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范本酒店康樂部溺水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范本酒店康樂部溺水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2024-07-16 閱讀 1836

一、救助客人上岸

1.發現溺水客人時,救生員應立即入水救助,并根據情況及時匯報領班、主管和賓館主管領導。

2.輕微溺水的客人,上岸后,應安撫客人并提示客人到醫院檢查。

3.嚴重溺水的客人,應及時通知總服務臺,呼叫120急救車。

二、緊急救助

1.上岸后立即清除溺水者口鼻內的污物,檢查溺水者口中是否有假牙。如有,則應取出,以免假牙堵塞呼吸道。

2.墊高溺水者腹部,使其頭朝下,并壓拍其背部,使吸入的水從口、鼻流出。這個過程要盡快,不可占過多時間,以便進行下一步搶救。

3.檢查溺水者是否有自主呼吸,如沒有,應馬上進行人工呼吸,方法是:使溺水者仰臥于硬板上或地面上,一只手托起其下頜,打開氣道,另一只手捏住其鼻孔,口對口吹氣,約每分鐘16~18次。

4.在做人工呼吸的同時,檢查溺水者的脈搏,以判斷心跳是否停止。如心跳停止,則應在進行人工呼吸的同時進行體外心臟擠壓,方法是:雙手疊加對溺者心臟部位進行每分鐘60~80次的擠壓。

三、送客人到醫院救治

1.迅速將溺水者送醫院急救,在送醫院途中不要中斷搶救。

2.陪同人員隨時與單位領導保持聯絡。

四、記錄

事后,應對整個處理過程進行詳細記錄。

篇2:某外國語中學預防學生溺水事故應急預案

外國語中學預防學生溺水事故應急預案

一、總則

(一)目的

為預防學生集體戶外活動和在校期間突發溺水事故,進一步提高應急指揮調度、應急搶險和救助的效率,提高事故應變能力,增強廣大師生的安全防范意識和避險自救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財產損失,確保人身安全。

(二)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和《zz市教育系統預防學生溺水事故應急預案》,結合我校工作實際,制定本預案。

(三)工作原則

1.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內緊外松”,不麻痹大意,不掉以輕心,做到及時發現、及時布置、及時處理。預防和處置突發性學生溺水事故要抓好三個環節:一是事故發生前,要立足防范,掌握主動,加強宣傳,從細節抓起,提高防范措施和自救技能,增強應急預案的針對性和操作性,提高應急反應水平;二是事故發生后,要迅速反應,緊急救治,撥打120和110并報告上級主管部門,同時,依法辦事,注意方法,及時果斷處置;三是事故平息后,配合相關部門做好事故調查,并做好學生和學生家長的安撫工作,確保學校正常教學秩序。

2.學生溺水事件發生后,學校立即按照預案采取應急措施,全體教職員工要牢固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思想”,在出現公共突發性事件的危機時刻,學校領導和教師,特別是共產黨員、共青團員、中青年教師一定要發揚不怕犧牲,勇于奉獻,以全力保護學生的安全為宗旨開展救援工作。

二、組織體系及職責任務

學校成立相應的工作領導機構,負責部署、指揮學生溺水事故的預防和處置工作。

1.應急組織機構

報警:120、110

總指揮:z

副總指揮:z

通訊組:z

安全保衛組:z

人員疏散組:z

后勤組:z

運輸組:z

救援組:z

醫療組:z

2.主要職責

①普及應急避險知識。

②強化宣傳工作,提高廣大師生防溺水的意識和應急救助的能力。

③組織實施本預案,發布各項指令、批示、通知等;立即實施救援行動,同時確定事故發生地點、受傷害的人員、繼續部署救援隊伍,實施搶救行動;組織協調各類物資調配供應;收集上報災情、社情、校情、保證學生安全,維護社會穩定。

三、預防預警機制

1.校長室必須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強化工作職責,建立安全預警機制,做好戶外活動場所和校園內及周邊場所的安全綜合分析,完善應急預案,并確保措施落實。

2.教導處、德育處、團委要充分利用各種渠道進行防溺水知識的宣傳教育,增強師生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切實提高師生員工的安全自我防護能力,確保師生健康、快樂地學習、生活。

3.總務處要認真搞好各項物資保障,嚴格按預案要求積極籌措、落實救援設備設施,校長室要保證各項經費的落實,強化管理,使之始終保持良好戰備狀態。

4.事故發生后,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確保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全面保證和促進社會安全穩定。

