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熱鍋爐維護規(guī)程
1.適用范圍
本規(guī)程適用于煙化爐余熱鍋爐及底吹爐余熱鍋爐的維護。
2.余熱鍋爐的設備結構
鍋爐采用單鍋筒自然循環(huán)方式或熱水泵強制循環(huán)方式和煙氣縱向沖刷防止積灰的膜式受熱面冷卻系統(tǒng)。主要由上升煙套、輻射室和對流區(qū)三部分組成,煙化爐余熱鍋爐還包括水冷水套和汽化水套組成。
3.余熱鍋爐停爐保養(yǎng)
鍋爐停爐后,為了避免和減輕腐蝕,必須做好鍋爐停用后的保養(yǎng)工作。
3.1干法保養(yǎng)。停爐時間超過一個月的,應采用干法保養(yǎng).
3.1.1將裝有生石灰或無水氯化鈣的無蓋木盒或鐵盒放入烘干后的鍋筒集箱內,干燥劑的用量根據(jù)鍋爐容積來確定,塊狀生石灰,毎立方米用2-3公斤。若為無水氯化鈣則用1-2公斤;
3.1.2嚴密關閉鍋爐的所有閥門、孔、煙道板等,盡量減少外界潮氣進入;
3.1.3保養(yǎng)初期要勤檢查。如干燥劑由塊狀變成粉狀,應更換新的干燥劑。
3.2濕法保養(yǎng)。保養(yǎng)時間不到一個月的宜用濕法保養(yǎng)。
3.2.1.先向鍋內上滿軟化水,然后加入預先溶解后的氫氧化鈉或磷酸三鈉或碳酸溶液。用量分別為氫氧化鈉為2.5公斤/噸水,磷酸三鈉為10~20公斤噸水。
3.2.2濕法保養(yǎng)期間,應經(jīng)常作外部檢查,并定時化驗鍋水堿度,若發(fā)現(xiàn)液位或堿度下降,應查明原因及時處理,并補加堿度,冬季應注意防止鍋水凍結。
4.常見事故及處理方法
4.1缺水事故
4.1缺水事故的現(xiàn)象
①鍋爐水位低于水位表最低水位,或看不見水位,水位表玻璃板上呈白色;
②水位報警器發(fā)生低水位報警信號;
③給水流量小于蒸汽流量。如因受熱管子破裂造成缺水時,則出現(xiàn)相反現(xiàn)象。
4.1.2缺水事故的處理
①以最快的速度,判斷其缺水的程度;
②嚴重缺水時,應緊急停爐,打開事故煙筒;
③輕微缺水時,應將給水自動調節(jié)切換為手動操作,加強上水,使水位恢復正常。
4.2滿水事故
4.2.1滿水事故的現(xiàn)象
①水位高于水位表最高水位,或看不見水位,水位表玻璃內顏色發(fā)暗;
②高低水位報警器發(fā)出高水位報警信號;
③給水流量不正常地大于蒸汽流量;
④嚴重時蒸汽大量帶水,含鹽量增加,甚至蒸汽管道內發(fā)出水擊聲,連接法蘭處向外冒汽漏水。
4.2.2滿水事故的處理
①判斷水位指示的正確性和滿水的程度;
②如是輕微滿水,應將給水自動調節(jié)器改為手動,部分或全部關閉給水閥門,減少或停止給水,必要時可開啟排污閥,放出少量鍋水,使水位降到正常水位線,然后恢復正常運行;
③嚴重滿水時,應緊急停爐。
4.3汽水共騰
4.3.1汽水共騰的現(xiàn)象
①水位劇烈上下波動;
②蒸汽的濕度和含鹽量迅速增加;
③嚴重時管道內發(fā)出水沖擊,使法蘭損壞并在連接處有蒸汽冒出。
4.3.2鍋水膨脹的處理
①開大連續(xù)排污;
②降負荷運行;
③加強管道疏水;
④停止向鍋內加藥,并取樣化驗;
⑤加強換水,迅速改善鍋水質量。
4.4水冷壁管事故
4.4.1水冷壁爆管的現(xiàn)象
①輕微破裂,焊口泄漏,發(fā)生蒸汽噴出的聲音。嚴重爆管則有明顯的爆破聲和噴汽聲,爐內負壓變成正壓并噴出煙氣、蒸汽,灰斗漏水、灰斗潮濕;
②水壓、汽壓、和煙氣溫度迅速下降。
③給水流量增加,蒸汽流量顯著下降。
4.4.2水冷壁爆管的處理
