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余熱鍋爐常見安全操作規程說明

余熱鍋爐常見安全操作規程說明

2024-07-16 閱讀 1103

1.1啟動前的準備工作

1對爐內爐外和煙道等處進行全面檢查,確保各部分設備完好無損,煙道暢通,各處無人停留,無工具遺漏。

2要對承壓部件進行仔細檢查,凡屬有問題必須補焊之后,都要按1.25倍的工作壓力進行水壓試驗。

3要檢查汽水管道、閥門及人孔,檢查孔等處是否都處在啟動前的關閉或開啟位置。

4檢查護板爐墻、頂部密封及人孔是否完好,其嚴密性是否良好。

5對鍋爐上所有汽、水儀表、熱工及電氣儀表,都要檢查并確認其精度靈敏性。

6對主要安全附件,如安全閥、水位表等都要進行檢查,凡不合要求立即修復或更新。

7向鍋爐上水,至最低水位。上水時水溫不得超過90℃,夏季上水時間不應少于1~2小時,冬季上水溫度約為10℃-50℃,其上水時間應不少于2小時。

8上水結束后,注意觀察鍋筒水位一段時間,靜止觀察水位是否維持不變。若有下降應查明原因。如鍋筒、集箱及各部閥門有無泄漏并予以消除。如果水位增高,表示給水閥關閉不嚴,漏流量太大,應予以修復或更換。

9鍋爐自過熱器出口集箱起的所有疏水閥全開啟,熱器出口集箱排汽電動閥、汽機處的排汽電調閥全開啟,主蒸汽管上的所有放空氣閥關閉。

10鍋爐汽包的緊急放水手動閥全開,電動閥關閉。

11汽包水位計的汽閥、水閥全開,放水閥關閉。

12汽包加藥一次閥開啟、加藥泵出口閥關閉。

13省煤器再循環管上水時關閉,停止上水后開啟。

14所有集箱、給水管上的放、排水閥關閉。

15鍋爐主蒸汽閥、聯絡隔離閥全開啟,旁路閥關閉。

1.2鍋爐啟動

當所有的啟動前準備工作結束后,就可以同水泥窯的運行人員聯系送煙氣,啟動余熱爐,具體步驟如下

1)啟動鏈式輸灰機、出灰密封閥及動力機械振打除灰裝置。

2)與水泥窯運行人員聯系,逐步打開窯頭、窯尾兩爐的進、出口煙道門直至全開為止,再逐步關閉窯頭、窯尾兩爐的煙道旁通閥,使通過鍋爐煙道的煙氣量及煙溫逐漸增大和增高,其速度應使爐溫緩慢上升按每分鐘增加≤100℃,避免爐溫變化過快,使鍋筒及受熱面、護板爐墻的受到損傷。

3)啟動時必須嚴密監視鍋筒水位,正常運行水位為±50mm,極限水位為±100mm,當鍋筒水位上升超限時,應立即打開汽包的緊急電動放水閥進行放水調節汽包水位,保證正常水位的同時,應使汽溫、汽壓均衡地上升,并使鍋爐各部分溫度均勻上升。

4)檢查確認汽包壓力升至0.1MPa時關閉汽包排汽閥、過熱器排汽閥;

5)在升壓過程中,檢查確認各承壓部件的受熱膨脹情況,如有異常,應立即查明情況及時處理;

6)確認汽包壓力升至0.3MPa時,依次對各蒸發器放水閥放水,同時注意汽包水位變化(主要是為了消除受熱面各部分受熱不均勻情況)。

7)當汽包壓力升至0.3MPa時,及時熱緊主要管道上的閥門、法蘭及閥門壓蓋的螺栓;

8)當確認汽包壓力升至0.6MPa時,沖洗水位計并核對水位;

9)當汽包壓力升至1.0MPa時,全面檢查鍋爐系統,如發現有不正常情況,應立即停止升壓,待故障消除后繼續升壓;

10)確認汽包壓力升至1.0MPa時,通知汽機運行人員準備啟動汽機系統,并對汽機系統作全面檢查.

11)確認蒸汽壓力升至1.6MPa、過熱蒸汽300℃以上時,與汽機運行人員核對鍋爐主要參數。

12)在啟動前,必需打開汽機電動隔離門前的對空排氣閥電調節閥,開度全開,關閉各爐的過熱器集箱上的電動排空閥。

注:AQC與SP爐可同時啟動升溫,AQC故障需要退出時,應先打開進SP爐的冷水旁路閥,而后關閉由AQC至SP爐的進水電動閥,關閉AQC進水電動閥,使SP的用水由高壓給水泵直接提供。

1.3并爐與供汽

由于AQC或SP余熱鍋爐因特殊原因其中一臺退出運行,而后需并入蒸汽母管向汽輪發電機供汽,因此必須先進行并汽,然后開始供汽。

并爐時按下列順序操作:

