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管理公司員工培訓制度6
物業管理公司員工培訓制度(六)
一、入職培訓
1、所有新入職員工在正式上崗前都要接受入職培訓及考核。
2、培訓時間不少于3天。
3、培訓內容主要為:
①公司的基本情況、組織機構和主要領導成員。
②公司的理念、宗旨、目標等企業文化。
③員工手冊、企業基本規章制度、崗位職責、業務流程及工作標準。
④職業道德和服務意識教育。
⑤對員工的期望和要求。
4、新員工入職培訓由總辦負責組織,到職后上崗培訓由各部門具體負責,并保存記錄。
5、入職培訓不合格者不予錄、聘用。
二、上崗培訓
1、員工入職培訓合格后或轉換工種須經上崗培訓,培訓時間不少于1周。
2、上崗培訓的主要內容有:
①應知部分:崗位的基本情況(崗位職責,人員及崗位配置等)。
②應會部分:崗位操作規程,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程序等。
3、上崗培訓由各部門經理負責組織、培訓記錄由各部門保存并上報人力資源主管。
4、新上崗培訓不合格的給予解聘。
5、換崗培訓不合格的不予換崗。
三、在職培訓
1、特種作業人員由所在部門組織培訓。
2、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員工參加物業管理基礎知識,消防安全知識等方面培訓。
3、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員工進行素質培訓,以增強員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增強員工服務意識,拓寬員工知識面,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4、根據崗位工作或政府職能部門要求,公司組織相關人員接受外部培訓,以更新知識和提高技能。
5、培訓記錄由負責組織的部門保存。
6、公司出資參加外部培訓的員工須和公司簽訂培訓協議。
7、在職培訓不合格的,降低工資級別;一年內兩次在職培訓不合格的降低職務及工資級別;公司出資外部培訓不合格的,費用自負。
篇2:員工培訓教育制度
一、目的
為提高加油加氣站從業人員安全思想素質和安全技術素質,特對從業人員進行定期培訓,以避免由于對安全的忽視或無知而產生的不安全行為,減少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
二、安全培訓教育主要內容
1、有關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以及公司的危險化學品運輸安全管理制度。
2、危險化學品的危險特性及其他物理、化學性質、安全標簽及安全技術說明書所提供的信息的含義。
3、危險化學品安全使用、儲存、搬運、操作處置、運輸和廢棄的程序及注意事項,崗位安全職責和安全操作規程。
4、作業場所的安全要求,正確識別安全標志。
5、危險化學品進入人體的途徑及對人體的危害,作業人員的安全防護措施,個人防護用品的性能作用,正確使用方法及維護保管。
6、危急情況和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措施與程序,傷員現場救護處理。
三、安全教育計劃
(一)日常安全教育
1、站內必須開展以班組為單位的安全活動,班組安全活動每季度不得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1小時。
2、開展防火、防爆、防中毒及自我保護能力訓練,以及危險化學品運輸過程中異常情況緊急處理和反事故演練。
3、開展崗位安全技術練兵,組織各種安全技術表演
4、日常安全活動要做到有領導、有計劃、有內容、有記錄,公司領導和安全員要對安全活動記錄進行檢查、簽字,并寫出評語。
5、站長必須參加到基層班組的安全活動,公司負責人也必須定期參加基層班組安全活動。
(二)上崗、轉崗安全教育
1、必須組織加油員、加氣員、技術員、管理人員進行專業性安全技術教育,經考試合格,取得特種作業從業資格后,方可上崗工作,并按有關規定,定期參加培訓和復審。
2、從業人員經過政府相關部門和公司的培訓后,必須牢固掌握危險化學品的安全使用、存儲、搬運、操作處置、運輸和廢棄的程序及注意事項,崗位安全職責和安全操作規程。
3、新進人員、轉崗人員必須參加主管部門組織的培訓,取得相關證書,并參加公司組織的上崗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離崗三個月以上人員必須參加公司組織的上崗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
4、公司為保障安全生產,采用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等,在投入使用前必須組織對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進行專項培訓。
(三)安全教育規劃
1、公司負責人安全教育每年時間不少于48學時,主要進行安全生產法制教育以及安全生產管理知識的教育。
2、公司安全技術管理人員安全教育每年時間不少于36學時,主要進行安全法制教育和安全知識教育。
3、從業人員安全教育每年時間不少于24學時,主要進行危險化學品儲存、裝卸、運輸、銷售過程中的安全操作規程,作業人員的安全防護措施,個人防護用品的性能作用和正確使用方法及維護保管,以及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時的應急救援措施。
篇3:康樂中心員工培訓制度
酒店康樂中心員工培訓制度
1、本部門各級人員應積極支持和配合人力資源部和保衛部組織的各項培訓活動,認真做好人員安排,教育員工主動接受培訓。
2、按照分級管理的規定,各部位應根據部門培訓計劃落實各班組員工及新進人員的培訓。
3、新進員工必須堅持"先培訓,后上崗"的原則,在人力資源部進行崗前培訓的基礎上,再進行崗位業務知識培訓和帶教見習。
4、部門經理是新進員工的崗位業務知識培訓主要負責人,應將模式中的制定的崗位責任、素質要求,以及有關的工作規范、質量標準和規章制度等作為業務知識培訓的教材,通過自學、講解等方法,達到應知的目的,考核成績報人力資源部備案。
5、領班是新進員工帶教見習的主要負責人。通過實際工作的帶教實習達到應會的目的。實習期滿后,必須經部門或班組考評,考核成績報人力資源部。
6、班組員工的崗位提高培訓,應在有組織的開展崗位業務練兵的基礎上,采取缺什么補什么的方法,有計劃地進行,部門經理和領班是員工崗位提高培訓的主要負責人。
7、員工的崗位提高培訓,應采取現場培訓為主,結合日常的現場管理和工作考查,加以具體指導和教育,以不斷提高員工的業務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