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發電廠設備檢修施工現場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1、編制目的
為了防止施工現場的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完善應急工作機制,在工程項目發生事故狀態下,迅速有序地開展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搶救傷員,減少事故損失,制定本預案。
2、危險性分析
2.1項目概況
本項目為發電廠設備大修,檢修過程中牽涉多工種,多層面的交叉作業。
2.2危險源情況
由于檢修工作面多樣性,較易發生重大危險因素的生產安全事故有高空墜落事故、觸電事故、電焊傷害事故、火災事故、機械傷害事故等,可造成施工人員人身及檢修設備的傷害。
3、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
3.1組織機構
(1)項目經理是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的第一負責人,擔任組長,負責緊急情況處理的指揮工作。成員包括施工經理、鍋爐主管、汽機主管、電儀主管、協調主管組成。安全主管是應急救援第一執行人,擔任副組長,負責緊急情況處理的具體實施和組織工作。
(2)鍋爐主管是高空墜落事故應急小組第二負責人,電儀主管是觸電事故應急小組第二負責人,施工經理是電焊傷害事故、火災事故應急小組第二負責人、汽機主管是機械傷害事故應急第二負責人,分別負責相應事故救援組織工作的配合工作和事故調查的配合工作。
3.2應急小組下設機構及職責
(1)搶險組:組長由項目經理擔任,成員由安全主管、項目副經理、施工經理、鍋爐主管、汽機主管、電儀主管組成。
主要職責是:組織實施搶險行動方案,協調有關部門的搶險行動;及時向指揮部報告搶險進展情況。
(2)安全保衛組:組長由協調主管擔任,成員由協調工程師、現場保衛組成。
主要職責是負責事故現場的警戒,阻止非搶險救援人員進入現場,負責現場車輛疏通,維持治安秩序,負責保護搶險人員的人身安全。
(3)后勤保障部:組長由協調主管擔任,成員由車隊長、采購工程師、財務組組成。
主要職責是:負責調集搶險器材、設備;負責解決全體參加搶險救援工作人員的食宿問題。
(4)醫療救護組:組長由電廠衛生所醫生組成,成員由衛生所護士、救護車隊組成。
主要職責是:負責現場傷員的救護等工作。
(5)善后處理組:組長由項目經理擔任,成員由項目副經理,施工經理、鍋爐主管、汽機主管、電儀主管、協調主管組成。
主要職責是:負責做好對遇難者家屬的安撫工作,協調落實遇難者家屬撫恤金和受傷人員住院費問題;做好其他善后事宜。
(6)事故調查組:組長由項目經理、公司質安部經理擔任,成員有項目安全主管,公司策劃部專工、技術部專工組成。
主要職責是:負責對事故現場的保護和圖紙的測繪,查明事故原因,確定事件的性質,提出應對措施,如確定為事故,提出對事故責任人的處理意見。
4、報警、聯絡方式
公司質安部24小時報警電話:*********
火警電話:119?急救電話:120
5、事故發生后應采取的處理措施
5.1事故報告
(1)事故發現人員,應立即向組長(副組長)報告。如果是火災事故,必須同時打119向公安消防部門報警,急救撥打120、999。
(2)組長接到報警后,通知副組長、組員,立即啟動應急救援系統。
(3)根據事故類別向事故發生地政府主管部門報告。
(4)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事故發生時間、類別、地點和相關設施;聯系人姓名和電話等;
5.2事故處理措施
5.2.1發生高處墜落事故的搶救措施
(1)救援人員首先根據傷者受傷部位立即組織搶救,促使傷者快速脫離危險環境,送往醫院救治.
