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煤粉制備防火防爆專項應急預案

煤粉制備防火防爆專項應急預案

2024-07-15 閱讀 8061

煤磨系統是重點消防部位,易發生燃燒、爆炸等惡性事件,為防止事故的發生,將發生事故后的損失降低到最小,針對非計劃停機,系統內失火,發生爆炸事件編制應急預案。

2.依據

以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以及公司《突發性事件應急響應方案》為依據制定本預案。

3.適用范圍

本預案主要用于指導預防和處置發生在煤粉制備系統的各類突發事件。

4.事件等級

為了有效處置各類突發事件,依據突發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波及范圍、影響力大小、人員及財產損失等情況,由高到低劃分為重大(Ⅰ級)、較大(Ⅱ級)、一般(Ⅲ級)三個級別。

重大突發事件(Ⅰ級):是指煤粉制備系統內突然發生磨內爆炸、袋收塵爆炸等已經或可能造成人員傷亡、重大財產損失或生態環境破壞,需要在集團安委會的領導下,由公司統一組織、協調,調度各方面資源和力量進行應急處置的重大緊急事件。

較大突發事件(Ⅱ級):是指煤粉制備系統內發生原煤倉著火、磨內著火、袋收塵灰斗著火、煤粉倉著火等已經或可能造成人員傷害、財產損失或生態環境破壞,需要在公司領導帶領下,由燒成分廠統一組織、協調,調度各方面資源和力量進行應急處置的緊急事件。

一般突發事件(Ⅲ級):是指煤粉制備系統內發生突發性非計劃停機等事件,事態比較簡單,對安全生產影響力較小,可能或沒有造成人員傷害和財產損失,需要在分廠的領導下(含中控室),由班長組織當班巡檢人員和有關資源能夠處置的一般事件。

5.組織機構與職責

5.1組織機構:在公司領導的安環科的領導下,制定審核、發布應急方案,由應急領導小組組織、協調、處理、實施發生在煤粉制備系統的各類突發事件,并依據事件情況啟動相應應急預案。

建立應急領導小組--分廠--班長三級實施執行機構。

5.2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李紅榮

副組長:張文功?張小健

成員:崔軍軍、李?廣、胡軍鋒、白尚軍、劉兵奇、周玉剛

薛艷云、卜鳳飛、何?亮、朱曉東、劉?強、李?強(小)、康書君

5.3職責

設立應急預案領導小組,統一領導發生在煤粉制備系統的各類突發事件。研究確定全公司應對煤粉制備系統的突發事件決策;審定煤粉制備系統突發事件的總體應急預案;開展發生在煤粉制備系統中的重大突發事件的組織指揮;在煤粉制備系統的突發事件中協調與各有關部門的關系;做好重大突發事件的善后處理工作;分析總結年度煤粉制備系統突發事件應對工作。

(1)應急程序;

(2)公司負責制訂突發事件應對方法;

(3)實施啟動突發事件的相應應急預案;

(4)開展重大突發事件的組織、協調、處理、實施;

(5)公司負責制訂煤粉制備系統突發事件作業指導書;

(6)協助做好事故善后處理工作,組織各方資源開展搶修,盡快恢復正常生產;

(7)定期組織修訂煤粉制備系統的各類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組織實施預案演練工作;

(8)收集分析煤磨系統內的安全相關信息,上報公司,并根據公司的決定發布預警信息;

(9)組織相關人力及技術資源,實施預案演練工作;

(10)組織協調有關應對煤粉制備系統的各類突發事件的宣傳教育和培訓工作;

(11)承擔公司交辦的其它應急事項;

(12)組織分廠人員,調度各方面資源,完成對較大突發事件的處置。

5.4班長

(1)收集煤粉制備系統的各類突發事件的現場信息;

(2)將收集的各類突發事件的現場信息匯報分廠領導;

(3)執行公司、分廠實施的各類應急預案;

(4)組織協調分廠當班巡檢人員,完成對一般突發事件的處置。

6.預測、預警

中控室煤磨操作員監控系統各處的工藝參數,當發現工藝參數的變化速率異常或參數超出規定范圍時,立即匯報班長,班長分析判斷后發出預警信號。煤磨巡檢工負責設備的現場巡察,發現異常立即通知中控煤磨操作員。

7.應急響應

采取“分級響應”的原則,由中控操作員根據突發事件造成的危害程度、波及范圍、影響力大小、人員及財產損失等情況,判斷突發事件的等級,匯報相應的領導,由相應的領導決定啟動對應等級的應急預案。

