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付井人車試驗安全技術措施

付井人車試驗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3634

為貫徹執行《煤礦安全規程》中關于防墜器試驗的規定,以保證人車安全可靠地運行,決定對人車進行脫鉤試驗,特制定如下安全技術措施:

一、準備工作

1、試驗地點選在-450水平人車停車處,試驗地點的軌道質量應達到優良品;

2、在試驗地點下部5~6米處,應加設牢固的密集支柱,并堆放裝滿木屑的麻袋等緩沖物,或設有其他形式的擋車裝置;

3、重載試驗時按列車滿載乘人數量準備足夠的砂袋,每袋砂重70kg,并均布在座位上;

4、試驗前應對人車各部件的聯結及其靈活性進行詳細檢查,各聯結部位的繩、鏈環、銷、墊等應連接可靠,特別是開動機構、制動裝置中的移動旋轉部位及輪對要靈活,各注油部位之間潤滑良好,彈簧完整可靠。

5、檢查內容和方法:

①、主彈簧壓縮后的尺寸應為350mm;

②、撞塊與扭桿的距離為80~100mm,撞塊的定位螺釘要緊固;

③、制動器的壓板螺栓齊全緊固,車體槽鋼無明顯變形,壓板與槽鋼的上下間隙為2~3mm;

④、前后連桿在導向箱內移動靈活;

⑤、手動機構應靈活可靠,搬動手閘把柄后列車上的所有插爪應同時下落。

二、試驗方法及合格標準

(一)、靜止手動落閘試驗

1.扳動手閘檢查:將人車停在井口位置,扳動手閘插爪下落;

2.松繩檢查:將人車停在井口位置,用鋼絲繩將車體固定在鋼軌上,信號工發下放信號提升鋼絲繩松弛,插爪下落;

3.合格標準:各節人車的插爪均應可靠下落。

(二)、重載全速脫鉤試驗

試驗前將裝好的砂袋均勻放在車內,人車提至脫鉤點上方30米,打開制動裝置插爪下落。提升鋼絲繩放松摘開鉤頭,在主拉桿和鉤頭之間加裝好脫鉤器并在脫鉤器的壓板上拴好細鋼絲繩,鋼絲繩另一端固定在鋼軌上,然后將制動裝置恢復,插爪抬起。此時發信號下放,人車下放至脫鉤地點,脫鉤器打開,開動機構動作,插爪下落人車制動。

合格標準:空行程距離為0.68米

緩沖距離為1.24米

三、安全措施

1、試驗前應認真仔細檢查人車的各部件,確保人車完好:

2、試驗時,除參加試驗人員外,其他人員不得進入試驗地點和付井筒內,由安全員把關;

3、井口、井底信號工必須堅守崗位,隨時注意接收和發送信號;

4、絞車司機應認真按信號指令開車,嚴禁誤操作;

5、試驗完畢后,必須清理現場,檢查人車、軌道確認合格,方可投入正常運行。

篇2:人車跟車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一、一般規定及運行前的檢查

1、跟車工必須經培訓學習、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

2、負責平巷人車跟車和運送材料頂罐時的跟車工作。

3、跟平巷人車時,發車前要做好檢查工作,檢查連接插銷、鏈環,人車聯接裝置,碰頭等各部件應良好。檢查乘車秩序,乘員應坐好,不得超員,人車聯接處嚴禁站人,人車的安全擋桿或防護鏈應掛好。檢查乘員不得攜帶超長、超寬的工具,不準將火藥、雷管等爆炸性、易燃性,腐蝕性物品或其它物料帶入車內。嚴禁頭或身體各部露出車外。

4、人車跟車工必須備有紅燈,將紅燈掛在最后一節車箱后尾部,跟車工必須坐在最后一節車箱最后一排座位上。

5、人車必須按時、按站、按規定趟數接送人員。跟車工在各個停車站停車必須待人員下完和上好后,才準許發行車信號。

二、運行操作

1、跟車工必須隨身攜帶口哨,用口哨做為同電車司機的信號聯絡。待全面檢查工作完畢并合格后,向司機發出開車信號,發送信號要清晰、準確。

2、行車時要注意瞭望,發生特殊情況及時向司機發送緊急停車信號。

3、運行中如發現同一線路后有列車開來,應搖動紅燈向后面列車司機發出警號,防止發生追尾。

4、電車司機向其它巷道頂罐時,跟車工負責指揮工作,頂罐時,跟車工要先檢查所要頂罐巷道安全情況,有無障礙物,道岔位置是否正確,確認無誤后,方可向司機發信號頂罐。必須確保安全。

