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潔員技能培訓地下車庫的清洗方法
保潔員技能培訓:地下車庫的清洗方法
培訓內容:
1.清潔頻次:每天上午2次,下午2次地下車庫清潔
2.清潔步驟:
1)用掃帚、簸箕清掃車庫地面和明溝灰塵、雜物、水跡;
2)用擰干的抹布擦拭設備房門、垃圾房門、消防箱、道閘、污水井房、應急燈;
3)每周一次用濕抹布擦拭消防管道和風管;
4)每半月一次用水管、掃帚邊沖邊掃車庫地面。
培訓標準:使保潔工能嚴格遵照執行。
培訓方法:每季度1次滾動培訓,以現場實際操作為主。主要針對地下車庫保潔工。
培訓考核:每次培訓后進行實際操作考核。季度覆蓋率100%。
篇2:地下室地下車庫滲水控制技術措施
地下室、地下車庫滲水控制技術措施
本工程地下室、地下車庫的基礎底板、外墻、頂板設計均采用混凝土結構自防水,抗滲等級均為S8。地下室、地下車庫外墻、底板在結構施工完,回填土前增設一道2mm厚聚氨脂防水涂膜,除12#~16#樓地下室和C區地下車庫外,其于單體工程地下室和地下車庫均設置了后澆帶。
1、防水混凝土結構施工控制
⑴、原材料要求:
①水泥:采用符合國家標準要求和設計選用,其強度等級不應低于32.5級,不得使用過期或受潮結塊水泥。
②碎石或卵石的粒徑宜為5~40mm,含泥量不得大于1.0%,泥塊含量不得大于0.5%。
③砂宜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0%,泥塊含量不得大于1.0%。
④拌制混凝土所用的水,應采用不含有害物資的潔凈水。
⑤外加劑的技術性能,應符合國家或行業標準一等品及以上質量要求。
⑥粉煤灰的級別不應低于二級,摻量不宜大于15%;硅粉摻量不應大于3%,其他摻合料的摻量應通過試驗確定。
⑵、防水混凝土配合比控制:
①試配要求的抗滲水壓值應比設計值提高0.2MPa。
②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00kg/m3,摻有活性摻合料時,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80kg/m3。
③砂宜為35%~45%,灰砂宜為1:2~1:2.5。
④普通防水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大于50mm,泵送時入泵坍落度宜為100~140mm。
⑶、防水混凝土模板控制
①模板表面平整,拼縫嚴密、支撐牢固。
②地下室、地下車庫外墻模板采用對拉螺栓固定時,應在對拉螺栓中間加焊止水鋼板。
③管道穿墻時,預埋套管上應加焊鋼板止水環,并且必須滿焊嚴密。
⑷、防水混凝土輸送:
常溫下0.5h運到現場,初凝前澆筑完畢。如果運距較遠或氣溫較高時,可摻適量的緩凝,混凝土運輸過程中,要防止產生離析和坍落度、含氣量的損失及漏漿現象。
⑸、防水混凝土澆筑
澆筑混凝土的入模自由傾落高度不應超過1.5m,否則應用串筒、溜槽、溜管或在模板上開口下料,以免造成石子滾落堆積現象。混凝土在模板內應分段分層均勻連續澆筑,每層厚度30~40cm。
⑹、防水混凝土振搗:
防水混凝土必須用機械振搗密實。振搗時間宜為20S左右,以混凝土表面泛漿無氣泡為止。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時,其間距不大于40cm。振搗棒插入下層混凝土內不小于5cm。
⑺、施工縫的留置:
防水混凝土結構應盡可能不留施工縫,如果必須留設施工縫時,底板和頂板反允許在結構變形縫或后澆帶處留垂直施工縫。墻體水平施工縫應留置在底板面上部200~300mm處。墻體垂直施工縫應留置在結構變形縫或后澆帶處,墻體水平施工縫可做成企口縫,平縫加止水鋼板或橡膠止水上。當墻厚≥300mm時,宜用企口縫,本工程地下室、地下車庫外墻板厚為350mm,設計采用企口縫。
⑻、施工縫處理:
在施工縫處繼續澆筑混凝土前,應將已硬化混凝土表面的水泥,薄膜和松動石子及軟弱混凝土層除掉,并用水沖洗干凈,不得積水,鋪一層20~50mm厚與混凝土內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然后再繼續澆筑混凝土,仔細振搗密實,使施工縫接槎處新舊混凝土豎密結合。
⑼、防水混凝土養護
防水混凝土澆筑完畢12h后即可覆蓋澆水養護。澆水次數應能保證混凝土表面處于濕潤狀態,養護時間不少于14d,防水混凝土不宜用蒸氣養護,冬期施工可采取保濕措施。
⑽、拆模
