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審核人員崗位職責內容
1.負責辦理醫保病人住院以及特殊病種門診和家庭病床治療的檢查、審核和醫療費用結算的初審和復審。
2.負責辦理醫保病人異地診治醫療費用的檢查、報銷清單的初審和復審。
3.負責辦理醫保病人轉診轉院有關手續的審核和費用報銷的初審和復審。
4.對定點醫療機構進行監督、檢查、管理。
5.做好參保人員來信來訪的接待工作。
6.完成中心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篇2:某局醫療費管理制度
***局醫療費管理制度
(一)、醫療費享受對象:
醫療費享受對象為:**系統內離休干部、退休人員、在職干部職工,辦理提前離崗退養人員。
(二)、醫療費管理原則:
醫療費管理總的原則是:參照國家醫療規定,結合本局實際實行門診費用核定基數,包干使用,逐月發放,節余歸已,超支不補;住院費用確定限額,比例報銷;重大病癥,特殊處理。醫院是指鎮醫院、縣醫院、縣中醫院。因公外出和法定假期在外地急診住院的必須電告單位,經批準的可以比照在縣住院的辦法報銷住院醫療費。
1、門診費用:
門診是指定的醫院門診。核定基數標準:離休人員據實報銷;退休人員和在職干部職工(包括提前離崗退養人員)按工齡核定基數,工齡在31年以上的,年人平定補420元,月平定補35元;26年至30年的,年人平定補360元,月平定補30元;21年至25年的,年人平定補300元,月平定補25元;16年至20年的,年人平定補240元,月平定補20元;11年至15年的,年人平定補180元,月平定補15元;10年(含10年)以下的,年人平定補120元,月平定補10元。門診費由各單位按月隨工資發放。
2、一般性住院費用:
一般性住院費用實行限額比例報銷。其標準為:離休干部單位據實報銷;退休人員單位報銷75%;在職干部職工(包括提前離崗退養人員)按工齡實行限額、比例報銷。即:工齡在10年(含10年)以下的,按45%比例報銷,最高限額為每年500元;工齡在11至15年的,按50%比例報銷,最高報銷限額為每年1000元;工齡在16至20年的,按55%比例報銷,最高報銷限額為每年2000元;工齡在21至25年的,按60%比例報銷,最高報銷限額為每年3000元;工齡在26年至30年的,按65%比例報銷,最高報銷限額為每年4000元;工齡在31年以上的,按70%比例報銷,最高限額為每年5000元。
3、重大疾病住院費:
重大疾病是指經縣以上醫院確診為癌癥、器官移植、腦管意外導致神志不清、肢體功能障礙等重大疑難病癥。離休干部據實報銷。其它人員,住院費超限額部分經縣局醫療費管理領導小組審定后單位報銷75%,個人負擔25%。
(三)、具體辦法:
1、***局成立醫療費管理領導小組,負責對全局醫療費實行管理。其組成人員由分管機關的局領導為組長,分管計財工作的局領導、分管人教局領導副組長,計財、人教、黨辦、辦公室、征收、管理、稽查等股室(局)負責人為成員。
2、凡需住院治病的離、退休干部職工、在職干部職工(含提前離崗退養人員),必須先提出住院治療申請,經***局醫療管理領導小組領導批準,并在指定醫院住院治療。不經批準,不予報銷醫療費。凡住院者,應先由個人墊付醫療費,病愈后憑住院病歷和住院醫療費收據報銷醫療費。重大疾病可先借款,出院后結算。
3、一般性住院,如需做費用較高的病情檢查(如做CT、核磁共振檢查等),必須經***局醫療費管理領導小組批準后方可檢查,否則,其檢查費用不予報銷。
4、凡生病住院的干部職工,如需價值較高、或進口高檔的滋補藥品,必須經縣局醫療費管理領導小組批準后方可開藥,否則,其滋補藥費不予報銷。
5、經***局醫療費管理領導小組認定為公傷者,其醫療費用全部由單位報銷。
篇3:醫院醫療服務承諾
醫院醫療服務承諾
1、拒絕接受患者及親友饋贈的“紅包”、物品。對患者饋贈的錢物當時難以拒絕的,于24小時內上交本單位指定部門。
2、拒絕接受醫療設備、醫療器械、一次性衛材、藥品、試劑等生產、銷售企業或代理推銷人員以各種名義、形式給予的回扣、提成和其它不正當利益。發現企業或推銷人員有上述行為的立即通報有關部門。
3、介紹病人到其它單位檢查、治療、購買藥品,或介紹他人購買醫療設備、醫療器械等,拒絕收取回扣或提成。
4、開藥、儀器檢查、化驗檢查及其它醫學檢查等,拒絕收取開單提成。
5、根據患者病情,規范開藥、合理檢查,不開大處方,不做不必要的檢查。
6、禮貌接診,文明待人,熱情服務,態度和藹,不推諉、訓斥、刁難病人。
7、執行醫務公開、價格和收費公示制度,尊重患者的選擇權、知情權和監督權。
8、執行患者住院“一日清單制”,不分解收費,不超標準收費,不自立項目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