鍋爐在運行中爆管都須進行緊急停爐,絕不能違章強制運行。如爆管的破口不大,采取加大給水尚能維持水位,可迅速通知用汽點作好停爐準備后再停爐。
4.4.3鍋爐爆管預防
①加強給水、鍋水監(jiān)督;
②定期停爐保養(yǎng)工作;
③好停爐保養(yǎng)工作;
④嚴格按規(guī)程做好啟動和停爐,一般不得操之過急;
⑤加強焊縫質量檢查,保證檢修質量。
4.5爐內爆炸
4.5.1爐內爆炸的原因
①啟動前沒有徹底通風,以排除爐內、煙道內殘存的可燃性氣體、粉塵;
②進煙門開啟時,導致大量可燃性氣體沖入冷卻室與空氣混合。
4.5.2爐內爆炸處理
①檢查爐墻、煙道的損傷程度;
②爐墻沒有損壞時,可低負荷繼續(xù)運行;
③查明事故原因;
④及時停爐檢修。
4.6爐內嚴重結焦
4.6.1爐內結焦原因
①煙氣量波動太大,偏離設計初始條件;
②運行中清灰不及時;
4.6.2爐內結焦的處理
①加強人工定期吹灰,打焦;
②改善煙氣條件。
4.7廠用電中斷
4.7.1廠用電中斷現(xiàn)象
①照明熄滅;
②電機全部停止運行;
③鍋筒水位迅速下降。
4.7.2廠用電中斷處理
①迅速用事故照明系統(tǒng);
②迅速開啟汽動水泵;
③無備用泵應立即通知,切斷熱源,甩負荷運行;
④及時切斷電機電源;
⑤采取停爐措施。
篇2:余熱鍋爐維護規(guī)程
1.適用范圍
本規(guī)程適用于煙化爐余熱鍋爐及底吹爐余熱鍋爐的維護。
2.余熱鍋爐的設備結構
鍋爐采用單鍋筒自然循環(huán)方式或熱水泵強制循環(huán)方式和煙氣縱向沖刷防止積灰的膜式受熱面冷卻系統(tǒng)。主要由上升煙套、輻射室和對流區(qū)三部分組成,煙化爐余熱鍋爐還包括水冷水套和汽化水套組成。
3.余熱鍋爐停爐保養(yǎng)
鍋爐停爐后,為了避免和減輕腐蝕,必須做好鍋爐停用后的保養(yǎng)工作。
3.1干法保養(yǎng)。停爐時間超過一個月的,應采用干法保養(yǎng).
3.1.1將裝有生石灰或無水氯化鈣的無蓋木盒或鐵盒放入烘干后的鍋筒集箱內,干燥劑的用量根據(jù)鍋爐容積來確定,塊狀生石灰,毎立方米用2-3公斤。若為無水氯化鈣則用1-2公斤;
3.1.2嚴密關閉鍋爐的所有閥門、孔、煙道板等,盡量減少外界潮氣進入;
3.1.3保養(yǎng)初期要勤檢查。如干燥劑由塊狀變成粉狀,應更換新的干燥劑。
3.2濕法保養(yǎng)。保養(yǎng)時間不到一個月的宜用濕法保養(yǎng)。
3.2.1.先向鍋內上滿軟化水,然后加入預先溶解后的氫氧化鈉或磷酸三鈉或碳酸溶液。用量分別為氫氧化鈉為2.5公斤/噸水,磷酸三鈉為10~20公斤噸水。
3.2.2濕法保養(yǎng)期間,應經(jīng)常作外部檢查,并定時化驗鍋水堿度,若發(fā)現(xiàn)液位或堿度下降,應查明原因及時處理,并補加堿度,冬季應注意防止鍋水凍結。
4.常見事故及處理方法
4.1缺水事故
4.1缺水事故的現(xiàn)象
①鍋爐水位低于水位表最低水位,或看不見水位,水位表玻璃板上呈白色;
②水位報警器發(fā)生低水位報警信號;
③給水流量小于蒸汽流量。如因受熱管子破裂造成缺水時,則出現(xiàn)相反現(xiàn)象。
4.1.2缺水事故的處理
①以最快的速度,判斷其缺水的程度;
②嚴重缺水時,應緊急停爐,打開事故煙筒;
③輕微缺水時,應將給水自動調節(jié)切換為手動操作,加強上水,使水位恢復正常。
4.2滿水事故
4.2.1滿水事故的現(xiàn)象
①水位高于水位表最高水位,或看不見水位,水位表玻璃內顏色發(fā)暗;
②高低水位報警器發(fā)出高水位報警信號;
