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J機械行業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J機械行業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2024-07-15 閱讀 6272

第一條:根據《***勞動安全暫行條例》和交通建設局的有關文件規定,實行行政負責,歸口管理,紀律監察,群眾監督的安全生產管理體制,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本單位各類人員,凡違反本規定的均按照有關條款處理.安全工作考核作為單位評選先進、獎金效益工資發放的主要依據之一,具有一票否決權.

第三條:本處安全生產管理,實行層層責任制,施工隊、作業班組(包括招聘的承建制施工隊承建項目)向項目部負責,項目部向處負責,分級簽定安全生產責任書:同時各級領導承擔一定的責任,處主要領導負全面責任,項目經理負主要責任,其他領導負綜合管理責任.

第一章安全生產責任制

(1)安全生產責任制的概念:安全生產責任制是生產單位崗位責任制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企業最基本的安全制度,是安全規章制度的核心。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實質是"安全生產,人人有責"。安全生產責任制的核心是切實加強安全生產的領導,建立起以政府部門、企業主要領導為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制。安全生產責任制要貫徹"預防為主"的原則。安全生產責任制要求企業各級生產領導在安全生產方面要"對上級負責,對職工負責,對自己負責"。

(2)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要求:

①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體系:即建立起經營者(決策、管理、和監督責任)、管理者、技術人員及全體員工的安全責任制體系。

②建立全生產責任制的步驟:首先要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對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要有專門的人員與機構來保障,制定安全生產責任制的管理制度。

③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在以法人代表為核心的責任體系下,通過檢查、監督、獎懲等制度來保證安全生產責任制得到落實。

(3)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實現

責任制度就是明確企業一把手是安全減災的第一責任人;管生產必須管安全;全面綜合管理,不同職能機構有特定的安全職責。如一個企業,要落實安全責任制度,需要對各級領導和職能部門制定出具體的安全責任,并通過檢查、監督、考評、獎懲等實際工作得到落實。

第二章組織機構及職權

處設立安全生產委員會,設主任一人,副主任二至三人,成員由行政辦公室、工程技術科、設備物資科、勞資科和各項目部(隊)行政負責人組成.安全生產委員會(以下簡稱安委會)在處行政領導下開展工作,貫徹執行國家安全生產政策法規法令,貫徹落實上級主管部門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制定適合本處的有關規章制度和措施,加強安全生產的宣傳教育工作,做好勞動保護、保險工作,審查、審核基層單位的專題報告,對事故責任者提出行政和經濟處分決定.安委會可隨時召開全體委員會議討論有關安全的重大事項.

(1)處級安委會要作好行政領導安全的助手,協助處長處理安全生產問題

①進入項目(單位)進行檢查,調閱有關資料,向有關單位和人員了解情況。

②檢查中發現的安全生產違法行為,當場予以糾正或者要求限期改正;對違反安全生產的行為,依照本辦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③檢查中發現的事故隱患,應當責令立即排除;重大事故隱患排除前或者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應當責令從危險區域內撤出作業人員,責令暫時停工、停業或者停止使用;重大事故隱患排除后,經審查同意,方可恢復生產經營和使用。

(2)項目經理是項目的主要負責人其主要職責為:認真貫徹處指定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在施工現場和到場機械的安全組織生產、人員的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措施,按規定時間報送安全報表和工作總結,及時向安委會反饋小組開展工作的情況信息,接受處安委會的領導和工作指導,發生事故立即上報,為事故調查提供第一手資料。項目部進入工地后必須實行目標管理,應將施工組織網絡圖、年度目標計劃、工序交接流程、質量目標及管理制度上墻,并按季、月進行目標細化。項目部設立安全生產小組,組長一人(由項目經理擔任),專職安全員一至二人。

①施工班組(隊)(包括招聘的承建制施工隊)設立安全員,主要職責是:

1是認真落實項目部的安全生產制度,針對生產實際情況提出安全操作規范意見,并付諸實施.

2負責生產施工現場安全宣傳教育,制止、糾正違章作業.

3發生事故時維護現場秩序,及時報告上級領導,協助調查處理.

4做好本班組“四防”工作和職業保護工作.

5對新招用人員進行現場教育,并指定專人短期監護,跟班實習.

6對安全生產,勞動保護方面的問題和意見及時向上一級安全產領導小組反映,也可以直接向處安委會匯報.

