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機械配件公司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
1、指導思想
為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的要求,防止突發性重大安全生產危害事故發生,并能在安全生產危害事故發生后有效控制和處理,根據上級職業衛生主管部門的要求和本公司實際,本著“反應迅速、處理得當”的原則,制定本公司的應急救援預案。
2、安全生產危害的目標分布
根據本公司各車間崗位存在的噪聲及使用化學危險物品的種類、危險性質以及可能引起安全生產危害事故的特點,確定以下單位為安全生產危害事故應急救援目標。
安全生產危害事故級別:
一般安全生產危害事故重大安全生產危害事故
3、安全生產危害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及職責分工
公司安全生產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設在生產部。發生重大安全生產危害事故時,若總指揮不在公司,由副總指揮全權負責應急救援工作。
①職責
指揮領導小組:
a、組織制定公司安全生產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b、組建安全生產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隊伍,并組織演練;
c、檢查督促做好重大安全生產危害事故的預防措施和安全生產危害事故應急救援的物資、器械、防護用品等各項準備工作。
指揮部:
a、發生安全生產危害事故時,由指揮部發布和解除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命令、信號;
b、組織指揮安全生產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
c、及時向上級部門匯報安全生產危害事故處理情況,并向友鄰單位通報危害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
d、組織安全生產危害事故調查及善后處理,總結應急救援工作的經驗教訓。
②指揮部人員分工
總指揮:負責組織指揮全公司的安全生產危害事故應急救援工作;
副總指揮:協調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
指揮部成員:
生產部長:協助總指揮、副總指揮做好安全生產危害事故報警、情況通報及安全生產危害事故處置工作。
辦公室主任:負責現場醫療救護指揮及受傷人員分類搶救和護送轉院工作;
總務科長:負責指揮滅火、警戒、治安、保衛、疏散、道路交通管制工作;
供應部長:負責安全生產危害事故現場通訊聯絡和對外聯系,必要時代表指揮部發布有關信息;
銷售部長:負責車輛調配及搶救物資的運輸、供應工作;
財務部長:負責搶險物資及防護用品的日常儲備和應急供應;
4、應急救援隊伍的組成和分工
公司各職能部門、車間和全體員工,都有安全生產危害事故應急救援的責任。應急救援隊伍是安全生產危害事故應急救援的骨干力量,其任務是當公司安全生產危害事故發生時,對被救援對象實施全方位的救援。
①治安隊:由保安室人員組成。
負責人:總務科長。擔負現場治安,交通指揮,設立警戒,指導員工疏散。
②消防隊:由各車間義務消防員組成。
負責人:總務科長。擔負滅火、疏散可燃物料。
③搶險搶修隊:由公司設備科人員組成。
負責人:設備科長。擔負搶險搶修、現場清理工作。
④醫療救護隊:由各車間班組長組成。
負責人:總經理。擔負現場搶救受傷的人員。
⑤物資供應、運輸隊:由公司車輛駕駛員及物資裝卸隊組成。
負責人:銷售調度員。保證救援物資和其他急運物資的運輸供應。
5、發生安全生產時的處置
公司有可能發生的意外安全生產危害事故有:
①一般安全生產危害事故:可因車間及崗位防護設施損壞、物料泄露、防護品不合格或損壞、人員及時巡查及早發現,未及時采取相應措施予以處理,而引發小范圍的安全生產危害事故。
②重大安全生產危害事故:雖能及時發現,但安全生產危害事故較難控制。安全生產危害事故發生后,有可能發展為更大范圍或更嚴重的破壞及人員傷害事故。應立即采取以下應急救援措施:
a、最早發現安全生產危害事故的部門及人員,應立即向生產部報警,并采取一切措施切斷安全生產危害事故源。
b、生產部接到報警后,應迅速通知有關部門,快速查明發生安全生產危害事故的地點、范圍,下達啟動應急救援預案的指令,同時發出警報,通知指揮部成員及醫療救護隊伍和各專業隊伍迅速趕往安全生產危害事故現場。
c、指揮部成員根據安全生產危害事故性質和規模,通知專業對口科室迅速向上級公安、勞動、保險、環保、衛生等部門報告安全生產危害事故情況。
d、指揮部成員到達安全生產危害事故現場后,根據安全生產危害事故狀態及危害程度做出相應的應急決定,并命令各應急救援隊立即開展救援。如安全生產危害事故擴大時,應請求支援。
e、當安全生產危害事故得到控制,立即成立兩個工作小組:
Ⅰ、在主管生產的副總經理的指揮下,組成由保衛、生產技術、人力資源和發生安全生產危害事故部門參加的安全生產危害事故調查小組,調查安全生產危害事故發生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
Ⅱ、組成由維修班和發生安全生產危害事故部門參加的搶修小組,研究制定搶修方案并立即組織搶修,盡早恢復生產。
6、公司救援信號主要是用電話報警聯絡。
公司報警電話:
廠辦電話:消防火警電話119
醫療急救中心120
衛生局
7、有關規定和要求
為了能在安全生產危害事故發生后,做到反應迅速、處置得當,公司內所有有關部門及人員,必須認真學習本應急救援預案。有關的部門和車間,要對職工進行經常性的應急救援知識教育,每年組織一至二次專業分工的演練。保證救援物資及器材的完備和充足供應。
應急救援指揮部,在落實好日常值班制度、檢查制度、例會制度的同時,要針對發現和存在的問題,積極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對本預案加以不斷提高、改進和完善。
篇2:機械安裝檢修工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
一、認真執行煤礦“三大規程”和上級有關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指令、規定和要求。對所安裝、檢修的機械設備安全運行負責。
二、嚴格按規程安裝、檢修設備,保證安裝質量,做到臺臺設備符合完好標準。
三、大型設備安裝、檢修前要制訂專項措施,作業時要認真學習施工技術、安全措施,嚴格按措施施工,保證按時、保質完成安裝、檢修任務。
四、積極參加安全學習和技術培訓,提高保安能力和業務技術水平,杜絕“三違”。
五、加強采掘設備管理,做到安裝、拆除有記錄。
六、對分管的管路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按時保質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篇3:機電科工程師機械專業安全生產責任制
一、崗位責任
第1條參加機電設備檢查,并協助機電設備管理員進行設備管理。
第2條對分管業務范圍內的機電安全工作的重點進行技術把關,對機電設備的選型、進貨質量的驗收等進行技術把關。
第3條負責礦井斜巷提升、大型固定設備及皮帶刮板運輸設備排水系統的選型計算,斜巷管理技術檔案的收集整理。
第4條負責編制大型固定設備及運輸專業各種設備、器材的檢驗檢測計劃,并跟蹤試驗檢測,及時將試驗報告的收集整理。
第5條負責運輸設備采購技術要求的起草。規程規范規定的本專業內的各種記錄審查,收集、分類及歸檔整理。協助其他專業編制采、掘等工作面的運輸設計,并制定、相應的設備接續計劃方案。負責機電設備月度檢修計劃的組織、編寫、報批。
第6條協助其他專業編制采、掘等工作面的排水及管線設計。
第7條負責機電月報材料的組織及編寫、報批。
第8條負責編制機電設備月停產檢修計劃并按時進行審批,檢修完成對月檢修進行總結,寫出報告匯報。
第9條負責組織或參與礦分管業務范圍內機電影響及事故的分析。
第10條積極在煤礦推廣機電、運輸安全生產新技術、新設備,開展安全生產科研攻關。
第11條分管業務范圍內安裝、檢修工程、工作的現場專盯指導。
第12條嚴格履行公司《本質安全型礦井管理條例》規定的其它安全生產職責。
二、責任追究
第13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機電科機械專業工程師警告處分;造成嚴重后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章指揮工人或者強令工人違章、冒險作業的;
(二)對工人屢次違章作業熟視無睹,不加制止的;
(三)對重大事故預兆或者已發現的事故隱患不及時采取措施的;
(四)拒不執行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及其煤礦安全監察人員的安全監察指令的。
第14條煤礦發生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給予機電科機械專業工程師解聘直到開除的紀律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不按照規定及時、如實報告煤礦事故的;
(二)偽造、故意破壞煤礦事故現場的;
(三)阻礙、干涉煤礦事故調查工作,拒絕接受調查取證、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的。
第15條編制的機電、運輸專業安全技術措施以及分管業務范圍相關設計出現明顯技術失誤的,機電科機械專業工程師負直接責任。
第16條未及時組織分工范圍內的重大事故隱患排查、對治理未進行監督的,機電科機械專業工程師負重要責任。
第17條未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分析煤礦機電技術管理狀況,向機電科長提出具體意見的,機電科機械專業工程師負直接責任。發現或得知作業地點風量、溫度以及有害氣體不符合標準以及規定要求,但未及時采取相關措施的,或在帶隊檢查中有真意現象未及時制止的,機電科機械專業工程師負直接責任。
第18條在機電科技術管理工作中未遵守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標準和技術規范,機電科機械專業工程師負直接責任。
第19條機電科機械專業工程師對煤礦機電、運輸設備、設施技術檔案的整理、管理工作負直接責任。
第20條未按規定經常深入現場,或未及時發現和解決現場的不安全隱患,機電科機械專業工程師負直接責任。
第21條對于上述負直接責任、主要責任、重要責任的,應根據情節嚴重程度按照有關法律、規定及公司《本質安全型礦井管理條例》給予行政處分、經濟處罰、直至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