1)開啟需并汽爐的主蒸汽管上的所有疏水閥排出凝結水。

2)當鍋爐汽壓低于運行系統的汽壓0.05-0.1Mpa時,即可開始并汽。

3)先開啟并汽閥上的旁通閥待兩爐蒸汽壓力相等就可緩慢開啟并汽閥,然后關閉旁通閥和主汽管上的疏水閥。

4)并汽時應保證鍋爐正常水位,保證汽壓比運行系統低0.05-0.1Mpa,有水擊現象時停止并汽并及時疏水,當無水沖擊則再進行兩爐并汽操作。

5)并汽前先通知汽機操作人員做好調整負荷的準備工作。

1.4鍋爐機組的停運

1)正常停運

由于水泥生產工藝線上的正常檢修或其它原因,需要有計劃的停爐時,按以下步驟進行:

a.對鍋爐機組全而檢查,了解機組部件損傷情況,核定檢修項目。

b.根據擬定的檢修項目,提出檢修周期,與工藝生產部門協調,并通知用汽單位,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

c.按上述停爐準備工作完成后,與中控窯運行人員聯系,由其逐漸打開兩爐的煙氣旁路閥直至全開為止,隨后逐關小煙氣入口及出口煙氣門,用2~3小時將煙氣溫度降至30℃以下。

在此階段中,鍋水應保持正常水位,汽壓按0.03MPa/min速度降低

d.鍋爐進口煙道溫度降至200度以下后,就可以將水全部放出,全開所有的疏水放汽閥門,進行排放濕汽,當煙道溫度降至50度以下,則關閉鍋爐所有的進出口閥門,進行干法保養。

2)鍋爐緊急停爐:

遇有下列情況之一,應采取緊急停爐

a鍋爐嚴重缺水,雖經補水仍見不到水位。

b鍋爐嚴重滿水,水位升到最高水位以上,經放水后仍見不到水位。

c受熱面爆管,磨損滲透,影響運行人員安全和不能保持正常水位。

d給水系統全部失靈,安全閥全部失效。

e爐墻倒塌、開裂,嚴重威脅鍋爐安全運行

f鍋爐汽水品質嚴重低于標準,經努力協調暫時無法恢復時

g水泥窯系統嚴重損壞必須停爐時

緊急停爐時,爐溫變化較快,必須采取一定的技術措施,以防止事故的擴大,或發生新事故。緊急停爐時應與水泥窯生產系統取得聯系,及時的將送入余熱爐的煙氣量減少,降低鍋爐負荷,同時除缺水、滿水事故外,注意調整鍋爐給水以維持正常水位,同時應注意不要引起汽壓過高,造成安全閥動作。

1.5鍋爐備用期間的保養

1)余熱爐停爐后,尤其是因為水泥生產系統的檢修時間較長,如果不注意停爐期間的保養,對鍋爐腐蝕損壞時很嚴重的,其原因是:

a.空氣進入爐內造成氧腐蝕,金屬表面有水膜,從大氣中吸收附氧,引起電化學腐蝕。

b.鍋爐內表面有可能溶于水的鹽垢,也會引起腐蝕。

c.含有SO2的煙氣進入爐內與水膜一起生產H2SO3、H2SO4使鍋爐金屬表面產生酸腐蝕。

為了避免這些腐蝕的發生,停爐備用期間應采取以下方法進行保養

(1)干養法:停爐后按上述方法進行將爐本體各受熱面內的濕氣烘干,待爐內各金屬受熱面溫度降至50度時將無水氯化鈣、生石灰、硅膠等干燥劑放于鍋筒內,其用量無水氯化鈣0.5~1Kg/m3、生石灰1~3Kg/m3、、硅膠1~2Kg/m3,干燥劑盛于敞口槽內放入后立即密封鍋爐的所有門孔,使之與外界隔絕,并定期檢查干燥劑是否失效,失效時立即更換。

(2)充氮保養法:當鍋爐需要長期停爐時,可采取充氮保養法。

1.6鍋爐的運行監視與調整

余熱鍋爐運行工況的變化,同水泥窯窯外分解爐的運行工況有著直接的關系,為保證運行參數的穩定和保證運行的絕對安全,必須與水泥窯的運行人員保持密切的聯系及運行協調一致的同時,對鍋爐的變化,運行工況進行嚴密監視,并進行分析,隨時調整。

在運行中監視和調整的主要任務有:在水泥正常運行的條件下,注意調整使系統正常運行,維持或汽溫汽壓正常,均勻給水使鍋爐保持正常水位,保持蒸汽品質合格,保證鍋爐出口煙溫在正常溫度,保證吹灰器正常工作,保證吹灰系統正常工作。

