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餐飲商戶安全衛生管理規范(3)

餐飲商戶安全衛生管理規范(3)

2024-07-16 閱讀 3448

餐飲商戶安全衛生管理規范(三)

一、證照和人員管理

1、在店內醒目位置掛置《營業執照》、《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食品流通許可證》、《食品衛生監督公示牌》等證照原件;

2、統一管理員工的健康證,并將其留存在店內以備隨時檢查;

3、從業人員穿戴清潔的工作衣帽上崗操作,必須做到工作前洗手消毒,勤剪指甲,勤洗澡、洗衣服,個人衛生符合衛生要求。

二、設施設備管理

1、墻壁、天花板、門窗保持清潔,無蜘蛛網、霉斑及明顯積垢;

2、廚房地面平整,無積水油污,排水溝通暢;

3、操作臺、冰箱表面、脫排油煙機等加工設施設備與加工用具無明顯積垢,保持清潔;

4、脫排油煙機應無明顯油膩,擋火板保持完整和清潔(每天清洗);油煙管道定期由專業公司進行清洗,重餐飲至少每月清洗一次,輕餐飲每月一次,商戶應將清洗合同及每月的清洗記錄提交商業公司備案;

5、有防蠅防塵設施并能有效使用;

6、垃圾桶加蓋并外觀清潔。

7、電器設備安裝符合規范,電線都有套管,無裸露,拖線板不能再接拖線板,拖線板應固定。

8、滅火器(箱)應保持整潔,無灰塵和油污,瓶內壓力在有效范圍內;

9、包廂內應有排風機;

10、餐廳正門應配備風幕機;

11、應定期檢查店內所有食品的保質期限,確保每日供應的食物是非過期食品。

12、公共區域禁止吸煙,獨立區域或包房可設吸煙區但應有明確標識。

三、食材管理

1、禁止使用無品名、產地、廠名、生產日期、批號、規格、配方、保質期和食用方法等標識的預包裝食品和食品添加劑加工食品;按規定索取食品原料證件和有效購貨憑證,并做好臺賬記錄;

2、任何食品食材不可直接堆放于地面,必須有貨架將食品、食材與地面隔離;

3、儲藏冰柜應做到生、熟食品完全隔離儲藏;

4、不采購、經營國家及本市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及原料;不出售明令禁止出售的任何食物;

5、應定期檢查店內所有食品的保質期限,確保每日供應的食物是非過期食品;

6、烹飪所使用之任何原料,尤其油品必須要做到容器衛生,生產方、油品種類、保質期、生產日期等標示清晰;

7、餐飲商戶內應設有過期食品專門放置處,要求做到與可售食品放置點完全分開、隔離,不會造成由于混淆放置點而錯拿,并要求在短時期內將過期食品清理出店,不將過期食品長期放置于店內。

四、加工操作衛生

1、粗加工水池有標識,葷素食品分類清洗;

2、原料、半成品、成品分開存放,無交叉污染;

3、任何食品食材不可直接堆放于地面,必須有貨架將食品、食材與地面隔離;

4、生熟容器、工用具有明顯區分標志,不混用;

5、食品燒熟煮透、儲存設施設備正常運轉,儲存溫度和時間符合要求;

6、餐飲商戶內應設有過期食品專門放置處,要求做到與可售食品放置點完全分開、隔離,不會造成由于混淆放置點而錯拿,并要求在短時期內將過期食品清理出店,不可將過期食品長期放置于店內。

五、專間操作衛生

1、更衣、洗手消毒設施、空氣消毒設施、空調設施、冷藏設施等能正常運轉,溫度控制在25度以下(備餐間除外);

2、消毒間應為獨立的房間,配備三個水槽,不得存放其他雜物,嚴禁存放垃圾;

3、專間內不得存放非直接入口食品,未經清洗處的水果蔬菜、雜物等。

4、儲藏冰柜應做到,生熟食品完全隔離儲藏。

六、餐具消毒衛生

1、餐具清消毒用品需符合國家規定(即能提供產品的衛生許可證及生產許可證);

