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功勛觀后感

功勛觀后感

2024-07-15 閱讀 3080

  近期收看了一部感人至深的電視劇《功勛》,講述了首批8位共和國功勛獲得者的紀實故事。由鄭曉龍擔任總導演,著名導演沈嚴、林楠、楊文軍、毛衛寧、康洪雷、閆建剛、楊陽、鄭曉龍分別擔任單元紀實劇導演,8名導演共同完成的一部史詩力作,分別是《能文能武李延年》《無名英雄于敏》《默默無聞張富清》《黃旭華的深潛》《申紀蘭的提案》《孫家棟的天路》《屠呦呦的禮物》《袁隆平的夢》。其中印象頗深的是第四單元《黃旭華的深潛》。

  “沉潛三十年,為華鑄重劍”的黃旭華,1926年3月出生在廣東,從小的志愿是學醫,然而“七七事變”的爆發,日軍的侵略,無休的炮火讓他對未來有了新的方向。“弱國就要受人家的欺凌,受人家的宰割。”“我要制造軍艦,抵御外國從海上進來的侵略。”年輕時候的黃旭華懷揣科學救國的理想考進了上海交通大學造船系并以優異的成績畢業。1958年我國核潛艇工程正式立項,黃旭華被選中成為29人隊伍中的一員,29個平均年齡還不到30歲的人就這樣挑起了國家核潛艇的開拓任務。

  黃旭華告別新婚的妻子和其他28位同事來到了一個荒蕪凄涼、與世隔絕的小島上,開始了30年的“隱居研究”,34歲,他投身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的研發事業擔任了“總設計師”的職位;46歲,他參與設計的中國第一代核潛艇下潛成功。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動力潛艇的國家;64歲,他親自登艇參與深潛試驗,克服水壓的不適,成為總設計師參與核潛艇極限深潛試驗的世界第一人。在這與世隔絕的小島上,黃旭華還寫了一篇打油詩以作紀念“花甲癡翁,志探龍宮, 驚濤駭浪,樂在其中”。

  1957年——1985年,近30年的時間,黃旭華一次也沒有回過家,父親和二哥去世他也沒有回去,父親去世前都不知道他到底在做什么工作。直至工作公開以后,黃旭華來到父親墳前請求父親的原諒,有人曾問他如何理解“忠孝不能兩全”,他堅定地回答“對國家的忠,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詞作家閆肅曾這樣評價黃老:“問大海碧波,何謂以身許國?青絲化作白發,依舊鐵馬冰河,磊落平生無限愛,盡付無言高歌”。

  如今95歲的黃老,仍堅持到研究所工作,老驥伏櫪、壯心不已。為鼓勵裝備科研人員不斷開拓創新、勇攀高峰,他向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捐贈1100萬元個人所獲獎金,作為科技創新獎勵基金,用于獎勵為推動裝備研制事業創新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科研人員。黃旭華院士為年輕科技工作者授課,他寄語青年員工要拼搏進取、開拓創新,為鑄就國之重器再創輝煌、再立新功,黃旭華院士將個人所獲得的各級各類獎項獎金逾2000萬元幾乎全部捐獻出來,用于國家的教育、科研及科普事業。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 ”,他們用畢生的付出換來我們的歲月靜好,他們,是當之無愧的“大國脊梁”,也是這個時代最該追的偶像。

篇2:功勛觀后感

  近期收看了一部感人至深的電視劇《功勛》,講述了首批8位共和國功勛獲得者的紀實故事。由鄭曉龍擔任總導演,著名導演沈嚴、林楠、楊文軍、毛衛寧、康洪雷、閆建剛、楊陽、鄭曉龍分別擔任單元紀實劇導演,8名導演共同完成的一部史詩力作,分別是《能文能武李延年》《無名英雄于敏》《默默無聞張富清》《黃旭華的深潛》《申紀蘭的提案》《孫家棟的天路》《屠呦呦的禮物》《袁隆平的夢》。其中印象頗深的是第四單元《黃旭華的深潛》。