1.7鍋爐運行中的注意事項

1)鍋爐運行中,應注意監視過熱蒸汽壓力、過熱蒸汽溫度、鍋筒水位、給水壓力、鍋爐入口煙氣溫度及負壓,各部受熱面的積灰情況,尤其對流管束、省煤器等處的積灰情況,除灰器的工作情況是否正常,如遇熟料系統送入鍋爐的煙氣量及溫度發生變化,使汽溫升高,應及時聯系有關部門調整其鍋爐進口煙溫,以保證鍋爐的安全運行和鍋爐參數的變化。

2)巡視檢查

為了保證安全運行,每班至少進行4次巡視檢查,檢查的項目是鍋爐附屬的全部設備,如護板、爐墻是否完好無損,爐墻上的人孔門是否漏鳳,清灰器是否正常運行,鍋爐上的各種閥門是否完好,水位計、壓力表、溫度計等儀表是否工作正常,檢查鍋爐各部受熱面積灰磨損情況及鍋爐排煙溫度

3)記錄抄表

日常記錄工作每小時進行一次,記錄的目的在于分析工況以及綜合分析整個系統之負荷變化規律,合理改變操作,以分析事故的隱患并予以排除,作為制定檢修計劃的依據,發生事故時作為分析事故的原因參考。

4)逢雙日白班進行定期沖洗水位表,便于觀察水位,若遇水位計水位不波動則應立即進行沖洗,沖洗水位表應按以下步驟進行:

a開啟水位計放水閥,使汽水管及水位計得到沖洗。

b關閉水閥,沖洗汽管及水位計。

c開啟水閥關閉汽閥,使水管得到沖洗。

d開啟汽閥,關閉放水閥,恢復水位計運行。

沖洗水位計應站在側面,沖洗后應與另一臺汽鼓水位計對照,如有差別應重新沖洗。

5)每天白班進行一次鍋爐省煤器進口集箱、蒸發器進口集箱的排污工作,若水質不合格則應隨時進行排污工作,排污工作應在化水檢驗人員的監護下進行,排污的操作步驟為:先全開靠集箱側的一次門,后緩開二次門,關閉時先關二次門,后關閉一次門,每次排污不超60秒。

1.8鍋爐正常調節

余熱鍋爐是生產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和前后水泥工藝生產的運行工況是互有影響的,鍋爐應適應水泥生產線的要求,并且要清除鍋爐煙道中落下的粉塵,同時要保持一定的排煙溫度,來保證除塵系統的正常運行,與此同時還要向發電系統提供參數穩定的蒸汽,保證正常供汽發電,所以對鍋爐本身應進行正常的煙氣調節。

1)汽壓調節

應保證運行的穩定,如果運行汽壓過高,則會引起安全閥的頻繁動作,如果汽壓過低則會有可能引起蒸汽帶水,而且汽壓波動太大,則影響正常供汽的要求,因此隨時與水泥生產線聯系,進行調整煙道旁路門的開度大小進行控制煙氣量從而控制負荷大小,當汽壓過高時,應開大煙氣旁路門,當汽壓低下時則關小煙氣旁路門,或者采取調節緊急排空門進行排汽。

2)汽溫、蒸汽品質和鍋筒水位的調節

蒸汽的溫度對汽輪機的影響很大,除注意監視汽溫變化外,并隨時調節,當汽溫過高時,及時通知水泥生產線略開大一些煙道旁路門的開度,若汽溫低時則反之,同時還要注意受熱面的積灰情況,監視除灰器等設備的運行情況是否正常。

蒸汽品質和鍋筒水位的調節和一般的鍋爐相同。

3)若兩臺鍋爐并列運行時,應注意兩臺鍋爐的蒸汽參數。如有不同應進行調節,調節方法與單臺鍋爐相同。

4)鍋爐運行時,應注意監視省煤器后排煙溫度

排煙溫度過高,這說明進口煙溫過高外,有可能因鍋爐各受熱面積灰嚴重,使熱效率差而引起的,所以排煙溫度過高時,監視鍋爐進口煙溫,如超過375℃時應與水泥生產線運行人員聯系,控制進口煙溫。如果鍋爐進口煙溫正常,那么檢查鍋爐各部受熱面積灰情況,積灰嚴重應采取措施,使受熱面保持清潔,以提高受熱效率。如果排煙溫度過低,說明鍋爐的爐墻有嚴重的漏鳳,人孔門關閉不嚴或鍋爐進口煙溫過低,這樣會降低鍋爐的熱效率,使鍋爐出力降低到影響汽機的正常運行的同時,對鍋爐除塵系統的運行帶來不利的影響。

2事故的處理及預防

2.1缺水事故

a現象

1)鍋爐水位低于指示最高水位,或看不到水位

2)水位報警器發出低水位信號

3)蒸汽流量大于給水流量。

b原因:

1)運行人員疏忽對水位監視不嚴。

2)設備有缺陷,如給水自動調節器失靈,水位計臟污或聯接管堵塞而形成假水位、給水泵閥發生故障或給水管路故障等。

3)鍋爐放水閥或定期排污閥泄漏等。

c處理:

