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化療藥物職業防護措施

化療藥物職業防護措施

2024-07-16 閱讀 8826

1在思想上重視

加強護士對化療藥物防護意識的專業知識培訓,包括化療藥物的基本毒副作用及預防處理、化療潛在的職業危害及防護,接觸化療藥物的護士應建立健康檔案并定期體檢。

2改善配制化療藥物的環境

有條件的情況下設專門的化療配藥間,如條件不允許可使用通風柜。化療藥物配置應該在生物安全柜上進行,以減少醫護人員被動吸收化療藥物的機會。配藥室應設在人流較少處,室內應安裝排風設備,保證空氣的流通。生物安全柜有一種特制的垂直流裝置和HEPA過濾網,特有的負壓操作環境,可有效防止有毒氣體的溢出,防止氣體再循環,更有效地保護操作者。

3個人防護

執行化療者應穿低滲透的隔離衣;戴有雙層的手套,帽子能有效覆蓋全部頭發;戴護目鏡,戴有十層紗布的口罩,外戴一層一次性口罩,配置完畢藥物后丟棄外層口罩。操作者最好先戴聚氯乙烯手套,再戴乳膠手套,不允許只戴乳膠手套。這樣,操作起來更安全。在配置藥物過程中,要防止手套破損,發現破損要及時更換。

操作臺可鋪一次性紙巾,腳下踏一次性紙巾。操作完畢后把紙巾按正規方法處理,如深埋等。

4操作

配置化療藥一定要用軟袋包裝,最好不用玻璃輸液瓶,因為玻璃輸液瓶要用排氣管排氣,這樣可將化療藥物排入空氣中,周圍人員會通過空氣吸收化療藥。配置藥物過程中,割鋸安瓿前應輕彈其頸部,使附著的藥粉降到瓶底。打開安瓿時應墊以紗布,以防劃破手套;打開粉劑安瓿時,應用無菌紗布包裹;溶解藥物時,溶酶應沿安瓿壁緩慢注入瓶底,待藥粉浸透后再搖動;操作時應確保輸液管接頭處銜接緊密,以免藥液外漏;抽取藥液后排空氣時墊無菌紗布以免藥液外流污染;改進操作技術,防止帶皮塞小瓶內形成壓力差而導致抽取藥液時外溢;如不慎藥液濺到皮膚上或眼內,立即用清水或生理鹽水反復沖洗。同時,要將化療廢棄物如安瓿、注射器等用雙層塑料袋包裹,封嚴后放入有毒藥物廢棄筒內集中處理。

輸液器的莫菲管制成大壺,如制成20~50ml大小不等,把靜脈推注的化療藥一次性注入壺內,避免在莫菲管內連續注入化療藥時的溢出。用后的注射器用一次性塑料袋包裹后處理。輸液器針頭插在莫菲滴管處放入有毒藥物廢棄筒內。

5排泄物的處理

化療病人的排泄物要用帶有蓋子的器具盛裝,如痰盂、便盆等都要加蓋。器具用后要反復沖洗,不得在病房停留很長時間。化療病人的糞便、嘔吐物、分泌物等用特定容器封閉存放,集中處理,防止環境污染。

6操作后處理

操作完畢后操作者先用清水沖洗雙手,再用肥皂水擦洗,最后用清水清洗。徹底清洗雙手是降低污染、避免進一步通過皮膚吸收的重要步驟。

7加強相關人員的教育

應加強使用化療藥物的知識教育與專業培訓。根據我國接觸抗癌藥物護士自我防護的現狀,總結化療防護的原則:①工作人員盡量減少與抗癌藥物不必要的接觸;②盡量減少抗癌藥物污染環境。

篇2:化療藥物職業防護措施

1在思想上重視

加強護士對化療藥物防護意識的專業知識培訓,包括化療藥物的基本毒副作用及預防處理、化療潛在的職業危害及防護,接觸化療藥物的護士應建立健康檔案并定期體檢。

2改善配制化療藥物的環境

有條件的情況下設專門的化療配藥間,如條件不允許可使用通風柜。化療藥物配置應該在生物安全柜上進行,以減少醫護人員被動吸收化療藥物的機會。配藥室應設在人流較少處,室內應安裝排風設備,保證空氣的流通。生物安全柜有一種特制的垂直流裝置和HEPA過濾網,特有的負壓操作環境,可有效防止有毒氣體的溢出,防止氣體再循環,更有效地保護操作者。

3個人防護

執行化療者應穿低滲透的隔離衣;戴有雙層的手套,帽子能有效覆蓋全部頭發;戴護目鏡,戴有十層紗布的口罩,外戴一層一次性口罩,配置完畢藥物后丟棄外層口罩。操作者最好先戴聚氯乙烯手套,再戴乳膠手套,不允許只戴乳膠手套。這樣,操作起來更安全。在配置藥物過程中,要防止手套破損,發現破損要及時更換。

操作臺可鋪一次性紙巾,腳下踏一次性紙巾。操作完畢后把紙巾按正規方法處理,如深埋等。

4操作

配置化療藥一定要用軟袋包裝,最好不用玻璃輸液瓶,因為玻璃輸液瓶要用排氣管排氣,這樣可將化療藥物排入空氣中,周圍人員會通過空氣吸收化療藥。配置藥物過程中,割鋸安瓿前應輕彈其頸部,使附著的藥粉降到瓶底。打開安瓿時應墊以紗布,以防劃破手套;打開粉劑安瓿時,應用無菌紗布包裹;溶解藥物時,溶酶應沿安瓿壁緩慢注入瓶底,待藥粉浸透后再搖動;操作時應確保輸液管接頭處銜接緊密,以免藥液外漏;抽取藥液后排空氣時墊無菌紗布以免藥液外流污染;改進操作技術,防止帶皮塞小瓶內形成壓力差而導致抽取藥液時外溢;如不慎藥液濺到皮膚上或眼內,立即用清水或生理鹽水反復沖洗。同時,要將化療廢棄物如安瓿、注射器等用雙層塑料袋包裹,封嚴后放入有毒藥物廢棄筒內集中處理。

