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國電影觀后感
70載,光輝歲月彈指揮間;70年,中華大地滄桑巨變。2019年10月1日,在這秋風送爽的日子,中華大地普天同慶,華夏神州歡呼雀躍,中華兒女迎來了祖國母親70歲華誕。
國慶期間,我懷著無比激動和自豪的心情觀看了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祖國》是由七位導演分別取材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祖國經歷的無數個歷史性經典瞬間,講述普通人與國家之間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動人故事。聚焦大時代大事件下,小人物和國家之間,看似遙遠實則密切的關聯,喚醒中華兒女共同回憶。通過影片,我們了解了一些背后的故事。
《前夜》: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夜,林治遠為了保證升旗順利,兢兢業業的做好分內之事,絲毫沒有懈怠,在遇到困難時,廣大勞動人民都貢獻著自己的力量,讓人深深感動;
《相遇》: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以高遠為代表的科研人員,為了祖國的國防事業,奉獻了自己的青春,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奪冠》:1984年8月8日,中國女排奧運會奪冠,首獲世界大賽三連冠,在當時條件艱苦的歲月里,人們圍坐在一個電視機前,觀看這一歷史性時刻,這是中國一代人的回憶。今年在9月份進行的世界杯比賽中,女排在郎平的帶領下,以十一連勝的驕人戰績奪冠,又一次向世界證明了自己,女排精神。
《回歸》:1997年7月1日在經歷多個回合的談判下,香港終于回歸了。0時0分,準時升國旗奏國歌,這是對人民對國家的承諾。作為80后的我來說,香港回歸的記憶是最深刻的,當東方之珠響起時,已哭成淚人。
《北京您好》: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我目睹了這一偉大盛況,雖然只是直播,卻激動人心。
《護航》:2015年,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讓我了解了身為飛行員每天承受的訓練是常人難以承受的,佩服他們的付出。
《白晝流星》:2016年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見證中國載人飛船第一次實現“太空超長待機”。
七個瞬間,一個中國。熟悉的旋律和動人的故事,使我一聽到《我和我的祖國》的旋律就想哭。感動、自豪,此生無悔入華夏!
一個個鮮活的感人故事,讓我看到了忘我情懷、無私奉獻、艱苦創新、團結拼搏。70載櫛風沐雨、70載砥礪前行,而發展的道路上一步也未曾停歇,一個個舉世矚目的成就離不開無數的英雄默默無私奉獻和勇于拼搏,我為我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自豪,在祖國的懷保證,我們每個人顯得是那樣的渺小,但對祖國的愛是一樣的熾烈深沉,我們雖然沒有時代英雄們轟轟烈烈的事跡,但我們會把您的精神融入到我們的青春,用實際行動踐行自己的誓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作為從事后勤飲食工作的我們來說,牢記全心全意為教職醫務員工服務的宗旨,提高政治站位,增強宗旨意識;牢記我們肩負的責任,凝心聚力、奮發作為,在學校黨委、后勤黨委的領導下,全面展現飲食人的新氣象、新作為,以高標準、高起點的服務保障,為實現學校“由大到強”歷史性轉變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飲食中心第三黨支部
篇2: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觀后感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是由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共七位導演分別取材,講述了從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不同時代、不同身份和職業的小人物們,切身感受七個大事件的感人經歷,通過每一段經歷的描述,感受著每個小人物與國家之間的情感與真諦,喚醒著中華人民70年以來共同的記憶。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由《前夜》、《相遇》、《奪冠》、《回歸》、《北京你好》、《護航》和《白晝流星》七個故事構成的,主要事件分別是: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64年10月16日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發、1984年8月8日中國女排首次奧運會三連冠、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2015年9月3日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的閱兵儀式、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飛船成功返航。彰顯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征程中的七個真真切切、振奮人心的時刻,每一個感人的瞬間,背后都是每一個中國人懷著夢想艱苦努力的成果。
現如今在******的正確領導下,全面加強自身建設,全面深化自身改革,不斷地加強黨員隊伍建設,增強隊伍戰斗力,始終保持著旺盛的生機和活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還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地努力下去,堅定我們的信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從自身做起,腳踏實地做好房改辦的每一件工作,用我們溫暖的笑容,為每一位教職工提供熱情的服務,讓教職工們感受到獲得感、幸福感。
篇3:我和我的祖國影片觀后感
10月11日下午五點,中心校區管理辦公室黨員懷著激動的心情,相約一起去新世紀影城賽博店共同觀看《我和我的祖國》,兩個半小時,絲毫沒有分心看完整個影片,心情非常澎湃激動。該片由七位導演合作完成,以七個重要歷史時刻為節點,講述七個重大事件背后的故事。2個半小時的愛國熱情,用普通人的故事,把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歷史大事完美串聯,一個個平凡而偉大的生命個體書寫出祖國讓人感動又感慨的宏大歷史。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前夜》和《相遇》。
《前夜》是最讓人熱淚盈眶的,講述了為保障開國大典中的五星紅旗順利升起背后的故事。黃渤老師的演技把我真正的帶到角色里去,毛主席按下電動按鈕的那一刻,讓我的心激動又緊張,當國旗順利升起的時候,那一刻是多么的放松與釋然,這就是小人物的奉獻,讓我想起紀錄片里天安門廣場的大紅燈籠,周圍的潔凈環境,也是這樣緊張萬分又完美的時刻呈現在世人面前,這些裝飾將中華人民在節日里的喜慶氣氛完全彰顯出來,昭示著天下,我們中華民族是百折不撓的戰士,那些打不敗我們的,終將使我們更加強大。
《相遇》是最讓人傷心難忘的,講述了國防科技戰線上的無名英雄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他們隱姓埋名、遠離至親至愛之人,將自己的青春奉獻給了祖國。當高遠冒死跑回去挽救即將失敗的實驗成果的那一瞬間,當兩旁的水管子毫無顧忌的沖刷身體的瞬間,我的內心堵得發慌,誠然,上戰場拋頭顱灑熱血,是一種大無畏的犧牲,而實驗室日復一日地枯燥實驗,伴隨著生命危險的實驗,更是身與心的雙重考驗,是精神情感的自我隔斷,在艱苦的環境里制造原子彈,需要的是勇氣,需要的是魄力,需要的是頭腦,更是敢于犧牲一切的愛國情懷才能做到,中華人民太貧窮了,一無所有,同時中華人民又是富有的,五千年的文明積淀讓我們的內心充實。雖然高遠走了,我想他的戀人最后看到真相的時候,更多的是理解,致在最好的年華犧牲自我的無名之輩”,青春無悔。
我和我的祖國,這樣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也許是默默無聞的救死扶傷,也許是點點滴滴的諄諄教誨,愛國的形式因時代而變,愛國的感情永遠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