2、洗水池與粗加工水池分開,餐具消毒、保潔符合衛生要求。

3、按規定做好食品留樣工作。

七、其它

不可私自出售以下明令禁止出售的任何食物:

a)死的黃鱔、甲魚、烏龜、河蟹、蟛蜞、鰲蝦及死的貝殼類水產品;

b)咸蝦、毛蚶、赤貝及未經批準的腌制生水產品等;

c)包裝標識無或不全的定型包裝食品;

f)受農藥、化肥等有害物質污染的食品;

g)用化學物品加工的水發和畜禽產品;

h)腐爛、削皮瓜果;

i)無證食品。

篇2:職工安全衛生消防知識競賽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共50題,每題1.5分)

1、國家標準(GB2893-82)中規定的四種安全色是()。

A.紅、藍、黃、綠B.紅、藍、黑、綠

C.紅、青、黃、綠D.白、藍、黃、綠

2、禁止標志的含義是不準或制止人們的某種行為,它的基本幾何圖形是()。

A.帶斜杠的圓環B.三角形C.圓形D.矩形

3、個人防護用品是發放給勞動者個人隨身使用的物品,它與某些集體防護措施、職工福利設施、一般工作標志等非個人防護性用品不同。下列物品中()屬于個人防護用品。

A.安全網B.安全帶C.肥皂D.郵遞員工作服

4、在易燃易爆場所作業的人員不能穿戴()。

A.尼龍工作服B.棉布工作服C.防靜電服D.耐高溫鞋

5、為了防止高處墜落事故,凡是操作人員進行操作、維護、調節的工作位置在墜落基準面()以上時,則必須在生產設備上配置供站立的平臺和防墜落的欄桿、安全圈及防護板等。

A.1mB.2mC.3mD.4m

6、1924、作為化工原料的電石或乙炔著火時,嚴禁用()撲救滅火。

A.CO2滅火器B.四氯化碳滅火器C.干粉滅火器D.干砂

7、1957年11月29日經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國務院頒布的,第一個全國性的消防基本法律是()

A、B、

C、D、《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

8、消防工作要貫徹()

A、逐級防火責任制B、預防為主,防消結合方針

C、崗位安全責任制D、誰主管誰負責。

9、消防工作應由()負責。

A、地方各級人民政府B、公安消防機構

C、公安機關D、當地公安機派出機構。

10、對違反《消防法》規定行為應給予拘留的處罰,由公安機關依照()的規定裁決。

A、治安管理處罰條例;B、行政處罰法;C、消防法規;D、刑法。

11、營業性場所不能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暢通的,應當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可以并處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的處罰。

A、罰款B、警告C、拘留D、罰金。

12、全國消防日是()

A、1月19日B、10月9日C、11月9日D、12月19日。

13、單位和公民不得()或者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設施、器材

A、丟失B、損壞C、損害D、破壞。

14、有違反《消防法》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

A、犯罪事實B、刑事責任C、行政處罰D、刑事處罰。

15.《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于()正式實施。

A.20**年10月27日B.20**年5月1日

C.20**年1月1日D.20**年7月1日

16.職業病指()。

A.勞動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

B.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C.工人在勞動過程中因接觸粉塵、有毒、有害物質而引起的疾病

D.工人在職業活動中引起的疾病

17.()依法享受國家規定的職業病待遇。

A.接觸職業有害作業的工人B.職業病病人

C.接觸有毒、有害的勞動者D.接觸矽塵工人

18.從職業衛生的要求,工作場所的職業病防護設施的設置應()。

A.按國家標準統一設置B.與職業病危害防護相適應

C.根據生產規模設置D.與投資多少按比例設置

19.對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崗位,應當在其醒目位置,設置()。

A.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B.警示標識

C.警示說明D.警示語言

20.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應當在()設置公告欄。公布有關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

A.醒目位置B.廠長辦公室C.廠區內D.車間內

21.()必須采用有效的職業病防護措施,并為勞動者提供符合職業病防治要求的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

A.衛生行政部門B.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

C.用人單位D.工會組織

22.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從事();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職工從事對本人和胎兒、嬰兒有危害的作業。

A.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B.高空作業

C.夜班作業D.井下作業

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的決定》自()起施行。

A、1992年4月3日B、20**年10月27日

C、1950年6月28日D、1995年1月1日

24、工會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有權()其所選舉的代表或者工會委員會組成人員。

A、撤換或者罷免B、撤換或者處分

C、罷免或者解除D、處罰或者開除

25、違反《工會法》規定,對依法履行職責的工會工作人員(),進行打擊報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恢復原工作;造成損失的,給予賠償。