輸液器的莫菲管制成大壺,如制成20~50ml大小不等,把靜脈推注的化療藥一次性注入壺內,避免在莫菲管內連續注入化療藥時的溢出。用后的注射器用一次性塑料袋包裹后處理。輸液器針頭插在莫菲滴管處放入有毒藥物廢棄筒內。

5排泄物的處理

化療病人的排泄物要用帶有蓋子的器具盛裝,如痰盂、便盆等都要加蓋。器具用后要反復沖洗,不得在病房停留很長時間。化療病人的糞便、嘔吐物、分泌物等用特定容器封閉存放,集中處理,防止環境污染。

6操作后處理

操作完畢后操作者先用清水沖洗雙手,再用肥皂水擦洗,最后用清水清洗。徹底清洗雙手是降低污染、避免進一步通過皮膚吸收的重要步驟。

7加強相關人員的教育

應加強使用化療藥物的知識教育與專業培訓。根據我國接觸抗癌藥物護士自我防護的現狀,總結化療防護的原則:①工作人員盡量減少與抗癌藥物不必要的接觸;②盡量減少抗癌藥物污染環境。

篇3:油氣中毒職業防護管理制度

職業防護油氣中毒管理制度

7.1勞動者享有下列職業衛生保護權利。

7.1.1獲得職業衛生教育、培訓的權力;

7.1.2獲得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診療、康復等職業病防治服務的權力;

7.1.3了解工作場所產生或者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應當采取的職業病防護措施的權力;

7.1.4要求公司提供符合防治職業病要求的職業病防護設施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改善工作條件的權力;

7.1.5對違反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為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的權力;

7.1.6有權拒絕違章指揮、進行沒有職業病防護措施的作業的權力;

7.1.7參與公司職業衛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對職業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權力。

7.2職業防護油氣中毒

7.2.1預防措施

7.2.1.1對存在油氣職業危害的建設項目進行衛生預評價。衛生預評價的全過程包括可行性研究階段、初步設計階段、施工設計階段的衛生審查,施工過程中的衛生監督檢查,竣工驗收以及竣工驗收中對衛生防護設施效果的監測和評價。

7.2.1.2新建、改建、擴建及技術引進、技術改造的建設項目,都必須有防塵防毒設施,實行“三同時”管理,即職業衛生防護設施要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驗收和投產使用。

7.2.1.3要根據預防為主、全面規劃、因地制宜、綜合治理的原則,編制防油氣中毒規劃,并納入年度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和長遠規劃,逐步消除油氣中毒危害。

7.2.1.4進入有油氣有害崗位作業人員,必須事先進行防油氣中毒知識教育,掌握油氣的毒性、中毒急救互救知識、防護器材的使用知識,并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

7.2.2生產過程中的控制

7.2.2.1對有油氣的作業過程,應采用密閉的設備和隔離操作。

7.2.2.2對作業場所散發出的油氣,應加強通排風,并采取回收利用、凈化處理等措施,未經處理不得隨意排放。

7.2.2.3對可能產生有油氣的工藝設備和管道,要加強維護,定期檢修,保持設備完好,杜絕跑、冒、滴、漏。

7.2.2.4對油氣危害嚴重、測定超過國家規定衛生標準的作業場所,應當及時給予有效的治理。

7.2.2.5要認真做好防油氣綜合措施,消除油氣危害,不斷改善勞動條件,保障職工的安全健康,防止職業病的發生。

7.2.2.6為接觸油氣有害因素的員工配備適宜有效的個體勞動防護用品,并監督使用。

7.2.3職業衛生管理

7.2.3.1必須貫徹執行有關保護婦女的勞動法規,安排工作要充分考慮婦女的生理特點。

7.2.3.2對工作場所存在的各種職業危害因素進行定期監測,工作場所各種職業危害因素檢測結果必須符合國家有關標準要求。

7.2.3.3對疑似職業病的員工需要上報職防機構診治的,由質量安全環保部和人力資源部提供職業接觸史和現場職業衛生情況,到具有職業病診療資格的職防部門進行檢查、診斷。

7.2.3.4對接觸油氣的員工進行醫學監護,包括上崗前的健康檢查、在崗時的定期職業健康檢查、離崗及退休前的職業健康檢查。沒有進行職業性健康檢查的員工不得從事接觸職業危害作業,有職業禁忌癥的員工不得從事所禁忌的作業。

7.2.3.5工作場所發生危害員工健康的緊急情況,應立即組織該場所的員工進行應急職業性健康檢查,并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7.2.3.6存在職業危害的崗位要制定出相應的職業安全衛生操作規程,專兼職安全衛生管理人員嚴格監督崗位操作人員按章操作。

7.2.3.7有油氣工作場所的醒目位置應設置有毒有害因素告示牌,注明崗位名稱、有毒有害因素名稱、國家規定的最高允許濃度、監測結果、預防措施等。

7.2.3.8除按要求對國家規定的職業病進行報告外,發生急性中毒事故應立即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并在規定時間內寫出書面現場調查報告書,報告書內應有分析、有結論、有改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