②橋涵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1基槽開挖深度在1.5m~6.0m范圍內,應視土質情況放坡,最小放坡依據《公路施工安全技術規程》。基槽邊1.0m范圍內不準放土石和其他材料。基槽兩端應設警告標志和圍墻。

2墩臺、身施工高度超過2m時,四周應設作業平臺,禁止沿腳手架爬行。力爭在白天進行澆筑,避免晚上工作,否則必須采取相應的照明措施。

③施工機械安全防護措施

1各種機械設備的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工作前,應對機械設備安全檢查,嚴禁“帶病”使用,嚴禁酒后作業。

2機械操作人員離開機械設備時,應將機械平穩停放在安全位置,夜晚須有專人看護。嚴禁在行走機械前后方休息(談話)。行走前應檢查周圍情況,確認無障礙時鳴笛操作。

3機械操作人員應熟悉機械操作規程,不得違反機械操作禁令事項。

4冬季做好機械設備的防寒、封存工作。

(3)技術室安全責任制度

1認真研究合同文件,熟悉技術規范,審核圖紙和有關技術資料,繪制施工圖,圖表上墻,向現場操作人員進行技術安全、質量操作要點交底。

2參加現場調查核對,提出完善設計的建議,參加編制項目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和制定施工工藝和技術措施,主持一般性施工設計技術工作。

3負責指導測量、質檢的技術業務工作,負責工程質量資料的收集整理,施工質量的反饋及工程質量的評定。辦理有關變更設計的報批和實施。

4經常深入工地檢查技術管理工作和技術安全措施的實施情況,核對圖紙,核實工程量,掌握工程實施情況和工程進度,加強施工全過程的技術控制工作,指導解決技術難題,參與隱蔽工程的檢查驗收,作好施工記錄,匯總整理施工照片或影視資料。及時審查施工原始記錄和檢查簽證情況并分類搜集整理保管。參加編制竣工技術資料,參與交竣工驗收,定期或不定期檢查技術人員施工日志的填寫情況。

5組織有關科研課題和新結構、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推廣應用項目的實施。負責勞務承包工程的技術控制,施工指導和資料整理工作。

(4)試驗室安全守則

1在電器加熱過程中不能離開,下班前應關好電源和門窗,保證試驗室安全。

2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必須專人專管,集中存放,其他人員不得隨意接觸。

3試驗室的安全防火設施,如滅火器等,非經負責人同意不得挪用。

4所有試驗檢測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非操作人員不得隨意使用和調整,(除電工外)任何人不準增設或更改線路。

5試驗人員應掌握基本消防知識。易燃物品應集中存放,確保安全,各試驗室都應該按要求配備安全防火裝置。

6在使用強堿、強酸、易爆、含毒、腐蝕性試劑、溶劑試驗時,應嚴格執行操作要求,發現事故時,應沉著冷靜,按有關程序處理。

7操作人員在一些對身體有害的操作環境內,必須采取防護措施。

8測試人員對測試結果應準確無誤,原始記錄不得私自撕毀,不得給無關人員查看。

(5)其他

上路施工人員一律穿標志服,配戴上崗證,施工地段設置醒目路標,由路政人員專門維秩序,杜絕事故發生.

第三章安全事故處理程序

1事故發生后,如有人員的傷亡要迅速搶救傷員并注意保護好現場,按照事故類型及時報告有關部門現場勘察(交通事故由當地交警部門出勤,施工及其他事故由當地安全局出勤),勘察結論作為處理依據.

2事故無論大小,肇事單位和肇事人應如實上報并填寫《事故報告單》,并在24小時內電話報告安委會,48小時內將報告單報送到處安委會辦公室.

3輕微事故和一般事故,由安委會組成事故調查組,調查后提出調查報告及處理意見,呈處長辦公室會議討論處理決定.

4輕微事故的處理費用開支,必須由項目安全領導小組組長簽字后方可支出,一般事故以上的事故處理費必須經過安委會主任簽字后方可列支.

第四章事故處理辦法

對肇事當事人,根據所造成事故的類型,視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書面檢查,賠償經濟損失;對負有主要責任者,賠償經濟損失,情節嚴重的將追究其刑事責任。

第五章安全責任制考核

處安委會每半年對各項目進行一次考核,年終被評為安全生產先進單位的,按安全生產管理責任書中條款給予獎勵.

