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服務隊市場化工作標準考核實施方案辦法
生活服務隊市場化工作標準、考核實施方案及辦法
1、市場化考核方案
為了進一步提高職工的工作積極性,真正體現多勞多得的原則,公開、公平、公正的對職工工作的量大小進行定分考核,以分定資的考核,具體方案如下:
(1)基本分60分
(2)分數檔次8檔(1)隊長每天60分(2)班長每天59分(3)馬路清掃及茶爐每人每天57分(4)1#2#3#4#5#及6#樓東單元中間單元7#東單元及機電修每人每天57分(5)7#中間單元204房間有人住期間每天57分204無人居住期間每天56分(6)7#西單元每人每天56分(7)6#西單元及8#9#房管員每人每天55分(8)替班人員替班期間拿對應分,不替班期間每人每天52分
2、工作標準
(1)建立健全單身宿舍的各項規章制度,制定管理人員的的崗位行為規范,并認
真執行到位。
(2)合理安排人員住宿,并且于各區隊配合管理
(3)樓、棟、門牌、管理人員統一編號整齊醒目,人員分布實行臺賬于微機管理一致
(4)服務人員服裝整潔,服務規范,使用文明用語,周到熱情
(5)樓梯、走廊、大廳、衛生間確保窗明幾凈,四壁無灰塵,地面無污漬痰漬
(6)宿舍樓院內道路確保豎到底、橫到邊、干凈、整潔,無垃圾污水,無雜物蚊蠅。
(7)確保維修及時到位,實行24小時值班制。
(8)及時做好職工的福利購房的各項政策的宣傳、貫徹、實施及物業費的收繳
3、日常考核辦法
(1)嚴格遵守現場交接班,堅持手拉手、口對口、你不來我不走的交接班制度,衛生達不到工作標準時接班人員有權拒絕接班,一旦接班人員接班后一律自負,不按交班時間交班者扣20分。
(2)職工及班組相互團結,不利于團結的話不說,不利于團結的事不做,如有違反扣除當天全部分數加罰200元,嚴重者直接交公司或公安機關處理。
(3)工作積極主動,不服從工作安排消極怠工的扣除當天全部分數
(4)對管轄范圍內的水電等公共設施損壞丟失不及時上報的扣當班人員10分
(5)不能按時完成室外環境衛生的扣30分
(6)保持責任區內干凈衛生。綠化帶內有雜物每處扣2分,室內外地面清掃不干凈每處扣2分、門窗、玻璃、樓梯扶手、樓梯窗臺、消防箱、風扇、排版、開關、電視機、桌椅、暖氣片、管道、滅火器有灰塵者每處扣2分,室內外有蜘蛛網每處扣5分,洗刷間水槽有污垢每處扣2分、大小便池內雜物、污垢每處扣3分。
(7)茶爐房杜絕外來人員打水、禁止用暖瓶以外的用具打水,禁止在茶爐房內洗刷衣服等物,如有發現扣當班人員一次20分
(8)維修人員要確保維修及時到位,實行24小時值班。如有發現維修不及時又不能說明原因的扣當班人員一次20分,不能及時完成公司班隊安排的臨時性工作時一次扣20分。
篇2:煤礦采掘單位內部市場化實施辦法
某某煤礦采掘單位內部市場化實施暫行辦法
一、組織領導
為加強內部市場化運作的實施管理,礦成立內部市場化運作領導小組。礦長任組長,經營副礦長任副組長,其他礦領導及企管、財資、供管、機電等相關部室和單位負責人為領導小組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企管部考核核算組,某某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
二、內部市場化運作基本原則
(一)堅持“內部市場管理、實行價格結算”的原則。
(二)堅持“內部有償服務”的原則。
(三)堅持“礦對基層簡單化,區隊管理主動化”的原則。
(四)堅持“該管的強化、不該管的轉化、可管可不管的弱化”
的原則。
(五)堅持“模擬市場化管理”的原則。
三、內部市場化實施范圍
內部市場化的實施范圍是全礦現有采掘單位。內部市場化是企業改革和實施科學化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為積極穩妥地推進,我礦將按步驟實施,循序漸進地推行。首先在全礦采掘單位實施,待條件成熟后,再推廣至井下輔助及地面單位。
四、內部市場化實施方式
采掘內部市場化的實施方式是以采掘單位在采掘產品(產量或進尺,下同)生產過程中投入的全部活勞動消耗和物化勞動消耗(不含設備、電力,下同)為基數測定內部市場價格(以下簡稱收購價格),礦以該價格對采掘產品實施收購的方式。
五、內部市場化操作方法
㈠采掘工作面的責任范圍
1、采煤面
⑴工作面搬家準備、刷面、進料、過老峒、過斷層、過變薄帶及正常回采。
⑵支護材料(單體支柱、鉸接頂梁、鐵鞋、定型材料等)、安全設施的安裝、拆除和回收上井。
