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大學校區物業管理范圍
中醫藥大學校區物業管理范圍
下述物業是指**中醫藥大學大學城校區一期所有物業(特殊說明的除外)。
1物業設施設備的維修、維護、使用、運行管理
1.1房屋建筑物本體及共用設施設備:包括但不限于共用的上下水管道、雨水管、共用照明、天線、加壓供水設備配置系統等,公寓、宿舍室內設施除外
1.2房屋建筑物共用部位:包括但不限于樓蓋、屋頂、梁柱、地面、內外墻體和基礎等承重結構部位、外墻面、公共部分的內墻面、樓梯間、走廊、通道、門廳、門窗等
1.3物業范圍內的公用設施、設備
1.4機電設施設備:包括但不限于以總水表以后范圍內的衛生用水、飲用水等供水設施和全部排水、排污設施及管道;電路和照明設備;電梯設備;配電房及設備;供熱系統、中央空調系統及末端設備;電鈴等
1.5小型維修:包括但不限于宿舍內的照明、給排水設施、門、窗、鎖等(不含食堂、商店)
2室內外公共場地的清潔、保潔、消殺(除四害)、消毒
2.1教學區樓內走廊、樓梯道、電梯間、衛生間、課室、教師休息室、會議室、接待室、圖書資料室、閱覽室、自修室、陽臺、天臺等(不含行政辦公室、實驗室)、教學區室外道路、停車場、體育場等公共區域的清潔開荒、日常保潔、消殺、消毒、生活垃圾的收集、清運等;
2.2生活區學生宿舍、教師公寓房間外的公共部分、生活區室外道路、運動場等公共區域的清潔開荒、日常保潔、消殺、消毒、生活垃圾的收集、清運,不含食堂、商店的樓內部分。
2.3環境綠化(含盆景)、美化、修剪及養護管理
范圍包括固有綠地、道路兩邊綠化、樓宇間綠地等,涵蓋校區內所有樹木(含古樹)、綠化帶、草坪、花壇、樹盆、綠籬、天然植物群落等。
2.4學生宿舍(不含學生的床位分配)、學生活動中心和教師公寓的管理
包括生活秩序管理、公共秩序管理、單車棚管理、宿舍紀律的維持等。
2.5教學樓課室(不含實驗室)的管理
2.6教學樓內課室教學物資、教學設備的管理
2.7校園治安、消防和校區交通管理
2.8物業管理制度與檔案、資料管理
2.9校園綜合服務
篇2:新校區安裝工程質量保證措施
新校區安裝工程質量保證措施
1、工程質量保證體系
1.1、工程質量責任制(見下頁)
1.2、本工程將嚴格執行公司ISO9002質量體系程序文件和有關規定制度,確保質量保證體系正常運轉,公司設有質量監督機構,配齊專職質檢人員,形成公司和工程項目部和班組的三級質量監督檢查網絡
1.3、為實現本公司的質量方針和目標,確保本工程質量目標的實現,使質量管理各項活動規范化、標準化、程序化,以滿足要求,保持質量體系的有效運行,提高工程的質量保證能力。
1.4、質量體系文件包括質量保證手冊、程序文件、施工工藝、施工組織設計、作業指導書、各工序技術交底書、相關的技術文件和法令、法規。
2.實施全過程質量管理
2.1、質量管理程序圖
2.2質量體系控制要點:
質量控制要點一覽
控制階段控制環節控制要點主要控制人參與控制人主要控制內容參與控制內容工作依據工作見證文件
施工準備階段
一項目部組建1審核資格主管經理有關部室組建人員資格確認組建表
二文件資料2管理文件、施工規范項目經理
技術負責人專業施工員管理文件、施工規范是否齊全確認合同、施工要求規范齊全文件資料清單
三設計交底審圖3圖紙、技術文件自審項目技術負責人專業施工員圖紙資料是否齊全、能否滿足施工要求施工階段的圖紙、技術文件預審記錄
4圖紙會審項目技術負責人技術部、專業施工員圖紙資料的完整性、準確性、合法性、可行性進行會審施工階段的圖紙、技術文件圖紙會審紀要
四制定施工工藝文件5質量計劃、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項目技術負責人專業施工員按標準要求編制質量計劃(或施工組織設計)組織審批編制標準、施工圖規程驗收規范批準的質量計劃(或施工組織設計
