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網絡信息系統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格式
1總則
1.1編制目的
高效、有序地處置電力網絡信息安全突發事件,確保重要信息系統的實體安全、運行安全和數據安全,避免和減輕重大經濟損失及政治影響,保障員工生命和企業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
1.2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13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52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1996年4月1日起施行)
《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國發[2005]11號)
《電力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599號)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
《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GB/T29639-2013)
《電力企業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國能安全[2014]508號)
《企業安全生產應急管理九條規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74號)
《電力企業綜合應急預案編制導則》(試行)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大唐集團制〔2009〕47號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江蘇省公司突發事件綜合應急預案》
《大唐南京發電廠突發事件綜合應急預案》(2015版)
1.3適用范圍
1.3.1適用于本企業電力網絡信息系統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和應急救援工作。
1.3.2本預案為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體系中的專項預案,可單獨使用,也可配合綜合預案使用。
1.3.3如同時遇有人身傷亡、火災、環境污染等情況,應同時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
1.3.4本預案指導電力網絡信息系統安全事故現場處置方案的編制工作。
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2.2.1以人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員工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程度地預防、減少和消除突發事件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社會影響作為首要任務,切實加強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防護。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專業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和職工的基礎作用。各公司、部門、專業按照各自的職責和權限,負責有關事故災難的應急管理和應急處置工作,建立健全應急預案和應急機制。
2.2.2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在本廠重大突發事件應急指揮機構組織協調下,各公司、部門、專業項目部按照各自的職責和權限,負責有關事故災難的應急管理和應急處置工作,建立健全應急預案和應急機制。
2.2.3快速反應,協同應對。加強以部門管理為主的應急處置隊伍建設,建立統一協調制度,充分動員和發揮部門不同專業隊伍的作用,依靠統一協調作用,形成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功能齊全、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應急管理機制。
2.2.4依靠科學,依法規范。采用先進的救援裝備和技術,增強應急救援能力。依法規范應急救援工作,確保應急預案的科學性、權威性和可操作性。
2.2.5預防為主,平戰結合。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事故災難應急與預防工作相結合。做好預防、預測、預警和預報工作,做好常態下的風險評估、物資儲備、隊伍建設、完善裝備、預案演練等工作。
3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1事故風險的來源、特性
通過危險源辯識和風險評估,在大唐南京發電廠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如下安全風險,可能會導致發生電力網絡信息系統突發事件。
3.1.1由于自然災害引起的網絡與信息系統安全事故。
3.1.2由于事故災難引起的網絡與信息系統安全事故。
3.1.3由于人為破壞引起的網絡與信息系統安全事故。
3.2事故類型、影響范圍及后果
3.2.1自然災害。指地震、臺風、雷電、火災、洪水等。
3.2.2事故災難。指電力中斷、網絡損壞或是軟件、硬件設備故障等。
3.2.3人為破壞。指人為破壞網絡線路、通信設施,黑客攻擊,病毒攻擊,恐怖襲擊等。