⑶采區運輸系統溜子的使用、維修、回收以及改運輸系統等工作。
⑷安全、質量標準化和煤炭質量管理等工作。
⑸區域范圍內的其它工作。
2、掘進工作面
⑴工作面搬家準備及掘進工作。
⑵工作面從開窩至迎頭的臥底、修護。
⑶安全設施的安裝、拆除及掘進工作面防除塵。
⑷掘進運輸系統的安裝、使用、維修、回收,改運輸系統等工作。
⑸安全、質量標準化和煤炭質量管理等工作。
⑹區域范圍內的其它工作。
㈡采掘產品收購價格的構成
采掘產品收購價格的構成項目是該采掘工作面區域范圍內的全部活勞動消耗和物化勞動消耗。
1、工資:定額工資(包括區域范圍內皮帶運輸司機)打料、打設備、下設備和設備維護等計件工資。
2、材料費:火工品、塘材、鐵鞋、雙楔梁、油脂、配件費、雜品費及修護材料費。
3、設備配件費:區域范圍內所占用設備的配件費。
4、綜采設備配件費。
㈢收購單價及結算辦法
1、收購單價(見附表)
⑴工資單價
工資單價月初由財資部按集團公司、礦統一勞動定額為基礎,并根據采掘工作面的實際情況,確定當月定額產量(進尺)、定員人數;以礦核定的崗位工資標準(輔助工資、貢獻工資由礦按在冊人數及實際出勤率核定總額承包給單位)與月度定額產量(進尺)綜合確定。
⑵材料單價
材料單價月初由供管科按各種耗材總額與定額產量(進尺)綜合確定。
⑶單體、鉸接梁租賃費:實行單價外補(即不與收購單價掛鉤浮動,實行按月承包給單位,生產天數不足一月的,按實際天數折算)。
⑷綜采設備配件及其它設備配件費:月初由機電工區按當月設
備配件定額綜合確定。
⑸收購單價:由內部市場化運作辦公室根據上述各部門測定的單項價格進行匯制定,并在月初及時下達各單位執行。
⑹單價具體測算方法見下表(略)
六、有關規定
(一)實行收購制后要確保作業定額的可靠性、準確性和嚴肅性。收購價確定后,原則上不得隨意修改,確因地質條件變化影響而使生產條件發生重大變化時,經礦內部市場化領導小組現場會審確認,方可修正。
(二)實行收購制后,部分大型耐耗材料如軌道、水管、電纜等可暫不進入收購價計價范圍,但對各單位應單獨析出考核,辦理相關移交手續,待工作面收作后,按帳交接,若有缺失短少的按成本價由相關責任單位償付。單體和鉸接頂梁由供應科根據工作面自然條件核定需量,按需供給,超計劃使用其租賃費由使用單位承擔。
(三)采掘工作面范圍內的小型零星工程由生產部、企管部、財資部等部門聯合會審,以予決算形式承包給單位。
(四)實行采掘收購制后,按"礦管理簡單化,基層管理主動化"的原則,礦按相關規定考核三項指標,即:工程質量、煤質、安全。其它方面的管理放權給基層單位自主管理。但放權實行區隊自主管理后,上級主管部門,現場檢查的各類罰款全額由責任單位承擔。
(五)各單位的分配要在財資部的指導下進行,并要結合單位實際,堅持向勞模、工人技師傾斜;堅持向苦、臟、累、險崗位傾斜,向技術崗位(工種)傾斜,向重要崗位及完成任務好的崗位(工種)傾斜的原則,兼顧效益與公平,積極穩妥地做好本單位的二次分配方案,保證采掘收購制的順利推行。
(六)采掘單位職責范圍內的工作,需要外單位幫工及輔助單位提供有償服務的,其費用由接受服務的單位支付,收入歸礦。接受服務的單位支付費用的標準為:凡有勞動定額的其費用按定額計算,沒有定額的按實際出勤工數計算;遇有較大機械故障,需機電工區等部門處理的,按一次1000元計算。
(七)供管科、機電工區在次月的6日前分別將采掘各單位上月度實際消耗的材料費、設備租賃費、綜采設備配件費等報送礦內部市場運作辦公室考核。
(八)為了保證采掘區隊職工收入的穩定,各單位在工資分配時要嚴格按應得工資交易額控制使用,并留有余地,采取以豐補欠的辦法調節因條件變化造成職工收入的上下波動。當月工資結余時可留存礦財資部;當月工資賒欠時,可先用結余工資彌補,然后向礦借款,經礦長或經營副礦長同意后,財資部工資定額組辦理借款手續,待單位工資有結余時及時歸還借款。(九)其它未盡事宜按《龐莊煤礦采掘單位崗位工資全計件
辦法》及相關工資管理規定執行。
(十)本辦法從二OO五年九月一日起執行。
篇3:建立市場化債務管理制度