6施工工藝或作業指導書項目技術負責人專業施工員組織審批編寫標準、施工圖規程驗收規范批準的作業指導書(或工藝)
五施工機具設備準備7項目部提出需求計劃項目技術負責人專業施工員、材料設備員審核需求計劃編制施工工藝需求設備、機具配備表
控制階段控制環節控制要點主要控制人參與控制人主要控制內容參與控制內容工作依據工作見證
施工準備階段六技術交底8技術總交底、各專業技術交底技術部、項目部技術負責人專業施工員組織實施技術交底、編寫交底書施工圖、驗收規范、質量驗收標準技術交底
七設備材料準備9設備材料供應計劃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專業施工員編寫材料預算、審核實施、編制施工圖、定額材料預算
八人員資格認可10項目施工人員的組成項目經理專業施工員,勞人部施工人員資格確認提出培訓需求與實施資格證、上崗證項目施工人員表(含資格證、上崗證)
施工階段九開工報告11確認施工條件項目經理各有關部市三通一平、資金人員、設備材料進場的條件確認施工前期工作批準開工報告
十材料設備進場與驗收12材料、施工設備驗收項目設備材料員審核材料質保書、清查數量、設備完好狀態建帳、卡材料預算、設備配備單進料單、驗收單、設備清理
十一設計變更及聯系單13設計變更及聯系單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專業施工員審核確認、下達執行設計變更及聯系單、通知單核準后的聯系單或設計變更、圖紙修改
十二材料代用14項目部提出需求計劃、材料代用可行性專業施工員工藝性審核材料代用通知核準意見書
控制階段控制環節控制要點主要控制人參與控制人主要控制內容參與控制內容工作依據工作見證
施工階段十三預制安裝檢驗15成品、半成品制作專業施工員質量檢察員制作與安裝檢查與監控施工圖、規范、標準檢驗記錄
16安裝檢驗、工序交接驗收專業施工員、質量檢查員施工班組長安裝質量首檢互檢、專檢與工序交接驗收實施與整改施工圖、規范、標準檢驗記錄
17輕微與一般不合格返修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專業施工員班組長、檢查員制定返修措施實施與檢查施工圖、返修單返修單
18嚴格不合格項目經理、總工、技術部、治安部班組、檢查員、設計、顧客、監理查原因、制定方案措施實施與監控施工圖、規定、標準返修方案
十四材料設備進場與驗收19隱蔽前的檢查驗收專業施工員檢查員施工班組長、監理、質量監督人員組織實施質量標準與監督施工圖、規范、標準隱蔽記錄
十五設計變更及聯系單20機具、設備完好率設備員、使用人員工程部機具設備的維護與保養設備維修與管理機具設備的維修與保養規定機具設備保養記錄
十六材料代用21確保計量器具符合精度要求項目計量員中試室維護管理、按時送檢監督、執行檢驗、測量和實驗設備的維修保養制度檢測記錄
控制階段控制環節控制要點主要控制人參與控制人主要控制內容參與控制內容工作依據工作見證
施工階段
十七試驗與運轉22單機與分機調試項目技術負責人、質安部專業施工員、檢察員、施工人員各專業系統進行單機與分項調試調試、組織實施施工圖、規范、設備使用說明書、調試方案單機與分項調試記錄
23聯動調試與運轉項目技術負責人、質安部專業施工員、技術部、監理及有關人員組織實施實施、監督方案調試方案記錄
十八特殊工藝24大型吊裝與特殊焊接項目技術負責人、起重隊長、技術部專業施工員、安全員、施工人員方案編制、審核大型吊裝、特殊焊接全過程實施與監督方案方案、記錄
十九質量評定25分項分部質量評定項目技術負責人專業施工員、檢查員、質安部組織實施質量標準、實物量測和監督施工圖、質量檢驗標準質量驗評記錄
26單位工程質量評驗總工、質安部、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技術部、工程部專業施工員、檢查員組織實施質量標準、整改施工圖、質量檢驗標準評定記錄