4事件分級
按照事件性質、嚴重程度、可控性和影響范圍等因素,電力網絡信息系統突發事件一般分為四級,Ⅰ級(特別重大)、Ⅱ級(重大)、Ⅲ級(較大)和Ⅳ級(一般),具體情況如下:
4.1符合Ⅰ級響應條件的事件:
信息安全事件導致生產控制系統發生故障造成系統癱瘓或無法使用,或其它直接影響到正常電力生產的網絡信息系統安全事故,產生重大社會影響的網絡安全事故,可能危及上級或其他單位,超出江蘇省公司應急處置能力,亟待外部力量應急救援的事件。
4.2符合Ⅱ級響應條件的事件:
信息安全事件導致生產控制系統發生故障造成系統癱瘓或無法使用,造成全廠網絡中斷,或其它直接影響到正常電力生產的網絡信息系統安全事故,產生較大社會影響的網絡安全事故;超出應急處置能力,亟待外部力量應急救援的事件。
4.3符合Ⅲ級響應條件的事件:
(1)連接主干通信電(光)纜部分損壞超成單臺機組生產調度通信信息中斷;
(2)對的生產、經營、管理和信息發布造成影響,影響內部用戶數超過50%,可能影響機組運行安全,已經或預期超過24小時不能恢復正常運行。
A.專線通道與網絡故障。
B.主機設備、操作系統、中間件和數據庫軟件故障。
C.應用系統數據丟失。
D.機房電源、空調等環境故障。
E.大面積病毒、蠕蟲、木馬等有害惡意代碼的爆發。
F.非法入侵,或有組織的攻擊。
G.自然災害或人為外力破壞。
4.4符合Ⅳ級響應條件的事件:
因下列原因對的生產、經營、管理和信息發布造成影響,影響內部用戶數超過30%,可能影響機組運行安全,已經或預期超過8小時不能恢復正常運行。
A.專線通道與網絡故障。
B.主機設備、操作系統、中間件和數據庫軟件故障。
C.應用系統數據丟失。
D.機房電源、空調等環境故障。
E.大面積病毒、蠕蟲、木馬等有害惡意代碼的爆發。
F.非法入侵,或有組織的攻擊。
G.自然災害或人為外力破壞。
5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
5.1應急組織體系
5.1.1我廠成立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領導小組,是應急管理工作的領導機構,組員如下
(一)領導小組
總指揮:廠長
副總指揮:副廠長、紀委書記、工會主席、總工程師
成?員:廠長辦公室、安監部、設備部、工會、策劃部、人資部、財務部、思政部、物資部、維修部、發電部、物業公司、燃料部、粉煤灰運輸公司、實業總公司等部門行政正職組成
5.1.2應急管理領導小組下設以及辦公室,是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辦事機構,應急辦公室主任由廠辦公室主任擔任,安監部、設備部負責人任副主任。
5.1.3突發事件發生時,成立現場應急指揮部,負責現場應急救援指揮工作,并根據現場需要成立現場搶險救援工作組、穩定生產工作組、綜合協調工作組、安全保衛工作組、醫療救護工作組、物資供應工作組、善后處理工作組等。分別為:
1.搶險救援工作組
主任:人資部主任
成員:相關部門負責人
2.穩定生產工作組
主任:思政部主任
成員:相關部門負責人
3.綜合協調工作組
主任:廠長辦公室
成員:相關部門負責人
4.安全保衛工作組
主任:安監部主任
成員:相關部門負責人
5.醫療救援工作組
主任:人資部主任
成員:相關部門負責人
6.物資供應工作組
主任:物資部主任
成員:相關部門負責人
7.善后處理工作組
主任:廠長辦公室
成員:相關部門負責人
5.1.4響應應急機構結構圖
5.2應急組織機構的職責
5.2.1應急管理領導小組主要職責:
(1)貫徹落實國家及集團公司有關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
(2)負責突發事件應急決策和部署,負責指揮、協調應急準備、應急響應、應急救援和決定應急結束等工作。
(3)統一協調和調度廠內一切有效資源進行事故搶險與應急處理。
(4)接受上一級應急處理指揮部對事故搶險與應急處理資源的統一指揮和調度。
(5)決定和宣布啟動應急預案,負責組建各應急工作組。
(6)發生生產事故后,與有關政府部門配合,負責組成事故調查組進行事故調查,并對事故責任者提出處理意見。
(7)負責對事故(事件)進行分析,制訂反事故措施計劃。
5.2.2應急辦公室主要職責:
(1)負責突發事件應急組織機構的日常管理工作。
(2)組織、督促應急預案的編制、評審、備案和演練工作。
(3)負責監督防范措施和應急措施的落實。
(4)掌握應急處理和恢復情況,組織善后處置工作。
(5)負責匯總、通報事故(事件)應急處理的進展情況,歸口管理安全生產方面的信息,及時向地方政府及上級有關部門等有關單位匯報。
5.2.3現場應急指揮部職責:
(1)接受應急管理領導小組的命令,具體負責現場的組織、指揮和調度。
(2)全面了解災害的情況,確保科學、有效、有序施救,將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并根據現場實際及時調整應變措施。
(3)掌握災情發展的趨勢,防止次生事故的發生。及時做好與應急管理領導小組的信息聯系,當人身事故或預測升級時,立即匯報。
(4)組織涉及相關設施的處置,必要時決定危險區域現場人員的疏散或撤離。
(5)調動、協調應急工作組參與搶險救援工作。
(6)具體負責應急后期處置工作,制定現場恢復的措施做好現場的保護工作。
(7)由應急管理領導小組授權,搶險救援結束后,宣布應急結束。
5.2.4應急救援現場各工作組職責:
5.2.4.1搶險救援工作組:由應急辦公室主任或副主任組長,由事發部門現場搶險人員、其他分部搶險人員、廠長辦公室、安監部、設備部、策劃部、人資部、物資部、維修部、發電部、物業公司、燃料部、粉煤灰運輸公司、實業總公司等人員組成。
主要職責:
負責人員傷害的搶險;被困人員的緊急救援;被困人員的緊急疏散;被困物資的搶險;搶修人員的防護用品的使用;搶險、搶修人員的自身安全;設備的搶險、搶修;搶險、搶修中技術支持;災情過程中生產設備特殊運行方式安全技術措施的審查;保證設備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為指揮部提供技術支持;應急現場的通信暢通;搶救物資的采購、臨時貯存、發放和回收;確保搶救物資質量;為應急救援提供物資保障。
