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酒店醫療管理制度
第一條為合理控制醫藥費用,使員工有切實、長期的醫療保障,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實施對象為酒店參加杭州基本醫療保險的員工和退休員工。
第三條綜合辦公室為酒店醫療統籌管理及執行部門。
第二章細則
第四條基本醫療費繳費標準和管理原則:
(一)酒店參加杭州市基本醫療保險,單位按繳費額度的6%繳費,計入統籌基金。統籌基金用于支付符合基本醫療保險開支范圍的住院和規定病種門診中按規定應由統籌基金承擔的部門醫療費。規定病種是指各類惡性腫瘤、系統性紅斑狼創、血友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精神分裂癥、情感性精神病及慢性腎功能衰竭的透析治療和列入診療項目的器官移植后的抗排異治療。
第五條員工個人帳戶的建立和管理:
(一)員工按本月工資總額的2%繳納,由單位按月代扣并全部計入個人帳戶。其中退休人員不交納醫療保險費。
(二)酒店以年為計算單位,根據員工的工齡按一定比例給予醫療補貼并計入個人帳戶,具體按以下規定執行:
1、35周歲以下的按本人上年度工資總額的0.4%劃入;
2、35周歲至45周歲以下的按本人上年度工資總額的0.7%劃入;
3、45周歲至退休前的按本人上年度工資總額的1%劃入;
4、退休退職后至70周歲以下的按本人上年度基本養老金的5.8%劃入,本人基金養老金低于上年度統籌地區人均基本養老金的,按上年度統籌地區人均基本養老金的5.8%劃入;
5、70周歲(含70周歲)以上的按本人上年度基本養老金的6.8%劃入,本人基本養老金低于上年度統籌地區人均基本養老金的,按上年度統籌地區人均基本養老金的6.8%劃入;
6、綜合辦為每位員工建立個人帳戶和醫療報銷臺帳,登記每位員工醫藥費報銷情況。員工憑醫療費報銷憑證經綜合辦登記核準后到財務部報銷。
7、綜合辦于次年一月底前對每位員工上一年度的醫療費報銷情況進行統計并公布;
8、凡工傷經酒店核實并審批后,醫療費暫單獨全額報銷,不扣減員工個人帳戶。
第六條個人帳戶當年資金用于支付符合基本醫療保險開支范圍的普通門診醫療費;個人帳戶歷年積累資金用于支付符合基本醫療保險開支范圍的普通門診、規定病種門診和住院中按規定應由個人承擔的部分醫療費。
第七條綜合辦為每位員工建立員工個人病歷卡,病歷卡作為報銷時的備查憑證,由綜合辦統一保管。員工急診可在酒店確定的定點醫療機構自主選擇就醫,報銷時需有急診證明(如急診章)。一張就診證明原則上只作為一次就醫的報銷依據。醫療費用采用先墊付后審核報銷的辦法。
第八條酒店員工普通門診的就醫管理
(一)先從其個人賬戶中支付,當年個人賬戶不足支付時,由個人承擔一個門診醫療費起付標準。門診醫療費起付標準為在職職工1000元,退休人員700元,超過部分由酒店和個人分別承擔。其中,在職職工個人承擔比例為20%,退休退職人員個人承擔比例為15%,
(二)上述門診醫療費的起付標準按當年1月份人員類別(在職、退休)確定,如人員類別發生變更,本年度內不作調整。
(三)員工普通門診的醫療費用按規定回單位辦理報銷手續。
第九條員工住院就醫管理:
(一)員工可選擇酒店規定的定點醫院住院治療,員工入院前,須持定點醫院《住院通知單》,到酒店醫務室開具《杭州市城鎮基本醫療保險住院憑證》,攜帶本人身份證和《杭州市城鎮基本醫療保險證歷本》辦理入院手續。
醫療費用每增加1萬元,預收款相應增加800-1200元
備注
不屬于基本醫療保險開支范圍的費用,由定點醫療機構另行收取
2、員工在住院的費用主要從統籌基金中支付,個人也要承擔一部分,員工每次住院都將設定起付標準:三級及相應醫療機構800元,二級及相應醫療機構600元,其他醫療機構400元。起付標準以下部分的醫療費由個人承擔。起付標準以上部分承擔比例如下:
3、年度內員工發生的醫療費由統籌基金支付的最高限額為4萬元,最高支付限額以上部分醫療費通過重大疾病醫療補助辦法解決
4、每次住院均設起付標準,最高支付限額按年度(出院日期為準)累計計算。定點醫療機構實行出院結帳制,員工出院后,醫院會將員工住院期間發生的屬基本醫療保險開支范圍的醫療費用,填寫《杭州市城鎮基本醫療保險費用清單》。員工支付個人承擔部分和非醫療保險開支范圍內的費用。
第十條規定病種就醫管理;
(一)列入統籌基金支付的規定病種門診醫療費,年度內累計數額在起付標準以上的,按本細則第八條的有關規定辦理。年度內最高支付限額包括規定病種門診和住院醫療費。員工當年發生的規定病種醫療由酒店和員工先墊付,于次年一月底前,由單位填寫《杭州市城鎮基本醫療保險醫療費用撥付申請單》,附全部規定病種門診醫療費收據、醫療費用明細清單和專用病歷,送醫保機構審核后、按規定辦理。
篇2:校醫處醫療廢物管理制度
學院校醫處醫療廢物管理制度
1、成立醫療廢物管理小組,指定專人(兼職)負責收集和處理在醫療、預防、保健以及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
2、建立醫療廢物管理情況登記表。醫務人員登記核對來源、種類、數量、處置方法、最終去向以及經辦人簽名等項目。登記資料至少保存三年。
3、一次性衛生醫療用品使用后立即毀形。并進行初步消毒,做好消毒記錄,記錄包括消毒物品的名稱、數量、時間、消毒劑名稱及用量、加水數量、消毒者簽名。能夠焚燒的及時焚燒,不能焚燒的消毒后集中填埋
4、醫療廢物收集、貯存和運送的專用工具、容器要防滲漏、防遺撒、防鼠、防蚊蠅、防蟑螂、防盜以及預防兒童接觸等安全措施,容器有警示標識。
5、從事醫療廢物收集、運送、貯存、處置等工作人員和管理人員,應采取有效的職業衛生防護措施。
篇3:區人民醫院醫療登記統計制度
區人民醫院醫療登記、統計制度
一、醫院必須建立和健全醫療登記、統計制度。
二、各種醫療登記,要填寫完整、準確、字跡清楚,并妥善保管。臨床各科要填寫病案首頁、出院卡片、出入院登記,并按時填報病員流動日報。
門診各科應填寫好病員流動情況和門診登記。
醫技科室應做好各項工作的數量和質量登記。
三、醫療質量統計,一般包括出入院人數、治愈率、床位使用率、床位周轉次數、病員疾病分類、初診與最后診斷符合率、手術診斷符合率、無菌手術化膿感染率、手術并發癥等。
四、及時收集統計資料,進行數據核對、整理、登記、匯總,及時向院領導提交統計報告。
(一)“日報”每日上午九時報出(假日等特殊情況例外)。
(二)“月報”于下月5日前報出。
(三)“季報”于下季頭一個月10日前報出。
(四)“半年報”于7月15日前報出。
(五)“年報”于下年1月20日前報出。
(六)“全年統計匯編”于下年第一季度內報出。
(七)“住院病人疾病分類年報”于下年1月15日報出。
五、統計室人員要分工明確,責任清楚,做好各種統計資料的分類保管工作,遵守保密制度,保證及時提取統計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