二十工程預驗收27施工資料整理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質安部、工程部專業施工員、檢查員核查質量是否達到計劃要求、審核資料是否達到交工驗收要求、落實整改措施驗收規范預驗收報告
二十一工程驗收28交工驗收報告、資料整理項目經理、技術部、質安部、工程部專業施工員、檢查員審核交工驗收資料整理交工驗收資料,落實修改措施驗收規范交工資料
交工驗收階段二十二交工29辦理交工項目經理專業施工員、技術部提交交工文件,資料歸檔提出交工文件,資料歸檔施工圖、上級文件、驗收規范施工資料
用戶回訪與服務二十三質量回訪30質量水平、使用運行情況工程部質安部、經營部提出整改措施,收集用戶信息提出整改措施,收集用戶信息用戶反饋單、整改報告
二十四用戶服務31協助用戶運行、培訓工程部、項目部用戶反饋單
2.3、施工前針對本工程特點,編制技術先進、工期合理、工程質量優良、統籌規劃的平面布置的施工組織設計,制定出適合本工程的質量目標及質量管理獎懲辦法,組織貫徹保證工程質量的各項管理制度。
2.4、抓好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方案中關于保證工程質量的措施落實,積極參加設計交底,做好設計圖紙會審工作。抓好各分部工程施工前的技術交底工作,并履行交底人與被交底人的簽字手續。
2.5、明確采用的施工技術規范、標準。嚴格按照公司編制的施工工藝和施工圖及驗收規范、安裝技術要求等精心施工、調試、檢驗記錄。
2.6、采用專業檢查與班組互檢相結合的方法,抓好"三檢"(自檢、互檢、專檢),加強對施工過程的檢查,把質量問題消滅在施工過程中,充分發揮班組質量員的作用,嚴格把好每道工序的質量關。不合格工序不得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2.7、施工現場職工必須嚴格執行"五不準"制度,即:無設計或無設計合格證書的圖紙不準施工;原材料無合格證的不準施工;設備或半成品不合格者不準施工;降低規范要求或驗評標準者不準施工;不合格工程不準報竣工。
2.8、認真嚴格對待質量問題,做到"三不放過",原因不查清不放過,有關人員沒受教育不放過,沒有制定預防措施不放過,對施工中存在的質量問題及時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不斷提高工程質量水平。
2.9、做好施工技術資料整埋工作,資料達到及時、完整、準確、可靠。按控制點對重點部位和資料進行復查,分項工程結束后必須及時做好分項工程的評定工作。工程交工時,及時向建設單位交付竣工技術資料,對單位工程的質量作出評定,并交付質監站核檢。
3、加強材料、設備的質量管理
3.1、堅持貫徹執行本公司ISO質保體系中關于設備、材料的質量管理和檢驗制度,原材料、設備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
3.2、交付現場施工的各類材料及設備必須有出廠合格證或質保單,產品應是質量信譽好的生產廠家。所購材料品牌、生產廠家、型號規格、價格等征得甲方和監理的確認。
3.3、進入現場的原材料、外購件、外協件必須進行驗收,沒有出廠合格證或末蓋合格章的不準辦理入庫手續,不準進入現場使用。
3.4、對材料、設備要求有一定的精密度的物件定貨、采購,必須由材料部門會同技術、質量部門的人員共同參與,以保證材料、設備的安裝質量。
3.5、甲供設備、材料進場作好檢測驗收工作,妥善保管,如有問題及時和甲方聯系。
3.6、設備、儀表的檢驗實行開箱驗收制度并做好記錄,安裝前應由設備檢驗和保管部門提供檢驗合格證和保管記錄,對合格品要妥善存放,重點保管。
3.7、材料設備保管員應做到帳物相符,合格品與待驗品、廢品分開存放,并有標識。
3.8、工程竣工后,應及時提交與工程有關的材質證明書、材料合格證等。
4.項目經理與各施工班組簽定質量責任制,采取獎罰措施優重獎劣重罰原則,提高施工質量。