篇3:斜井人車修理工:操作規程

一、一般規定

第1條人車修理工必須經過專門培訓,懂人車原理、構造、性能,懂人車每個部件的功能作用,懂人車故障的處理方法,經考試合格,持證操作。

第2條按有關規定檢查、檢修、試驗人車并做好詳細記錄,保證人車安全運行。

第3條檢查、檢修人車時,要穿戴規定的勞動保護用品,仔細檢查所用工具器械、設備,不得存在缺陷。

第4條人車檢修應在修理車間或是井口平車道上進行。若在斜坡道上檢修時,一定要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在井下硐室檢修人車實行電焊、氣焊時,應由取得電焊、氣焊操作證的人員操作,并嚴格按總工程師批準的措施執行。

第5條多人作業或是起吊車體、部件等,要密切合作,互相照應,并由組長統一指揮。

第6條檢修過程中應遵守鉗工、焊工、起重工等工種的有關操作規定。

二、修理工檢查、檢修人車的程序及質量要求

第7條自動落閘機構

1.勾頭、插銷:勾頭拉桿偏轉角度應小于15度,插銷防脫裝置有效。

2.開動大彈簧:不變形不失效(按說明書調整彈簧尺寸長度,試驗時閘不落為彈簧失效)。

3.撞塊與扭桿間距:符合說明書規定,但必須小于人車正常提升時下連桿(前連桿)凸臺與導向箱之間的間距

第8條手動落閘機構

1.搬把:手閘搬把安裝正確,操作時帶動手拉桿或手拉繩的行程大于50毫米。

2.拉桿(或拉繩)彈簧:拉桿(或拉繩)機構零件齊全、平直、操作靈活可靠,彈簧不失效(手把松開后,彈簧能將手把彈回原位為彈簧不失效)。

3.撞塊與扭桿間距:*RC型人車一般應小于45毫米,但要保證手閘操作靈活;*RB型人車手拉鎖頭靈活可靠。

第9條制動器

1、*RC型人車

(1)剎車軸、扭桿、扭簧等應齊全有效,轉動靈活,扭簧不失效(抬起插爪擋器與掛鐵相嚙合為扭簧有效。)

(2)插爪、固定軸、限位器、插腳、軸、墊、銷齊全有效,位置正確。

(3)制動壓板間隙:壓板不變形,螺絲緊固與車體槽鋼間隙為2~3毫米。

?2.*RB型人車

(1)抱爪、牙片、扁軸、楔形箱等齊全完好,抱爪下落后與軌面夾角:靜止脫鉤試驗70°~75°,空車全速試驗90°~95°”,重載脫勾試驗小于105°。

(2)楔形箱:固定壓板螺絲緊固,楔形箱左右移動20~24毫米。

第10條緩沖裝置

1、*RC型人車

(1)緩沖木材質及安裝要求:緩沖木應是紅松,鍛木也可以,但插腳滑過部分不許有節疤,安裝要牢固。

(2)劃深劃長:插腳劃深一般25~30毫米,未劃長度不小于1000毫米(10型)、1200毫米(15型)。

?2、*RB型人車

(1)緩沖繩規格及安裝:按說明書要求,安裝牢固,索節可靠。

(2)緩沖繩調整:緩沖繩按說明書調整,但一次拉出長度最長不得大于1.4米,緩沖繩最小余長不得小于1.6米。

第11條轉向架、軸輪組:

1.軸輪組:轉動靈活不晃動,踏面磨損不超限。

2.輪組與枕座心盤等:安裝牢固可靠。

3、調整墊:旁邊枕座與車體間隙用墊調整,一般上部1毫米,下部4毫米,不應過大以免車體擺動過大。

第12條車間聯結件、保護鏈:零件齊全,磨損不超過原尺寸的10%。

第13條車體及座席:車體槽鋼應平行,不平行度小于4‰,全長小于10毫米;車體槽鋼應平直,不直度小于3‰,全長小于10毫米;座席、扶手等齊全。

第14條車間支承:*RB型人車支承桿與軸間隙小于10毫米,*RB型人車碰頭完整。

?三、收尾工作

第15條檢查、檢修后的人車必須進行手動落閘和松繩落閘試驗,并做好詳細檢修試驗記錄。

第16條清掃工作現場,做到文明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