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水泥生產過程職業(yè)危害因素及預防措施

水泥生產過程職業(yè)危害因素及預防措施

2024-07-16 閱讀 2404

一、生產過程

水泥的種類很多,常用的有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等幾種,此外還有特殊用途的耐酸水泥、筑壩用水泥等。隨品種不同,原料也有所差別。主要有石灰石、黏土、火山泥、頁巖、鐵粉、煤炭、礦渣、石膏、硅藻土等。生產方法有水法、干法兩種,干法與濕法的區(qū)別,主要是原料加工處理方法不同,干法是石灰石粉碎后,要同黏土、鐵粉、煤等原料經(jīng)過烘干、配料后進入細磨。濕法時則不需要烘干,將原料加水磨成泥漿,泵入原泥地,再送入窯中燒成。燒成設備有立窯、回轉窯之分。

二、職業(yè)危害因素

1、水泥生產過程中的職業(yè)危害主要粉塵,從原料粉碎、細磨、燒成、成品水泥細磨,直到水泥成品包裝、運出等,所有的設備和運輸系統(tǒng)都產生粉塵,粉塵不但污染作業(yè)場所,而且從煙筒放出去的每小時以噸計的大量粉塵,是造成環(huán)境污染的重要來源。燒成以前,工人所接觸的是原料粉塵,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含量小于10%,燒成以后工人所接觸到的粉塵是成品水泥粉塵,游離二氧化硅含量小于5%。水泥粉塵能否引起塵肺,國內外曾有爭論,但20世紀80年代的研究結果表明,水泥引起的塵肺已被證實,我國已將水泥塵肺列入職業(yè)病名單。

2、高溫和輻射熱主要存在于燒成車間。噪聲和振動則存在于整個生產過程中。

三預防措施

1、從表面上看,水泥生產中的職業(yè)危害控制措施主要是防塵問題,但實踐證明,為了解決粉塵的危害,首先要從生產技術的革新、生產流程的合理化、生產設備的密閉化開始。造成車間內外環(huán)境嚴重污染的粉塵,都是水泥廠經(jīng)過加工、制造出來的原料、成品,大量流失是不經(jīng)濟的,生產“粉塵”狀成品的企業(yè),不嚴密控制“粉塵”,甚至造成危害,是沒有道理的。那種開放式的原始生產方法是對資源的極大浪費。國內一些水泥廠就是通過企業(yè)技術革新,調整生產流程,使之合理化。

密閉所有發(fā)塵設備,不但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也使作業(yè)場所的粉塵濃度大大降低了。否則,混亂的生產流程,開放式的生產設備,人力的運輸工具,是根本無法防塵的。

防塵設備必須在生產過程的機械化、密閉化的基礎上才能發(fā)揮作用。重點是各種粉碎設備、運輸設備和包裝機。粉碎設備的防塵措施,應采取密閉—通風—除塵系統(tǒng)解決。

運輸設備,關鍵是密閉,必要時,可輔以減壓為目的的通風措施。包裝機由于需要有包裝工配合操作,因此無法將裝袋口密閉,可以用右側方吸出或下方吸出的通風裝置來控制。

2、防暑措施。水泥廠的高溫作業(yè)主要在燃燒和烘干作業(yè)中,可因地制宜地采取隔熱、自然通風和局部通風等措施。

篇2:電動機生產過程中存在火災危險性對應預防措施

電動機生產的工藝十分復雜,包括機殼制作、線圈繞制和嵌線、線圈浸漬處理等。其中火災危險性最大的是線圈浸漬處理過程,主要包括預烘、浸漆和干燥三個工序。

1.火災危險性

(1)浸漬液在過濾、傾倒、攪拌過程中會產生大量靜電,若未能及時開釋而累積成高壓靜電,將會引發(fā)危險。

(2)當采用電熱法進行預烘操縱時,若溫升失控可能導致火災。

(3)熱浸漬和預烘過程會產生大量的可燃、易燃氣體,當濃度達到一定程度,遇明火或電弧極易發(fā)生燃燒爆炸。采用真空加壓浸漆法時,由于未采用惰性氣體作保護,高壓混合氣體在反復循環(huán)使用中一旦達到其爆炸極限時,就可能發(fā)生爆炸。

(4)干燥操縱過于急促,浸漬后的線圈液滴尚未干即行干燥,采用電熱絲干燥時余液滴落等原因都可能引發(fā)火災。

2.預防

(1)預烘工序最好采用水蒸汽加熱或真空加熱,并根據(jù)盡緣材料的耐熱等級、預烘設備和線圈結構來控制預烘的溫度和時間,防止預烘溫度過高、時間過長而發(fā)生火災危險。

(2)采用熱浸法進行浸漆操縱時,熱浸車間應為一、二級耐火等級建筑,室內保持良好透風,風機葉輪應采用有色金屬制造。車間內嚴禁一切明火與能產生火花的操縱,所有電氣設備均應符合防爆要求并保持良好接地。用甲苯清洗芯軸時,動作要輕,以防濺出,不得用合成纖維揩拭芯軸。大型轉子要使用行車吊運,行車運行要緩慢、穩(wěn)妥。漆缸內漆料和稀釋劑不能加得太滿,滴落在地板上的漆垢要及時定期清除。漆缸要加蓋放置,工件取出后要立即蓋好。浸好的工件,應先置于透風處晾干后再進行干燥。

(3)采用真空加壓法進行浸漆操縱時,除要做到熱浸法的防火要求外,還應留意:選用惰性氣體進行加壓;浸漬用的漆液應經(jīng)常化驗、過濾,消除其中的雜質;傾倒漆液時要用金屬網(wǎng)過濾,傾倒量應小,攪拌時應緩慢,避免產生靜電。

(4)干燥時,烘房要保持良好的透風條件。若采用機械透風,軸流式鼓風機應采取防爆裝置,送進烘房的熱風不得循環(huán)使用,烘房應帶有無插銷的彈簧門。最好采用蒸汽加熱、熱風干燥或真空干燥等干燥方式,避免采用電熱絲干燥,以降低火災危險性。必須采用電熱絲加熱時,電熱絲要與工件完全隔開,每隔一小時測溫一次,防止浸液滴落在電熱絲上引發(fā)燃燒。干燥溫度由低升高要平穩(wěn),使溶劑能緩慢蒸發(fā),不致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干燥時最高溫度勿超過盡緣材料的耐熱答應溫度。

(5)烘房檢驗時,動火前應先辦理有關審批手續(xù),經(jīng)同意后方可進行。動火檢驗室應保證透風良好,靠近浸缸設備間的動火設備管路應全部拆除。浸缸必須抽成真空,并將漆缸移出動火檢測現(xiàn)場。

(6)生產性質相近的單元操縱如預烘、浸漆、干燥等宜集中于同一防火建筑物內,便于生產和治理。

(7)現(xiàn)場浸漆所需的漆料、稀釋劑等應根據(jù)用量隨用隨領,其儲存時間一般不得超過一天。用后要加蓋密封,存于金屬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