4.1、工程質量責任制
A、該工程實行項目經理負責制,項目經理對該工程施工質量負全責。
B、施工員對負責施工的分部工程質量負責。
C、班組長對所施工的分項工程質量負責。
4.2、質量監督制度
A、施工班組對所施工的內容階段性完工后,必須做好質量自檢記錄和各種原始記錄。
B、項目質檢員對該工程所有項目進行跟蹤檢查,審核復驗班組長的自檢記錄以及各種原始記錄。
C、質量部門對該工程的項目質量進行定期檢查,審核所有的技術資料和原始資料,并要求資料與工程同步。
4.3、施工人員上崗制度
A、所有的施工人員必須參加安全、技術培訓,并取得專業上崗操作證方可上崗。
B、擔任該工程的施工員,項目經理應具各相應的資格證書。
4.4、技術管埋制度
A、嚴格把好審圖關。現場技術負責人應組織施工員進行審圖,對施工設計圖有疑問的內容要及時向有關部門人員提出,以便順利施工。做好審圖記錄。
B、施工員應根據自己的施工內容編寫施工方案,進行技術交底,創優目標交底,并做好技術交底記錄。
4.5、材料設備管理制度
A、工程所用的主材、配件以及設備,無論是乙方供還是甲方供,都到有信譽的廠、商家去購買、訂貨。嚴格把好主材、配件、設備關,是創優工程的基礎。
B、為確保工程材料、設備的質量,凡本單位采購的一律由物供部門按ISO9002采購程序到合格供方采購,項目部不得自行采購。
C、所采購的主材必須具有材料質量證明書原始件或原始復印件,其數據應符合有關標準。
D、工程用配件、設備等除具有說明書外,還應具有出廠合格證及有關性能測試報告。
E、材料、配件、設備的保管、發放嚴格執行本單位的ISO9002管理程序。
5、質量保證的措施
5.1、本工程要確保優質工程,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質量控制:
5.1.1、施工準備階段的質量控制主要控制圖紙會審、技術交底、施工方案、人員培訓等。要求做到技術力量到位。方案可行、進度安排合理、圖紙會審認真、技術交底仔細。"
5.1.2、物資供應階段的質量控制主要控制材料供應計劃、材料采購環節、材料入庫前檢驗、材料裝卸、入庫保管、材料發放以及施工機具的操作、保養、校驗等,杜絕不合格的產品、材料用于本工程。
5.1.3、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主要控制施工程序是否合埋,安裝質量是否符合標準、規范。尤其是隱蔽工程的質量,要嚴格跟蹤檢查驗收,并及時做好記錄。系統調試、工程驗收要由公司組織人員先進行、預驗收。預驗收合格才能進入交工驗收。要做好技術資料與施工同步。
5.1.4、使用階段的質量控制工程質量交工驗收合格后,根據用戶需要,留下部分人員為客戶的設備維護人員進行培訓,直到用戶滿意為止。工程交付使用后,必須做好質量回訪工作,建立保修制度及技術服務檔案,提高技術服務質量。工程質量控制的最終目的是滿足用戶的使用要求、安全要求和美觀要求。
5.1.5、工程保
修承諾:按照建設部80號令規定,電氣管線,給排水管道、設備安裝保修期為2年。
在接到用戶有關安裝范圍的工程出現故障,本公司立即派有關人員到達現場搶修,履行及時保修義務,決不因拖延履行責任給業主造成經濟損失。
5.2、質量保證的具體落實措施
5.2.1、根據"建筑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的具體要求按專業和分項工程內容,制定了創優的具體詳細目標。此項工作由質量部門具體負責。發放給各施工班組。
5.2.2、根據圖紙要求和創優目標來制定詳細實施方案。技術部門負責方案的審核和監督方案的執行。
5.2.3、加強施工質量監督的同時,要抓好技術資料、施工記錄、檢查記錄的質量。要做到資料同步、數據可靠并符合創優的標準。具體由項目技術負責人和檢驗員負責實施。質量部門和技術部門負責監督指導。