(2)在搶救傷員的同時迅速向上級報告事故現場情況。
(3)搶救受傷人員時幾種情況的處理:
(a)如確認人員已死亡,立即保護現場。
(b)如發生人員昏迷、傷及內臟、骨折及大量失血:①立即聯系120、急救車或距現場最近的醫院,并說明傷情。為取得最佳搶救效果,還可根據傷情送往專科醫院。②外傷大出血:急救車未到前,現場采取止血措施。③骨折:注意搬運時的保護,對昏迷、可能傷及脊椎、內臟或傷情不詳者一律用擔架或平板,禁止用摟、抱、背等方式運輸傷員。
(c)一般性傷情送往醫院檢查,防止破傷風。
5.2.2觸電事故應急處置
(1)截斷電源,關上插座上的開關或拔除插頭。切勿試圖關上那件電器用具的開關,因為可能正是該開關漏電。
(2)若無法關上開關,可站在絕緣物上,如一疊厚報紙、塑料布、木板之類,用掃帚或木椅等將傷者撥離電源,或用繩子、褲子或任何干布條繞過傷者腋下或腿部,把傷者拖離電源。切勿用手觸及傷者,也不要用潮濕的工具或金屬物質把傷者撥開,也不要使用潮濕的物件拖動傷者。
(3)如果患者呼吸心跳停止,開始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切記不能給觸電的人注射強心針。若傷者昏迷,則將其身體放置成臥式。
(4)若傷者曾經昏迷、身體遭燒傷,或感到不適,必須打電話叫救護車,或立即送傷者到醫院急救。
(5)高空出現觸電事故時,應立即截斷電源,把傷人抬到附近平坦的地方,立即對傷人進行急救。
(6)現場搶救觸電者的原則:現場搶救觸電者的經驗原則是:迅速、就地、準確、堅持。迅速——爭分奪秒時觸電者脫離電源;就地——必須在現場附近就地搶救,病人有意識后在就近送醫院搶救。從觸電時算起,5分鐘以內及時搶救,救生率90%左右。10分鐘以內搶救,救生率6.15%希望甚微;準確——人工呼吸發的動作必須準確;堅持——只要有百萬分之一希望就要近百分之百努力搶救。
5.2.3電焊傷害事故應急處置
(1)未受過專門訓練的人員不準進行焊接工作。焊接鍋爐承壓部件、管道及承壓容器等設備的焊工,必須按照鍋爐監察規程(焊工考試部分)的要求,經過基本考試和補充考試合格,并持有合格證,方可允許工作。
(2)焊工應穿帆布工作服,戴工作帽,上衣不準扎在褲子里。口袋須有遮蓋,腳下穿絕緣橡膠鞋,以免焊接時被燒傷。
(3)焊工應帶絕緣手套,不得濕手作業操作,以免焊接時觸電。
(4)禁止使用有缺陷的焊接工具和設備。
(5)高空電焊作業人員,應正確佩戴安全帶,作業面設水平網兜并鋪彩條布,周圍用密目網維護,以防焊渣四濺。
(6)不準在帶有壓力(液體壓力或氣體壓力)的設備上或帶電的設備上進行焊接。
(7)現場上固定的電源線必須加塑料套管埋地保護,以防止被加工件壓迫發生觸電。
(8)電焊施工前,項目要統一辦理動火證。
5.2.4火災事故應急處置
(1)項目在接到報警后,應立即組織自救隊伍,按事先制定的應急方案立即進行自救;若事態情況嚴重,難以控制和處理,應立即在自救的同時向專業隊伍救援,并密切配合救援隊伍。
(2)疏通事發現場道路,保證救援工作順利進行;疏散人群至安全地帶。
(3)在急救過程中,遇有威脅人身安全情況時,應首先確保人身安全,迅速組織脫離危險區域或場所后,再采取急救措施。
(4)切斷電源、可燃氣體(液體)的輸送,防止事態擴大。
6、人員緊急疏散、撤離
(1)迅速核實作業人數;
(2)搶救傷員的同時迅速向上級報告事故現場情況。
(3)指揮事故現場人員沿安全的通道撤離。
7、危險區的隔離
(1)事故現場周圍用警示帶設警戒線。
8、現場保護
(1)事故現場取證救助行動中,安排人員同時做好事故調查取證工作,以利于事故處理,防止證據遺失。