第六章附則

本規定自20**年**月**日起實施,原由關規定與本規定有抵觸的以本規定為準.

篇2:機械安裝檢修工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

一、認真執行煤礦“三大規程”和上級有關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指令、規定和要求。對所安裝、檢修的機械設備安全運行負責。

二、嚴格按規程安裝、檢修設備,保證安裝質量,做到臺臺設備符合完好標準。

三、大型設備安裝、檢修前要制訂專項措施,作業時要認真學習施工技術、安全措施,嚴格按措施施工,保證按時、保質完成安裝、檢修任務。

四、積極參加安全學習和技術培訓,提高保安能力和業務技術水平,杜絕“三違”。

五、加強采掘設備管理,做到安裝、拆除有記錄。

六、對分管的管路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按時保質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篇3:機電科工程師機械專業安全生產責任制

一、崗位責任

第1條參加機電設備檢查,并協助機電設備管理員進行設備管理。

第2條對分管業務范圍內的機電安全工作的重點進行技術把關,對機電設備的選型、進貨質量的驗收等進行技術把關。

第3條負責礦井斜巷提升、大型固定設備及皮帶刮板運輸設備排水系統的選型計算,斜巷管理技術檔案的收集整理。

第4條負責編制大型固定設備及運輸專業各種設備、器材的檢驗檢測計劃,并跟蹤試驗檢測,及時將試驗報告的收集整理。

第5條負責運輸設備采購技術要求的起草。規程規范規定的本專業內的各種記錄審查,收集、分類及歸檔整理。協助其他專業編制采、掘等工作面的運輸設計,并制定、相應的設備接續計劃方案。負責機電設備月度檢修計劃的組織、編寫、報批。

第6條協助其他專業編制采、掘等工作面的排水及管線設計。

第7條負責機電月報材料的組織及編寫、報批。

第8條負責編制機電設備月停產檢修計劃并按時進行審批,檢修完成對月檢修進行總結,寫出報告匯報。

第9條負責組織或參與礦分管業務范圍內機電影響及事故的分析。

第10條積極在煤礦推廣機電、運輸安全生產新技術、新設備,開展安全生產科研攻關。

第11條分管業務范圍內安裝、檢修工程、工作的現場專盯指導。

第12條嚴格履行公司《本質安全型礦井管理條例》規定的其它安全生產職責。

二、責任追究

第13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機電科機械專業工程師警告處分;造成嚴重后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章指揮工人或者強令工人違章、冒險作業的;

(二)對工人屢次違章作業熟視無睹,不加制止的;

(三)對重大事故預兆或者已發現的事故隱患不及時采取措施的;

(四)拒不執行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及其煤礦安全監察人員的安全監察指令的。

第14條煤礦發生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給予機電科機械專業工程師解聘直到開除的紀律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不按照規定及時、如實報告煤礦事故的;

(二)偽造、故意破壞煤礦事故現場的;

(三)阻礙、干涉煤礦事故調查工作,拒絕接受調查取證、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的。

第15條編制的機電、運輸專業安全技術措施以及分管業務范圍相關設計出現明顯技術失誤的,機電科機械專業工程師負直接責任。

第16條未及時組織分工范圍內的重大事故隱患排查、對治理未進行監督的,機電科機械專業工程師負重要責任。

第17條未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分析煤礦機電技術管理狀況,向機電科長提出具體意見的,機電科機械專業工程師負直接責任。發現或得知作業地點風量、溫度以及有害氣體不符合標準以及規定要求,但未及時采取相關措施的,或在帶隊檢查中有真意現象未及時制止的,機電科機械專業工程師負直接責任。

第18條在機電科技術管理工作中未遵守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標準和技術規范,機電科機械專業工程師負直接責任。

第19條機電科機械專業工程師對煤礦機電、運輸設備、設施技術檔案的整理、管理工作負直接責任。

第20條未按規定經常深入現場,或未及時發現和解決現場的不安全隱患,機電科機械專業工程師負直接責任。

第21條對于上述負直接責任、主要責任、重要責任的,應根據情節嚴重程度按照有關法律、規定及公司《本質安全型礦井管理條例》給予行政處分、經濟處罰、直至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