5.2.4.2穩定生產工作組:由當值值長任組長,安監部、設備部、策劃部、物資部、維修部、發電部、物業公司、燃料部、粉煤灰運輸公司、實業總公司等人員組成。
主要職責:
負責運行設備的調度和電網的穩定;與省調聯系,穩定機組運行;提供災情引起設備破拆的技術支持;災情過程中生產設備特殊運行方式安全技術措施的審查;負責保證設備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為指揮部提供技術支持;協調生產運行設備的處置和運行操作;組織災后的設備損失的評估;管轄范圍內的設備運行操作;管轄范圍內的運行和停役設備及現場的巡檢;發現災情及時匯報;運行設備事故預想的制訂;保護事故現場;組織或協助事故調查。
5.2.4.3綜合協調工作組:辦公室主任任組長,由由廠長辦公室、策劃部、人資部、財務部、思政部、實業總公司等人員組成。
主要職責:
負責經總指揮授權向外發布災情;經總指揮授權,負責聯系人力和物資的外部救援;接待外來人員或應對外界媒體;組織救災全過程的錄像攝制;協調與外部應急力量;政府部門的關系;搶險現場人力資源的調配;負責撤離人員的安置;所需救援物資或人員的交通工具的安排;搶險現場,搶險、搶修人員的飲食供應;搶險現場,搶險、搶修人員的物品供應;突發事件信息的統一發布。
5.2.4.4安全保衛組:由安監部主任任組長,由安監部、廠長辦公室部等人員組成。
主要職責:
負責突發事件應急現場的安全監督和管理;組織監督檢查各部室、部門(分部)搶險救災措施的落實;受災場所的安全秩序;監督搶險、搶修人員的防護用品的使用;監督和預防次生事故的發生;生產、生活區域的安全警戒;物資運輸和人群疏散等的交通暢通。
5.2.4.5醫療救護組:人資部主任擔任組長,由醫師、專職等醫護人員組成。
主要職責:
負責組建搶險現場的醫療救護站;受傷者的緊急救助;與地方醫院聯手救治;與地方醫院聯系、護送被救治人員。
5.2.4.6物資供應組:由物資部主任任組長,由財務部主任及專職、策劃部主任及專職等人員組成。
主要職責:
負責調集有效資源,提供最及時、最大限度的物資保障和供應;搶險資金的落實。
5.2.4.7善后處理組:由工會主要負責人任組長,由廠長辦公室、人力資源部、工會等人員組成。
主要職責:
負責傷亡員工家屬安撫、慰問和補償;穩定員工情緒,確保生產自救工作順利進行等工作。
6預防與預警
6.1風險監測
6.1.1電力網絡應用功能監測
發電部當值運行人員負責,監測火電機組控制系統DCS、調速系統和自動發電控制系統、勵磁系統和無功電壓控制系統、網控系統、向量測量裝置PMU、自動控制裝置、五防系統、電能量采集裝置、繼電保護、故障錄波等運行是否正常,收集事件的類型、發生時間、發生地點、事件的原因、性質、范圍、嚴重程度、事件已造成的影響和發展趨勢、已采取的控制措施及效果,發現異常立即上報值長。
6.1.2通訊監測
設備部當值通訊值班人員負責,監視通訊機房內設備運行狀況,收集事件的類型、發生時間、發生地點、事件的原因、性質、范圍、嚴重程度、事件已造成的影響和發展趨勢、已采取的控制措施及效果,發現異常立即上報值長。
6.1.3風險監測所獲得信息的報告程序:獲得的信息人直接報告值長,值長按匯報程序通知本預案相關人員。
6.2預警發布與預警行動
預警分為四級預警,如下:
一級?預計將要發生Ⅰ級電力網絡信息系統安全事件,事件會隨時發生,事態正在不斷蔓延。
二級?預計將要發生Ⅱ級電力網絡信息系統安全事件,事件即將發生,事態正在逐步擴大。
三級?預計將要發生Ⅲ級電力網絡信息系統安全事件,事件已經臨近,事態有擴大的趨勢。
四級?預計將要發生Ⅳ級電力網絡信息系統安全事件,事件即將臨近,事態可能會擴展。
6.2.1預警的發布程序和相關要求
當發生電力網絡信息系統異常時,發現人應立即匯報值長,值長啟動預警行動,要求記錄異常發生的時間、過程和處理經過。通過會議或授權形式進行預警信息發布
(1)召開應急管理領導小組會議,由領導小組組長或副組長在會議上發布預警;
(2)應急管理領導小組授權由應急辦公室發布預警;
(3)根據人員傷亡情況變化,應急管理領導小組及時變更預警等級,由應急辦公室發布預警。
預警信息包括人身傷害事故的類別、預警級別、起始時間、可能影響范圍、預警事項、應采取的措施等。預警信息發布可采用網頁公告和短信平臺形式,盡快把信息傳到所有部門和班組。Ⅲ級及以上的預警信息同時上報江蘇省公司。
6.2.3預警行動
在應急預警期間,應安排人員實行24小時值班,三級及以上的應急預警期間,每天8:00和20:00前向江蘇分應急辦公室匯報進展情況,落實各項防范措施:
1)按照要求檢查確認各類搶險、搶救的防護用品、醫療設備、交通用具、通訊裝備、消防設備、生產和照明的備用電力設備、檢測設備、器材、備料配備齊全。
2)應急隊伍熟悉各類人身事故的應急處理方法和步驟。
3)檢查確認人員疏散通道、集合地點安全可靠,適時轉移、撤離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員,并妥善安置。
4)封閉、隔離或者限制使用有關的場所,中止可能導致危害擴大的作業或活動。
6.2.2預警發布后的應對程序和措施
當運行人員發現電力網絡信息系統異常時,應聯系相關單位詢問相關系統運行狀況,進行初步分析、判斷和處理,必要時向調度申請退出異常的系統功能保證機組的安全運行。
檢修人員根據異常情況對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影響進行分析判斷,查明異常原因進行處理。
6.3預警結束
6.3.1Ⅰ級結束預警的條件:設備異常原因明確,調度中心同意異常原因和處理方案,系統已恢復正常運行,。
6.3.2Ⅱ級結束預警的條件:設備異常原因明確,系統已恢復正常運行,異常的機組已恢復正常運行。
6.3.3Ⅲ級結束預警的條件:設備異常原因明確,系統已恢復正常運行,異常的機組已恢復正常運行。
6.3.4Ⅳ級結束預警的條件:設備異常原因明確,系統已恢復正常運行。
7信息報告
7.1應急值班電話:8888
突發生事件24小時接警電話:外線025-內線8888?
廠部辦公室:外線025-內線8011
集控室值長:外線025-內線8888
輔控室:外線025-內線8288?
