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礦堆塌方的應急救援預案

某礦堆塌方的應急救援預案

2024-07-15 閱讀 8739

一、編制原則:本應急救援預案根據礦堆在裝車作業過程中發生塌方事故的原因分析,制定出預防措施。以降低傷亡和事故損失。本預案實用于運輸部汽車隊。

二、事故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趙向輝

付組長:孔德忠張衛強

三、事故應急電話

隊長:3502942

書記:

副隊長:3501458

安全工程師:3501584

重型班:3501034

職工醫院:3502120

四、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的職責

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是當發生塌方事故時的應急救援領導機構,負責應急救援過程中的決策與組織,負責審定事故救援措施的方案,并負責組織安排實施。

五、事故現場人員的應急措施

1現場作業人員要做好當班的危險辯識,作好安全予知工作。

2夜間倒礦作業必須選擇不會造成塌方的工作面進行作業。

3工作面的高度超過5米時,必須先進行放坡后再進行取礦作業。

4取礦作業必須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進行,一旦發生塌方在無傷亡的情況下,作業人員應立即撤離作業面,向班長、工序長、或隊長匯報。在發現有人員傷亡的情況下,現場的其他人員應立即進行救護,并逐級向班長、工序長、或隊長匯報。

六、事故救援

1班長在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立即報告領導小組組長,有人員傷亡時再報告醫院。

2救援小組在接到報告后,應立即趕赴現場,不得遲疑。

3到達現場后應根據現場情況,維持好秩序,采取快捷的措施實施救助。以保證國家財產和員工的生命安全。

汽車隊

2011年3月25日

篇2:隧道塌方應急事故搶險預案

隧道工程塌方應急事故搶險預案

1、發生塌方,除迅速營救施工人員處,要迅速加固未塌地段,以防止塌方范圍擴大,并可為清理塌方而做好準備。同時,摸清塌方的情況,調查塌方范圍和塌方后圍現狀。分析塌落原因及性質、間歇規律、塌方的現場情況。

2、處理塌方應按“小堵清,大塌穿”及“治塌先治水”的原則進行。

3、小塌方在坍塌間歇中,抓緊時間處理。需先支護后清,即后清理塌方,邊清邊換立柱,各工序要緊跟。如塌主較高,可采用多層排架支護,頂層與塌穴壁要頂緊,條件適合時,也可用噴混凝土和為臨時支護處理塌方。

4、大塌方在無法支護塌穴,大小無法查清時不允許清渣,以防隨清隨塌,使塌方范圍迅速擴大。因此必須塌體中穿過去,采用“先護后挖”的施工順序。先加固塌方端部支撐及襯砌后一般用插板法施工,插板視塌方體石渣軟硬可選用木板、鋼纖或鋼軌等材料,在插板的掩護下清渣并及時架立牢固的支撐,擴大時,亦須橫向打入插板,歲擴大隨支撐。

5、穿越塌體的部位應從拱頂和上部斷面穿過塌體,然后向下施工。

6、通頂塌方是大塌方的極端情況,陷口四周挖排水溝,防止地表水匯集塌陷坑,并用粘土類填實四周裂縫,穴口商方宜搭雨蓬,以防雨水灌入塌方體。

7、在處理塌方時要加強防、排水,并采取適當措施引離引離塌方段的地下水。

8、大塌方處理費工費時,為加快施工進度,可采取迂回導坑繞過塌體的措施,這樣可使處理塌方與正洞施工同時進行,但應注意在選擇迂回導坑方案時要慎重,避免在迂回導坑中再次發生塌方,或者塌方擴大到迂回導坑中。

9、塌方段圍巖極不穩定,圍巖壓力加大,因此,襯砌結構需相應加強,對圍巖同時應采取加固措施,如在襯砌外做漿砌片石護拱、在塌方體內壓水泥漿等,并且作好排水工程,以免后患。

篇3:采場堆排場坍塌方事故應急準備響應預案

一、應急準備

1、組織機構及職責

(1)項目部坍塌事故應急準備和響應領導小組

組長:項目經理

組員:生產負責人安全員各專業工長技術員質檢員值勤人員

值班電話:0762-8246393

(2)坍塌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負責至項目突發坍塌事故的應急處理。

2、培訓和演練

(1)項目部安全員負責主持、組織全機關每年進行一次按坍塌事故“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模擬演練。各組員按其職責分工,協調配合完成演練,演練結束后由組長組織對“應急響應”的有效性進行評介,必要時對“應急響應”要求進行調整或更新,演練、評價和更新的記錄應予以保持。

(2)施工管理部負責對相關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培訓

3、應急物資的準備、維護、保養。

(1)應急物資的準備:簡易擔架、跌打損傷藥品、包扎紗布。

(2)各種應急物資要配備齊全,并加強日常管理。

二、應急響應

1.防坍塌事故發生,項目部成立義務小組,由項目經理擔任組長,生產負責人及安全員,各專業工長為組員,主要負責緊急事故發生時有條有理的進行搶救和處理,外包隊管理人員及后勤人員,協助項目經理做相關輔助工作。

2.發生坍塌事故后,由項目經理負責現場總指揮,發現事故發生人員首先市場呼喊,通知現場安全員,由安全員打事故搶救電話“120”,向上級有關部門或醫院打電話搶救,同時通知項目經理組織緊急應變小組進行現場搶救,應立即停止在事故現場發生部位進行的裝卸作業,現場管理人員應指揮作業設備改換地點,對事故中造成翻車、掩埋挖掘設備和人員傷亡的,現場管理人員應立即組織實施搶救,并同時報告現場總指揮。工長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清理土方和雜物,如有人員被埋,應首先按部位進行搶救人員,其他組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發展擴大,讓外包隊負責人員監護邊坡狀況,及時清理邊坡上堆放的材料,防止造成再次事故的發生。在向有關部門通知搶救電話的同時,對輕傷人員在現場采取可行的應急搶救,如現場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傷人員流血過多造成死亡事故發生。預先成立的應急小組人員分工,各負其責。重傷人員由水、電工長協助送外搶救工作,門衛在大門口迎接來救護的車輛,有程序地處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和財產損失。

3.事故后處理工作

1)查明事故原因及責任人。

2)以書面形式向上級寫出報告,包括發生事故時間、地點、受傷(死亡)人員姓名、性別、年齡、工種、傷害程度、受傷部位

3)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

4)組織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

5)向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

向所有人員宣讀事故結果,及對責任人的處理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