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地下室地下車庫滲水控制技術措施

地下室地下車庫滲水控制技術措施

2024-07-12 閱讀 9781

地下室、地下車庫滲水控制技術措施

本工程地下室、地下車庫的基礎底板、外墻、頂板設計均采用混凝土結構自防水,抗滲等級均為S8。地下室、地下車庫外墻、底板在結構施工完,回填土前增設一道2mm厚聚氨脂防水涂膜,除12#~16#樓地下室和C區地下車庫外,其于單體工程地下室和地下車庫均設置了后澆帶。

1、防水混凝土結構施工控制

⑴、原材料要求:

①水泥:采用符合國家標準要求和設計選用,其強度等級不應低于32.5級,不得使用過期或受潮結塊水泥。

②碎石或卵石的粒徑宜為5~40mm,含泥量不得大于1.0%,泥塊含量不得大于0.5%。

③砂宜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0%,泥塊含量不得大于1.0%。

④拌制混凝土所用的水,應采用不含有害物資的潔凈水。

⑤外加劑的技術性能,應符合國家或行業標準一等品及以上質量要求。

⑥粉煤灰的級別不應低于二級,摻量不宜大于15%;硅粉摻量不應大于3%,其他摻合料的摻量應通過試驗確定。

⑵、防水混凝土配合比控制:

①試配要求的抗滲水壓值應比設計值提高0.2MPa。

②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00kg/m3,摻有活性摻合料時,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80kg/m3。

③砂宜為35%~45%,灰砂宜為1:2~1:2.5。

④普通防水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大于50mm,泵送時入泵坍落度宜為100~140mm。

⑶、防水混凝土模板控制

①模板表面平整,拼縫嚴密、支撐牢固。

②地下室、地下車庫外墻模板采用對拉螺栓固定時,應在對拉螺栓中間加焊止水鋼板。

③管道穿墻時,預埋套管上應加焊鋼板止水環,并且必須滿焊嚴密。

⑷、防水混凝土輸送:

常溫下0.5h運到現場,初凝前澆筑完畢。如果運距較遠或氣溫較高時,可摻適量的緩凝,混凝土運輸過程中,要防止產生離析和坍落度、含氣量的損失及漏漿現象。

⑸、防水混凝土澆筑

澆筑混凝土的入模自由傾落高度不應超過1.5m,否則應用串筒、溜槽、溜管或在模板上開口下料,以免造成石子滾落堆積現象。混凝土在模板內應分段分層均勻連續澆筑,每層厚度30~40cm。

⑹、防水混凝土振搗:

防水混凝土必須用機械振搗密實。振搗時間宜為20S左右,以混凝土表面泛漿無氣泡為止。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時,其間距不大于40cm。振搗棒插入下層混凝土內不小于5cm。

⑺、施工縫的留置:

防水混凝土結構應盡可能不留施工縫,如果必須留設施工縫時,底板和頂板反允許在結構變形縫或后澆帶處留垂直施工縫。墻體水平施工縫應留置在底板面上部200~300mm處。墻體垂直施工縫應留置在結構變形縫或后澆帶處,墻體水平施工縫可做成企口縫,平縫加止水鋼板或橡膠止水上。當墻厚≥300mm時,宜用企口縫,本工程地下室、地下車庫外墻板厚為350mm,設計采用企口縫。

⑻、施工縫處理:

在施工縫處繼續澆筑混凝土前,應將已硬化混凝土表面的水泥,薄膜和松動石子及軟弱混凝土層除掉,并用水沖洗干凈,不得積水,鋪一層20~50mm厚與混凝土內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然后再繼續澆筑混凝土,仔細振搗密實,使施工縫接槎處新舊混凝土豎密結合。

⑼、防水混凝土養護

防水混凝土澆筑完畢12h后即可覆蓋澆水養護。澆水次數應能保證混凝土表面處于濕潤狀態,養護時間不少于14d,防水混凝土不宜用蒸氣養護,冬期施工可采取保濕措施。

⑽、拆模

防水混凝土應在其強度達到設計強度70%,且混凝土表面溫度與周圍環境溫度之前小于15℃時,方可拆模。不宜過早拆模。

⑾、土方回填

地下室、地下車庫防水混凝土拆模后應及回填土方,以利于混凝土后期強度增長并獲得預期的抗摻性能。回填土方前,可在結構混凝土外面抹一道防水砂漿,附加防水層或粘貼一道防水卷材附加防水層,本工程設計采用增設一道2mm厚聚氨脂防水涂膜,并采用水泥砂漿保護層,然后分層回填土方,分層夯實。