設備部:外線025-內線8161
安全監察部:外線外線025-內線8091
消防24小時值班:025-內線8094
7.2即時報告
7.2.1當發生達到Ⅳ級應急響應級別的緊急情況后,在1小時內向業務相關部門發布通知,并向安全監察部和生產技術部報告。
7.2.3當發生達到Ⅲ級應急響應級別的緊急情況后,立即向應急辦公室發布通知,啟動本預案,有人員傷亡時,應急管理領導小組應在1小時內把信息向上級單位通報。
7.2.3當發生達到Ⅱ級應急響應級別的緊急情況后,應急管理領導小組應在1小時內向地方政府、省能監辦、江蘇省公司報告。
7.2.4事故應急結束后,辦公室負責接受新聞媒體采訪、統一發布信息。其它各部門及員工未經授權嚴禁擅自對外發布信息或發表對事件的評論。。
7.3報告內容
7.3.1內部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
(1)事件類型、發生時間、地點。
(2)事件原因、性質、范圍、嚴重程度。
(3)事件已造成的影響和發展趨勢。
(4)報告人姓名、單位及通訊電話。
7.3.2向上級單位的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
(1)企業名稱、事故發生時間、受災中心位置、企業受災面積。
(2)事件性質、簡要經過、影響范圍、事件發展趨勢和已經采取的措施等。
(3)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斷。
(4)事故發生后應急響應情況、采取的措施以及事故控制情況。
(5)現場應急物資儲備情況,應急人員、應急設備、器材到位情況。
(6)已采取的措施和救援請求。
8應急響應
8.1響應分級
按照電力網絡安全事故的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應急響應級別分為四級響應。
根據信息安全事件分級和分級響應的原則,信息安全事件應急響應級別相對應分為四級。
8.2響應程序
8.2.1響應級別確定
應急辦公室接到事故報警后,立即根據突發事件報告的詳細信息及事態發展趨勢,按照突發事件分級規定,向應急管理領導小組建議響應級別。
信息中心、電氣分部主任接到事故報警后,應做到迅速、準確地詢問事件的以下信息:
A.信息安全事件的類型、發生時間、發生地點。
B.信息安全事件經初步判斷的原因、性質、范圍、嚴重程度。
C.信息安全事件對本廠正常生產的影響程度。
D.已采取的控制措施及其他應對措施。
(2)響應級別確定
發生Ⅰ級和Ⅱ級突發事件時,應急響應由集團公司、省公司組織實施,廠級配合應急響應;
發生Ⅲ級突發事件時,啟動廠級應急響應;
發生Ⅳ級突發事件時,啟動部門應急響應,各相關部門進入預警狀態。
超出本級應急處置能力時,應及時請求上一級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啟動上一級應急預案。
8.2.2響應啟動
應急響應級別確定后,相應的應急指揮部門按所確定的響應級別啟動應急程序,如通知應急指揮部門有關人員到位、成立應急指揮機構、啟用信息與通訊網絡、調配救援所需的應急資源。
(1)發生符合Ⅳ級響應條件的事件,部門負責人宣布啟動現場處置方案。
(2)發生符合本預案Ⅲ級響應條件的突發事件,由應急管理領導小組宣布啟動本專項預案
8.2.3響應行動
啟動應急預案后,應急辦公室按所確定的響應級別進行應急行動,通知應急體系有關人員到位,成立現場指揮部和各工作組,召開應急會議,安排應急隊伍進入事故現場,積極開展救助等有關應急救援工作。
應急隊伍進入現場,積極進行故障判斷與分析,并檢查備用系統狀態,開展設備、系統處理、恢復等有關應急救援工作。當事態仍無法得到有效控制時,應請求實施更高級別的應急響應,根據實際需要,聯系相關的信息安全專家組進行技術支持。
8.2.4信息報告
根據掌握的信息按照信息報送規定向上級單位報告事件情況。
8.2.2各崗位人員按照本預案進行處理。
8.2.3各應急小組人員及時進入現場進行應急處理。
8.3應急處置
8.3.1Ⅰ級應急處置
(1)先期處置:運行應急組向調度中心申請退出與調度中心相關的自動功能系統,確保機組安全。
(2)應急處置:接受調度中心指揮;通訊應急小組向調度中心申請斷開與調度中心的聯絡通道;運行應急小組應終止機組的重大操作,穩定機組負荷,積極與調度中心溝通升降負荷,保證電網穩定。
(3)擴大應急響應:經應急處置后,事態難以控制或有擴大發展趨勢時,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研究決定下達擴大應急響應命令。
8.3.2Ⅱ級應急處置
(1)先期處置:運行應急組確保停機機組安全停機,在集控室之間設隔離帶。
(2)應急處置:了解事件基本情況,對故障系統進行檢查,檢查與事件有關的儀表、自動裝置、保護、故障錄波器、遙測遙信、遙控和計算機等記錄和動作情況,分析事件原因,對故障系統進行搶修或可靠隔離。發生全廠停電時啟動全廠停電應急預案。
(3)擴大應急響應:經應急處置后,事態難以控制或有擴大發展趨勢時,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研究決定下達擴大應急響應命令。
8.3.3Ⅲ級應急處置
(1)先期處置:運行應急組確保停機機組安全停機,在集控室之間設隔離帶。
(2)應急處置:了解事件基本情況,對故障系統進行檢查,檢查與事件有關的儀表、自動裝置、保護、故障錄波器、遙測遙信、遙控和計算機等記錄和動作情況,分析事件原因,對故障系統進行搶修或可靠隔離。
(3)擴大應急響應:經應急處置后,事態難以控制或有擴大發展趨勢時,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研究決定下達擴大應急響應命令。
8.3.4Ⅳ級應急處置
(1)先期處置:運行應急組退出故障系統。
(2)應急處置:了解事件基本情況,對故障系統進行檢查,分析事件原因,對故障系統進行搶修或可靠隔離。