A、無正當理由解除勞動合同B、無正當理由調動工作崗位

C、因工作需要調動工作崗位D、據本人要求調動工作崗位

26、因所在企業終止或者所在事業單位、機關被撤銷,工會組織相應撤銷的,其會員的會籍()。

A、應當繼續保留B、可以繼續保留

C、不再繼續保留D、不得繼續保留

27、企業、事業單位違反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和其他民主管理制度,工會()要求糾正,保障職工依法行使民主管理的權利。

A、可以B、有權C、應當D、必須

28、職工因工傷亡事故和其他嚴重危害職工健康問題的調查處理,()參加。工會應當向有關部門提出處理意見,并有權要求追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有關責任人員的責任。

A、工會應當B、工會可以C、工會必須D、必須有工會

29、工會基層委員會的每屆任期為()。

A、三至五年B、三年或者五年C、三年以下D、五年以上

30、工會經費的來源之一是:建立工會組織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按月()的百分之二向工會撥繳的經費。

A、全部職工工資總額B、企業工資總額

C、全部工資總額D、職工工資總額

31、企業破產時,()將工會經費和財產列為企業破產財產,工會經費和財產應當及時移交上級工會。

A、不可B、可以C、不得D、不能

32、《勞動法》規定:禁止用人單位招用未滿()周歲的未成年人。

A、十三B、十四C:十五D:十六

33、《勞動法》規定:勞動合同可以約定試用期。試用期最長不得超過()。

A、1個月B、3個月C、6個月D、一年

34、《勞動法》規定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小時的工作制度。

A、32小時B、40小時C、44小時

35、目前我國的安全生產格局是()。

A.企業負責,行業管理,政府監管,群眾監督

B.國家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企業全面負責,群眾參與監督,全社會廣泛支持

C.國家領導,政府監督,企業負責,群眾支持

36、生產、儲存、使用劇毒化學品的單位,應當對本單位的生產、儲存裝置()進行一次安全評價。

A.每一年B.每三年C.每兩年

37、國家對以下哪類企業實行安全生產許可制度?()

A.家電銷售企業B.運輸企業C.建筑施工企業

38、對于工作崗位中可能存在的危險因素,生產單位應該()。

A.不告訴作業人員,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驚慌

B.如實告知作業人員

C.有選擇地告知作業人員

39、童工是指未滿()周歲,與單位或個人發生勞動關系從事有經濟收入的勞動或從事個體勞動的少年、兒童。

A.14B.16C.18

40、安全色中的紅色表示()。

A.提醒注意B.通行C.禁止、危險

41、國家對危險化學品的生產和儲存實行審批制度,對危險化學品的經營銷售實行許可制度,對危險化學品的運輸實行()。

A.登記制度B.備案制度C.資質認定制度

42、當操作打磨工具時,必須使用哪類個人防護用具?()

A.圍裙B.防潮服C.護眼罩

43、下列哪種操作是不正確的?()

A.戴褐色眼鏡從事電焊B.操作機床時,戴防護手套

C.借助推木操作剪切機械

44、安全帶的錯誤掛扣方法是()。

A.低掛高用B.高掛低用C.平掛平用

45、一般安全檢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企業的安全管理情況和安全技術、工業衛生狀況,為安全管理工作計劃提供依據。對于一般性安全檢查各企業通常是()。

A.每年開展2-4次B.每年開展1-2次

C.每月開展1次D.每周開展1次

46、易燃、易爆危險品生產廠的()區或()區,應根據安全生產的需要,將道路劃分為限制車輛通行或禁止車輛通行的路段,并設置標志。

A.生產、生活B.生活、辦公

C.生活、貯存倉庫D.生產、貯存倉庫

47、下面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及時研究解決安全生產方面的所有問題是廠長(經理)的職責。

B.及時研究解決安全生產方面的重大問題是廠長(經理)的職責。

C.企業第一領導者是本單位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者。

D.主持領導本企業安全生產委員會并積極開展工作是廠長(經理)的職責。

48、勞動防護用品是保護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的人身安全與健康所必備的一種防御性裝備,應根據接觸危險能量的作業類別正確選配,按防護部位不同,勞動防護用品分為九大類:安全帽、呼吸護具、眼防護具、聽力護具、防護鞋、防護手套、防護服、防墜落護具和護膚用品。安全帶和安全繩屬于()。