③給水流量不正常地大于蒸汽流量;
④嚴重時蒸汽大量帶水,含鹽量增加,甚至蒸汽管道內發(fā)出水擊聲,連接法蘭處向外冒汽漏水。
4.2.2滿水事故的處理
①判斷水位指示的正確性和滿水的程度;
②如是輕微滿水,應將給水自動調節(jié)器改為手動,部分或全部關閉給水閥門,減少或停止給水,必要時可開啟排污閥,放出少量鍋水,使水位降到正常水位線,然后恢復正常運行;
③嚴重滿水時,應緊急停爐。
4.3汽水共騰
4.3.1汽水共騰的現(xiàn)象
①水位劇烈上下波動;
②蒸汽的濕度和含鹽量迅速增加;
③嚴重時管道內發(fā)出水沖擊,使法蘭損壞并在連接處有蒸汽冒出。
4.3.2鍋水膨脹的處理
①開大連續(xù)排污;
②降負荷運行;
③加強管道疏水;
④停止向鍋內加藥,并取樣化驗;
⑤加強換水,迅速改善鍋水質量。
4.4水冷壁管事故
4.4.1水冷壁爆管的現(xiàn)象
①輕微破裂,焊口泄漏,發(fā)生蒸汽噴出的聲音。嚴重爆管則有明顯的爆破聲和噴汽聲,爐內負壓變成正壓并噴出煙氣、蒸汽,灰斗漏水、灰斗潮濕;
②水壓、汽壓、和煙氣溫度迅速下降。
③給水流量增加,蒸汽流量顯著下降。
4.4.2水冷壁爆管的處理
鍋爐在運行中爆管都須進行緊急停爐,絕不能違章強制運行。如爆管的破口不大,采取加大給水尚能維持水位,可迅速通知用汽點作好停爐準備后再停爐。
4.4.3鍋爐爆管預防
①加強給水、鍋水監(jiān)督;
②定期停爐保養(yǎng)工作;
③好停爐保養(yǎng)工作;
④嚴格按規(guī)程做好啟動和停爐,一般不得操之過急;
⑤加強焊縫質量檢查,保證檢修質量。
4.5爐內爆炸
4.5.1爐內爆炸的原因
①啟動前沒有徹底通風,以排除爐內、煙道內殘存的可燃性氣體、粉塵;
②進煙門開啟時,導致大量可燃性氣體沖入冷卻室與空氣混合。
4.5.2爐內爆炸處理
①檢查爐墻、煙道的損傷程度;
②爐墻沒有損壞時,可低負荷繼續(xù)運行;
③查明事故原因;
④及時停爐檢修。
4.6爐內嚴重結焦
4.6.1爐內結焦原因
①煙氣量波動太大,偏離設計初始條件;
②運行中清灰不及時;
4.6.2爐內結焦的處理
①加強人工定期吹灰,打焦;
②改善煙氣條件。
4.7廠用電中斷
4.7.1廠用電中斷現(xiàn)象
①照明熄滅;
②電機全部停止運行;
③鍋筒水位迅速下降。
4.7.2廠用電中斷處理
①迅速用事故照明系統(tǒng);
②迅速開啟汽動水泵;
③無備用泵應立即通知,切斷熱源,甩負荷運行;
④及時切斷電機電源;
⑤采取停爐措施。
篇3:余熱鍋爐檢修規(guī)程
1.適用范圍
本規(guī)程適用于煙化爐余熱鍋爐及底吹爐余熱鍋爐的檢修。
2.檢修的周期
2.1檢修周期
檢修項目大?修項?修熱水套2-3年10-12個月汽化水套3-4年10-12個月余熱鍋爐本體2-3年10-12個月
2.2檢修內容
2.2.1汽泡(低壓、中壓)
①檢修汽泡的腐蝕和結垢;
②檢查、修理水位表連通管、壓力表按頭、加藥管、給水管、排污管等裝置;
①檢查活動支吊架;
②檢驗水位計指示的準確性及測量汽泡的傾斜和彎曲度;
③拆除保溫層、全面檢查測試焊縫的嚴密性;
④汽泡挖補、開孔;
⑤更換或檢修汽泡內裝置。
2.2.2汽化水套和熱水套
①檢查汽化水套、熱水套的腐蝕和結垢;
②對汽化水套、熱水套的水壓試驗;
③全面檢查水套的焊縫的嚴密性。水冷壁管和聯(lián)箱
①清理管子和聯(lián)箱外壁焦渣、積灰和內壁水垢;
②檢查管壁的磨損、脹粗、變形和損傷;
③檢查管子支吊裝、拉鉤及聯(lián)箱支座;
④檢查各處膨脹問題;