(3)擴大應急響應:經應急處置后,事態難以控制或有擴大發展趨勢時,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研究決定下達擴大應急響應命令。
8.4應急結束
8.4.1應急結束的條件:
在各種信息系統事件已得到有效控制,情況趨緩。信息系統突發事件處理已經結束,設備、系統已經恢復運行的前提下,由應急指揮部人員和有關專家充分評估判定后,經應急指揮部批準,由應急總指揮宣布應急結束。應急響應程序圖見附件。
8.4.2現場應急處置工作結束后,參加救援的部門和單位應認真核對參加應急救援人數、清點救援裝備、器材,解除警戒,恢復現場設施。
8.4.3完成應急救援總結報告(包括本次事故的原因、處置、吸取的教訓、防范措施及責任追究和考核),核定信息系統事故的直接經濟損失和具體設備損壞情況等。報送上級部門。
9后期處置
9.1后期處置內容
各單位生產人員在公共系統故障發生后,在人身安全不受危害的情況下要堅守本職崗位,使生產、生活秩序正常進行。
9.2保險理賠
財務部負責核算救災發生的費用及后期保險和理賠等工作。
9.3事故調查與應急評估
9.3.1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組成事故調查組進行事故調查。事故調查堅持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原則,客觀、公正、準確、及時地查清事故原因、發生過程、恢復情況、事故損失、事故責任等,提出防范措施和事故責任處理意見。
9.3.2組織或聘請有關專家對事件應急處置過程進行評估,并形成評估報告。評估報告的內容應包括:事故發生的經過、現場調查結果;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分析、責任認定等結論性意見;事故處理結果或初步處理意見;事故的經驗教訓;存在的問題與困難;改進工作的建議和應對措施等。
9.4應急工作總結與評價
設備故障所涉及的相關單位應及時總結應急處置工作的經驗和教訓,對故障所做的技術分析以及各單位采取的整改措施開展技術交流,進一步完善和改進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應急救援、事故搶修等的保障體系,提高整體應急處置能力。
10應急保障
10.1應急隊伍
按照一專多能的要求,建立電力網絡信息安全應急救援隊伍。由安全監察部負責組建,設備部、發電部、辦公室、物資部、人力資源部、和維修部等部門或單位配合,選擇技術水平較高、熟悉現場設備系統、具有相關作業資質、管理協調能力較強、服務能力較強的的人員,必要時能夠有效調動生產廠家,進行技術支援保障。
10.2應急物資與裝備
10.2.1建立應急救援設施、設備等儲備制度,儲備必要的應急物資和裝備。
10.2.2加強對儲備物資的管理,防止儲備物資被盜用、挪用、流失和失效,對各類物資及時予以補充和更新;建立與其它單位和供貨商物資調劑供應的渠道,以備物資短缺時,可迅速調入。
10.2.3應急救援物資的調用由應急辦統一協調,由設備部負責組織應急救援物資的儲存、由廠辦及物資部負責應急救援物資的調撥和緊急供應。
10.3醫療衛生保障
10.3.1人資部勞保專職負責應急處置工作中的醫療衛生保障,組織協調各級醫療救護隊伍實施醫療救治,并根據造成人員傷亡特點,組織落實專用藥品和器材。
10.4治安保障
10.4.1保安人員負責門衛警戒,事故現場治安警戒和治安管理,加強對重要物資和設備的保護,維持現場秩序,及時疏散群眾。必要時請求柳新派出所協助事故災難現場治安警戒和治安管理。
10.5經費保障
10.5.1在年初資金預算中設應急救援資金,從成本中列支,預算費用。主要用于應急物資的配備、預案演練、獎勵和發生事故時的急用。
10.5.2會同省公司財務部做好應急救援專項費用計劃,建立專項應急科目,保證應急管理運行和應急中各項活動的開支。
10.5.3發生重、特大事故時,若江蘇省公司暫時無力承擔,由集團公司協調解決,保證有足夠的應急救援資金。
10.6通信與信息保障
10.6.1制定應急通信支持保障措施,保證在各種應急情況下都能夠通信暢通,信息傳遞及時。
10.6.2完善應急指揮通信、網絡系統,以移動電話、固定電話、行政電話、調度電話、無線對講機為核心,建立有線和無線相結合的穩定、可靠的應急通信系統。
10.6.3公布應急匯報電話,并根據職務及任職人員的變動情況及時更新聯系方式,同時將聯系方式發放相關單位。
10.6.4應急指揮部與應急響應人員以及與集團公司、江蘇能監辦、江蘇省公司、電網公司、地方政府辦公室、安監局、公安局、消防支隊、氣象局、地震局、醫療機構等救援力量之間要通過有線電話、微波電話、手機等通信手段,確保24小時通訊暢通,并做到24小時有人值守。
10.6.5信息管理部門建立應急救援指揮通信系統以及運行維護機制,并保障信息安全、可靠、及時傳輸,保證應急響應期間通信聯絡和信息溝通的需要。
10.7交通運輸保障
10.7.1廠辦在應急響應時,保證及時調運有關應急救援人員、裝備和物資。
10.8醫療衛生保障
10.8.1人資部勞保專職負責應急處置工作中的醫療衛生保障,組織協調各級醫療救護隊伍實施醫療救治,并根據造成人員傷亡特點,組織落實專用藥品和器材。
10.9其他保障
10.9.1成立以行政正職為組長的突發事件領導小組,以及突發事件專項小組的組織機構,明確職責分工、任務、目標和運作程序等。
10.9.2根據不同的突發事件建立專職或兼職應急救援隊伍,加強應急隊伍的建設,熟悉應急知識,充分掌握各類突發事件處置措施,提高其應對突發事件的素質和能力。
10.9.3配置完善的應急物資和技術裝備,建立并落實嚴密的日常檢查、維護等標準化管理制度,使各類事故處于可控狀態,應急系統處于完備狀態。
10.9.4對于可能發生的各種突發事件,針對每一類突發事件的特點進行具體分析,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并報大唐江蘇省公司備案。
