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企業安全生產檢查要點內容
1.安全管理隊伍
按規定建立安全管理機構或按規定配備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形成比較完整的管理網絡。
2.安全生產責任制
制訂了安全生產責任制,各級簽訂了安全生產責任書,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到人。
3.安全管理
制訂完善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主要有:1、安全檢查制度;2、職業危害預防制度;3、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制度;4、傷亡事故報告管理制度;5、安全生產考核獎懲制度;6、電焊作業管理制度;7、氣焊與氣割作業管理制度;8、起重吊裝作業管理制度;9、機械鑄造、鍛造安全管理制度;10、安全隱患整改制度;11、設備安全管理制度;12、勞動防護用品管理制度;13、制定各工種安全操作規程及防靜電措施。
4.安全教育培訓
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具有相應的安全生產專業知識和管理能力,經培訓考核合格。特種作業人員經專門安全作業培訓,經考核合格,持證上崗。員工上崗前要進行“三級”安全教育。
5.廠內機動車
保持車輛整潔、性能良好;機動車作業持證上崗;機動車駕駛通道符合安全要求。
6.供配電安全
供配電環境符合安全要求;電氣設備接地(漏電)保護裝置齊全可靠;車間配電箱、柜、板安裝、設置符合安全要求;低壓電氣線路(臨時線路)和開關符合安全要求;低壓電氣設備是否定期檢測和鑒定。
7.機械設備維護保養
機械設備品牌、合格證書、制造日期齊全;金屬切割機床符合安全要求,保險裝置、聯鎖裝置齊全靈敏;沖、剪、壓機械安全防護裝置齊全可靠;砂輪機防護裝置符合安全要求;注塑機防護裝置符合安全要求;裝配線車間安全間隔距離符合安全要求;機械設備布局合理便于檢修,其他機械設備安全要求;建立機械設備運行記錄臺帳及維修保養臺帳。
8.起重機械
起重吊裝機械設備應定期檢測檢驗和鑒定;起重作業人員經過培訓考核持證上崗;起重機械的制動器動作平穩可靠;起重鋼絲繩(斷絲和磨損)是否實行班檢;緊停開關及過卷揚保護、行程保護、起重量控制等各類保護裝置是否靈敏可靠;起重物料碼放整齊;建立起重運行日志臺帳。
9.特種作業
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特種設備(包括起重機械、吊車、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和其他特種設備)要建立日常使用、維修及檢測、檢驗和鑒定臺帳;沖壓設備符合安全技術要求,氣焊割操作符合安全技術要求,電焊機要有漏電保護裝置。
10.消防安全
消防部門(人員)定期對職工防火安全教育培訓,并組織演練;消防器材按規定配置并在有效期限內;保持消防通道、安全出口暢通無阻;作業場所設置醒目的防火標志。
11.文明生產
廠內布局合理、車間清潔;各崗位操作規程掛貼醒目;各崗位操作記錄真實、填寫清楚、完整;嚴格交接班記錄制度。
12.應急救援
建立應急救援管理目標和體系;針對重點部位制定應急預案;事故救護和醫療急救組織每年應開展演練。
篇2:企業安全生產檢查
安全檢查是一項綜合性的安全生產管理措施,是建立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企業防止事故、減少職業病的有效方法。
1.安全檢查的分類
安全檢查可分為日常性檢查、專業性檢查、季節性檢查、節假日前后的檢查和不定期檢查。
(1)日常性檢查,企業一般每年進行2至4次;車間工程每月至少一次;班組每天進行檢查;專職安全人員的日常檢查。
(2)班組長和工人應嚴格履行交接班檢查和班中檢查;
(3)專業性檢查是針對特種作業、特種設備、特種場所進行的檢查,如電焊、起重設備、運輸車輛、爆破品倉庫、鍋爐等。
(4)季節性檢查是根據季節特點,為保障安全生產的特殊要求所進行的檢查。如冬季的防火、防寒防凍;夏季的防汛、防高溫盛暑、防臺風。
(5)節假日前后的檢查包括節前的安全生產檢查,節后的遵章守紀檢查。
(6)不定期檢查是指在設備裝置試運行檢查、設備開工前和停工前檢查、檢修檢查等。
2、安全檢查表
安全檢查表的類型有:
(1)公司級安全檢查表,供公司安全檢查時用。其主要內容包括車間管理人員的安全管理情況;現場作業人員的遵章守紀情況;各重點危險部位;主要設備裝置的靈敏性可靠性,危險性倉庫的貯存、使用和操作管理。
(2)車間工地安全檢查表,供工地定期安全檢查或預防性檢查時使用。其主要內容包括現場工人的個人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機電設備安全裝置的靈敏性可靠性;電器裝置和電纜電線安全性;作業條件環境的危險部位;事故隱患的監控可靠性;通風設備與粉塵的控制;爆破物品的貯存、使用和操作管理;工人的安全操作行為;特種作業人員是否到位等。
(3)專業安全檢查表,指對特種設備的安全檢驗檢測。危險場所、危險作業分析等。
3、安全檢查表的制定
1.確定檢查項目和內容;
2.確定檢查標準和要求;
3.確定檢查進間;
4.設計檢查表式;
5.檢查表應充分依靠職工討論,提出建議,多次修改,由安全技術部門審定后實施。
篇3:高速公路安全生產檢查工作制度
安全生產檢查是發現隱患,實現“預防為主”的重要手段,必須有效地進行。養護項目總監辦結合本路段情況制定安全生產檢查制度,按安全生產檢查制度要求組織安全檢查,包括日常檢查和定期檢查,發現隱患應采取下“整改通知書”辦法限期改正。
第一條監理對施工單位每月組織1次安全生產檢查,各標段應開展月、旬、日安全生產自檢自糾活動。同時對檢查過程要有文字記錄。
第二條建立專職巡查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專職安全員每天要巡查施工工地。應當按照規定定期對施工現場的各種安全設施和勞動保護器具進行檢查和維護,及時消除隱患,保證其安全有效。
第三條建立施工現場值班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每個施工現場,必須要有專職安全員或者現場施工員帶班并負責安全工作,發現違章、冒險作業行為要立即予以糾正,遇有緊急情況,有權決定停止作業并向工區領導報告。
第四條各監理組對施工單位進行安全檢查同時,做好各種安全記錄,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制定安全處理措施,形成安全報告由總監辦上報業主。確定需整改項目,簽發整改通知單,并經受檢部門有關人員簽字確認。
第五條事故處理檢查,發生事故是否及時報告,是否按“四不放過”要求找出事故原因,嚴肅查處,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類似事故發生。
第六條加強安全宣傳教育,提高全員安全意識,深入開展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安全教育的內容,包括安全技術知識、設備性能、操作規程、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嚴禁事項。安全教育要有教材。要讓每一個管理人員、每一個民工對安全管理、對所從事的工種的安全規程做到應知應會。
第七條安全檢查情況要認真記錄,做好臺帳,并綜合評定被檢查單位的安全狀況,作為安全懲罰的依據之一。安全檢查中發現的先進事跡,好人好事以及有效的安全管理新經驗、新辦法等要及時總結、宣傳、推廣。
第八條各標段應按照《公路養護安全作業規程》(JTGH30-2004)的要求進行作業區的擺放,并應設有專職安全員、旗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