  “沉潛三十年,為華鑄重劍”的黃旭華,1926年3月出生在廣東,從小的志愿是學醫,然而“七七事變”的爆發,日軍的侵略,無休的炮火讓他對未來有了新的方向。“弱國就要受人家的欺凌,受人家的宰割。”“我要制造軍艦,抵御外國從海上進來的侵略。”年輕時候的黃旭華懷揣科學救國的理想考進了上海交通大學造船系并以優異的成績畢業。1958年我國核潛艇工程正式立項,黃旭華被選中成為29人隊伍中的一員,29個平均年齡還不到30歲的人就這樣挑起了國家核潛艇的開拓任務。

  黃旭華告別新婚的妻子和其他28位同事來到了一個荒蕪凄涼、與世隔絕的小島上,開始了30年的“隱居研究”,34歲,他投身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的研發事業擔任了“總設計師”的職位;46歲,他參與設計的中國第一代核潛艇下潛成功。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動力潛艇的國家;64歲,他親自登艇參與深潛試驗,克服水壓的不適,成為總設計師參與核潛艇極限深潛試驗的世界第一人。在這與世隔絕的小島上,黃旭華還寫了一篇打油詩以作紀念“花甲癡翁,志探龍宮, 驚濤駭浪,樂在其中”。

  1957年——1985年,近30年的時間,黃旭華一次也沒有回過家,父親和二哥去世他也沒有回去,父親去世前都不知道他到底在做什么工作。直至工作公開以后,黃旭華來到父親墳前請求父親的原諒,有人曾問他如何理解“忠孝不能兩全”,他堅定地回答“對國家的忠,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詞作家閆肅曾這樣評價黃老:“問大海碧波,何謂以身許國?青絲化作白發,依舊鐵馬冰河,磊落平生無限愛,盡付無言高歌”。

  如今95歲的黃老,仍堅持到研究所工作,老驥伏櫪、壯心不已。為鼓勵裝備科研人員不斷開拓創新、勇攀高峰,他向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捐贈1100萬元個人所獲獎金,作為科技創新獎勵基金,用于獎勵為推動裝備研制事業創新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科研人員。黃旭華院士為年輕科技工作者授課,他寄語青年員工要拼搏進取、開拓創新,為鑄就國之重器再創輝煌、再立新功,黃旭華院士將個人所獲得的各級各類獎項獎金逾2000萬元幾乎全部捐獻出來,用于國家的教育、科研及科普事業。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 ”,他們用畢生的付出換來我們的歲月靜好,他們,是當之無愧的“大國脊梁”,也是這個時代最該追的偶像。

篇3:警示教育片《蛻變》觀后感

看警示教育片《蛻變》有感

在新學期開學伊始,學校組織全體教職工收看了警示教育片《蛻變》。該片主要是講述了在新疆使用了十三年之久的問題教材的民語言教材的問題。在收看警示片之前,我雖然對問題教材的毒害有所了解,但是對于問題教材的問題到底是怎樣的,毒害有多大仍然缺乏比較直觀的認識。觀看了該影片之后,我對以上問題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

觀看該影片后,我的體會主要是以下幾點:

第一,問題教材在編寫之初,一些編寫者已經意識到了存在著政治問題,但是由于存在著唯上等錯誤思想,在上級領導明確指示他們的情況下,他們就放棄了政治底線,對人民、對國家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

第二,問題教材在新疆地區使用了十三年之久,才被發現,才被停用。時間之長是讓人難以置信的。問題教材有如此多的學生在用,有如此多的教師在教,有如此多道的審批審查,卻依然在新疆地區使用了十三年。這足以說明,兩面人可能造成的惡劣影響是很大。

第三,問題教材的影響非常大,非常惡劣。問題教材使用了十三年,包括中小學的語文和歷史教材。一些暴恐分子正是受到了問題教材的影響,才走上了暴恐的這條不歸路。使用過問題教材的一些學生的思想也受到了影響,產生了雙泛思想、仇視漢族人、親土耳其、親伊斯蘭文化等不良思想傾向。

作為新疆的高校教師,我必須要通過課堂教育和班級管理,通過不斷的講解、教育,讓這些曾經受到過問題教材毒害的同學們,慢慢轉變不良的思想傾向,讓他們認識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們的幸福生活,沒有共產黨的領導,就不會有新疆的穩定和團結。要讓他們真正認識到,新疆的安定團結的局面的來之不易,讓他們珍惜美好的生活,做新疆穩定和諧發展的捍衛者和實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