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綠化員技能培訓綠化養護基本常識

綠化員技能培訓綠化養護基本常識

2024-07-16 閱讀 5158

綠化員技能培訓:綠化養護基本常識

培訓內容:

1.綠化基本知識

(1)苗木的分類:苗木分為樹木、花卉、草坪三大類。

(2)樹木的分類:

a.喬木:樹體高大,具有明顯的主干。

b.灌木:樹體矮小,主干低矮。

c.叢木:樹體矮小,無明顯主干。

d.藤木:能纏繞或攀附它物而向上生長的木本植物。

e.匍地:干、枝等均匍地生長。

(3)常綠樹與落葉樹

a.常綠樹:一年四季保持綠色,葉的壽命較長,每年僅僅脫落部分老葉,然后馬上又能

篇2:物業綠化養護知識培訓規范

物業綠化養護知識培訓

1)、澆水

*合理澆水,養護管理期間,結合苗木的需水時間和需水量,以及當時的氣候特點(溫度、濕度、風和陽光情況等特點)來決定當天的澆水量。新栽植的喬木前三次澆灌比較重要,第一遍水水量不易過大,水流要緩慢灌,使土下沉,一般栽后兩、三天內完成第二遍水、一周內完成第三遍水,此兩遍水的水量要足,每次澆水后要注意整堰,填土堵漏。澆水的時候要見干見濕,水要澆透,這樣有利于苗木的根系和土壤的結合,增加成活率。普通天氣里5-7天澆灌一次,干旱的天氣3-5天澆灌一次,過于干旱的天氣就要每2天或1天澆灌一次。

*園林植物的澆水,應遵循“不干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進行。

*室內盆栽植物,每周澆水1次,保持土壤濕潤,同時噴淋葉面,并用濕毛巾擦拭。每次澆水后,及時清洗墊盆。

*室外植物的澆水時間,應根據天氣狀況和季節而定。4至11月份,在9:00以前,15:00以后澆水;11月至次年3月份,在9:00以后,17:00以前澆水。

*剛修剪過的植物,易被病菌感染,一般在修剪3天,待傷口愈合后再澆水。天氣干旱,必需澆水時,應避免把水澆在傷口上。

*視情況對室外植物澆淋葉面,除去表面灰塵。

2)、日照

*室內盆栽植物,每月移至室外無直射陽光處,接受適當的光照。

*草花是喜光性植物,應保持足夠的陽光

3)、修剪

*喬灌木應保持美觀的形狀,枝條無雜亂現象。

*綠籬修剪應保證表面平整,無凹凸現象,輪廓清晰;超出花壇、花臺內部邊沿2-5公分無黃土裸露。

*花球修剪應保證重心適當,形態美觀均勻,無突出長枝。

*草坪要經常修剪,無壓蓋花臺、花壇現象,無明顯黃莖裸露。

*草坪高度應保持在4CM左右。立春前進行較低修剪,一般保留草莖3CM為宜,剪完后要用鐵耙除去枯葉死草;立秋前修剪的高度為草長的一半為宜;立冬前修剪高度為草長三分之一,以鞏固草根的生長。每次修剪后,對用剪草機不能剪到的樹邊,墻角等部位,應用割灌機割邊。

*綠化植物整形修剪主要有造型修剪、自然式修剪、混合式修剪三種方式;

4)、病蟲害防止

*根據致病原因,園林植物病害可分為:生理性病害,細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線蟲病害

*應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止”的原則,每月進行一次全面預防性的消殺。各部門可根據具體情況安排,但最少兩個月須進行一次。

*對嚴重的病蟲害,應連續多次消殺,直至植物恢復正常生長。

5)、松土施肥

綠籬每月需松土一次(最好結合復合肥),清除寄生藤一次

在生長期4-10月份,根據灌木生長情況施用復合肥,孤植灌木2千克/株,密植灌木帶5千克/米,結合松土除草施于穴盤內根系分布的深度(約20-30厘米)或撒施。

*在新植樹木時,盡可能加入有機肥,改良土壤。

*花壇應每月松土,并結合施肥(以復合肥為主)一次。

*施肥應以復合肥為主,并避免灑落在葉面上,灼傷葉面。下雨天不益施肥,應在下雨前施。

*每次施肥后,應立即澆足夠的水,使肥料迅速溶解,滲入地下。

*對盆栽植物,可先將肥料(尿素、鉀肥)溶解,再噴到葉面上,濃度控制在0.1-1‰之間。也可直接噴灑罐狀葉面肥。

*園林植物施肥中,葉肥法的濃度不高于0.5%。

6)、綠化植物的種植、移植

*綠化植物的種植宜在雨水充足,植物生長旺盛的季節進行(3-8月份)。但不宜在雨天進行種植或移植。

*種植樹木時,需綜合考慮樹冠,樹干的大小,留置適當的土球,保證有足夠的根系,確保成活率。

*綠化植物移植時,應切斷主根,盡量保持足夠的須根,以使其能夠迅速恢復生長。

*為了減少蒸發,保持植物體內有足夠的水份,新移栽樹木,一般要去掉三分之二的枝葉。對須根少或難成活的樹木,要剪掉所有樹葉,只保留樹干。

*移植、鋪種草皮時,在每塊草皮這間須保持1公分左右間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