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車司機操作規程
一、一般規定:
1、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培訓,考試合格,取得由安全監察部門簽發的《特種設備操作人員資格證書》資格證后,持證上崗,否則不能從事架空索道的操作管理工作。
2、操作應熟悉設備的結構、性能、技術特征、工作原理以及供電系統、信號聯系方式。
3、操作人員上崗前應經過足夠的休息并且精力充沛。
4、司機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崗位責任制以及有關的其他制度,嚴格遵守《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
5、將工具、備品擺放整齊;認真填寫各種記錄。
二、開車前的準備
1、每次開車前必須進行一次常規檢查,具體檢查內容:
(1)各部位連接螺栓是否松動,防爆設備是否能可靠防爆。
(2)減速機潤滑油、制動器液壓油是否足量,有無漏油和滲油等現象。
(3)制動器的制動閘瓦是否在正常位置上,摩擦表面是否完好、有無油污,制動襯墊厚度是否在規定的范圍內。檢查鋼絲繩的排列以及接頭情況及磨損、銹蝕情況。
(4)啟動系統,檢查制動器、電動機及減速機等設備運轉的響聲是否正常,各種安全保護實施及信號報警系統是否安全可靠。
2、開車前,應確認索道運行區內無任何影響索道正常運行的不安全因素,如無行人或其它障礙物等。
3、選擇索道的運行方式及運行時間,即連續運行或斷續運行。
4、以上準備工作就緒后,等待開車指令,準備開車運行。
三、開車時的操作
1、接到開車指令后,首先按下“開車預警”按鈕,電鈴警示準備開車;
2、按下“啟動”按鈕,喇叭預警準備開車,預警5s后制動電機自動啟動,制動電機自動啟動3s后索道電機自動啟動,此時預警鈴聲停止,同時顯示窗口顯示索道運行方式及相應的參數。
3、操作人員必須提醒準備乘坐的人員,要等索道運行平穩后方可乘坐。
四、裝置運行中
1、在索道運行的過程中,若要短時停止索道運行,可按下“停止”按鈕,索道停止運行。
2、在索道運行的過程中,要隨時注意索道的運行狀況,若發現索道運行狀態突然不穩定或其它意外情況時,必須立即停止索道運行,待查明原因并使其恢復正常后,方可繼續啟動索道運行。
3、操作人員須離開崗位查找故障時,必須按下控制臺上的“急停、禁啟”按鈕,并掛上“故障檢修,禁止啟動”的警示牌,并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當對系統進行全面檢修時必須斷開總電源開關,掛上“設備檢修,禁止合閘”的警示牌,并派專人監護。
4、索道操作人員應及時作好索道運行記錄,交班時向接班人員交底,并作好交接班記錄。
五、其他要求
1、開車前先發預警信號,確認沿線路無人施工作業時,方可開車。
2、不允許帶電開啟電控裝置或維修電控裝置。
3、索道在運行時,要設有專職司機,上下乘車點應設置上下車站臺,并有明顯的警示標志。
4、不允許乘人乘坐吊椅越位乘車,并繞馭驅動輪或迂回輪,應在規定的下車地點下車。
5、上車時先雙手抓住吊椅桿并將其舉起,使抱索器落在鋼絲繩上并卡緊,然后跨上吊椅座上,運行時保持正確坐姿,集中精力注意前方,不得打瞌睡、不得用手抓摸牽引索和托(壓)繩輪以防傷手,下車時先雙腳落地,站穩后雙手將吊椅舉起,使抱索器離開鋼絲繩后握牢吊椅迅速離開下車點,以免影響后面的人下車(注意:離開時吊椅不能任意擺放,以免碰到后面的人)。
6、乘人在乘坐時不允許有故意前后、左右擺晃吊椅,上下乘人互相嘻鬧、握手、玩打。否則,會造成鋼絲繩掉下托繩輪或抱索器卡住托繩輪而發生安全事故。一旦發生緊急情況應立即拉停緊急停車拉線,待停車后檢查處理。
7、當更換鋼絲繩或松掉重錘時,在重新啟動系統運行時,應將鋼絲繩各空載運行4小時,使鋼絲繩產生的新的扭力重新平衡,并對每個托繩輪和壓繩輪的中心與繩索中心偏差重新調整在規定值內。否則,將會掉繩而傷及乘人身體安全。
8、驅動輪、迂回輪和托繩輪的輪襯磨損到原厚度的1/3時,須及時更換。否則,將會損壞抱索器,甚至掉繩。
9、乘座人員隨身攜帶的物品重量不得超過20公斤,長度不得超過1.2m長,所帶物品不得拖地或橫行,且嚴禁隨身攜帶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險物品乘車。