5.2.4、材料、設備的驗收、發放環節由材料員和檢驗員負責實施。及時填好驗收、發放手續,收齊各種合格證、質保書、說明書。
5.2.5、項目檢驗員根據創優方案跟蹤檢驗班組所施工的項目,復核班組自檢記錄,做好每天檢驗記錄,發現問題及時通知施工員組織返工。
5.2.6、管道系統的試壓、試水管理措施
A、編制試壓和灌水方案,向參加試壓的人員交底,落實責任制。灌水和加壓前對管道系統進行全面檢查,有沒有敞口的地方,有沒有安裝不到位的漏接頭的地方,閥門的開、閉是否正確等,這些隱患消除后,才能進行灌水、試壓操作。
B、試驗壓力必須達到規范或圖紙要求,由建設單位、監理單位駐現場代表驗收合格,并作好試壓記錄。
C、電氣系統的局部、系統調試
編制調試方案,向參加調試的人員做好安全和技術交底,具體落實到每一個人,統一管理。通電前,必須認真復查導線的絕緣指標是否合格,接地是否良好,總分開關是否關閉,有否沒有進行絕緣封閉的裸露處,并掛好警示牌,確認無誤后,方可逐一通電調試。
5、3本工程安裝質量的主要控制點及檢測方法
5.3.1、本工程安裝質量應在確保優良的基礎上擴大檢查數量直至全部。
5.3.2、管道安裝的主要控制點及檢測方法:
A、管道預制:強調管道的預制由施工員繪制管道系統單線圖,在單線圖上標注好下料尺寸,減少施工差錯,并確定好封閉管段,留出加工余量或待測的管段,預制工作按管道系統單線圖進行,確保施工質量。
B、管道的標高、坡度和走向要嚴格按設計要求,其偏差不得大于國家標準。布管要美觀,多排管的間距要一致,上、下水口位置準確。檢測方法:水平尺(水準儀)、拉線、尺量。
C、采用熱熔連接的PP-R管,應控制好加熱時間,熱熔深度加工時間和冷卻時間。
檢測方法:外觀檢查、尺量或剖解。
D、采用承插粘接的PVCU管,應控制好承插深度,及膠水涂抹、粘接質量、凝固時間。
檢測反復法:外觀檢查、尺量或剖解。
E、給水設備安裝前的坐標、標高尺寸和螺栓孔位置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尺寸偏差符合規范要求。器具平整、穩固、表面油漆、鍍鉻件完好無損,啟閥靈活、表面潔凈。與管道的接口應嚴密無滲漏。檢測方法:水準儀、尺量、灌水試驗。白布擦拭表面,觀察。
F、管道的試壓無滲漏。表面平整美觀。
檢測方法:電動試壓泵、水壓表。手感、目測。
G、支架安裝要牢固,設置合理,規格安裝尺寸到位,油漆的種類和涂刷遍數符合要求,附著良好,無起皮、起泡和漏涂,色澤一致,無流淌及污染現象。
檢測方法:觀察。
5.3.3、電氣系統安裝的主要控制點及檢測方法:
A、電管、橋架、電纜、導線敷設應符合圖紙和規范要求,其絕緣、接地電阻應達到設計和規范要求。
檢測方法:目測、搖表
B、燈具等電器具的安裝必須牢固,尺寸偏差符合規范要求,接地可靠,設置合理美觀。
檢測方法:尺量、垂線、搖表。
篇3:某校區建筑防止質量通病技術措施
校區建筑防止質量通病的技術措施
為使本工程質量達到優良,必須加強質量管理,嚴格貫徹我單位ISO9002系列質量體系控制標準,針對各個分項工序制定防止質量通病的技術措施。
一、鋼筋工程
1.柱預埋鋼筋位移:柱主筋的插筋與板上、下筋要固定綁扎牢固,確保位置準確,必要時可附加鋼筋電焊焊牢,砼澆筑前應有專人檢查修整。
2.露筋:柱鋼筋每隔1m左右加帶鐵絲的水泥砂漿墊塊。
3.鋼筋搭接長度不夠:綁扎時應對每個接頭進行尺量,檢查搭接長度是否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
4.鋼筋接頭位置錯誤:梁、柱墻鋼筋接頭較多時,翻樣配料加工時,應根據圖紙預先畫出施工翻樣圖,注明各號鋼筋搭配順序,并避開受力鋼筋的最大彎矩處。
5.鋼筋綁扎接頭與對焊接頭未錯開:經對焊加工的鋼筋,在現場進行綁扎時,對焊接頭要錯開搭接位置。因此加工下料時,凡距鋼筋端頭搭接長度范圍以內不得有對焊接頭。
6.門窗洞口加強筋位置尺寸不符和要求:應在綁扎前根據洞口邊線將加強筋位置調整,綁扎加強時應吊線找正。