四、應急響應

1.總體要求

①發生溺水事故,須在第一時間撥打120并向110報警,同時向教育局報告。

②學校安排人員保護現場,同時向知情人了解發生溺水事故的具體情況,并做好記錄。

③積極協助公安人員勘察現場,為案件偵破提供條件。

2.報告程序

溺水事故的報告順序是:發現人――校園職能部門領導――校園分管領導――校園主要領導。

3.應急響應

根據事件的級別,采取分級響應的措施。

4.應急支援

①信息報送和處理

集體戶外活動溺水事故的信息按報告順序進行傳遞,由相關部門和人員進行確認,分清事件的等級,由決策機構進行決策處理。

②通訊:高彩霞薛玉初

③指揮和控制

由指揮中心進行指揮,由工作組進行現場控制。

④緊急處置

處置隊伍由指揮中心統一調派,分突發事件類型落實處置措施。

⑤救護和醫療

校醫或校園指定負責人負責事件的現場救護以及醫療防疫;對溺水人員進行處置,并協同運輸組將重傷人員護送到上級醫院。

⑥應急人員的安全防護

對可能涉及的應急人員進行定期培訓,明確安全防護的工作流程,同時提供必要的防護器械。

⑦群眾的安全防護

引導和教育學生按照日常行為規范行事:有序出入,不聚集;加強對學生假期安全教育。緊急情況下的學生疏散撤離由帶班教師及校園專人統一組織。

⑧社會力量動員與參與

密切與社區、家庭的溝通與協調,建立起家庭、學校、社會密切結合的安全工作網絡,確保學生的安全健康。

⑨溺水事故的調查、處理、檢測與后果評估

溺水事故發生后,由校園主要領導向教育行政部門主要領導、屬地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及時匯報,督促校園活動組織部門負責事件原因的調查工作,校園安全保衛領導小組負責事故的檢測與后果評估,并形成處理意見。對發生的重大及以上級別溺水事故,校園應積極配合公安及其他專門機構的工作,對溺水事故進行調查、檢測與評估。

5.信息發布

經請示同意后,由相關部門統一及時、準確地向媒體發送溺水事故的相關信息,以警示他人,防微杜漸。

6.應急結束

溺水事故處理完畢,宣布應急狀態解除。

五、應急保障

1.指揮

2.通信與信息保障

保衛部門負責通信系統的維護,確保應急期間信息暢通,并從各種媒體上獲取相關信息。

3.應急支援與裝備保障

①機構、人員名單(見“組織體系”工作機構)。

②救援藥品主要有繃帶、消毒水、止痛藥、消炎藥等。

③校園工作用車或教職員工私家車為突發事件的處理提供急救車輛。

④醫療保

障由相關醫院的幫助。

⑤校園安全保衛部門和當地公安機關提供安全保障。

⑥校園財務部門提供財力支持。

4.技術保障

就近醫院、zz市消防大隊、市傳染病防治中心、市人民醫院、城西派出所、zz市公安局等。

5.宣傳、培訓

①公眾信息交流:預案、報警電話在校園網上共享,同時在必要地點張貼;同時定期進行安全常識講座。

②培訓:由人事部門對特殊崗位人員進行定期培訓,對可能涉及的教職員工進行必要的應急自救與互救教育。

六、應急終止

1.終止程序:根據信息發布的機關確定。

2.后期處置

①對在溺水事故中受傷的師生員工給予必要的經濟補償;對在溺水事故中傷情較為嚴重的,校園給予適當的經濟援助;對污染物的處理按照國家廢物處理的相關規定進行。

②發動學生捐助,同時向社會廣泛求助,得到的資金由財務部門統一管理。

③為應急人員辦理保險業務,且及時理賠。

④做好溺水事故的調查、分析和應急經驗的總結,同時提出改進建議。

七、附則

對在溺水事故中有突出表現的個人予以表彰和獎勵,對事故的責任者給予紀律處分以及依法追求其刑事責任。

本預案由zz市外國語中學制訂與解釋,上交市教育局安保科備案。

篇3:某學校學生溺水事故應急預案

㈠預防措施

  1、根據季節變化特點,定期對學生進行防溺水教育,嚴防學生野浴或在危險的冰面上活動。

  2、通過體育課教會學生一些簡單的溺水自救方法。

  3、以家長會或致家長一封信等形式,定期向家長宣講防止學生溺水和墜冰的預防措施。

  4、學校在組織學生進行乘船等相關近水活動時,要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學生發生溺水事故。

㈡現場處置及救援措施

  1、一旦意外發生,學校易發安全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必須親臨現場,組織指揮搶救,把傷害事故控制到最低限度,好保證自身安全的措施,進而搶救溺水者。

  2、在場救護人員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應積極搶救溺水者。

  3、立即撥打“120”求救,同時現場人員為溺水者做人工呼吸,在第一時間實施緊急搶救,避免溺水死亡。

㈢事故報告及現場保護

  1、學校易發安全事故應急領導小組還必須在第一時間通知相關班主任,班主任立即通知學生家長趕到溺水地點或趕到實施搶救的醫院。

  2、如果溺水者死亡,必須由領導小組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死亡情況,請示有關部門到事故地點調查處理。

㈣事故調查及處理

  學校易發安全事故應急領導小組進行事故處理及調查工作。調查事故原因,整理事故記錄,形成書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