2、防水涂膜施工控制:

本工程地下室、地下車庫外墻、頂板防水抗滲在采用自防水基礎上,均采用增設一道2mm厚聚氨脂涂膜防水。

⑴、原材料要求:

聚氨脂防水涂料是一種雙組份化學反應型高彈性防水涂料,其主要技術性能符合下列要求,拉伸強度1.65~2.45N/mm2;斷裂伸長350%~450%;低溫柔性,-30℃;不透水性,0.3N/mm2×30min不透水;固體含量≥94%;涂膜干燥時間:表干4h,實干12h。

⑵、配合比:

聚氨脂甲乙組分按1:1.5~2.0比例配制攪拌均勻。

⑶、基層處理:

①混凝土基層干燥后,將其表面突起物、雜物清理干凈。油污應清洗掉,并用清潔濕布擦一遍。

②所有陰、陽轉角均用水泥砂漿做成大于2cm的均勻光滑圓角。

⑷、涂料涂刷前應現在基面上涂一層與涂料相容的基層處理劑。

⑸、涂膜應多遍完成,涂刷應待前遍涂層干燥成膜后進行。

⑹、每遍涂刷時應交替改變涂層的涂刷方向,同層涂膜的先后搭在寬度宜為30~50mm。

⑺、涂料防水層的施工縫(甩槎)應注意保護,搭接縫寬度應大于100mm,接涂前應將其甩在表面處理干凈。

⑻、涂刷程序應先做轉角處、穿墻管道、變形縫等部位的涂料加強層,后進行大面積涂刷。

⑼、涂料防水中鋪貼的胎體增強材料,同層相鄰的搭接寬度應大于100mm,上下層接縫應錯開1/3幅度。

⑽、保護層施工:

當防水涂膜固化干燥后,在其上抹20mm厚的水泥砂漿保護層。水泥砂漿的調度應小于一般砂漿,并壓實抹光,應避免水泥砂漿中混入小石子或尖銳顆粒,以免抹砂漿保護層時損傷防水涂膜層。

3、后澆帶施工控制

本工程除12#~16#和C區地下車庫外,其他單體工程設計均按規范要求在基礎底板外墻,頂板等結構部位設置了后澆帶,故后澆帶屬于施工縫防滲漏的一個重要部位,其具體控制措施如下:

⑴、原材料要求同防水混凝土

⑵、配合比要求:

按設計要求,后澆帶位置的混凝土要比原混凝土的設計強度提高一級,并且要采用無收縮補償性

微膨脹混凝土,混凝土內增加摻入14%UEA。其抗摻等級為S8。

⑶、后澆帶混凝土澆搗時間均為各自單體結構封頂后兩個月后澆搗。

⑷、后澆帶混凝土澆搗前,對后澆帶內的雜物、垃圾、水泥漿必須清理干凈,并且用水沖洗干凈,對后澆帶兩側松散的混凝土一定要清理干凈。

⑸、后澆帶澆搗前,對預留鋼筋要按設計要求重新綁扎好,鋼筋的間距、保護層厚度等均要符合設計要求,如果鋼筋有銹蝕現象,必須派人進行除銹處理。

⑹、后澆帶混凝土澆搗前,模板必須支撐牢固,其斷面尺寸要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

⑺、后澆帶混凝土前,必須經隱蔽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并且對于后澆帶兩側混凝土要充分水濕潤,以利于新老混凝土的結合。

⑻、后澆帶混凝土的澆搗要求同其它混凝土澆搗要求。

⑼、后澆帶混凝土澆搗后要加強早期養護,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d。

總之,"以人為本,立足務實"是創建無滲漏工程的主要因素。只有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層層落實,嚴格把關,充分實施。采取嚴格的工程質量控制措施,才能確保創建"無滲漏"活動的正常開展。