缺水事故發生以后,應沖洗水位計,并將所有水位計指示情況相互對照,判斷正確性及缺水程度,對于嚴重缺水事故一般均因設備的重大事故引起的,應與有關方面聯系,為了防止缺水事故的發生,應要求運行人員嚴格按規程和崗位責任制加強監視水位,保證水位計指示正確,經常保持給水自動調節器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當負荷波動還給水壓力有波動時,應于其它鍋爐運行人員聯系及時調整,嚴格禁止低水位運行。

2.2滿水事故

a現象

發生滿水時,鍋爐水位超規定的最高水位。

b原因

發生滿水事故的原因通常是運行人員對水位監視不嚴,未能及時發現和處理而造成的,或者是由于給水自動調節器失靈,給水壓力過高或被假水位所迷惑而導致的事故。

c處理

鍋爐滿水時,入水位計尚能看到水位或已看不到水位而經過沖洗水位計關閉水連通管,大開放水閥以后,能看到水位下降屬于不嚴重滿水。如大開放水閥以后仍看不到水位下降就屬于嚴重滿水事故。

鍋爐滿水時,水位計內充滿爐水,水位報警器發出高水位報警信號,飽和蒸汽中濕度鹽份增加,給水流量大于蒸汽流量,嚴重滿水時,蒸汽管道發生水沖擊,同時法蘭處向外冒白汽。

處理滿水事故時,應首先進行各水位計的沖洗,對照以判斷指示的正確性,并借以判斷滿水的程度,將自動調節切換成手動調節,關小或關閉給水閥門,如果不屬于嚴重滿水,應開啟蒸汽管道疏水閥,并通知用汽單位加強疏水,停止余熱爐給水,切斷或減少窯未余熱量,加強放水并密切注視工況的變化,待水位出現后恢復運行,并密切注意水位。

d預防:嚴格按照運行規程和崗位責任制的規定進行操作維護,加強對水位的監視檢查,確保水位計指示正確,經常保持鍋爐給水器的正常運行。

2.3鍋爐水膨脹事故:

a原因:

鍋爐含鹽量大,鍋水表面出現大量泡沫,蒸汽溢出時水膜破裂,濺出水滴并被蒸汽帶走,就會發生鍋水膨脹事故。

鍋水水位劇烈波動,水位看不清并冒汽泡,飽和蒸汽鹽分及水分增加,嚴重時管道發生水沖擊,法蘭處冒白氣。

b處理方法:

開大連續排污閥進行表面放水,通知補燃爐降低負荷,加強管道疏水,停止加藥,取樣化驗,加強換水,迅速改善鍋水品質。

c預防措施:

應有效的控制鍋水含鹽量、給水質量、鍋水加藥量,堅持嚴格地鍋水化驗制度,加強給水處理,適當調整排污量,同時要求負荷變化不可過急,并汽時鍋水汽壓不可大于主汽管內壓力。

2.4汽壓過高事故

余熱爐在運行中,鍋內的壓力超過規定的值時,就可以定為汽壓過高事故。

a事故原因:

1)用戶負荷突然降低或完全甩去。

2)全閥失靈,壓力表指示錯誤。

3)行人員操作不當。

b處理方法:

1)減少或切斷水泥系統煙氣

2)以手動開啟排汽閥,降低鍋內壓力。

3)校對壓力表,加強鍋內進水,加強排污。

4)必要時緊急停爐。

2.5爐管爆破事故

a現象:

爐管輕微爆破,如焊口泄漏等現象為破裂處有蒸汽噴出的嘶嘶聲,給水流量略有增加,爐內負壓有所下降,嚴重爆破時,有顯著的爆破聲和噴汽聲,爐內正壓并噴出煙汽和蒸汽,水位汽壓均下降,給水流量顯著大于蒸汽流量,排灰潮濕。

b原因:

1)給水質量不好,引起受熱面管內結垢,致使其部分過熱或腐蝕。

2)水泥窯煙氣中粉塵濃度較大,磨損了對流管束和省煤器管子等。

3)水汽溫度變化過快,以致管壁溫度不均勻,而產生過大應力等。

c處理:

對于嚴重爆管應緊急停爐,對輕微爆管若灰斗中灰塵有凝固危險,以致危及除塵系統工作時,也應緊急停爐。

2.6鍋內水擊事故

a原因:

1)鍋內水位降到低于給水管邊緣

2)給水過猛

3)接到鍋筒內給水槽上的給水管法蘭不平。

4)給水管道逆止閥不正常會引起鍋內水擊事故。

b處理:

檢查鍋內水位,并調整到正常水位,并檢查給水管法蘭。

2.7爐內積灰事故

根據水泥窯工況特征,煙氣中會有濃度較高的粉塵,隨著溫度的升高很容易引起受熱面積灰,嚴重時會破壞鍋爐正常傳熱,使鍋爐排煙溫度急劇上升,也可能引起對流管束管子的爆破,而且與爆破的水形成水泥結塊,而影響正常除灰,嚴重時損壞除灰系統的設備。

為防止積灰事故的發生,應嚴密監視鍋爐各部的積灰情況,注意除灰器工作正常,定期通過人孔門檢查爐內積灰,必要時用其它方法清除。

篇2:余熱鍋爐操作規程

1.?適用范圍本規程適用于煙化爐余熱鍋爐及底吹爐余熱鍋爐的操作。2技術規范鍋爐型號煙化爐余熱鍋爐底吹爐余熱鍋爐最大蒸汽量(t/h)1711主蒸汽飽和壓力4.04.03.烘爐新安裝的余熱鍋爐在投入正式運行前,要進行烘爐,以便對爐墻進行干燥,提高強度。3.1.烘爐前的準備工作3.1.1鍋爐、安全附件和附屬設備經檢查已符合運行條件,且經過水壓試驗驗收合格。3.1.2.打開各處門孔,自然干燥一些時間3.1.3清理煙道內雜物;3.1.4開啟鍋筒上的放空閥,向鍋爐注入軟化水,水位維持在最低水位,并對水位表進行一次無壓沖洗;3.1.5制定烘爐操作程序。3.2烘爐方法與相連的煙化爐或底吹爐同時烘爐,即利用煙化爐或底吹爐烘爐的余熱來烘干余熱鍋爐。3.3烘爐過程3.3.1烘爐時應緩慢加溫,第一天應控制余熱鍋爐煙道與煙化爐體或氧氣底吹爐接口處的溫升,溫升不得超過100℃,以后每天溫升不得超過40℃,烘爐后期最高煙氣溫度(余熱鍋爐出口)不得超過180℃。整個烘爐過程持續7天左右,并如實做好溫升記錄;3.3.2烘爐過程注意事項①烘爐期間,鍋爐產生的蒸汽由放空閥排出,鍋爐水位保持在水位表的低水位,發現水位下降應及時補充;②烘爐過程中必須按烘爐升瘟規定的時間和溫度把握好溫升速度、不允許忽高忽低。同時應做好溫升記錄。4?煮爐?新裝或大修后的鍋爐,在鍋內金屬表面常沾有鐵銹、油脂、污垢等,為避免惡化蒸汽品質和防止發生水循環事故,必須進行煮爐。煮爐可在烘爐后期同時進行。4.1煮爐用藥及數量?煮爐藥品為氫氧化鈉、磷酸三鈉,所用劑量按下表配制。煮爐加藥量(單位:kg/m3鍋水)藥品名稱鐵銹較薄鍋爐鐵銹較厚鍋爐有水垢鍋爐氫氧化鈉(NaOH)2-34-55-6磷酸三鈉2-34-55-6注:①藥品按100%純度計算;②加入化學藥品量為kg/m3鍋水;③缺少磷酸三鈉時,可用無水碳酸鈉代替,用量為磷酸三鈉的1.5倍;④可用碳酸鈉煮爐,用藥量為6kg/m3鍋水。4.2煮爐方法4.2.1藥品溶解成濃度為20%的溶液,除去雜質后注入鍋內,并保持鍋筒中最高水位;4.2.2加熱升溫,使鍋爐開始產生蒸汽,由放空閥或安全閥出口排出,使鍋爐不受壓,并維持10-12小時;4.2.3逐步升壓,當汽壓升至0.1MPa時,沖洗水位表;壓力升至0.2MPa時,開啟定期排污閥排污。排污時,每級排污閥持續半分鐘,同時補充加藥;4.2.4升壓至工作壓力的25%時,維持6~12小時后降壓,逐個打開定期排污閥排污,并補充加藥;4.2.5升壓至工作壓力的50%時,維持6~12小時后降壓,逐個打開定期排污閥排污,并補充加藥;4.2.6升壓至工作壓力的75%時,維持6~12小時后降壓、排污。整個過程完成,需要2-3天,同時每天取樣化驗。4.3煮爐注意事項4.3.1取樣應從汽包下聯箱取樣器中取樣。對爐水堿度和磷酸根的變化進行分析和監測,后期取樣每兩個小時一次;4.3.2.應按要求做好煮爐汽壓溫升紀錄;4.3.3.煮爐后,待鍋水溫度降至70℃時,將其全部放出,并打開人孔,檢查汽包內煮爐效果。5.