10.9.5按照職責分工和相關預案做好突發事件的應對工作,同時根據總體預案切實做好應對突發事件的人力、物力、財力、交通運輸、醫療衛生及通信保障等工作,保證應急救援工作的需要,以及恢復重建。
11培訓和演練
11.1.1將應急管理培訓工作納入年度培訓計劃,有針對性地對應急救援和管理人員進行培訓,使生產一線人員100%經過心肺復蘇法培訓,100%經過消防器材使用的培訓,電氣人員100%經過觸電急救培訓。
11.1.2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應急管理培訓,培訓的主要內容應該包括:本單位的應急預案體系構成,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應急程序、應急資源保障情況和針對不同類型突發事件的預防和處置措施等。
11.1.3如果預案涉及到社區和居民,應做好宣傳教育和告知等工作。
11.2預案演練
應急預案的演練方式可以選擇實戰演練、桌面演練其中的一種,每年年度演練計劃制定,全廠應急預案演練每年不少于22次,其中實戰演練方式不少于4次,全廠停電和防汛、消防類應急預案演練必須納入其中。
12附則
12.1術語和定義
12.2預案備案
12.2.1本預案按照要求地方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南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江蘇能監辦等單位評審后備案。
12.2.2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至少三年修訂一次,有下列情形之一及時修訂,修訂后按照報備程序重新備案:
(1)當生產規模發生較大變化或進行重大調整;
(2)隸屬關系發生變化;
(3)周圍環境發生變化,形成重大危險源;
(4)依據的法律、法規和標準發生變化;
(5)應急預案評估報告提出整改要求;
(6)上級有關部門提出要求。
(7)本預案設備部起草、歸口并負責解釋。
本預案自發布日實施。
篇2:國慶節期間教育系統安全穩定應急預案范本
今年是我國建國*周年,也是我縣建縣*周年,為了確保今年國慶節期間教育系統的安全穩定,及時快速地處置教育系統發生的突發事件,讓廣大師生及全縣人民度過一個快樂祥和的節日,特制定本預案。
一、成立教育系統突發事件應急機構
應急總指揮:
副總指揮:
工作職責:
1、召開會議,研究布署應急工作。
2、負責向上級部門報告突發事件。
3、調動機動車輛到突發事件現場,實施現場處置。
4、視突發事件需要與相關部門協調溝通。
指揮部成員:
工作職責:協助突發應急事件總指揮、副總指揮做好相關工作。
應急通訊組:
工作職責:負責信息聯絡,文字打印及有關信息的上傳下達。
應急車輛保障組:辦公室主任
工作職責:負責車輛的調動和運輸工作。
應急后勤保障組:計財科科長
工作職責:主要負責應急工作中所需物資的準備工作。
二、工作要求
1、學校領導要高度重視學校安全穩定工作。充分認識當前學校安全穩定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認真分析學校安全工作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措施整改不安全隱患,掌控教職工及退休教師*問題。
2、認真開展學校安全穩定的排查治理。各級各類學校要集中開展一次包括安全隱患、信訪維穩及**人員滲透排查在內的全方位排查治理,存在問題的學校要及時上報教育局。
3、積極做好疾病預防控制工作。要高度重視學校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病等流行疾病的防控工作,加強與學生和家長的溝通,使學生家長主動配合學校做好學生日常的健康觀察。
4、認真做好國慶節期間的值班保衛工作
建立健全值班制度,實行24小時領導帶班和專人值班,確保聯絡暢通,發生各類事件要及時上報,各學校領導外出必須請假。學校要建立健全安全穩定工作應急預案,確保在發生突發事件時能夠正確、及時應對,維護穩定。
附:國慶期間教育局值班表
篇3:電力二次系統安全防護應急預案
1總則
1.1編制目的
高效、有序地做好本企業全廠電力二次安全防護系統故障事件的應急處置和救援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減輕電力二次安全防護系統故障事件造成的不良影響,保障二次系統的安全,保證全廠安全穩定的運行。
1.2工作原則
遵循“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為方針,堅持防御和救援相結合的原則,以危急事件的預測、預防為基礎,以對危急事件過程處理的快捷準確為重點,以全力保證人身、電網和設備安全為核心,以建立危急事件的長效管理和應急處理機制為根本,提高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能力,將危急事件造成的損失和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
1.3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主席令第六十九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主席令第七十號)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493號令)
《電力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599號令)
《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