⑤檢查和清理聯(lián)箱內水垢、腐蝕,檢查外部變形、裂紋。
⑥更換或挖補聯(lián)箱;
⑦更換或處理水冷壁管、對流管。
2.2.4汽水閥門及管道
①檢修安全閥、水位計、水位報警器,調節(jié)器及其它各種閥門;
②檢修調整管道,支吊架、調整管道膨脹值;
③檢修或更換主汽管法蘭螺栓等;
①更換局部汽水管道及附件;
2.2.5鋼架、護墻及保溫
①檢修觀察孔、人孔門、防爆門,開展堵漏風工作;
②修補爐墻、灰斗等;
③檢查和校正鋼柱和棟梁的下沉和彎曲;
①翻修爐墻、修補保溫層;本體爐殼、鋼架全部刷油漆。
2.2.6其它
①檢修吹灰器;
②檢修除氧器;
③檢修膨脹指示器并調整合適;
④檢修加藥防聯(lián)樣裝置;
⑤整體水壓試驗;
⑥安全閥的整定;
2.3小修消除運行中發(fā)生的設備缺陷,重點檢查和修理易損零件,進行必要的清掃和試驗。大修前的一次小修,應做好大修項目的檢查與核實。
3.檢修質量及標準
1.熱水套及汽化水套必須按圖紙要求試壓;
2.水套裝配平面的撬曲性要求小于5㎜;
3.各部分受熱面在檢修時,必須全部清掃積灰及焦垢,使管子表面或管間無積灰、焦垢;
4.承壓部件所用金屬材料應符合設計圖紙或《蒸汽鍋爐安全技術監(jiān)察規(guī)程》的有關規(guī)定。
5.鋼架主柱、橫梁不應有沉降、變形;
6.防爆門應有足夠的通道及開啟量,動作應靈活;
7.檢修工作必須遵守勞動部《蒸汽鍋爐安全技術監(jiān)察規(guī)程》的有關規(guī)定。
8.汽包內壁應清掃干凈,不得有銹垢污存在。
9.加藥管、取樣管、連通管、給水管、排污管應暢通無阻,裝置位置應正確,水位計引出管應暢通無污垢,引出管應水平;
10.汽包支座光滑無卡阻現(xiàn)象。膨脹指示器要調整正確,安裝牢固。
11.人孔門結合面應平整,無麻點,閃痕及裂紋,接合面應不小于全寬度的2/3;
12.汽水分離裝置,各部件應完整,緊固、密封處嚴密;
13.水冷壁管,對流管不得有裂紋,腐蝕、磨損,嚴重者應立即更換;
14.水冷壁管,對流管脹粗超過原有直徑的3.5%時,要更換。
15.聯(lián)箱不得有裂紋,腐蝕、磨損等現(xiàn)象;
16.管壁的外傷溝槽深度在1—1.5㎜時可采用焊補法補好。
17.聯(lián)箱支持托架應完整牢固,不松脫,在允許膨脹方向應有足夠間隙。
18.安全閥法蘭,螺旋彈簧應無裂紋,變形,損傷等缺陷。
19.安全閥活塞桿和閥蕊吊桿無彎曲、,無麻點,閃痕及裂紋。
20.杠桿水平誤差全長不得大于1㎜。
21.水位表的壓板應平整無裂紋溝槽等缺陷。
22.各閥門閘板不應有裂紋、氣孔等缺陷,閘閥密封面的吻合度不得低于50%;
23.鍋爐汽水管路腐蝕深度不得超過管壁厚的25%,管道外部不應有超過管徑5%的凹陷;
24.支吊架應不妨礙管道由于熱膨脹所引起的位移。
4.試運轉
1.檢修后,必須進行整體水壓試驗,水壓試驗應按《蒸汽鍋爐安全技術監(jiān)察規(guī)程》進行,水壓試驗在周圍氣溫高于零上5℃進行,試驗用水宜在30℃—60℃內
2.所有機械設備應先進行分部或聯(lián)動試車。
3.根據(jù)檢修內容,確定是否需要烘爐、煮爐。烘、煮過程按《操作規(guī)程》進行。
4.按《操作規(guī)程》進行點火,升壓。并進行安全閥調整;
5.根據(jù)運行規(guī)程進行負荷試運。檢查設備是否能達到額定壓力,各部分參數(shù)是否符合運行要求,經(jīng)72小時試車后,整理好檢修有關記錄,經(jīng)技術負責人簽證后,交付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