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巷施工的常見事故及防治技術措施
井巷施工期間常見的事故有:頂板冒落事故、主井施工的懸吊與提升事故、水災事故、火災事故、瓦斯煤塵等事故。
1.頂板冒落事故
巷道冒頂事故主要發生在掘進工作面、巷道開岔或貫通處、大斷面硐室、破碎帶等。
2.立井的懸吊與提升事故
(1)立井提升事故。建井過程曾發生過提升吊桶上提時井蓋門未打開而相撞以及吊桶下放到工作面未減速的蹲罐事故,吊桶底部粘結雜物墜物入井筒事故,吊桶翻轉使人員墜井事故等。這些事故均可造成重大人身事故,特別是提升機及其減速器的主軸斷軸事故更是要注意。提升設備的操作系統及保護裝置如不進行定期檢修運行時超載,均可發生提升事故。因而要求完善提升機的各項保護裝置及信號裝置;完善井口設施,加強對吊桶與罐籠的檢修,對提升鋼絲繩要驗收、檢查、定期維護。
(2)立井懸吊事故。立井懸吊事故中比較危險的是吊盤翻盤事故,其發生的原因可能是穩車提升不同步,也可能是提升罐籠或吊桶與喇叭口的碰撞。吊盤翻轉對吊盤與掘進工作面的人和設備傷害極大。懸吊鋼絲繩斷裂,
懸吊物品超載而造成跑車,懸吊的各種盤該封閉處未嚴格管理而造成人員從封口盤、固定盤等處墜落也均可能發生人身事故。因此,各種懸吊設備設計時必須符合“礦山井巷工程施工與驗收規范”,平時要定期檢查加強管理。
3.水災事故
井巷施工時,巖層中的地下水和與井下相通的地表水突然大量涌入井下空間,均可能發生水災事故。
4.火災事故
井巷施工期間的火災事故根據火源不同可以分為外因火災和內因火災。違章使用明火、電氣著火或機械摩擦產生電火花、瓦斯和煤塵爆炸均可能引發外因火災;煤炭在常溫下氧化而產生熱量,可能導致煤炭自然發火,形成內因火災。
5.瓦斯煤塵事故
井巷施工的瓦斯煤塵事故一般可能在井筒揭開煤層時或掘進采區巷道時發生。為防止揭開煤層時的煤與瓦斯突出事故,應首先確認所建礦井是否存在這種危險,以便采取預防措施。
篇2:某煤礦防治水安全事故分析制度
1、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煤礦防治水工作條例”及公司有關細則、規定,對違反規程及條例造成事故的,追究責任人責任,構成刑事責任的移交執法機關處理。
2、因對礦井生產及礦井水文地質情況了解不夠,提供水文地質資料不及時,造成水害事故的,追究責任人相關責任。
3、對可能發生突水的區段,未及時向領導提出處理意見,造成水害事故的,視情節輕重給予責任人一定的處罰。
4、未及時編制防探水預報通知及其它專門防治水工程設計,造成水害事故的,扣除責任人當月工資的50%。
5、對管轄內所提資料的可靠性及因處理失誤而造成的事故負責。
救助站制度
篇3:煤礦地測防治水工作質量事故分析考核制度
1、地測防治水工作要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煤礦防治水規定》、有關專業技術規范,確保工程質量,堅決杜絕一切因地測防治水工作失誤而造成的無效進尺、誤揭煤層、透水和貫通失誤等事故發生。
2、地測防治水工作堅持事故“三不放過”的原則,認真分析,追查事故原因,制訂防范措施。
3、由地測科科長及有關單位組織全科有關人員進行事故綜合分析,明確責任并引以為戒,總結經驗,吸取教訓。
4、對有爭議參與單位多的工作事故,會同有關單位,主動積極協助安監部門進行事故追查。
5、地測防治水工作堅持獎懲分明的原則,對工作表現突出,質量優良,有一定貢獻的同志,應給予獎勵,以鼓勵上進,加強全單位責任,提高工作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