《電力生產事故調查規程》(DL588)
《電力生產事故調查暫行規定》(國家電監會4號令)
《電力企業專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
《中國廣核集團公司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中廣核阿勒泰風電場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1.4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企業電力二次安全防護系統故障事件的應急處置和應急救援工作。
2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
2.1應急指揮機構
2.1.1應急指揮領導小組
2.1.2組長:何富林
副組長:周立成
成員:譚濤、王亞峰、孫悅星、劉天成、李強
2.1.3應急處置工作組
運行應急組周立成
后勤保障組譚濤、李強
通訊保障組王亞峰
設備應急組孫悅星
安全保衛組劉天成
2.2應急指揮機構的職責
2.2.1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職責
(1)負責本應急預案的制定,并定期組織演練,監督檢查各部門在本預案中履行職責情況。對發生事件啟動應急預案進行決策,全面指揮應急處理工作。
(2)組織成立各個專業應急小組。
(3)在事故發生后,根據事故報告立即按本預案規定的程序,組織各專業應急小組人員趕赴現場進行事故處理,組織現場搶救,使損失降到最低限。
(4)負責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事故情況和事故處理進展情況。
(5)根據設備、系統的變化及時對本方案的內容進行相應修改,并及時上報上級主管部門備案。
2.3事件類型、影響范圍及后果
電力二次系統的安全防護是電力系統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抵御遭受黑客及惡意代碼攻擊;調度數據網絡部分功能癱瘓或有異常;機組負荷AGC指令異常,以及其他非法操作,防止發電廠電力二次系統的癱瘓和失控,預防由此導致的發電廠一次系統事故。
3預警與預防機制
3.1信息監測與報告
3.1.1信息監測的責任部門為安監部。
3.1.2信息監測的信息主要收集人為安監部部相關負責人,主要收集方法為監督現場工作人員情況
3.1.3信息監測所獲得信息的報告程序:獲得的信息人直接報告安監部主任,安監部主任按匯報程序通知本應急小組相關負責人。
3.1.4發生電力二次安全防護系統故障事件時,值長立即匯報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應急值班電話
3.1.5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接到值長“電力二次安全防護系統故障事件”的匯報后,宣布“啟動電力二次系統安全防護預案”,并電話通知各應急處置組組長,要求所有應急處置組組長及時到達指定地點。
3.1.6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成員到達現場了解故障情況后,由廠長向上級主管單位、電監會派出機構匯報事故信息,最遲不超過1小時
3.2預警級別及發布
3.2.1預警分級
3.2.2預警的發布程序
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根據預測分析結果,對可能發生和可以預警的電力二次安全防護系統故障事件發布預警信息,預警信息包括繼電保護和遠動設備出現故障的裝置、現場情況、設備運行情況等。
預警信息的發布、調整和解除由應急指揮領導小組通過廣播、通信、信息網絡等方式通知各應急處置組。
4應急響應
4.1響應分級
4.2響應程序
4.2.1該預案由廠長宣布啟動。
4.2.2迅速組織召集各應急處置組負責人,部署應急處置工作。派出前線指揮人員,由前線指揮人員負責協調各項應急處置工作的開展,合理調配應急資源。
4.2.3各應急處置組負責人在接到應急預案啟動命令后,立即召集全部應急處置組成員進入生產現場進行應急處理或待命,嚴格按照職責分工進行應急處理。
4.2.4應急響應程序啟動后,由前線指揮人員負責向上級主管單位、電監會派出機構匯報應急工作信息。
4.3應急處置
4.3.1在接到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報告后,凡在現場的應急指揮機構領導小組成員(包括組長、副組長、成員)必須立即奔赴事故現場組織應急處理,做好現場保衛工作,保護好現場并負責調查事故。電力二次安全防護系統故障事件發生后,當值值長組織運行人員檢查設備,并向調度或其他電廠了解電網設備運行情況。
4.3.2確認電網或電廠遭受黑客及惡意代碼等對繼電保護裝置的攻擊時,當值值長向調度申請斷開調度數據網所有業務。
4.3.3調度下令后,開始執行斷網措施。(特殊情況下,值長可在調度不允許的情況下自行斷網)
4.3.4下令給通訊值班員,斷開縱向加密的電源。
4.3.5當值值長下令運行人員,斷開繼電保護故障信息遠傳裝置的電源。
4.3.6當值值長下令各機組退出遠動裝置功能,禁止遠方調節。
4.3.7并通知技術人員分析事故原因。針對現場可能發生的人身、電網、設備、火災等具體情況,可參照其他處置預案執行。
4.3.8當遭受黑客及惡意代碼等對繼電保護裝置的攻擊,電網或機組繼電保護裝置無故障原因接受到跳閘指令,造成機組跳閘全廠停電,或變電站設備跳閘對電網無法輸出有功時,值長應當將事故情況向調度實時報告,同時立即將事故情況向公司主要負責人、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進行匯報,并根據現場情況啟動發電廠全廠停電事故應急預案,檢查有無人員傷亡和設備損壞情況。