A.呼吸護具

B.聽力護具

C.眼防護具

D.防墜落護具

49、企業主管部門和政府監察部門接到死亡、重(特)大傷亡事故的報告后,應當按系統快速上報。()事故報至省、自治區、直轄市企業主管部門和安全監察部門,()事故報至國務院監察部門和有關主管部門。同時,當地監察部門應迅速填報《企業職工死亡事故速報表》,直接報至國家和省級監察部門。

A.重傷、死亡B.死亡、重(特)大傷亡

C.輕傷、重傷D.重傷、重(特)大傷亡

50、按工傷事故的嚴重程度,可將傷亡事故分為:

輕傷事故—一指只有輕傷發生的事故;

重傷事故一—指最重的傷害程度為重傷的事故;

死亡事故——指有人死亡,人數為1—2人的事故;

重大傷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的事故;

特大傷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的事故。

A.1—2人、3人(含)以上

B.2—4人、5人(含)以上

C.3—6人、7人(含)以上

D.3—9人、10人(含)以上

二、簡答題(共5題,每題5分)

1、火災分為幾類

2、“三同時”是指什么

3、發生或可能發生急性職業病危害事故時,用人單位應當立即采取那些應急措施

4、《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5、《工會法》規定可以依法組織和參加工會的對象有哪些

篇3:拌合站安全衛生環保消防管理措施

1、安全管理措施

①攪拌機械使用說明書隨機備用。

②操作人員必須經培訓合格后方能上崗操作。

③操作人員必須按使用說明書進行操作,保養。

④操作人員應按要求記錄攪拌機械的工作情況。

⑤攪拌機的工作區域,非操作人員未經允許不得入內、

⑥定期對拌合站的機械部位、電路、電子元件進行檢查、保養。

⑦砂、石料運輸車進入拌合站內必須有專業人員指揮,防止撞壞機械設備及圍護墻。

⑧裝載機上料時,其裝卸料斗離墻距離應在300mm以上,以防其撞擊擋墻。

⑨隨時對料場擋墻及圍護墻進行檢查,發現問題應及時向領導匯報,采取補救措施。

⑩拌合站設專人負責管理,建立健全拌合站安全操作規程崗位責任制。

2、衛生、環保管理措施

A、防止大氣污染措施

(1)拌合站砂、石遮蓋,場內配置灑水設備并指定專人實施。

(2)拌合站安裝噴水沖洗裝置。

(3)在進料口上方灰塵收集器以袋裝形式,定期清理。

(4)拌合機四周及頂部全封閉,以防灰塵進入空氣中污染大氣。

B、噪聲污染防治

(1)選用攪拌機為低噪音、環保型的攪拌機。

(2)安裝吸音設備,減少噪音。

(3)四周設封閉式的隔音墻以減少噪音。

(4)采用有效措施達到夜間噪音小于55分貝,白天噪音小于70分貝的標注要求。

C、拌合站廢水、固體廢物的處理措施

(1)設沖洗管道,可用膠管連接,要求接口捆扎牢固,膠管長度以滿足機械、地面各種設置方向沖洗要求,移動靈活,工作性能穩定。

(2)設置二級沉淀池。由初級沉淀池流來的混水,在二級沉淀池進行進一步沉淀,最細顆粒沉至池底,較干凈的則經過溢水口流入排水溝。

(3)沉淀池清理,當沉淀池內的沉淀物達到池容積2/3時,應將池水抽干,使用裝載機將池內的沉淀物清理干凈,然后再重復使用。

D、消防管理措施

(1)認真做好對工人的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安全防火措施,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和各項規章制度。

(2)宿舍、倉庫及易燃易爆等場所不準使用明火、電爐和高用電量電熱器,不準在場內吸煙;施工現場必須嚴格遵守電消防安全管理規定。

(3)有專人負責,經常檢查工作場所的防火安全,對不安全隱患必須立即采取措施整改,服從管理和監督。

(4)經常向職工進行安全教育,積極預防火災、爆炸、中毒等重大治安災害事故發生。

(5)對油庫、易燃、易爆、危險品倉庫、電工間及明火使用場所等重點防火部位,設立必要的消防設施,制定章約、經常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坐到防范未然,如發生火警、火災應立即報警組織撲救,把事故消滅在萌芽之中。

(6)加強各種滅火器材的管理,根據各種滅火器材的特性,按部位配置并及時換藥,坐到全面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