鍋爐機組的啟動5.1啟動前的準備工作5.1.1確保各部分設備完好,煙道暢通,并無人、無物遺留爐內;5.1.2檢查汽水管道、閥門及人孔、觀察孔是否處于所需的開關和狀態。5.1.3對主要安全附件,如水位表,壓力表、安全閥等進行檢查,凡不符合要求的立即修復或更換;5.1.4所有熱工和電氣儀表都要進行檢查或確認其精確和靈敏度;5.1.5檢查吹灰、振打是否處于完好狀態;5.1.6檢查爐體所有裝置的密封性,有無泄漏。5.2鍋爐上水5.2.1鍋爐應加入除氧的軟化水;5.2.2鍋爐上水不宜太快,對已冷卻的鍋爐上水溫度不超過80℃;5.2.3上水前后記錄膨脹指示器的位置;5.2.4當水位到達鍋筒允許的最低水位處,上水結束;5.2.5上水結束后,應靜觀其水位是否維持不變(時間不少于30分鐘),如水位變化,應立即查明原因,予以消除。5.3鍋爐啟動5.3.1對強制循環,余熱鍋爐按操作規程啟動熱水循環泵進行強制循環;5.3.2啟動前的檢查和上水工作結束后,對鍋爐機械通風5分鐘,排除鍋爐內可能殘余的各種可燃氣體或塵埃;5.3.3啟動速度應嚴格按鍋爐溫升速度1℃/分鐘進行。鍋筒上、下壁溫差不得超過60℃,并維持鍋筒水位正常;5.3.4鍋筒壓力升到0.05-0.1MPa時,應沖洗水位表表,并與另一遠程水位表的指示值進行核對,以保證水位正確;;5.3.5汽壓升到0.1-0.2MPa時,再沖洗壓力表,并與遠程壓力表核對;5.3.6當汽壓上升到0.2-0.5MPa時,對鍋爐進行全面檢查;5.3.7當汽壓升到工作壓力的60%時,應進行曖管,防止送汽時發生水擊現象,而損壞管道。曖管的操作如下①開啟管道上的疏水閥,排出凝結水,直到正式供汽關閉;②緩慢開啟注汽閥;③蒸汽管上的閥門完全開啟后,應回轉半圈,以保護閥門;5.4供汽當鍋筒壓力升到接近工作壓力時,可向用戶供汽。6安全閥的定壓6.1安全閥的整定壓力6.1.1汽包上的安全閥整定壓力應按下表進行調整;額定汽壓力(MPa)安全閥的整定壓力0.8-0.91.04倍工作壓力1.06工作壓力6.1.2鍋筒上必須有一個安全閥按表中較低的壓力(即1.04倍工作壓力)進行調整;6.1.3安全閥回座壓力一般為開啟壓力的4%——7%,最大不得超過10%。6.2?定壓方法6.2.1確定汽包上安全閥的整定壓力,并先調整壓力高的安全閥,后調整壓力低的;6.2.2對彈簧安全閥,先拆下提升手柄和頂蓋,慢慢擰動調整螺絲。調緊彈簧是加壓,調松是降壓,當彈簧調到安全閥能在規定壓力下自動泄壓排氣時,就擰緊緊固螺絲;6.2.3對杠桿式安全閥,要先松動重錘的固定螺絲,再慢慢移動重錘,遠移為加壓,近移為減壓,當重錘移動到安全閥能在規定的壓力下自動泄壓排氣時,就擰緊緊固螺絲;6.2.4整定工作完成后,應在工作壓力下,再作一次跳排壓校驗。如果所有安全閥全部開啟后,汽包的壓力超過設計計算壓力的1.1倍,表明安全閥排放能力不夠,必須緊急停爐,采取有效措施,并重新調整安全閥壓力;6.2.5定壓后的安全閥,必須將安全裝置固定安裝,并加上鉛封;6)定壓工作完成后,應將每個安全閥的整定壓力、回座壓力、密封性、調整日期,責任人等情況載入技術檔案。7?運行監視和調7.1鍋爐運行中的注意事項7.1.1鍋爐需經常監視的項目有:飽和蒸汽壓力,鍋筒水位,給水溫度(104℃)、給水壓力、鍋爐入口煙氣溫度、負壓、鍋爐出口處的煙氣溫度及負壓、蒸汽量等;7.1.2巡視檢查內容①安全附件和測量儀表是否靈敏可靠、指示正確、有無泄漏;②觀察煙氣進入爐內后,有無異常聲音;③汽、水管道式閥門有無泄漏現象;④振打清灰裝置有無異常聲音;⑤潤滑部位、油位是否正常,排水、給水是否正常;⑥給水泵、軟水除氧器等是否正常。