要通過法律制度規范確定舉債、資金使用、償債各環節的責任主體及其相應的權利與義務,確定不同舉債方式下各個環節的操作程序,建立從債務發起到清償終結全過程的獨立監督體系,并對各舉債主體及可交易性債務建立市場化的信用評級體系當前,我國地方政府性債務的特點是規模越來越大,結構復雜,增長速度較快。今年上半年,國家審計署對地方政府的負債狀況進行了迄今為止最為完整和全面的審計,共審計了25590個政府部門和機構、6576個融資平臺公司、42603個經費補助事業單位、2420個公用事業單位、9038個其他單位。審計結果表明,截至**年底,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余額規模已經高達107174.91億元。除了債務規模之外,在舉債主體、償債責任、資金來源與期限結構等方面都體現出地方債務的復雜性。從舉債主體來看,融資平臺公司、政府部門和機構舉借占比共計69.69%。從這些債務的還債責任來看,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占62.62%;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占21.80%;政府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其他相關債務占15.58%。從資金來源來看,銀行貸款占79.01%,其他為非銀行資金,占20.99%。從償債年度看,**年底地方政府性債務余額中,**年、2012年到期償還的分別占24.49%和17.17%,是還債的高峰期,壓力較大;2013年至2015年到期償還的分別占11.37%、9.28%和7.48%,2016年以后到期償還的占30.21%。同時,地方債務余額的增長率一直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最近幾年的年增長率都在20%以上,**年更是高達61.92%。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關鍵階段,各地基礎設施投資如火如荼,民生建設方興未艾,地方政府性債務資金的使用基本上與我國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在已支出的債務資金中,用于市政建設、交通運輸、土地收儲整理、科教文衛、保障性住房及農林水利建設等公益性、基礎設施項目的支出占86.54%,其中,用于交通運輸、市政等基礎設施和能源建設59466.89億元,
占61.86%;用于土地收儲10208.83億元,占10.62%;投入教育、醫療、科學文化、保障性住房、農林水利建設等民生方面的債務余額達13753.12億元;投入節能減排、生態建設等領域的債務余額達4016.02億元。然而,部分地方政府的債務負擔過重,還債壓力較大。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率(即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余額與地方政府綜合財力的比率)為52.25%,加上地方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或有債務和政府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其他相關債務,債務率為70.45%。有78個市級和99個縣級政府負有償還責任債務的債務率高于100%,分別占兩級政府總數的19.9%和3.56%。由于償債能力不足,部分地方政府只能通過舉借新債償還舊債,截至**年底,有22個市級政府和20個縣級政府的借新還舊率超過20%。還有部分地區出現了逾期債務,有4個市級政府和23個縣級政府逾期債務率超過了10%。**年的逾期債務率分別為2.23%和1.28%。目前,我國地方政府性債務需要關注以下幾個問題:第一,要注意控制規模與增長速度。地方政府的債務規模越來越大,增長速度也較快,需要加以控制,為地方各級政府確定合理的負債規模與速度。這就需要明確地方政府的功能,同時賦予與之相配套的財權。具體涉及到中央與地方政府、地方各級政府之間的收入劃分,各級政府之間的轉移支付以及地方政府的融資能力建設。第二,規范債務管理,明確職責,建立市場化的債務管理制度。要通過法律制度規范確定舉債、資金使用、償債各環節的責任主體及其相應的權利與義務,確定不同舉債方式下各個環節的操作程序,建立從債務發起到清償終結全過程的獨立監督體系,并對各舉債主體及可交易性債務建立市場化的信用評級體系。第三,科學評價債務資金使用效果。要盡可能對每一筆債務資金使用的財務績效、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進行全面綜合的評價,向社會公眾和債權人披露,接受質詢。第四,合理確定地方政府的債務負擔與償債能力,控制好風險。