防水混凝土應在其強度達到設計強度70%,且混凝土表面溫度與周圍環境溫度之前小于15℃時,方可拆模。不宜過早拆模。
⑾、土方回填
地下室、地下車庫防水混凝土拆模后應及回填土方,以利于混凝土后期強度增長并獲得預期的抗摻性能。回填土方前,可在結構混凝土外面抹一道防水砂漿,附加防水層或粘貼一道防水卷材附加防水層,本工程設計采用增設一道2mm厚聚氨脂防水涂膜,并采用水泥砂漿保護層,然后分層回填土方,分層夯實。
2、防水涂膜施工控制:
本工程地下室、地下車庫外墻、頂板防水抗滲在采用自防水基礎上,均采用增設一道2mm厚聚氨脂涂膜防水。
⑴、原材料要求:
聚氨脂防水涂料是一種雙組份化學反應型高彈性防水涂料,其主要技術性能符合下列要求,拉伸強度1.65~2.45N/mm2;斷裂伸長350%~450%;低溫柔性,-30℃;不透水性,0.3N/mm2×30min不透水;固體含量≥94%;涂膜干燥時間:表干4h,實干12h。
⑵、配合比:
聚氨脂甲乙組分按1:1.5~2.0比例配制攪拌均勻。
⑶、基層處理:
①混凝土基層干燥后,將其表面突起物、雜物清理干凈。油污應清洗掉,并用清潔濕布擦一遍。
②所有陰、陽轉角均用水泥砂漿做成大于2cm的均勻光滑圓角。
⑷、涂料涂刷前應現在基面上涂一層與涂料相容的基層處理劑。
⑸、涂膜應多遍完成,涂刷應待前遍涂層干燥成膜后進行。
⑹、每遍涂刷時應交替改變涂層的涂刷方向,同層涂膜的先后搭在寬度宜為30~50mm。
⑺、涂料防水層的施工縫(甩槎)應注意保護,搭接縫寬度應大于100mm,接涂前應將其甩在表面處理干凈。
⑻、涂刷程序應先做轉角處、穿墻管道、變形縫等部位的涂料加強層,后進行大面積涂刷。
⑼、涂料防水中鋪貼的胎體增強材料,同層相鄰的搭接寬度應大于100mm,上下層接縫應錯開1/3幅度。
⑽、保護層施工:
當防水涂膜固化干燥后,在其上抹20mm厚的水泥砂漿保護層。水泥砂漿的調度應小于一般砂漿,并壓實抹光,應避免水泥砂漿中混入小石子或尖銳顆粒,以免抹砂漿保護層時損傷防水涂膜層。
3、后澆帶施工控制
本工程除12#~16#和C區地下車庫外,其他單體工程設計均按規范要求在基礎底板外墻,頂板等結構部位設置了后澆帶,故后澆帶屬于施工縫防滲漏的一個重要部位,其具體控制措施如下:
⑴、原材料要求同防水混凝土
⑵、配合比要求:
按設計要求,后澆帶位置的混凝土要比原混凝土的設計強度提高一級,并且要采用無收縮補償性
微膨脹混凝土,混凝土內增加摻入14%UEA。其抗摻等級為S8。
⑶、后澆帶混凝土澆搗時間均為各自單體結構封頂后兩個月后澆搗。
⑷、后澆帶混凝土澆搗前,對后澆帶內的雜物、垃圾、水泥漿必須清理干凈,并且用水沖洗干凈,對后澆帶兩側松散的混凝土一定要清理干凈。
⑸、后澆帶澆搗前,對預留鋼筋要按設計要求重新綁扎好,鋼筋的間距、保護層厚度等均要符合設計要求,如果鋼筋有銹蝕現象,必須派人進行除銹處理。
⑹、后澆帶混凝土澆搗前,模板必須支撐牢固,其斷面尺寸要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
⑺、后澆帶混凝土前,必須經隱蔽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并且對于后澆帶兩側混凝土要充分水濕潤,以利于新老混凝土的結合。
⑻、后澆帶混凝土的澆搗要求同其它混凝土澆搗要求。
⑼、后澆帶混凝土澆搗后要加強早期養護,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d。
總之,"以人為本,立足務實"是創建無滲漏工程的主要因素。只有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層層落實,嚴格把關,充分實施。采取嚴格的工程質量控制措施,才能確保創建"無滲漏"活動的正常開展。
篇3:車庫門滾花機:安全操作規程
1.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公司生產部培訓合格后才能上崗。
2.開機前檢查設備無任何雜物,電源接地良好,用干抹布清除軋輥上的灰塵。
3.每次工作前先啟動電源試運行1-2分鐘,無異常情況方可工作。也可用相同材料邊料試壓檢查。
4.根據板厚調節軋輥間隙,嚴禁超負荷工作。
5.進料過程中發現鋼板料側偏,立即停機,反轉退回,重新再進。
6.非工作人員不得靠近正在工作的設備,保持2米距離。
7.操作人員不得離開正在工作的機器,必要時只能停機。
8.工作結束后,將設備電源斷開,周圍衛士清掃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