7.2記錄抄表每隔一小時,應對7.1.1中所述項目及水位表等進行記錄。7.3定時沖洗水位表,每班至少應沖洗水位表兩次;7.4根據水質情況,定期進行排污、加藥;7.5對鍋水、飽和蒸汽進行定期取樣,分析化驗;7.6?嚴格履行交接班制度;7.7鍋爐運行調節7.7.1汽壓調節?運行人員密切注視鍋爐汽壓穩定,隨時與煙化爐或底吹爐進行聯系。用調節給水量來控制壓力:壓力偏大時,適當加大給水量,壓力偏低時,減少給水量。7.7.2水位的調節?鍋爐運行中盡量做到均衡連續給水,保持水位正常。7.7.3對鍋爐排煙溫度進行調節,出口低于200℃。8?排污?為保證蒸汽質量,,對蒸發面下面高濃度鹽分的鍋水,通過連續排污裝置排出。沉積在汽包底的泥渣,通過定期排污裝置排出。8.1排污原則排污的間隔和排污量,可根據鍋爐水品質及鍋爐當時負荷大小而定,一般每班對鍋筒各排污一次,排污量不超過給水量的5%。8.2操作方法定期排污時應堅持先開的閥門后關閉,后開啟的閥門先關閉的原則。8.3排污注意事項8.3.1排污應在低負荷、高水位時進行,同時不能離人,并嚴密注視水位變化情況;8.3.2排污時每次只允許開啟一組排污閥,禁止幾組排污閥同時排污;8.3.3各班應統一規定每一組排污的開關順序,以保護閥門。9?除灰鍋爐運行時,應定期對受熱面進行除灰,每班按規定開啟振打裝置四次,每次約30分鐘。用吹灰器吹灰時,壓縮空氣壓力在2.5MPa以內。10?停爐10.1鍋爐正常進行的停爐由于檢修或其他原因需要有計劃的停爐,操作如下:①對鍋爐機組進行全面檢查,記錄設備的缺陷及損壞情況,為定期檢修提供依據;②與冶金爐座聯系,逐步減少進入鍋爐的煙氣量。并根據負荷下降情況,減少給水量。在降壓期間關閉所有取樣器閥門和連續排污閥,停止加藥和定期排污。爐內熄滅后,引風機繼續運行10分鐘左右,并使鍋爐處于密封狀態,并不允許進入冷風。也不許上水、放水。一般在職8小時后,可逐步開啟有關人孔進行自然通風冷卻。若有緊急冷卻需要,可繼續起動引風機冷卻8-10小時,鍋爐邊上水、邊放水,等鍋水溫度降到低于70℃時,就可將鍋爐水全部放出;③切斷所有工業電源。10.2鍋爐緊急停爐鍋爐運行時,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緊急停爐;①鍋爐水位低于水位表最低水位,下部可見邊緣時;②不斷加大給水及采取其它措施,但水位仍繼續下降時;、③鍋爐水位超過最高水位,經放水仍不能見到水位時;④給水泵或給水系統故障,不能向鍋爐進水時;⑤水位表或安全閥全部失效;⑥壓力表全部失效時;⑦鍋爐本體損壞危及運行人員安全;⑧煙化爐發生故障。10.3緊急停爐的操作要點①與冶金爐座聯系,迅速斷絕煙氣進入鍋爐;②關閉鍋爐主汽閥,抬起安全閥,降低蒸汽壓力;③除了嚴重缺水或滿水事故外,必須向鍋爐繼續給水,并保持正常水位;④鍋爐因嚴重缺水而緊急停爐時,嚴禁向鍋爐上水,并不得開啟放空閥;⑤鍋爐因滿水而緊急停爐時,應立即停止給水,同時開啟主汽閥、疏水閥;⑥緊急停爐的冷卻過程和正常停爐基本相同;⑦其余操作同正常停爐。11余熱鍋爐運行中注意事項①余熱鍋爐、壓力表、水位表,溫度儀表應正常、靈敏、②鍋爐水質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③在運行時,嚴禁在鍋爐本體上進行焊接、錘擊等;④余熱鍋爐排灰系統應連續工作;⑤經常檢查鍋爐所有部件,并及時處理;⑥經常檢查防爆門處的結灰情況,并及時處理;

