部應設置可以打開的鐵蓋或鐵門,兩側裝設扶手。
(2)罐底必須滿鋪鋼板,如果需要設孔時,必須設置牢固可靠的門;兩側用鋼板擋嚴,并不得有孔。
(3)進出口必須裝設罐門或罐簾,高度不得小于1.2m。罐門或罐簾下部邊緣至罐底的距離不得超過250mm,罐簾橫桿的間距不得大于200m。罐門不得向外開,門軸必須防脫。
(4)提升礦車的罐籠內必須裝有阻車器。
(5)單層罐籠和多層罐籠的最上層凈高(帶彈簧的主拉桿除外)不得小于1.9m,其他各層凈高不得小于1.8m。帶彈簧的主拉桿必須設保護套筒。
(6)罐籠內每人占有的有效面積不小于0.18m2。
罐籠每層內一次能容納的人數應明確規定。超過規定人數時,把鉤工必須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