一、當煤粉制備系統發生磨內爆炸、袋收塵爆炸等事件時,啟動重大突發事件(Ⅰ級)預案。

(1)中控室操作員應立即通知現場巡檢工迅速撤離至安全地方,并疏散相關人員,操作員立即進行系統緊急停車操作,關閉熱風門、冷風門、通風機風門,切斷熱源和氧氣供給,同時自動啟動CO2自動滅火系統。

(2)中控室操作員應首先向當班班長、調度、分廠領導匯報,同時分廠領導向公司安環科領導和公司總經理匯報情況,在安環科領導到達現場前,服從公司值班領導的統一指揮。成立由安環科領導為組長,值班領導和總經理為副組長的應急指揮小組,召集分廠、動力檢修分廠相關人員,進行搶險指揮工作。

(3)發生火災后應立即切斷電源,以防止撲救過程中造成觸電或電器起火使火情加劇;如火情不能控制,應立即撥打119報警。報警時一定要準確說明起火所在地址、方位、燃燒部位、燃燒物質類別及聯系方式,報警人到場外馬路上等候消防車的到來并做好向導工作,同時預先確定消防栓的位置。

(4)如有人員受傷,應立即送醫院或撥打120組織搶救。

(5)在撲救火災的過程中,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嚴禁因拯救物資而置生命于不顧。

(6)在確認現場無有毒有害氣體和發生爆炸危險后,進入現場檢查,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