篇3:余熱鍋爐維護規程

1.適用范圍

  本規程適用于煙化爐余熱鍋爐及底吹爐余熱鍋爐的維護。

2.余熱鍋爐的設備結構

  鍋爐采用單鍋筒自然循環方式或熱水泵強制循環方式和煙氣縱向沖刷防止積灰的膜式受熱面冷卻系統。主要由上升煙套、輻射室和對流區三部分組成,煙化爐余熱鍋爐還包括水冷水套和汽化水套組成。

3.余熱鍋爐停爐保養

  鍋爐停爐后,為了避免和減輕腐蝕,必須做好鍋爐停用后的保養工作。

  3.1干法保養。停爐時間超過一個月的,應采用干法保養.

  3.1.1將裝有生石灰或無水氯化鈣的無蓋木盒或鐵盒放入烘干后的鍋筒集箱內,干燥劑的用量根據鍋爐容積來確定,塊狀生石灰,毎立方米用2-3公斤。若為無水氯化鈣則用1-2公斤;

  3.1.2嚴密關閉鍋爐的所有閥門、孔、煙道板等,盡量減少外界潮氣進入;

  3.1.3保養初期要勤檢查。如干燥劑由塊狀變成粉狀,應更換新的干燥劑。

  3.2濕法保養。保養時間不到一個月的宜用濕法保養。

  3.2.1.先向鍋內上滿軟化水,然后加入預先溶解后的氫氧化鈉或磷酸三鈉或碳酸溶液。用量分別為氫氧化鈉為2.5公斤/噸水,磷酸三鈉為10~20公斤噸水。

  3.2.2濕法保養期間,應經常作外部檢查,并定時化驗鍋水堿度,若發現液位或堿度下降,應查明原因及時處理,并補加堿度,冬季應注意防止鍋水凍結。

4.常見事故及處理方法

  4.1缺水事故

  4.1缺水事故的現象

  ①鍋爐水位低于水位表最低水位,或看不見水位,水位表玻璃板上呈白色;

  ②水位報警器發生低水位報警信號;

  ③給水流量小于蒸汽流量。如因受熱管子破裂造成缺水時,則出現相反現象。

  4.1.2缺水事故的處理

  ①以最快的速度,判斷其缺水的程度;

  ②嚴重缺水時,應緊急停爐,打開事故煙筒;

  ③輕微缺水時,應將給水自動調節切換為手動操作,加強上水,使水位恢復正常。

  4.2滿水事故

  4.2.1滿水事故的現象

  ①水位高于水位表最高水位,或看不見水位,水位表玻璃內顏色發暗;

  ②高低水位報警器發出高水位報警信號;

  ③給水流量不正常地大于蒸汽流量;

  ④嚴重時蒸汽大量帶水,含鹽量增加,甚至蒸汽管道內發出水擊聲,連接法蘭處向外冒汽漏水。

  4.2.2滿水事故的處理

  ①判斷水位指示的正確性和滿水的程度;

  ②如是輕微滿水,應將給水自動調節器改為手動,部分或全部關閉給水閥門,減少或停止給水,必要時可開啟排污閥,放出少量鍋水,使水位降到正常水位線,然后恢復正常運行;

  ③嚴重滿水時,應緊急停爐。

  4.3汽水共騰

  4.3.1汽水共騰的現象

  ①水位劇烈上下波動;

  ②蒸汽的濕度和含鹽量迅速增加;

  ③嚴重時管道內發出水沖擊,使法蘭損壞并在連接處有蒸汽冒出。

  4.3.2鍋水膨脹的處理

  ①開大連續排污;

  ②降負荷運行;

  ③加強管道疏水;

  ④停止向鍋內加藥,并取樣化驗;

  ⑤加強換水,迅速改善鍋水質量。

  4.4水冷壁管事故

  4.4.1水冷壁爆管的現象

  ①輕微破裂,焊口泄漏,發生蒸汽噴出的聲音。嚴重爆管則有明顯的爆破聲和噴汽聲,爐內負壓變成正壓并噴出煙氣、蒸汽,灰斗漏水、灰斗潮濕;

  ②水壓、汽壓、和煙氣溫度迅速下降。

  ③給水流量增加,蒸汽流量顯著下降。

  4.4.2水冷壁爆管的處理

  鍋爐在運行中爆管都須進行緊急停爐,絕不能違章強制運行。如爆管的破口不大,采取加大給水尚能維持水位,可迅速通知用汽點作好停爐準備后再停爐。

  4.4.3鍋爐爆管預防

  ①加強給水、鍋水監督;

  ②定期停爐保養工作;

  ③好停爐保養工作;

  ④嚴格按規程做好啟動和停爐,一般不得操之過急;

  ⑤加強焊縫質量檢查,保證檢修質量。

  4.5爐內爆炸

  4.5.1爐內爆炸的原因

  ①啟動前沒有徹底通風,以排除爐內、煙道內殘存的可燃性氣體、粉塵;

  ②進煙門開啟時,導致大量可燃性氣體沖入冷卻室與空氣混合。

  4.5.2爐內爆炸處理

  ①檢查爐墻、煙道的損傷程度;

  ②爐墻沒有損壞時,可低負荷繼續運行;

  ③查明事故原因;

  ④及時停爐檢修。

  4.6爐內嚴重結焦

  4.6.1爐內結焦原因

  ①煙氣量波動太大,偏離設計初始條件;

  ②運行中清灰不及時;

  4.6.2爐內結焦的處理

  ①加強人工定期吹灰,打焦;

  ②改善煙氣條件。

  4.7廠用電中斷

  4.7.1廠用電中斷現象

  ①照明熄滅;

  ②電機全部停止運行;

  ③鍋筒水位迅速下降。

  4.7.2廠用電中斷處理

  ①迅速用事故照明系統;

  ②迅速開啟汽動水泵;

  ③無備用泵應立即通知,切斷熱源,甩負荷運行;

  ④及時切斷電機電源;

  ⑤采取停爐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