7.澆筑砼前檢查鋼筋位置是否正確,振搗砼時防止碰動鋼筋,澆完砼后立即修整甩筋的位置,防止柱筋位移。
8.梁鋼筋骨架尺寸小于設計尺寸:配制箍筋時應按內皮尺寸計算。梁、柱核心區箍筋應加密。
9.箍筋末端應彎成135°,平直部分長度為10d。
10.梁主筋進支座長度要符合設計要求,彎起鋼筋位置應準確。板的彎起鋼筋和負彎矩鋼筋位置應準確,施工時不應踩到下面。綁板的鋼筋時用尺桿劃線,綁扎時隨時找正調直,防止板筋不順直,位置不準。
11.綁豎向受力筋時要吊正,搭接部位綁3個扣,綁扣不能用同一方向的順扣。
12.在鋼筋配料加工時要注意,端頭有對焊接頭時,要避開搭接范圍,防止綁扎接頭內混入對焊接頭。
二、模板工程
1.梁、板模板:梁、板底不平、下撓;梁側模板不平直;梁上下口漲模:防治的方法是,梁、板底模板的龍骨、支柱的截面尺寸及間距應通過設計計算決定,使模板的支撐系統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作業中應認真執行設計要求,以防止砼澆筑時模板變形。模板支柱應立在墊有通長木板的堅實的地面上,防止以柱下沉,使梁、板產生下撓。梁、板模板應按設計或規范起拱。梁模板上下口應設銷口楞,再進行側向支撐,以保證上下口模板不變形。
2.柱模板漲模、斷面尺寸不準:防治的方法是,根據柱高和斷面尺寸設計核算柱箍自身的截面尺寸和間距,以及對大斷面柱使用穿柱螺栓和豎向鋼楞,以保證柱模的強度、剛度足以抵抗砼的側壓力。施工應認真按設計要求作業。
3.柱身扭向:防治的方法是,支模前先校正柱筋,使其首先不扭向。安裝斜撐(或拉錨),吊線找垂直時,相鄰兩片柱模從上端每面吊兩點,使線墜到地面,線墜所示兩點到柱位置線距離相等,即使柱模不扭向。
4.軸線位移,一排柱不在同一直線上:防治的方法是,成排的柱子,支模前要在地面上彈出柱軸線及軸邊通線,然后分別彈出每柱的另一方向軸線,再確定柱的另兩條邊線。支模時,先立兩端柱模,校正垂直與位置無誤后,柱模頂拉通線,再支中間各柱模板。柱距不大時,通排支水平拉桿及剪刀撐,柱距較大時,每柱分別四面支撐,保證每柱垂直和位置正確。
三、砼工程
1.蜂窩:原因是砼一次下料過厚,振搗不實或漏振,模板有縫隙使水泥漿流失,鋼筋較密而砼塌落度過小或石子過大,柱根部模板有縫隙,以致砼中的砂漿從下部涌出而造成。
2.露筋:原因是鋼筋墊塊位移、間距過大、漏放、鋼筋緊貼模板、造成露緊,或梁、板底部振搗不實,也可能出現露筋。
3.麻面:拆模過早或模板表面漏刷隔離劑或模板濕潤不夠,構件表面砼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脫皮。
4.孔洞:原因是鋼筋較密的部位砼被卡,未經振搗就繼續澆上層砼。
5.縫隙與夾渣層:施工縫處雜物清理不干凈或未澆底漿等原因,易造成縫隙、夾渣層。
6.梁、柱連接處斷面尺寸偏差過大,主要原因是柱接頭模板剛度差或支此部位模板時未認真控制尺寸。
7.現澆樓板面和樓梯踏步上表面平整度偏差太大:主要原因是砼澆筑后,表面不用抹子認真抹平。冬期施工在覆蓋保溫層時,上人過早或未墊板進行操作。
四、砌筑工程
1.砌體粘結不牢:原因是砌塊澆水、清理不好,砌塊砌筑時一次鋪砂漿的面積過大,校正不及時;砌塊在砌筑使用的前一天,應充分澆水濕潤,隨吊運隨將砌塊表面清理干凈;砌塊就位后應及時校正,緊跟著用砂漿灌豎縫。
2.第一皮砌塊底鋪砂漿厚度不均勻:原因是基底未事先用細石砼找平標高,必然造成砌筑時灰縫厚度不一,應注意砌筑基底找平。
3.拉結鋼筋或壓砌鋼筋網片不符和設計要求:應按設計和規范的規定,設置拉結帶和拉結鋼筋及壓砌鋼筋網片。
4.砌體錯縫不符和設計和規范的規定:未按砌塊排列組砌圖施工。應注意砌塊的規格并正確的組砌。
5.砌體偏差超規定:控制每皮砌塊高度不準確。應嚴格按標幟桿高度控制,掌握鋪灰厚度。
五、抹灰工程(見裝修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