(7)根據爆炸發生的部位,中控室依據《煤磨突發事件指導書》進行操作。

二、當煤粉制備系統內發生原煤倉著火、煤粉倉著火、袋收塵灰斗著火等事件時,啟動較大突發事件(Ⅱ級)預案。

(1)中控室操作員應立即通知現場巡檢工注意安全,同時手動啟動CO2自動滅火系統。

(2)由中控室操作員首先向當班公司值班領導、分廠廠長匯報,由值班領導決定處理方法,同時匯報公司總經理。

(3)值班領導、分廠廠長指揮突發事件的處理工作。

(4)中控室依據《煤磨突發事件作業指導書》進行操作。

三、當煤粉制備系統內發生突發性非計劃統計等事件,按照一般突發事件(Ⅲ級)處理。

(1)由當班班長組織現場巡檢工、中控操作員完成處理,處理結果在現場《崗位巡檢記錄本》和中控室《煤磨中控記錄表》中記錄。

(2)中控室依據《煤磨突發事件作業指導書》進行操作。

8.后期處置

(1)分廠及中控室即時組織進行現場調查,填寫事故處理記錄。

(2)公司組織各方資源開展搶修,盡快恢復正常生產。

(3)公司在事故發生后2日內組織事故原因調查分析,填寫事故原因分析記錄,并制定糾正和預防措施,報請安環科批準后實施。

(4)公司負責清點消防器材的使用數量,報公司安環科,及時充滿補齊。

(5)安環科對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實施進行驗證。

9.培訓演練

1.分廠每半年組織一次培訓。

2.分廠每半年組織一次演練,確保緊急情況下,有條不紊地開展事故應急救援工作。

煤磨突發事件作業指導書

一、非計劃停機

1.停機時間在24小時以內

(1)煤粉制備系統正常停車,系統各部分包括磨機、選粉機、袋收塵、管道內的煤粉走空,煤磨通風機停車。

(2)關閉熱風門,煤粉倉頂閘門,待出煤磨袋收塵溫度降低到環境溫度時關閉冷風門、煤磨通風機風門。

(3)中控室監控煤粉倉倉頂溫度、煤粉倉倉底溫度、袋收塵灰斗溫度、磨內溫度、一氧化碳濃度,如發現參數異常上升,通知巡檢工檢查處理。

(4)一氧化碳濃度緩慢上升,巡檢工檢查五異常情況,中控短時間開啟煤磨通風機,打開冷風閥,降低一氧化碳濃度。

(5)巡檢工定期現場巡檢,加強對煤粉輸送鉸刀底部溫度(手摸或測溫槍測)。

2.停機時間在24小時以上,時間較長

(1)選粉機停機,煤磨通風機風門35%,向煤磨觸摸管道中施放粉煤灰,使系統各處均勻的覆蓋粉煤灰,以兩只煤粉倉倉重各上升1噸為好。

(2)停機及操作注意事項同“停機時間在24小時以內”時的情況

二、系統內著火

(1)原煤倉著火

①手動啟用CO2自動滅火系統

②立即停止原煤倉進煤

③檢查著火的部位,是可見部位著火的,可由巡檢工直接用水澆滅。

④著火部位不可見,如原煤倉倉壁高溫,可考慮開孔放出,或由倉底排出。

⑤將原煤倉放空,巡檢工在磨頭皮帶秤定點監視,發現著火原煤立即用水澆滅。

⑥原煤倉清空后,檢查無著火原煤后,恢復正常生產。

(2)磨內著火

①立即停磨,關閉熱風門,降低系統溫度。

②打開煤磨檢查門,將著火的原煤和煤粉挖出,墊上一層生料粉。

③提高磨內風速,避免煤粉和原煤在出磨風管中堆積。

④加強對出磨風管的巡檢,勤測出磨風管的下部溫度,及時發現及時處理。

(3)煤粉倉著火

①手動啟用CO2自動滅火系統

②煤粉倉著火多為收塵器灰斗著火,火星帶入煤粉倉所致。

③煤粉倉著火的表現為煤粉倉頂部或底部溫度異常上升,并超出允許范圍即可判斷為煤粉倉著火。由于生產的連續性,煤粉倉中的煤粉連續流動,煤粉倉中的煤粉濃度很高,超出爆炸范圍,故發生爆炸的可能性較小,采用將倉中煤粉放空的方法解決。

④煤磨保持正常生產,降低著火煤粉倉的倉位,直至煤粉倉走空,然后立即進煤保持生產。

⑤計劃檢修時安排著火煤粉倉清倉,清除煤粉倉死角中可能殘留的火星。

(4)袋收塵灰斗著火

①手動啟用CO2自動滅火系統

②煤磨袋收塵著火的危險性最高,易引發燒傷或爆炸等嚴重事故,造成停產損失,應重點預防。

③灰斗著火的原因多為灰斗死角積灰或結塊,收塵器出口溫度低結露煤粉結塊,電加熱裝置溫度控制失控,電氣線路漏電,機械摩擦幾種。

④著火的表現為灰斗溫度偏高,特別是最近進風口的一只灰斗,溫度突然迅速上升,現場檢查灰斗殼體溫度高,且有火星從灰斗中落下。

⑤發現灰斗著火后,需停磨處理,打開全部灰斗的檢修孔,檢查并將著火的煤粉挖出,灰斗下的鉸刀也要檢查,清出的煤粉滅火后倒入原煤倉中。

⑥檢查灰斗的積灰部位用鋼板蓋住,焊牢,查找其他的著火原因。

⑦檢查袋收塵濾袋是否有破損,無問題并開磨生產。

三、爆炸

(1)磨內爆炸

①磨內爆炸多為磨內著火引起,在開磨停磨時,系統風量變化大,發生幾率最高。

②磨內爆炸后需立即停磨。

③檢查進磨、出磨風管等處防爆閥的破損情況,檢查選粉機的內籠及葉片。

④打開煤磨檢修門,如發現有著火原煤則挖出,檢查磨輥軸承。

⑤各處設備修補完成后即可開磨。

(2)袋收塵爆炸

①自動啟用CO2自動滅火系統

②發生袋收塵爆炸后,立即通知分管領導。

③系統緊急停車,切斷袋收塵電源。

④進入現場需兩人一組,一人檢查,一人監護,人要處于上風位置,檢查爆炸情況進行滅火,如不能控制時呼叫119,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

⑤根據煤粉倉位情況,安排停窯。

⑥檢查系統各處的防爆閥和設備的損壞情況,進行修理。

⑦檢查袋收塵下的鉸刀是否有火星,煤粉倉覆蓋粉煤灰,并注意煤粉倉溫度和一氧化碳濃度。

(3)預防方法

①平時的預防工作要做好

②煤磨周邊無明火

③防爆安全閥要確保能正常使用。

④煤磨的環境衛生要注意確保無煤粉堆積。。

⑤中控操作員對煤磨的幾個關鍵點:入磨氣體溫度、出磨氣體溫度、袋收塵進口溫度、袋收塵灰斗溫度、煤粉倉上下溫度、袋收塵的差壓、CO濃度等的參數重點監控,發現異常及時通知現場巡檢及相關人員檢查。

燒成分廠

二〇一二年四月二日

篇2:煤粉制備系統粉塵防爆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為加強煤粉制備系統的安全管理,防止粉塵爆炸事故發生,確保長期安全穩定運行,保障公司財產和員工人身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水泥分廠粉塵爆炸危險場所煤粉制備系統的安全管理。

3管理要求

3.1分廠每季度定期開展一次粉塵防爆安全知識教育培訓,使員工掌握粉塵爆炸危險場所的危險程度和防爆措施,掌握危險崗位的安全生產技術,并經考試合格,方準上崗。

3.2分廠編制含有粉塵爆炸的應急救援預案。每季度至少組織一次全體員工進行一次救援預案演練。

3.3分廠根據國家有關標準并結合自身粉塵爆炸危險場所的特點,制定粉塵防爆安全檢查表,并按安全檢查表,認真進行粉塵防爆檢查。分廠每周至少檢查一次,裝置每周至少檢查一次。