(2)劃出事故特定區域,非救援人員未經允許不得進入特定區域。
(3)必要時安排保衛人員24小時守護現場。
9、應急救援保障
(1)協調主管聯系公司有關后勤保障,保證搶險人員的現場用餐及車輛調度。
(2)安全主管在消防或救護車到來之前安排專人分別聯絡并及時報告外部援救人員可能到達的時間及人數,裝備等。
10、應急培訓計劃
(1)公司員工每年至少二次接受應急預案培訓。
(2)項目開工前在項目范圍內至少進行一次應急預案培訓。
(3)班組每月第一個星期二滾動培訓應急預案。
11、演練計劃
(1)公司每年至少二次接受應急預案演練。
(2)項目開工前在項目范圍內至少進行一次應急預案培訓。
12、附件(略)
篇2:供電用電設備檢修安全管理規定
1、目的
為了加強公司供、用電設備檢修安全管理,保證職工在檢修中的安全和健康以及公司電網和設備的正常運行,為公司生產提供穩定的電力供應,消除電力傷害人身事故,特制定本安全管理規定,要求自下發之日起嚴格按本規定執行。
2、適應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唐山氯堿有限責任公司供電設備、用電設備和拖動設備檢修的安全措施和停送電管理。
3、管理規定
3.1在變電所和電氣設備上工作的一切人員(包括基建安裝人員)必須熟知和執行《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發電廠和變電所電氣部分、電力線路部分),每年對電氣工作人員進行《電業安全工作規程》考試一次,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因故間斷電氣工作連續三個月以上者必須重新學習《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經考試合格后,方能恢復工作。值班電工做安全措施必須按《電業安全工作規程》中保證安全的組織措施和保證安全技術措施規定完成。
3.2在電氣設備上檢修作業必須嚴格按《電業安全工作規程》規定執行,檢修前檢修工作負責人到變電所辦理檢修工作票,值班電工停電做好安全措施經專人確認后許可檢修時,檢修人員才進行檢修作業,要求值班電工必須現場監督,檢修電工在本班組管轄的電氣設備上檢修作業時也認真執行,檢修工作人員檢修完工將工作票交回后方可允許送電。
3.3所有用電的機械設備停止運轉檢修時,檢修負責人必須到提供電源的變電所和變電站辦理停電檢修工作票,值班電工停電做好檢修安全工作措施允許檢修后方能檢修,檢修前通知設備所在化工崗位操作工,把轉換開關轉到停止位,化工崗位操作工現場指定要檢修的設備,并現場監督檢修,檢修工作完成后,要清理完現場,檢修負責人才能將工作票交回,才允許送電。
3.4檢修電工要檢修正在運轉設備的電動機和電氣設備時,要經調度室和崗位工同意停車后,檢修負責人到變電所辦理檢修工作票,值班電工停電辦理工作票做好安全措施后許可檢修時方能檢修,化工崗位操作工現場指定要檢修的現場設備,值班電工指定要檢修的變電所(站)設備,并分別監督檢修。
3.5檢修電工要檢修停止運轉處于備用狀態設備的電動機和電氣設備時要經調度室和崗位工同意后,檢修負責人到變電所辦理檢修工作票,值班電工停電簽發工作票做好安全措施后許可檢修時方能檢修,化工崗位操作工現場指定要檢修的設備,并現場監督檢修。
3.6檢修工作票除正常簽發人簽字外還要有電氣值班人員、檢修設備崗位班長和檢修負責人簽字,并分別由電氣值班室、操作崗位值班室和檢修負責人留存,檢修完工后檢修負責人將檢修工作票交回后方可撤安全措施送電。