10、當電控設備和部件的使用環境相對濕度超過85%時,應對電氣設備和元件進行特殊處理。如加外箱隔離潮濕,并在箱內放置干燥劑,做到一周更換一次干燥劑。
11、減速機最大溫升超過75℃,工作中出現異常,油溫突然升高,應立即停車檢查,排除故障。
12、牽引鋼絲繩的使用期限、斷絲、直徑縮小和銹蝕程度,應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第403、405、406、408條的規定,否則應及時進行更換。
救助站制度
篇2:猴車司機崗位責任制范本
第1條操作人員必須經培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
第2條嚴守崗位、認真負責,確保設備安全運轉。
第3條熟悉設備性能,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正規操作。
第4條非專職司機不準操作,按時巡回檢查,并及時填寫各種記錄。
第5條猴車運行時,司機精力要集中,不干與本職工作無關的事、不準睡覺、不得脫崗。
第6條設備各部件不準隨意拆卸,保持設備完好。
篇3:安全生產責任制:猴車司機
猴車司機操作猴車(架空乘人裝置)的開停、巡檢、猴桿的摘掛,是掌握礦井生產的人員運輸工作,性質極為重要,要嚴格執行操作監護制度及定期巡檢制度,及時掌握設備運行的各種技術參數,了解猴車的基本工作及控制原理,為維修人員提供正確的運行信息及可能存在的隱患及正不正常現象,確保主提升安全。
一、崗位職責
第1條司機必須持證上崗。
第2條?嚴格按操作規程作業,認真執行巡回檢查和現場交接班等制度。
第3條?工作前應詳細檢查信號、機械、電氣系統各部分及安全保護裝置,確保動作靈活可靠,各零部件齊全緊固。并檢查鋼絲繩有無斷絲、變形,發現問題及時匯報處理。
第4條?要集中精力,隨時注意各部運轉聲音,信號不明不準開車。
第5條?精通業務、鉆研技術、細心維護、保養設備、維護工應做到“三知”、“四會”。
第6條?崗位前后20米范圍內工業衛生要清理干凈。
第7條?認真填寫交接班記錄和巡回檢查記錄。
第8條?井下司機必須熟悉避災路線,發生災害后能安全撤離。
第9條?對所在崗位安全工作負責。對因本人不具備安全常識或違章操作造成的事故負直接責任。
二、責任追究:
第17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猴車司機經濟處罰、警告處分;造成嚴重后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章作業、野蠻操作、冒險作業的;
(二)不聽勸阻屢次違章作業,屢教不改的;
(三)對工作范圍內已發現的事故隱患不及時采取措施的;
(四)拒不執行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及其煤礦安全監察人員的安全監察指令的。
第18條對本人不持證上崗負直接責任。
第19條?對因本人不具備安全常識或違章操作造成的事故負直接責任。
第20條?對因本人在操作過程中未認真貫徹執行操作規程、標準和技術規范,應負直接責任。
第21條?對因本人未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或對于工作制責內的范圍檢查不認真仔細,應負直接責任。
第22條?對因本人不能按章操作,遵守“三大規程”的要求,不能及時解決一般的事故,應負直接責任。
第23條?對因本人不參加上級或班組組織進行的安全教育,應負直接責任。
第24條?對因本人在本員工作范圍內發生事故,不能適應操作時,未及時向管理人員匯報的,應負直接責任。
第25條?對因本人擅自操作非允許操作范圍的設備造成的事故負直接責任。
第26條?對因本人接聽信號不清,或接到緊急停機信號和不明信號時未能停車或隨意而開車而造成事故的,負直接責任。
第27條?對于上述負直接責任、主要責任的,應根據情節嚴重程度按照一定經濟處罰,情節特別嚴重的,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給予行政處分,直至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