篇2:滲水暗溝施工程序及操作要點

  施工程序及操作要點

  一、施工方法

  ⑴滲水暗溝溝槽開挖時,硬質巖石應采用破碎錘破除。軟質巖石或土質宜采用機械挖槽,使得溝槽兩壁平順。

  ⑵滲水暗溝基礎施工時,混凝土基礎表面應平整,不應出現反坡或凹凸不平現象,檢查井應與澆筑混凝土基礎同時施工。

  ⑶鋪設土工合成材料時,其下端應按設計要求尺寸平鋪于混凝土基礎頂面,再將上端沿溝壁抻平。

  ⑷鋪設滲水管時,固定管位后,溝槽內按設計回填碎石濾層,管周及管頂以上30cm范圍內松填,30cm以上應分層輕震夯實,碎石應填充密實均勻。

  二、各部位技術要求

  1、滲水暗溝設在側溝下,寬度1m。

  2、滲水暗溝內充填洗凈碎石,下設強度等級c25的混凝土基礎,厚0.2m,溝內設φ300mm的雙壁波紋滲水管,在滲水管的四周鋪設0.15m厚無砂混凝土反濾層,板內側采用一層聚酯長絲透水土工布反濾層包裹碎石。滲水管底高程應低于換填層下不小于0.2m。

  3、轉角式檢查井采用c25鋼筋混凝土澆注。

  4、最后一個檢查井外采用φ300pvc雙壁波紋引水管向塹外引水,管底設c25混凝土基礎。

  5、引水管出水口處設c25混凝土端墻,端墻外接c25梯形混凝土排水溝,0.2m厚,底寬0.6m,深0.6-0.8m,將水引入路基外的橋、涵、溝、渠或地勢低洼處排水。

  6、端墻墻趾埋深不低于側溝底圬工以下0.5m,其兩側應嵌入溝岸穩定巖土層內不小于0.5m。

  三、材料要求

  1、pvc雙壁波紋管

  環剛度:5.5~9.0n/cm2,扁平度:壓至外徑30%時不破不裂;耐腐蝕:鹽酸、硫酸、氫氧化鈉,無脫皮、發毛現象。帶孔孔眼要求:孔長70~80mm,孔寬3~5mm,孔間距200mm,孔眼相互錯開,孔的面積占管壁面積≥3%,引水管不開孔。

  2、聚酯長絲土工布

  質量400g/m2,厚度≥2.8mm,斷裂能力≥20.5kn/m,斷裂伸長率:縱向≤60%,橫向≤60%,cbr頂破力≥3.5kn;等效孔徑o90=0.07~0.2mm,滲透系數1.0~3.0*10-1cm/s。

  3、無砂透水板

  無砂透水板及基礎施工前應先進行預制,無砂透水板采用水泥和10~20mm粒徑石子加水拌合預制而成,混凝土強度c15。平均滲透系數大于2000m/d。

  四、施工注意事項

  1、土工布及管材應從正規廠家采購,并應進行嚴格的質量檢驗,要滿足設計要求的個項指標。

  2、鋼筋拉手及蹬梯要做好防腐處理。

  3、滲溝不得穿越線路設置,其平面位置應嚴格按照設計圖紙布置,不得向路基側挪動。

  4、開挖滲溝期間要設置必要的臨時支撐結構保持溝壁及邊坡的穩定。

  環境注意事項

  1、盡量少占或繞避林地、耕地,保護原有樹木及地表植被,臨時用地范圍的耕地采取措施復耕。

  2、棄土場要先擋護后棄碴,防止泥沙沖刷污染農田、河流。

  3、施工場地內修建施工排水系統并確保暢通,工地廢水排放前先經沉淀,并采取必要的凈化措施處理后方可排放,有害物質要定點存放并按有關規定處理。

  4、運輸可能產生粉塵的車輛配備擋板及棚布,防止粉塵飛落,減少對生產人員和當地居民造成危害,必要時進行灑水。

  5、工程完工后及時清理現場垃圾,做到文明退場。

  安全注意事項

  1、施工應做好施工前期準備工作,正確選用施工方法,并結合施工具體實際,編制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制定操作細則,并向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