3.7所有停用或暫時不使用的用電設備(不處于熱備用的設備),設備使用單位要即時到供電變電所辦理停電手續,電工接到停電要求立即辦理停電,并做好安全措施。
篇3:電氣設備檢修電壓升級安全措施
礦井于2009年6月停產到現在,有好多線路都停止供電,僅保留了通風排水的線路,為了保證這次開工的供電正常,對全井的電氣設備進行一次大檢查和維修整改,停工前我礦立風井井底設備使用的是380V供電,其余的是660V供電。副斜井井底有一臺D46—50×7多級離心泵供電是有副斜井地面變電所供電(當時副斜井與立風井沒有貫通),這樣的供電方式極不安全,為了保證供電系統安全可靠,開工前要井下設備一律由井下中央變電所供電,井下統一供電電壓為660V。為保證施工期間的安全特制訂措施如下:二、施工方法:?1、施工前的準備:?施工前要對巷道進行仔細檢查,以確保供電線路不被擠壓、掩埋。機電隊將施工材料、檢修工具準備齊全,組織施工人員認真學習本施工措施。2、施工方法:對全井開關、電動機、線路進行逐臺、逐條檢查、檢驗,檢驗合格一條供電線路恢復供電一條線路。對立風井的電動機接法有“三角”改為“星形”,更換2臺(660V)潛水泵,對3臺QBZ—80開關進行電壓調節。拆除有副斜井地面變電所至副斜井井底的70㎜2橡套阻燃電纜800米,敷設一條從副斜井井底———三石門饋電供電線路(70㎜2橡套阻燃電纜605米)。三、施工技術標準:1、檢查檢修開關和接線工藝有下列情況之一即為不合格:1):缺螺絲、彈簧墊圈或螺母;2):彈簧墊圈未壓平或螺絲松動;3):螺絲型號不一致、螺絲不透扣(一般為2~3扣)4):密封圈內徑大于引入電纜外徑在1㎜以上;5):進線嘴內徑d與密封圈外徑D的差值超過下表的規定:D(㎜)D~D(㎜)D小于等于201.0D大于20小于等于601.5D大于602.06):密封圈的單孔內穿進多根電纜時7):將密封圈割開套在電纜上8):密封圈部分破損。9):密封圈的硬度達不到邵氏45度~55度的要求,老化、失去彈性、變質、變形,有效尺寸配合間隙達不到要求,起不到密封作用;10):密封圈沒有完全套在電纜護套上;11):密封圈與電纜護套之間有其他包扎物12):一個引入裝置內用多個密封圈13):空閑引入裝置沒有密封擋板時或擋板直徑比引入裝置內徑小2㎜以上,擋板絕對厚度小于2㎜;14):擋板放在密封圈里邊的;壓盤式引入裝置或螺母式引入裝置金屬圈放在擋板與密封圈之間的;15):進線嘴壓緊后沒有余量或進線嘴內緣壓不緊密封圈、或密封圈斷面與器壁接觸不嚴,或密封圈能活動;16):壓盤式引入裝置缺壓緊螺栓或壓緊螺栓未上緊;17):壓緊螺母式引入裝置因亂扣、銹蝕等原因緊不到位置或用一只手的手指能使壓緊螺母旋進超過半圈的;18):使用壓緊螺母式引入裝置,在螺母與密封圈之間缺少金屬墊圈的;19):電纜在引入裝置處能輕易來回抽動的(電纜緊固程度以順著電纜方向用手不能將電纜推進接線室為合格);20):備用的高壓接線盒缺擋板或擋板不合格。21):隔爆接合面嚴重銹蝕,有較大傷痕、凹坑。間隙超過規定值。22):不用的電纜接線孔沒有用金屬擋板堵塞。23):接線柱、絕緣套管燒毀,使兩個空腔連通。24):隔爆外殼中,未經批準增加元件、部件。2、敷設電纜時要符合下列規定:1):井下應使用取得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的阻燃電纜。2):電纜敷設地點的水平差應于規定的電纜允許敷設水平差相適應。3):嚴禁采用鋁包電纜。4):在總回風巷和專用回風巷中不應敷設電纜。