4.3.9遇有相關主管部門、新聞媒體等進行調查采訪,應如實對事故進行說明,嚴禁發布不符合實際的的言論。
4.3.10現場的事故處理工作完畢后,應急行動也宣告結束。事故的調查和處理工作屬正常工作范圍。
4.4應急結束
事故處理完畢,安全隱患排除后由總經理宣布本預案結束。
5后期處置
5.1后期處置內容
5.1.1檢修人員在處理缺陷時要認真分析危險點,做到安全可靠。特別是二次回路、保護及自動裝置上的工作,一定要做好安全防范措施。防止繼電保護誤動,造成機組、線路掉閘。
5.1.2按“四不放過”原則,對本次事故進行認真調查,找出事故原因和責任者,做出相應的處理,并制訂防止此類事故的防范措施以及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學習。
5.2保險理賠
財務部負責核算救災發生的費用及后期保險和理賠等工作。
5.3事故調查與應急評估
5.3.1發生電力二次安全防護系統故障事件后,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組成事故調查組進行事故調查。事故調查堅持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原則,客觀、公正、準確、及時地查清事故原因、發生過程、恢復情況、事件損失、事件責任等,提出防范措施和事故責任處理意見。
5.3.2電力二次安全防護系統故障事件應急處置后,組織或聘請有關專家對事件應急處置過程進行評估,并形成評估報告。評估報告的內容應包括:事故發生的經過、現場調查結果;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分析、責任認定等結論性意見;事故處理結果或初步處理意見;事故的經驗教訓;存在的問題與困難;改進工作的建議和應對措施等。
5.4應急工作總結與評價。
5.4.1電力二次安全防護系統故障事件應急處置完成后,應急指揮機構及時組織電力生產、運行、科研等有關部門聯合攻關,研究事故發生機理,分析事故發展過程,吸取事故教訓,提出具體措施,進一步完善和改進應急預案。
6保障措施
6.1通信與信息
6.1.1通訊保障應急處置組組長應定期對廠內通訊設備進行檢查、維護,確保通信暢通,特別是要保證值長崗位與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和調度部門以及公司應急指揮辦公室的的通訊暢通。
6.1.2通訊保障應急處置組應配備相當數量的應急通訊設備,如對講機、通話機等,以保證在廠內通訊設備發生故障時應急。
6.1.3應急人員通表(見附件一)
6.2應急資源與裝備保障
6.2.1應急處置各有關部門在積極利用現有裝備的基礎上,根據應急工作需要,建立和完善救援裝備數據庫和調用制度,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裝備。各應急指揮機構應掌握各專業的應急救援裝備的儲備情況,并保證救援裝備始終處在隨時可正常使用的狀態。
6.2.2應急物資及設備配置表:(見附件二)
6.2.3應急和救護設備的管理。
(1)所有應急設備、器材應有專人管理,保證完好、有效、隨時可用。各應急處置組建立應急設備、器材臺帳,記錄所有設備、器材名稱、型號、數量、所在位置、有效期限等,還應有管理人員姓名,聯系電話。
(2)應隨時更換失效、過期的藥品、器材,并有相應的跟蹤檢查制度和措施。
(3)由物資保障工作組實施后勤保障應急行動,負責滅火器材、藥品的補充、交通工具、個體防護用品等物資設備的調用。
6.3技術儲備與保障
6.3.1應急隊伍包括專業技術人員、值班人員及檢修部和設備部人員等。
6.3.2聘請由電力生產、管理、科研等各方面專家組成的電力應急專家組,調查和研究電力應急預案的制定、完善和落實情況,及時發現存在問題,提出改進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使之對本單位電力二次安全防護系統故障事件的應急處理更具有實效性。
6.3.3加強作業人員安全知識教育、檢修維護、生產管理、事故搶修的隊伍建設和人員技能培訓,通過模擬演練等手段提高各類人員的應急處理能力。
6.3.4加強電力生產、電網運行和電力安全知識的科普宣傳和教育,采用培訓的方式宣傳電力二次安全防護系統故障事件的重要性、正確處理方法和應對辦法。
6.4其他保障
6.4.1安監部事前與消防中隊聯系,保證一聯系消防車就能準時到達,定期檢查完好,確保隨時能用。
6.4.2廠長工作部應將平時作為應急車輛,以保證醫療急救用。
6.4.3廠長工作部負責組織、協調醫療救護隊伍實施醫療救治,并根據發電企業事故造成人員傷亡特點,組織落實專用藥品和器材。醫療救護人員在接到相關部門指令后要迅速進入事故現場實施醫療救治。
6.4.4治安保障?,F場保衛處置工作組負責事故現場治安警戒和治安管理,加強對重要物資和設備的保護,維持現場秩序,必要時請求駐廠武警支隊協助事故災難現場治安警戒和治安管理。
6.4.5預案中所列各專業應急處置組成員必須熟悉本預案的啟動到終止的主要程序步驟。
6.4.6每年定期至少組織2次各專業應急處置組對本預案進行分組訓練演習,每年定期至少組織1次由應急救援指揮部負責組織聯合演習。
6.4.7預案演練要有科學性、真實性,真正達到演練目的。
6.4.8通過預案演練總結所暴露出的問題和不足,按期完成整改。
6.4.9組織者要認真組織好演練,各專業應急救援隊成員必須遵守演練全過程的各項規定和要求。
6.4.10由本地區氣象部門為應急救援決策和響應行動提供所需要的氣象資料和氣象技術支持。
7.1制定與解釋
本預案由阿勒泰風電場風電場組織制定與解釋。
8.1應急預案實施
本預案自發布起開始實施。
9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