軋鋼車間安全生產規程
一、生產工作時三堅持
1、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
2、堅持“安全優先”的原則。
3、堅持安全生產,責任重于泰山。
二、上崗工作前兩個必須:
必須認真閱讀、牢記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必須正確穿戴勞保用品(工作服、皮鞋、安全帽等)。
三、現場行走三嚴禁:
嚴禁跨越運轉設備和危險場所;
嚴禁在吊物下行走和停留;
嚴禁帶小孩和其他非生產人員穿越生產場所。
四、交接班時間對口:
對口交接安全情況;對口交接生產情況;對口交接設備情況;對口交接工具情況。
五、工作中九不準:
不準班前4小時,班中飲酒、聊天、打瞌睡。打鬧、看書報及干與工作無關的事;
不準脫崗、串崗和動用與本崗位無關的設備;
不準在氧氣瓶、乙炔瓶附近吸煙或帶火種進入易燃、易爆危險區域內。
不準違反安全操作規程。
不準違章指揮和違章操作,嚴格執行“三不傷害”原則(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所傷害)。
不準隨意搬運危險源警示牌和定置管理牌,因工作需要搬動時,工作完畢后必須放回原處。
不準動用他人設備、工具和本崗位的電源開關。
不準安全燈用36伏以上電壓的電源。
不準在長江和公司內水池游泳和洗澡。
六、凡不符合安全生產要求,有嚴重危險的廠房、設備、設施,員工有權向公司報告,遇有嚴重危及生命安全和違章指揮,員工有權停止作業,并及時向公司報告。
七、行車工要嚴格遵守“十不吊”的安全規定,嚴格按安全操作規程操作。
八.在作業現場的任何人,必須服從各級安全部門和主管安全人員的檢查,虛心接受有關安全知識范圍內的詢問和指令,不得起哄和無理取鬧。
九、凡氧氣、乙炔(石油液化氣)需同時配合使用時,必須將其任意一瓶隔開5米的安全距離,方可作業,嚴禁同車使用。壓力表、輸氣膠帶發生損壞或規裂時,嚴禁使用。
十、進行生產作業時,嚴禁使用手機(接聽、打出或發短信)。
十一、發生安全事故后,必須保護好事故現場,必須填報員工工傷事故登記表,設備事故報告表。
篇2:車間班組長安全生產責任制度
1、對本班組發生的各類安全生產事故負責。在車間的領導下,貫徹執行有關安全生產的會議精神或決定,并接受上級的監督檢查。
2、根據班組特點,不斷修改完善班組安全管理細則,制定臨時性危險作業的安全措施,做到安全生產無事故。
3、按照規定,組織班組職工抓好班前5分鐘、安全活動日、反“三違”、“查隱患”等安全基礎管理工作。
4、教育職工熟悉掌握崗位作業指導書,提高危害因素辨識能力,自覺遵守各項安全規章制度。
5、根據上級和廠部的要求,組織職工參與“特殊時期”、“安全生產月”、“百日安全無事故”等安全生產活動。
6、經常檢查職工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的執行情況,制止“三違“行為,總結安全生產過程中經驗與教訓。
篇3:車間負責人安全生產責任制
1、車間負責人對本車間安全生產全面負責;
2、保證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法律、規定和企業有關規章制度在本車間貫徹執行,把安全生產工作列入議事日程,做到“五同時”;
3、組織制定并實施車間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措施計劃;
4、組織對新工人(包括實習、代培人員)進行車間安全教育和班組安全教育;對職工進行經常性的安全思想、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術教育;開展崗位技術練兵;定期組織安全技術考核;
5、每周組織一次全車間安全檢查,落實隱患整改,保證生產設備、安全裝備、消防設施、防護器和急救具等處于完好狀態,并教育職工加強維護,正確使用;
6、組織開展各項安全生產活動,總結交流安全生產經驗,表彰并獎勵安全生產先進班組和個人;
7、對本車間發生的事故堅持“四不放過”原則,及時報告和處理,并負責保護事故現場,查清原因,分清責任,采取防范措施;對事故的責任者提出處理意見,報公司批準后執行;
8、建立本車間安全管理網,充分發揮車間和班組安全員的作用;
9、建立健全車間干部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值班制度。
總經理(簽字):車間負責人(簽字):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