5):溜放煤、矸、材料的溜道中嚴禁敷設電纜。6):電纜與電氣設備的連接,必須用與電氣設備性能相符的接線盒(要有煤安證號)。電纜線芯必須使用齒形壓線板(卡爪)或線鼻子與電氣設備連接。7):在水平巷道或傾角在30度以下的井巷中,電纜應用吊鉤懸掛;在立井井筒或傾角在30度及其以上的井巷中,電纜應用夾子、卡箍或其他夾持裝置進行敷設。夾持裝置應能承受電纜重量,并不得損傷電纜。8):水平巷道或傾斜井巷中懸掛的電纜應有適當馳度,并能在意外受力時自由墜落。其懸掛高度應保證電纜在礦車掉道時不受撞擊,在電纜墜落時不落在軌道或輸送機上。9):電纜懸掛點間距,水平巷道或傾斜井巷內不超過3m,立井井筒不超過6米,沿鉆孔敷設的電纜必須綁緊在鋼絲繩上,鉆孔必須加裝套管。10):電纜不應懸掛在風管或水管上,不得遭受淋水。電纜上嚴禁懸掛任何物件。電纜與壓風管、水管在同一側敷設時,必須在管子上方,并保持0.3米以上距離。再有瓦斯抽放管路的內電纜(通訊、信號)必須分開在巷道兩側。盤圈或“8”字的電纜不得帶電。(給采掘機組供電除外)11):井筒和巷道內的通信和信號電纜應與電力電纜分掛在巷道兩側,如果受條件限制:在井筒內敷設在0.3米以外的地方;在巷道內敷設在電纜上方0.1米以外的地方。12):高、低壓電力電纜敷設在巷道同一側時,高、低壓電纜之間應大于0.1米。高壓電纜之間、低壓電纜之間不得小于50㎜.13):巷道內電纜,沿線每隔50米、拐彎或分支點以及連接不同直徑電纜的接線盒兩端、穿墻電纜的兩邊都應設置注有編號、用途和截面的標志牌。14):電纜穿過墻壁部分應用套管保護,并嚴密封堵管口。15):電纜鉤懸掛離梁15公分處,在同一條巷道內電纜鉤要懸掛在一直線上(隨著巷道的高低變化而變化)。電纜鉤要每隔1米一個,電纜鉤要垂直懸掛,下端要固定好。16):電纜電壓高的要懸掛在電壓低的下面,細電纜要懸掛在粗電纜的上面。四、安全技術措施:1、進行施工前要貫徹學習本措施,使每個參加施工人員都知道本措施內容,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嚴格遵守執行本措施規定的各種規定。2、施工時要注意觀察巷道頂板情況和各種設備之間的距離,在安全的情況下才能施工。3、要安全正確使用施工工具,每次使用前必須對其安全性能進行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4、檢修開關時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誰停電誰送電,嚴禁打電話或約時停送電。5、停電檢修時嚴格執行停電、檢查瓦斯濃度、驗電、放電、打接地線、掛警示牌制度。6、線路送電時一定要試送3次,確認無異常情況后方可正常供電,嚴禁一次送電,送電后要觀察饋電無過流、漏電、三相不平衡、短路等故障后20方可離開。7、機電隊安全網員(至少三人)為安全監護人,保證每班至少一名安全監護人。8、多人作業時,要設專人統一指揮,嚴禁三違。9、運送電纜時要輕拿輕放,邊撒電纜邊固定,嚴禁將電纜放在巷道中間或軌道上,不準胡亂擺放。10、上、下山運送電纜和施工時,嚴格執行“開車不行人、行人不開車”制度,確認安全后方可運送或施工。11、當班施工完成后要清理現場,不亂扔、亂放,保證不影響正常安全生產。12、井下發生水、火、瓦斯等自然災害時要迅速沿避災路線撤離到地面。13、其他不盡事宜按照《煤礦安全規程》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