3.4通風除塵、粉塵爆炸預防、粉塵爆炸控制等設備設施,未經公司安全管理部門批準,不應更換或停止使用。

3.5煤粉制備系統工作區應有疏散通道,疏散路線應設置明顯的標志和應急照明。

4檢查要求

4.1加強巡檢,防止金屬物件進入磨盤,產生硬性磨擦火花。經常清理磨機排渣口,特別是在開磨前和停磨后。

4.2每班至少檢查一次壓縮空氣系統、除塵器頂部電磁閥動作情況,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匯報并處理,并做好記錄。

4.3經常檢查濾袋、管道、器壁接地情況,防止靜電火花產生。

4.4為防止結露,在開車前應先進行預熱10~30分鐘。經常檢查系統漏風、漏粉情況,如發現應及時進行密封處理。

4.5檢查系統是否有外漏煤粉,是否有明火,輸送設備是否有因金屬摩擦發熱現象以及卸料器工作情況。發現隱患,應及時上報,盡快處理。

4.6定期檢查防爆門、爆破片,確保完好。防爆門面積按設備容積比值計算,一般取0.04m2/m3,但不得小于90cm2。防爆片上應采用薄鐵皮,厚度不得大于0.5mm。防爆片上應劃有十字形刻痕,有刻痕的一面應朝外安裝。防爆門的框架應有一定的強度,并牢固、密封。

4.7定期檢查維護消防設施,確保隨時可以投入使用。定期檢查CO2儲氣瓶,氣體缺少時及時予以補充。

5操作程序

5.1煤粉制備系統啟動前,應對流程中的關鍵部位和設備進行認真檢查,并對機電控制系統進行全面調試。長時間停用的設備的和維修后投入使用的設備,使用前應進行單機調試,并經安全生產負責人批準后,方可投入作業。

5.2系統開機前應先啟動排風機,將袋收塵及各管道中可能產生的易燃易爆氣體全部排出。生產過程中要及時調整排風機入口閥門、熱風管道閥門、冷風閥門的開度到適當位置,以控制入磨風溫不超過250℃,入磨負壓800Pa至1200Pa,出磨風溫≤50℃。

5.3生產過程中密切注意布袋除塵、煤粉倉CO監測濃度的變化,如煤磨袋收塵、煤粉倉CO濃度>300ppm,溫度≥70℃,說明煤粉可能燃燒,應及時關閉熱風管道進口閥門,隨后加大冷風閥開度,通知現場崗位人員處理并匯報調度,立即噴入CO2惰性氣體氣體阻止煤粉燃燒,并打開絞刀外排口將自燃煤粉排出。

5.4系統停車,按開車的反向順序停止設備運行。應逐漸減少喂煤量,調整冷風、熱風閥門開度,及通風機閥門開度,保證參數的動態平衡。停磨后繼續拉風20分鐘左右,拉空磨盤積煤,再停通風機及收塵系統。

5.5除塵系統應在工藝設備啟動前開啟,作業停止后停機。

5.6預計停車時間在兩天以上時,煤粉倉、袋收塵中的煤粉要排空。停車超過十天以上時,原煤倉也要排空。

6作業安全

6.1煤粉制備系統嚴禁各類明火,盡量不進行動火作業。若要進行動火作業必須進行審批,逐項落實安全措施。并遵守以下規定:

6.1.1有安全負責人批準并取得動火證。

6.1.2明火作業開始前,應清除明火作業場所和設備內部的可燃煤粉,并配備充足的滅火器材。

6.1.3進行明火作業的區段應與其他區段分開或隔開。應清掃施工現場,

6.1.4進行明火作業期間和作業完成后的冷卻期間,不應有煤粉進入明火作業場所。

6.1.5沒有與明火作業等效的保護措施。不應使用旋轉磨輪和旋轉切盤進行研磨和切割。

6.1.6檢修時應使用防爆工具。

6.2需要進設備內部檢查時,要打開人孔門排空內部有害氣體,切斷高壓電源,掛上禁止合閘牌,同時要有人在外進行監護,落實好各項安全措施后由安全負責人批準并取得受限空間作業證,后方可進入作業。

6.3設備檢修完畢準備啟動前,必須聯系當班調度及崗位人員檢查后方可啟動。

6.4設備正常停車,準備啟動前必須聯系當班崗位人員檢查后方可啟動。

7清潔

7.1對墻體、梁、支架、地面和設備等表面積聚的粉塵應及時清掃,從設備和管道中溢出或堵塞的物料應及時清掃,防止粉塵積聚。

7.2每月視塵量對收塵裝置風管進行清理,使積累的粉塵量降至最低。

7.3清掃時,禁止使用壓縮空氣進行吹掃粉塵,以避免二次揚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