  2、工地內應設有安全標志,夜間施工作業應有照明設施,并不得擅自拆除。

  3、路基高邊坡作業時,嚴禁上下同時作業,高邊坡作為人員必須有相應的安全保證措施。

  4、施工人員必須戴安全帽,嚴禁穿拖鞋、赤腳、酒后上崗作業。

  5、在施工區段的危險區域必須設置安全防護圍欄,高度不得低于1m,并在顯眼位置處做好警示標識牌。

  6、人工搬運施工所用材料時,應互相配合,同步操作。

  主要附件

  1、設計圖紙

  4、其他

  2、工藝圖

  3、作業指導書

  交底人

  技術負責人

  質量員

  現場施工負責人

  交底時間

  接受班組:

  接受人:

篇3:住宅外墻面滲水防治措施

住宅外墻面滲水的防治措施

12.造成外墻面滲水的主要種類有:

(1)砼墻體裂縫造成的滲水。

(2)砼墻體澆筑不密實造成的滲水。

(3)框架填充外墻的滲水。

(4)外粉刷施工質量問題引起的滲水。

(5)預留洞修補不當造成的滲水。

(6)外墻窗口接縫處滲水。

13.防治外墻面滲水問題的管理方式:

(1)在圖紙會審階段,我們將充分參照以往的施工經驗,與設計單位詳細周密的探討外墻的防水設計,防范于未然。

(2)嚴格把好材料質量關,特別重視控制砼及現場砂漿的拌制質量。

(3)嚴格把好人員素質關,選擇本公司優秀的專業隊伍進行施工。

(4)嚴格把好施工質量關,嚴格按照施工驗收規范、質量標準、有關工程質量的地區規定和設計圖紙的要求,認真制定防治外墻滲水這一質量通病的措施,精心組織、精心施工,確保每一個施工的環節都經得起檢查、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5)嚴格把好監督驗收關,質量員進行24小時現場監督,加強過程控制,嚴格檢查驗收,堅決做到上道工序未經驗收合格不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14.防治外墻面滲漏的技術措施

墻體滲漏依其所處位置的不同而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主要有以下五方面:

(1)磚砌外墻滲漏的預防措施

a.保證磚與砂漿的配制符合設計與施工規范的要求。

b.磚提前澆水濕潤,含水率宜為10%一15%,不得使用干磚砌筑工程。

c.砌磚時,宜采用"一鏟灰、一塊磚、一揉擠"的操作方法,豎向灰縫宜采用擠漿法或加漿法,嚴禁用水沖漿灌縫。水平灰縫的砂漿飽滿度不低于80%。

d.磚墻外粉時,應用1:3水泥砂漿分三次打底,完工后作淋水試驗,發現有滲漏及時返工。

(2)外墻門窗四周滲水預防措施

詳見門窗洞口滲漏水的防治措施。

(3)外墻的預留洞口后補處滲漏水預防措施

a.清除預留洞內的砂漿及垃圾,充分撤水濕潤,洞口內壁刷1:3水泥砂漿,厚度約3-5mm。

b.補洞所用磚塊應提前澆水濕潤,表面抹1:3水泥砂漿,厚度約30mm,務必使磚表面砂漿與預留洞砂漿結合緊密。

c.外墻預留洞口補磚后的凹進處,應用1:2水泥砂漿分層抹平。

d.砼墻體的模板對拉螺桿孔必須用防水砂漿在打粉刷基層前分次修補嵌填密實。

(4)外墻上管卡及錨件固定處的滲漏預防措施

a.管卡腳處開洞處應開寬5mm、深20mm的縫隙,清除垃圾后嵌填防水油膏。

b.其他孔隙在垃圾清除后灑水濕潤,用1:3水泥砂漿分層填塞密實。

(5)外墻面抹灰起殼裂縫引起滲水的預防措施

a.外墻抹灰前,墻面清理干凈;隔夜將墻面濕潤,保證抹灰層與磚墻間有良好的粘結性能。

b.砂漿標號、粉刷層厚度做到符合設計與規范要求,嚴格控制每皮砂漿的涂抹厚度,一般不超過5-7mm,涂抹時必須平整并擠壓密實。

c.避免在雨天或炎熱陽光暴曬下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